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生物药项目投资分析报告-(模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生物药项目投资分析报告-(模板范文).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 /南通生物药项目投资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8一、 发展基础8二、 提升开放型经济层次,高起点建设江苏开放门户10三、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6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19一、 医药工业发展趋势分析19二、 面临形势24第三章 项目绪论27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27二、 编制原则27三、 编制依据28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28五、 项目建设背景28六、 壮大实体经济规模,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29七、 结论分析3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3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35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5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5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6第五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
2、分析37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7二、 建设方案37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38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38第六章 法人治理40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0二、 董事44三、 高级管理人员49四、 监事52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55一、 公司发展规划55二、 任务及思路56第八章 人力资源分析58一、 人力资源配置58劳动定员一览表58二、 员工技能培训58第九章 劳动安全生产61一、 编制依据61二、 防范措施62三、 预期效果评价66第十章 节能方案说明68一、 项目节能概述6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69能耗分析一览表69三、 项目节能措施70四、 节能综合评价71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分析72一
3、、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72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72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分析73一、 编制说明73二、 建设投资7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7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5建设投资估算表76三、 建设期利息7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78四、 流动资金79流动资金估算表79五、 项目总投资8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2第十三章 经济收益分析83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83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7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7项目投资
4、现金流量表89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0五、 偿债能力分析9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2六、 经济评价结论92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93一、 项目风险分析93二、 项目风险对策95第十五章 总结评价说明98第十六章 附表附录9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4建设投资估算表104建设投资估算表10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06流动资金估算表10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9报告说明根据谨慎财务
5、估算,项目总投资14097.1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552.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86%;建设期利息294.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9%;流动资金3250.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06%。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9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2993.22万元,净利润4538.5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4.32%,财务净现值6233.3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贯彻新理念、适应新阶段、构建新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为根本目标,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以
6、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基础高级化为导向,全力推进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地标性产业链,优化空间布局,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医药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构建医药产业“双循环”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将江苏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医药产业高地。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 发展基础(一)发展质效持续提升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356.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70.1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省规上工业7
7、.9、8.5个百分点,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涵盖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医用辅料和包装材料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呈现出价值链、产业链、空间链、创新链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14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智能制造水平全国领先,累计创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61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家。(二)重点领域优势明显生物药创新能力突出,细胞治疗、新型疫苗等领域全球并跑,抗体类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等多个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 在全国获批的4个国产单抗类药物(PD-1)中有2个来自江苏;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和产品注册数量均保持全国前
8、列,在医学影像、体外诊断、骨科内植物、家用康复设备等细分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至“十三五”末,全省共有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206件、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764件;化学制剂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在抗肿瘤类药物、抗肝炎类药物、心血管类药物、消化系统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等细分领域优势突出;中药企业标准化、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拥有30余种销售超亿元的优势大品种。(三)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8%,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5个百分点,8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25强。“十三五”期间共有382个药品品规获批上市,占全国总数的17%,其
