财政学期末复习重要资料.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96232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要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要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期末复习重要资料.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财政学期末复习重要资料财政学 2010-11-16 12:42:47 阅读65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二章复习题一、填空1.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2.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3. 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和 。4.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5*. 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 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6*. 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 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

2、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答案:1.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2.寻租行为 3.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4.收入分配职能 5.0.30.4 6.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二、判断1.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2. * 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3.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5. 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6. 公共财政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所谓的“

3、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提出的。7.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8. 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9. 公共需要是对相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答案:1. 2. 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4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3. 虽然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不是越多越好4. 5. 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排他性上6. 7. 8. 9. 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并不一定是矛盾的三、不定项选择1. 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 国防

4、B. 花园C. 教育 D. 桥梁2. 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 国防 B. 花园C. 教育 D. 桥梁3.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 垄断 B. 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 收入分配不公 D. 经济波动4.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 立法和行政手段B.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 财政手段D. 强制手段5.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 政府决策失误B.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 寻租行为6.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 历史性 B. 非排他性C. 非竞争性 D. 单一性7. 财政的基本职能

5、是:A. 资源配置职能B. 收入分配职能C. 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 家庭 B. 企业C. 政府 D. 中介9.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 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 规范工资制度C. 加强税收调节D. 通过转移支出答案:1. A 2.BCD 3.ABCD 4.ABC 5.ABCD6.BC 7.ABD 8.ABC 9.ABCD四、术语解释1.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

6、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2 外部效应:指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即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一些物品,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服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这种物品或服务消费的减少。(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特征有两个: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4.社会公共需要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

7、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5*.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没有一种可能,将不为之付费的人排除在外。(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6.*非竞争性:消费者对该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对该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五、简答题1.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的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的个别需要而言的,它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

8、以无差别地共同享有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3)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由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各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主要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伯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高价

9、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

10、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统一,效率是前提,首先是把“蛋糕”做大,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3*.参考下图,思考政府在市场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

11、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上图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要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

12、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4*.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答: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当等,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

13、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这里且不说政府提供的经济信息有可能失真或不及时,而政府应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核心是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其中包括转变财政职能。5.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

14、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具备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地形成一种资源配置最佳状态。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标准”就是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状态,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因此,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

15、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是指预算内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集中的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

16、、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公用建筑和国防工程之类的属于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财政拨款应视为这种工程的成本,力求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工程的高质量,甚至作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税收,也存在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对比问题。6.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GDP分配的起始阶段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为依据,即各种收入首先是以要素投入为依据,由市场价格决定,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

17、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实际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国历史传统的不同,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这里是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适当提高工资

18、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第三、四章复习题一、填空1. 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一是 。2. 公共物品的 和非排他性,决定了

19、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3. 政府主要是通过 来提供纯公共物品。4*. 混合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 引起的。5*. 用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 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6. 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 、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7. 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财政支出统计方法是按 分类的。8. 我国财政支出中常说的“两项补贴”指的是价格补贴和 。9. 区分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标准是 。10. 购买性支出对生产有直接性影响,对 有间接性

20、影响。11. 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 和社会性因素等方面。答案:1.政府 2.非竞争性 3.无偿征税 4.外部效应 5.詹姆斯布坎南6.社会文教费 7.支出用途 8.企业亏损补贴 9.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10.分配 11.政治性因素二、判断1. 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2. 公共物品的享用和私人物品一样也可以分割和量化。3*. 搭便车的问题是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生产的原因之一,是无法解决的。4*. 在环保问题上,比如土地使用、动物保护等领域,界定明晰的产权都可以解决公共物品问题。5.

