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一 第六单元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42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一 第六单元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42张PPT).ppt(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必备知识生成【知识点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任务驱动必备知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中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始于战国,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沿袭了两千多年。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演变情况是怎样的?1.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2.秦朝:秦朝的户籍实行_,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_”。4.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5.
2、唐朝: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6.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_。分类登记制度编户齐民佃户7.元朝:户口类型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8.明朝: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_”,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9.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_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黄册乾隆【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情境】中国传统户籍
3、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确立了以“使民无得擅徙”等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等的征收,家庭资产也成为户籍登录内容唐律户婚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元朝的户籍制度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各户具有不同特权。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出门须持有路引(通行证)。随着清代“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统计遂与“保甲编户”正式结合起来,以弭盗安民为要任的保甲法也从此为清查户口所倚重。摘编自陈锋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思维交互】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试分析其成因。(
4、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提示:功能:保障赋役征派;进行社会教化;限制人口流动;明确身份等级;维护社会治安。成因: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专制集权的强力维持;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史论生成】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认识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产生了阻碍作用,从根本上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深化点拨】古代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是通过人口统计,“人户以籍为定”,提供分配土地和征发
5、税赋徭役的依据,强制百姓履行为国家服役的义务,是皇权专制主义“纳贡制度”的法律体现。【知识点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任务驱动必备知识】“皇权不下县”是古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奉行的基本法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乡村基层组织为核心、国家间接控制与乡村社会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制。中国古代是如何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1.历代基层组织:(1)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组织负责人职责乡三老_啬夫_游徼_里里正亭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掌教化掌狱讼、赋税掌捕盗(2)后代沿袭乡里制度,稍有变化。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_。明朝:实行_,十户为一甲,
6、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里正、坊正、村正里甲制2.历代政府基层社会治理:(1)特点: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2)概况。秦汉时期:实行_,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实行_,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_,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朝:初期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_: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什伍组织邻保制度十家牌
7、法保甲制【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情境】中国古代社会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
8、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思维交互】依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提示: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史论生成】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1.主要特点: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乡绅治理与官员治理相结合。纲常伦理治理乡
9、村。2.历史影响: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生产。传播儒家文化,移风易俗。3.认识: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其乡村治理尽管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的扩张,乡村社会治理越来越深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渐消退。【深化点拨】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崇尚大一统,自古即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传统观念,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权专制体制在中国延续数千年,与之相适应的是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等为主要类型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知识点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任务驱动必备
10、知识】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思想源远流长,周礼中强调“恤贫”“敬利”。古代重视社会救济的原因是什么?有何作用?推行社会救济的主体是谁?古代社会非常重视社会救济工作,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不断发展。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概况是怎样的?1.历代社会救济:(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孟子、墨子等思想的影响。(3)发展。(4)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朝代发展概况汉朝建立_,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大力提倡民间积储宋朝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
11、创设义田,赈济族人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常平仓制度2.古代实行优抚政策:(1)原因: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2)方式。皇帝赏赐: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政府设置机构:_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唐朝【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与救济【情境一】据不完全统计,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歉饥就有5 079次。统治阶级为应付灾荒,设置了一些社会保障机构。民间也曾广泛流行