9、中创新药19个,占全国总数的31%,获批数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创新载体逐步完善,全省拥有创新平台300余家,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等国家级载体落户江苏。(四)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十三五”期间全省初步形成“一谷”(南京生物医药谷)、“一城”(泰州中国医药城)、“一港”(连云港中华药港)、“一园”(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多极”(无锡、徐州、常州、南通、镇江等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域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区域分工不断优化,形成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的空间布局,为加快培育江苏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江苏医药产业虽取得长足发展,
10、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短板和问题:一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在原创靶点发现和新分子药物筛选等方面有待提高;二是产业链存在风险,部分关键原辅料、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等依赖进口;三是服务体系尚需完善,为产业配套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安全性评价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及金融服务体系有所欠缺;四是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待加强,医药产业与电子、材料等多个领域的跨界融合程度不高,医工协同、医养融合、智慧医疗等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二、 提升开放型经济层次,高起点建设江苏开放门户坚定不移主动扩大对外开放,高质量参与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拓展开放新空间,培育开放新优势,有效提升外资外贸质效,大力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高起点、大
11、手笔建好江苏开放新门户,成为支撑双循环发展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加快形成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双向开放新格局。(一)推动外资外贸提质增效优化外贸发展方式。实施高质量贸易促进计划,加快对外贸易提质增效,促进进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与贸易协调发展。开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进出口业务。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支持中国(南通)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支持探索“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模式,支持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争取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通关、结汇、退税、邮包寄递等一站式服务,推动传统内贸市场国际化转型,培育一批数字服务贸易集聚区。拓展海外仓建设,完善供应链配套。搭建线上综合服务
12、平台,提升通关、物流、税收、融资、保险等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发展,依托综合保税区打造内外贸协同发展高地。支持如皋港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海门港新区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促进保税物流中心和港口联动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向品牌、研发、分拨和结算中心等产业链高端延伸。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原油、天然气、石材、铜精矿等重要资源进口储备基地,稳步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放大“南通名品海外行”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优化走出去战略布局。放大“新侨之乡”品牌影响力,支持本土龙
13、头企业走出去,带动优势产业全球布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升出口基地发展能级。鼓励企业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支持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产品价值向国际市场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积极引导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由代工生产向原始设计、原始品牌制造方向转变。聚焦“一带一路”国别市场,加大对东盟、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海外布局设点、拓展新业务,开拓新市场。鼓励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境外发债等融资途径,开展境外高新技术研发、并购世界知名品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开发资源能源等业务。积极推动与日韩、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人文交流,加强国际友城建设
14、,完善海外通商服务网络,优化警侨联动服务体系,高质量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三)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突出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地位,放大产业项目承载主阵地功能,发挥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产业向园区集聚、集约发展,聚焦园区主责主业,强化土地等要素资源集约利用,提高产业集聚度和产出效益。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在全国全省争先进位,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标识度、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园区,争创一批国家开发区,支持海门港新区、如皋港工业园区、石港科技产业园、老坝港滨海新区创建省级开发区。依托我市国家级开发区、国际合作园区及其他重大开放平台,积极争创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
15、新发展区,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差异化探索和创新实践。推行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改革,赋予园区更大自主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完善开发区考评指标和办法。加速园区融合和资源整合,优化园区资源要素配置,推进“一区多园”深度融合发展,对区位相邻、产业相似的各类园区进行实质性整合,逐步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越”,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加快推进通州湾合作园区规划共建,使有条件的承载地率先产生成果、发挥集聚和示范作用。(四)打造双向开放新门户积极服务构建国内大循环。发挥南通实体经济、科教资源和市场空间等优势,深化多层次、多领域开放合作,在服务构建国内大循环中打造新动力源。立足长三角、长江经济带沿线市
16、际交流合作,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提高经济在更广领域循环效率。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多层次合作体系,提高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协作能力。加强与重要资源基地的货运联通,保障基础产业安全运行。按照市场化方式发展飞地经济,探索成本分担、利益共享和指标分算的可行机制。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成渝、长江中上游等城市开展港口、产业、公共服务等协作。拓展深化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合作,畅通创新创业、人才等交流渠道。深化对口支援帮扶合作,聚焦稳定和民生,着重改善受援地基础教育、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五)加快跨江融合发展深度融入苏南发展板块。全面学习苏南在园区发展