21、私人提供也不等于私人生产,私人在市场上提供的产品也可以由公共部门来生产。6. 负荷定价法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低;而处于最低谷时,收费最高。7. 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不等于平均。8*. 公共选择是指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9*. 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共选择”和“公共选择理论”是相同的概念。10. 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11.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12. 转移性支出对于社

22、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13. 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14. 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增长应当放缓,并逐渐慢于GDP的增长。15. 社会文教费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16. 与财政收入相比,财政支出更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答案:1. 2. 公共物品的享用是不可以分割和量化的3. 搭便车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加以解决4. 5. 6. 负荷定价法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

23、最高;而处于最低谷时,收费最低7. 8. 9. 公共选择学派要研究的是公共选择的问题。在公共选择文献中,公共选择常常是指公共选择理论。但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共选择”和“公共选择理论”却是不同的两个概念10. 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11. 付息是经常性支出,还本不是12. 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13. 14. 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而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15. 16. 三、不定项选择1. 公共定价方法一

24、般包括哪些:A. 平均成本定价法 B. 二部定价方法C. 市场定价法 D. 负荷定价法2*. 为了提高公共支出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A. 财政支出的来源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B.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C. 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D. 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3. 财政支出效益和微观主体支出效益的区别表现在:A. 提高效益的目的不同B. 计算的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C. 选优标准不同D. 评价方法不同4*. 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A. 支付债务利息 B. 基本建设投资C.

25、 国家储备支出 D. 购置交通工具支出5. 下列产业中,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有:A. 环境治理 B. 治理国土C. 能源开发 D. 教育6. 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政局是否稳定 B. 政体结构C. 行政效率 D. 宏观经济政策7*. 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的有:A. 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B. 城市维护费C. 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补助D. 简易建筑支出8.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属于购买性支出B. 资本性支出由于其受益不在当期,应由发行国债的收益来补偿C. 按支出用途分类,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积累性支出D. 按支出用途分类,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经济建设费9.

26、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A. 简单的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B. 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C. 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属于支出结构的优化D. 我国财政支出中亏损补贴比重下降,是支出结构优化的体现答案:1.ABD 2.ABCD 3.ABC 4. A 5.ABCD6.ABC 7.ABD 8.A 9. ABD四、术语解释1*.经济建设费:按财政功能分类的一类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拨款支出,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学技术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简易建筑费支出,地质勘探费,增拨国有企业流动资金,支

27、援农村生产支出,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镇青年就业经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等。2.社会文教费:按财政功能分类的一类支出,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3.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包括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包括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购买性支出具有一个其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

28、动。购买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转移性支出有一个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五、问答1*. 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钱多多买,钱少少买,无钱就不能买。总之,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公共物

29、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提供的角度看,非竞争性意味着:如果公共物品按边际成本定价,那么公共物品由私人部门提供就得不到他所期望的最大利润,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即使从技术上可以排他,但花费成本太大。因此,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其三,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能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一方面,政府具有社会职能,因而满足全体社会成

30、员的公共需要、追求社会目标,是政府本来应当承担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是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政府拥有向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力,税收是保证纯公共物品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财政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这间的恰当组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以及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为此,我们需要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的政治决策程序,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尽可能减少效率损失。2*.阐述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对财政法

31、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答: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的失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首先,该理论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会失灵,所以需要政府的干预或调节,然而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时,并非总能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市场不能解决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得好;市场存在失灵,政府机制本身也不是完美无缺和无所不能的,也存在政府干预的失败。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政府干预的限度、范围和内容。基本思路应是:政府干预是弥补市

32、场机制的失灵,而不是取代市场机制,特别是要避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来管理市场经济。其次,该理论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按公共选择理论的思路,经济过程与政治过程是相互联结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是不可分的,要求二者的改革进程相互协调,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将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财政体制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政治及行政体制的改革是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的重要前提。再次,该理论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公共选择理论强调立宪改革,注重宪法、法律、规则的建设(尤其是公共决策规则的改革)。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必须加强法制建设,特别是注意公共决策的