12、着许多自发形成的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互助团体,它们有的以同一村庄的邻里乡亲为依托,有的以同一姓氏家族为纽带,有的以亲朋好友为网络,有的以同业人员为单位,构成了一个社会互助救济的民间群体。当互助团体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或遭受不可抗拒的灾难时,能及时得到互助团体的救济。摘编自王国奇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初探【思维交互1】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中国古代注重社会保障的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提示:具体表现:设置保障机构,开展政府救济;成立民间互助团体,发展民间互助。原因:民本思想的影响;自然灾害严重;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封建政府维护统治的需要;宗法观念的影响。【情境二】
13、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困人口往往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包括保障社会福利,国家财政可以通过社会救济等经济补助手段扶助那些生活贫困的民众。社仓、义庄更多体现出宗族互助的特点,带有小农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明清以后商业逐渐发达起来,富有的商人大量涌现,他们通过慈善捐助的形式帮助穷人,使救助行为更加社会化,体现出超越宗族的特点。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扶贫”【思维交换2】明清时期社会救助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提示:变化:由宗族互助到跨越宗族社会救助;救助贫困对象范围由窄到宽;救助方式上由行政性向社会化方向转变。原因:儒家思
14、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延伸传承;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社会意识的增强;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史论生成】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渠道1.政府行为,即政府给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员提供最低社会生活保障。如周礼中讲的“荒政十二策”即是政府在应付突如其来的灾害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2.自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寺院举办的各种慈善事业。如唐代寺院设立的悲田院专门关注那些老而无依者,饥饿施粥,有病给药,死则安葬。3.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婚田、义庄、义田、义塾、贡士庄等,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深化点拨】封建统治者推行仁
15、政方式的社会救济措施,不可能真正解决无助群体和贫苦农民的温饱问题,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控制、维护封建秩序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B.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的兼并【解析】选B。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建立,因此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
16、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课堂素养达标2.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A.配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划分明确的阶级地位C.提供赋税征收的依据D.抑制地主阶级多吞多占【解析】选C。根据所学,西汉户籍的划分主要是国家分等级征收赋税和徭役的依据,C正确;按等级和类别划分户籍与抑商政策无关,故A错误;划分平民户籍等级无法确立阶级地位,不是西汉按等级划分户籍的目的,故B错误;划分户籍与土地兼并无
17、关,故D错误。3.明代户籍册称“黄册”,其编成后,抄成4份,县、府、布政司各存一份,一份呈户部,以黄纸封面,10年一修。“黄册”()A.适应了摊丁入亩的需要B.编制以里甲制为基础C.分别按主户与客户编制D.分成黄籍和白籍两类【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黄册”编制以里甲制为基础,故选B。清代实行摊丁入亩,排除A;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排除C;东晋的户籍分黄籍和白籍,排除D。4.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的职责是()A.教化B.诉讼C.捕盗D.赋税【解析】选A。秦汉时期实行乡里制度,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
18、。故选A。5.商鞅变法时规定“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据此可知什伍组织的作用是()A.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解析】选B。依据“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可知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统治,从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正确。6.(2021通州高二检测)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年,始定律令。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据此可以推知,唐朝()A.重视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监督B.地方监察制度完备C.开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D.君主专制统治强化【解析】选A。唐代设
19、置乡、里邻、保、村、坊,加强基层管理,“村坊邻里,递相督察”体现了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监督,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地方监察制度完备”,排除B;C错在“开始”,排除;材料信息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7.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主要目的是()A.收容贫老,救济贫困B.提供贷款,发展经济C.储备粮食,调节粮价D.稳定物价,打击商人【解析】选C。汉朝的常平仓,主要职责是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防止粮价急剧波动。故选C。8.两宋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救济,人民也自觉进行社会互助。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A.文化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高 B.儒学复兴,社会财富充盈C.经济发展,贫富分化渐趋缓解 D.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
20、【解析】选B。宋代人们受教育程度高,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救济反映出社会财富充盈,人民也自觉进行社会互助,是儒学复兴、理学道德教化的结果,故B正确;宋代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加剧,故C错误;这一状况与民族矛盾尖锐无关,故D错误。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B.政府救济的重点是救灾C.古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民间D.社会力量的救济侧重于赈济【解析】选C。古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故本题选C。10.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
21、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材料二唐朝建立后,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赋役令,其中租庸调制中有“损免”(亦称“灾免”),即因为受灾而减少或免去租庸调制度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诸田有水旱虫霜为灾处,据现营田,州县检灾(核实灾情),具帐申省,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损七以上,课役全免。若桑麻俱损者,各免调。若己役已榆(“榆”:缴纳的意思),听免其来年,经二年后,不在折限(“折”:减免的意思)。另据唐律疏议规定:“其应损免者,皆主司合言。主司,谓里正以上,里正须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多者奏闻。”唐宋田赋的“损免”与“灾
22、伤检放”论稿(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据材料二提供的有关历史信息,说明唐朝前期对田赋灾免做出的原则性规定包括哪些方面。【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孔子主张“君主救灾”而反对“个人救助”,这在体现其“仁”的思想的同时也反映了其思想的局限性。第(2)题依据材料二信息“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损七以上,课役全免。若桑麻俱损者,各免调”“州县检灾(核实灾情),具帐申省”“里正须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多者奏闻”“若己役已榆(“榆”:缴纳的意思),听免其来年,经二年后,不在折限(“折”:减免的意思)”概括归纳。答案:(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评价:孔子的观点体现了“仁”的思想,但也有片面性,将救助问题政治化、单一化。(2)包括自然灾害的种类、自下而上的报灾与自上而下的核灾程序、减免的依据、减免的具体项目与先后次序、减免的年限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