17、、产业培育、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构建同质化发展生态。主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成果转化,实现与苏南产业链分工协作、融合发展。学习借鉴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经验,探索跨江合作园区协同发展新模式,提高承接信息产业、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和业态能力。支持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加快探索省域一体化发展路径,在跨江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形成经验成果。支持各县(市)区、重点园区与苏南重点产业平台对接合作,实现产业平台紧密型合作全覆盖。引入国有资本、社会企业参与园区共建,打造若干跨江产业合作“区中园、园中园”,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六)实施向海发展战略打造绿色产业集聚带。依托沿海综合交通廊道和海
18、岸线,充分发挥大通州湾沿海集聚效应,重点发展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钢铁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等沿海临港高端产业,建成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中天精品钢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江苏绿色精品钢产业基地。按照全省石化产业发展重心由沿江向沿海地区转移形成“两基地一空间”的布局,打造通州湾石化产业发展新空间。瞄准江苏省装备制造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做强做优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港口机械、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产业,吸引国内外装备制造核心骨干企业建立生产与研发基地,建成国家高端装备产业研发基地和制造基地。打造新兴产业基地,率先突破重特大项目,重点集聚百亿级乃至千亿级临港大项目,建设富有沿海特色高质
19、量产业带。(七)打造大通州湾发展新引擎统筹大通州湾生产力布局。以世界眼光高起点布局,把沿海前沿区域放在全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来定位,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产业承载地和增长新空间,实现江海联动、河海联通、陆海呼应,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配置。统筹优化大通州湾生产力布局,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实施标志性工程,打造江海新引擎、智造新高地、美丽新湾城。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加强智慧化、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集疏运体系,加快开工建设20万吨级深水航道,起步港区、主体港区开港运营,打
20、造江苏远洋集装箱运输核心港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点发展港区。加快建设沿海绿色产业集聚带,建成万亿级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支持通州湾发展石化新材料、现代纺织等重点产业,海门港打造钢铁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吕四港建设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粮油运输中转基地。以通州湾示范区和海门港新区为核心,高品质推进通州湾示范区核心商贸城建设,打造服务沿海地区发展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加快推进洋口、吕四两大组团建设,构建“一核两组团”城市发展格局。放大天然海湾生态优势,推进滨海特色城镇、旅游景区、公园绿地等建设。三、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医药工业行业规模走势分析自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
21、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以及医疗卫生支出的逐年提高,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在全球医药市场的占比已达11%,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速已降至4%以下,并且未来几年很难提高,主要原因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大型药企的创新药研发成本不断上升、周期越来越长、新药推出速度减慢,同时伴随前期大批专利药物陆续到期,因此销售增速放缓。但发展中国家药品市场由于医药制造业向较低成本地区的转移、以及本身在健康产业和研发上的投入增多,可保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较快发展。(二)我国的制药工业的结构分析过去我国由于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距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医药工业的绝大部分为
22、仿制药。随着国内对于创新的大力扶植、海外优秀生物医药人才的归国浪潮,以及今年一系列的重磅利好政策的出台,加上国内创新药企之前加大研发和技术引进的投入,很多项目将在未来两年逐渐收获落地,国内的创新药发展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未来几年内,创新将是医药行业发展主旋律。早期我国因为人力、原材料、场地等方面具有成本优势,而技术创新实力不足,因此国内的制药工业存量市场以仿制药为主。但现在国内仿制药绝大部分品种存在大量重复批文,低质低价竞争,环境恶劣。同时叠加药品招标降价和医保支付调整等多重压力,重心向创新药的转移才能支撑药企的长足发展,维持甚至超过原有的增长。现在医药工业最大的买单方医保基金已进入精细化
23、控费阶段,而非原来的粗放式增长,因此医疗保健行业的上下游均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2017年医保目 录也体现了重点放在刚需治疗性用药的趋势。控费大环境下,低质低效的仿制药和辅助用药首当其冲,招标降价使得大量仿制药企的销售额和毛利率明显下滑。一致性评价也将促使不具备技术和资本优势的低端仿制药企逐渐失去市场。在仿制药监管趋严、批文收紧、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创新将成为优质药企发展的主流方向。仿制药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之后快速发展。80年代初期,仿制药占处方药的比例仅有10%,2015年这一比例已达到88%;而仿制药的销售额占比也在10年间翻了一倍,提高至2015年的40%。美国市场仿制
24、药的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Hatch-Waxman法案的推动,法案宗旨是节约医疗系统开支并增加患者获取廉价药物的渠道。因此仿制药的快速发展处于市场发展前期,是为满足迫切需要的药品需求并一般伴随医保扩容红利而快速增长。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医药工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卫生支出增长过快进入控费阶段,同时大药企的重磅品种形成稳定销售现金流可对研发投入提供更坚定的支撑,研发周期后的更多创新品种陆续投入市场。日本创新药市场的发展路径也有类似之处。八十年代由于受降价潮影响,一批药企将研发重点转至Me-too为主的仿创,九十年代陆续有产品上市。2000年后创新成果逐渐落地,进入发展期。目前我国药企也到了加速创
25、新转型的时点。经历了前期医保扩容的粗放式增长后,现在医保红利效应已逐渐消失,具有优秀研发能力的药企会因控费、降价以及愈演愈烈的竞争压力逐步踏入仿创或创新的领域,从而进入创新药快速发展时代。(一)海外优秀生物医药人才加速回流国家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而颁布了一系列鼓励计划,包括中央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以及各地市的引流计划等,其中千人计划有近三分之一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目前千人计划已分13批引进600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我国留学归国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青年千人计划和教育
26、部的春晖计划、人社部的赤子计划等也提高了海外留学人员回流比例,为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全球年度医药研发支出接近1500亿美元,增速随体量增大逐渐放缓,近两年平均增速在2%左右。而我国的医药工业处于投入期,研发支出增长远远快于平均水平,2015年同比增长13.1%。(二)未来2-3年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方向原研药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成功率低、风险大的特性,因此长期以来具有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的龙头药企才能一掷千金来支撑庞大的研发体系费用。从药物筛选的小分子到先导化合物再到临床前研究阶段,成功率不足三分之一,而再从临床阶段到上市,成功率仅约十分之一。从前期分子筛选开始,平均几千个分子中才能