33、法制化,将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优化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系统,完善决策体制和决策规则,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最后,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府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府工作人员应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也不应回避或忽视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利益追求,应该承认其合理的自利动机,把理想与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调动其积极性,抑制寻租及激励因素,缺乏经济效益的审计。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用经济效益的审计。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用经济方法对政府的行为(特别是公共开支项目)进行损益分析,以此评价项

34、目的净收益及政府及官员的政绩。3.简述“成本效益”分析法。答:成本效益分析法,目前在许多国家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项目及各自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收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假设一个项目的寿命为n年,第i年的折现率(贴现率)为ri,第i年的效益和成本分别为Bi和Ci,i = 0,1,2,3,n,则第i年的净收益为Bi -Ci。那么该项目未来净效益的现值(NPV)为:式中,Bi为第i年的收益;Ci为第i年的成本,ri为第i年的贴现率,n为该项目使用年限。 根据上式计算出来

35、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对某一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做出判断:如果NPV0,该项目可行;如果NPV=0,计算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如果内部收益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该项目可行;如果NPV0,该项目不可行。对于不同项目进行选择时,则比较它们的NPV取值大小,同等条件下选择NPV高的项目。4*. 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具有的经济意义?答:按财政支出 经济性质的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1)从对社会生产、就业和收入分配来看: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

36、接的影响。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胎换骨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而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从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来看: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由于上述原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

37、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从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来看: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向政府提供高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它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及其销售收入同生产成本的对比关系,所以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因而,对于可以得到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它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对于个人)和生产能力(对于企业),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转移

38、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注意到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5.论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答:为探讨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必须从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入手。参照前人的规范性分析并结合本国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寻求本国财政支出的最

39、佳规模。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如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分析,说明了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以及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明显例证,是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说,我国长期内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从经济性因素来看,我国在经济改革之初曾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滑,这是财政为经济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稳定的增长,财政收入

40、增长加快了,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基础设施等先导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和发展科学教育,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就业领域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任务,却十分迫切和十分繁重,而且需要同时并举。这就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适度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因而财政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关于政局稳定问题,皮科克与怀斯曼的分析已有所分析,当一国发生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时,财政支出的

41、规模必然会超常规的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首先是和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一般来说,倾向于集中的单一制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一些,倾向于分权的联邦制国家则相对低一些,北欧各国由于政府包办高福利而导致支出规模最高;行政效率则涉及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若一国的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增多,这是确定无疑的。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也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显然,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与通过财政等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具有不同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和收入再分配效应,如通过政府管制和政府法令进行经济干预,并未发生政府的

42、资源再配置或收入再分配活动,即财政支出规模不变。不同财政手段的干预效应也是不同的。比如,财政资金的全额投资可以带动社会的配套资金是无疑的,但如果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等手段投入,则可能以少量的财政资金诱发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并引导社会资金的使用方向,即发挥所谓“四两拨千斤”的效应。(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失业和贫困救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等支出的增长压力便大。比如,我国在尚未实现工业化之前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来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

43、增加迫切要求加快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等等,诸如此类的许多社会问题,会对财政支出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构成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6*.“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是什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针对亲古典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教育、培训及职工再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开发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因此,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不会发生递减趋势,长

44、期增长率将大于“0”。显然,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将原来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在要素内在化,人们据此将这种理论称为内生增长理论。这一理论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而这些因素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效应,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属于财政政策的变量范围之内,所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特殊和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僵化的。从客观上说,它取决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使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

45、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从政府财政政策的角度看,则必须根据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7.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答:根据当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推开农村费税改革试点,继续增加基础设计建设、生态建设、农村扶贫、良种推广、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增加社会保障。包括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老干部退休待遇水平和在乡老复员

46、军人抚恤金标准,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翻一番政策,落实再就业补贴政策,继续安排企业依法破产补助金。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中央财政将继续执行有关科技支出增速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速的政策规定,并适当增加关于公检法部门和农村卫生工作对地方的补助。四是增加国防支出。(2)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4)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作用,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第五章复习题1. 马克思在谈到货币资本的作用时,把货币资本的投入看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