27、有一个获得成功。而一个药品成功研发的成本投入一般至少要十几亿美元,这决定了药企如想获得持续增长,必须具备合理梯度、产品丰富的研发管线。(三)生物药领域的创新药企生物药已逐渐成为全球各大药企重点布局的未来方向。在1996年到2015年的20年时间里,一共有700多种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实体在内的新活性物质(NewActiveSubstance,NAS)被发现,其中667种作为创新生物药在美国获批上市。2016年全球销售TOP10的药物分子中,其中有8款是生物药,以单克隆抗体和抗肿瘤药物居多。这足以证明生物药未来将成为药品市场的主力先锋。国内多家药企已在生物药领域的单抗、疫苗及细胞治疗等领域进行布局
28、,并已卓有成效。如康弘药业自主研发的生物I类新药康柏西普是全球第三个眼科单抗药物,也是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同时搭建了VEGF靶点单抗平台,拥有未来高成长性。在疫苗和CAR-T领域也有多家企业的重磅产品即将落地,在研产品进入集中收获期利于行业趁势发展。(四)创新药带来的医药外包市场行业机会CRO和CMO是医药外包市场的重要组成,业务贯穿新药研发的实验室阶段以及临床和商业化阶段,从前期小批量新药化合物的合成到后期制药工艺的开发和药物的制备,可以帮助药企解决实验室研究成果无法放大的技术难题,并不断优化制药工艺、持续降低生产成本。近7年世界医药CMO行业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以年均复
29、合增长率11.95%的速度快速发展,2017年达到628亿美元。中国医药CMO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且在全球CMO行业中的占比在逐年上升,但这个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未来医药行业内精细化分工和外包非核心技术业务将成为趋势,大型药企通过外包来将资源和力量集中在自己的重点研发技术,同时降低资产和风险,同时借助CMO的工艺研发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产率。同时由于新药研发的投资回报率逐年降低,未来大公司作为平台,收购已进入临床试验后期或获批上市的产品来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得持续性发展也将成为趋势。小型研发企业由化合物研究开始,进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与大药企或CMO生产企业合作的情况也将越来
30、越多。(五)优质仿制药行业供给-需求-支付变化情况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收入规模从1999年的1324亿元,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28062亿元,年复合增速18%,远超全球医药行业平均增速。2014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达1073亿美元,全球(9761亿美元)占比11%,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39%)和日本(8%)。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在崛起,预计2019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全球占比提升至14%,超过欧洲五国总和(12%),仅次于美国(38%)。仿制药仍是国内医药消费市场的主体,中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高达18.9万个,95%以上为仿制药。国内仿制药市场规模达5
31、000亿,但是行业集中度极低,中国CR8占比仅18.82%,对比印度CR8占比52.31%、美国CR8占比52.96%;低水平仿制和恶性低价竞争现象严重,例如在3244个化学药物品种中,262个品种占据了注册文号总量的70%;而且由于过去我国批准上市的药品没有与原研药一致性评价的强制要求,导致有些药品在疗效上与原研药存在很大差距,行业盈利能力差,平均5-10%毛利率,远低于国际50%左右平均水平。(六)用药结构和需求走势在改革开放前,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抗生素、磺胺、解热药、维生素、抗结核药等是主要的明星品种。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的需求发
32、生改变,心脑血管、抗抑郁类、抗病毒类药品等快速增长。近10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神经系统用药、慢性肾病等慢性发病率明显提高,2003-2013年,我国居民不同年龄段的慢性病患病率相对稳定,但由于人口的老龄化,总人群的慢病患病率增加了1倍。未来30年,中国人口步入加速老龄化的阶段。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比例近40%。那么,中国的疾病谱变迁的路径非常清晰,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望缓步下降,而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肾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将持续爆发,病人基数在一个很长的周期里都
33、将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慢性病要求患者长期用药甚至终身服药,对药品的安全性和疗效有很高的要求。随着医疗卫生人均支付能力的提升,优质药品的需求不断提升,药品需求的改变传递到医药供给端,低质量品种生存空间被压缩,直至退出市场,高质量仿制药重新瓜分市场份额的机会。而且中国的用药结构与全球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及免疫调节剂等占比过高,长期看这类药物的相对比重将持续下降,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疼痛、呼吸系统、精神健康、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用药领域在中国仍有显著的成长空间,与中国疾病谱及变化趋势相吻合。二、 面临形势“十四五”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医药产业仍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
34、势,但医药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从发展机遇看:人民群众健康管理意识日益增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大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医药产业的关注度、认识水平和医疗需求明显提升,用药结构升级,并催生出基因诊断、个性化养老康复等更加多样化和高级化的需求;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明显加快。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生物安全以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国家将加大医药卫生投入,推动突发应急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政策制度持续助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稳步推进、药品带量采购落地、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
35、)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医保目 录动态调整等医药政策频频出台。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将加速解决行业痛点,更有利于保障民生福祉,推动医药产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从发展趋势看:技术创新突飞猛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生命科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持续取得突破。学科交叉深度融合,产业跨界蓬勃展开,医药产业集成化、精准化、智慧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分工更加精细。研发外包(CRO)、委托生产(CMO)、合同销售(CSO)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分工向纵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医药”正沿着技术融合、要素融合到生态融合的路径演化,衍生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业
36、态。从面临挑战看: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面临挑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加速调整,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技术交流合作限制增多。跨国投资审查趋严,全球产业转移和技术合作面临各国政策的限制,医药产业发展存在“卡脖子”风险。要素资源争夺日趋激烈。随着国内各地竞相布局医药产业,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核心技术、金融资本等资源要素的争夺不断加剧。第三章 项目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南通生物药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二、 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
37、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 编制依据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
38、料。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五、 项目建设背景生物药创新能力突出,细胞治疗、新型疫苗等领域全球并跑,抗体类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等多个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在全国获批的4个国产单抗类药物(PD-1)中有2个来自江苏;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和产品注册数量均保持全国前列,在医学影像、体外诊断、骨科内植物、家用康复设备等细分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至“十三五”末,全省共有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206
39、件、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764件;化学制剂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在抗肿瘤类药物、抗肝炎类药物、心血管类药物、消化系统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等细分领域优势突出;中药企业标准化、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拥有30余种销售超亿元的优势大品种。六、 壮大实体经济规模,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建筑强市。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高端制造新中心。(一)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集约布局、集群发
40、展、陆海统筹、生态优先”总体要求,科学统筹陆域和海洋经济协同发展,以沿江、沿海为主要发展轴,以全市各级各类开发园区为经济发展主阵地,合理优化市域生产力布局。沿海加快新出海口建设,加速临港重特大产业项目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大通州湾”新引擎,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重点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继续深化开发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国家级、省级以上园区为主体,聚焦产业发展主责主业,强化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要素保障等服务功能集成供给,提高园区对重点产业链的组织承载能力,把园区打造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主阵地。(二)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聚焦重点服务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总量提升、产业结构提优,打造具
41、有较强竞争力的长三角北翼服务中心。推动生产性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旅游、健康、文体、家政、养老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三)提升建筑业发展质效继续扶持企业做强做优。我市特级、一级建筑企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建筑经济总量88%以上,产业集中度高。跟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动态,用好住建部在我省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的机会,帮助我市有条件的建筑业企业申领跨专业资质,实现跨行业发展。扶持实力强的总承包一级企业申请特级资质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
42、常态化开展建筑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强化资质动态监管。(四)实施企业优强工程壮大“链主”领军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根植南通的领航型龙头企业。聚焦产业链基础产品和终端产品,特别是临港基础产业、整机装备等,发挥企业规模和市场优势,强化研发、设计、标准等领先能力,鼓励将全球知名供应商纳入供应链、产业链,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形式聚合高端要素,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产业生态,打造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七、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33.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
43、营后,可形成年产xx支生物药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097.1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552.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86%;建设期利息294.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9%;流动资金3250.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06%。(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4097.11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8097.16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999.95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
44、期营业收入(SP):292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2993.2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538.53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4.32%。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1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1375.34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发展空间大。本项目的建立投资合理,回收快,市场销售好,无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这也奠定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
45、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2000.00约33.00亩1.1总建筑面积39218.081.2基底面积1298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0.122总投资万元14097.112.1建设投资万元10552.402.1.1工程费用万元9024.002.1.2其他费用万元1273.722.1.3预备费万元254.682.2建设期利息万元294.002.3流动资金万元3250.713资金筹措万元14097.113.1自筹资金万元8097.163.2银行贷款万元5999.954营业
46、收入万元292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2993.22""6利润总额万元6051.38""7净利润万元4538.53""8所得税万元1512.85""9增值税万元1295.03""10税金及附加万元155.40""11纳税总额万元2963.28""12工业增加值万元9884.46""13盈亏平衡点万元11375.34产值14回收期年5.7115内部收益率24.32%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233.31所得税后第四章 建
47、设方案与产品规划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2000.00(折合约33.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9218.08。(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支生物药,预计年营业收入292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过去我国由于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距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医药工业的绝大部分为仿制药。随着国内对于创新的大力扶植、海外优秀生物医药人才的归国浪潮,以及今年一系列的重磅利好政策的出台,加上国内创新药企之前加大研发和技术引进的投入,很多项目将在未来两年逐渐收获落地,国内的创新药发展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未来几年内,创新将是医药行业发展主旋律。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