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伺服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伺服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南昌伺服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6一、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6二、 行业市场化程度及竞争格局8三、 行业的基本情况11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2第二章 项目绪论14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4二、 项目建设地点14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4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4五、 建设背景、规模16六、 项目建设进度17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17八、 环境影响18九、 建设投资估算18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9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20第三章 市场分析22一、 民用伺服系统22二、 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6第四章 项目选址32一、 项目选址原则3
2、2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2三、 创新驱动发展37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40五、 产业发展方向43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5第五章 产品规划方案47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7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7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7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49一、 公司经营宗旨4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0四、 财务会计制度53第七章 SWOT分析说明57一、 优势分析(S)57二、 劣势分析(W)58三、 机会分析(O)59四、 威胁分析(T)60第八章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型64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4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66三、 质量管理67四、 项目技术流程6
3、8五、 设备选型方案6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0第九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71一、 人力资源配置71劳动定员一览表71二、 员工技能培训71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73一、 项目进度安排7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3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7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75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75二、 建设投资估算76建设投资估算表78三、 建设期利息7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8四、 流动资金79流动资金估算表80五、 总投资8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2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84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4综合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8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8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1三、 偿债能力分析9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3第十三章 风险防范95一、 项目风险分析95二、 项目风险对策97第十四章 项目招标方案99一、 项目招标依据99二、 项目招标范围99三、 招标要求100四、 招标组织方式100五、 招标信息发布102第十五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03第十六章 补充表格105建设投资估算表10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06流动资金估算表10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9营业收入
5、、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3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1、军工行业的资质、技术、市场、资金壁垒军品行业严格的科研生产许可审查条件、保密要求和审查流程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资质壁垒,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很难从公开的途径获取有关技术条件和需求信息;由于军用产品定型程序复杂、对产品质量要求极其严格,行业对拟进入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军工企业对配套商的选择有一整套缜密的认证程序,配套厂商通过其认证并进入其合格供应商名录有一定的难度,形成了市场壁垒;
6、军品前期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研发风险高,而营业收入较少,对新进入企业有较高的资金壁垒。2、研发难度大伺服系统整合了包括自动化控制、微电子、机电一体化、电机设计和控制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技术,研发难度较大。虽然部分国内厂商已能够实现生产,但普遍存在稳定性不足、精度不够等缺点,难以满足设备高强度运转等客户需求。具体而言,伺服电机能效不够导致难以进一步缩小体积、电机抗退磁能力不够难以承载冲击负荷、轴承精度较差和使用寿命不足、编码器体积较大及精度较差等,伺服驱动器的核心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控制算法也存在较大差距。随动控制总成则更加包含了对于应用领域的理解,结合细分行业应用要求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研发。在
7、这个领域,尤其是军用随动控制总成,需要企业长期与客户实施配套、服务和联合开发。军品市场还由于涉及技术领域的尖端性和广泛性、产品定型程序的复杂性、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严格性,产品需要经过高温、低温、振动、冲击、盐雾、淋水、浸水等试验,没有长期的设计经验其产品难以通过认证,行业对拟进入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3、资金需求高技术差距的弥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企业在生产伺服系统的试水期,如果没有成功市场化的研发成果,将很难生存。因为目前高端伺服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厂商和国家军工企业手中,一般企业的研发、生产工艺的磨合与调试直至量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持续的资金支持是行业新进者难以回避的问题。4、客户拓展
8、困难客户拓展也是伺服行业不得不面对的最终问题。伺服系统在整个设备运转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客户对伺服系统的稳定性、精确度等要求极高,客户通常会对伺服系统厂家进行长期的考察试用,最后才会确定合作关系。目前大部分客户都不会轻易更换伺服系统供应商,主要原因是客户要建立稳定的配套关系,支持长期的技术发展。二、 行业市场化程度及竞争格局1、军品市场(1)行业市场化程度我国坚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国防发展战略,为吸收先进科技成果和先进生产力为国防建设服务,国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军工领域,充分发挥市场化分工协作的比较优势。各大军工集团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整机及相关系统的研制与生产,民营企业更多专注于专业化的
9、小型系统级产品、核心模块和核心元器件的研发与生产,少量民营企业也进入到涉密程度较低的整机生产领域,军工集团与民营企业形成了有利的补充与良性互动关系。由于保密等因素影响,外资参与军工领域的竞争较少,程度也不深。军用伺服系统作为军事装备自动化的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装备采购体制的改革在军用伺服系统的采购中也逐渐体现,现已逐步采用市场化模式进行采购。整体上,由于军用伺服系统行业进入壁垒较高,竞争较为缓和,主要原因包括:严格的科研生产许可审查条件和审查流程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资质壁垒;由于涉及技术领域的尖端性和广泛性、产品定型程序的复杂性、
10、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严格性,行业对拟进入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军工企业对配套商的选择有一整套严格的认证程序,配套厂商通过其认证并进入其合格供应商名录有一定的难度,形成了市场壁垒;军品前期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研发风险高,对新进入企业有较高的资金壁垒;整机厂根据军方订单生产,生产和销售都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特征,各级配套商依据上级单位的计划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波动的影响较小等。(2)行业竞争格局军用伺服系统产品因其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出于保密及技术安全的考虑,国外企业和产品进入受到很大限制。业内参与产品研制的生产厂家主要包括国内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军工型科研院所及少数具备军品供应资质
11、的民营企业。在武器装备高端配套产品领域,各军工集团在其利益范畴内,优先选择自身集团旗下科研院所进行产品配套;而民营企业受限于军品资质及竞争压力,只有少数企业参与到中高端配套产品竞争行列。现阶段在中国军用伺服系统领域的两类竞争主体的情况如下:第一类主要为国内大型国有军工企业的下属单位。该类竞争主体最早从事军用伺服系统的研制与生产,大多具有某一军事领域的行业背景,在行业中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军工企业下属单位从事伺服系统的研制时间比较长,拥有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配套型号比重较大,工程经验相对丰富,生产规模也相对较大,且由于配套时间长,这些企业已经和最终用户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12、,对后续项目的争取也有一定的优势。第二类是逐渐进入军用伺服系统行业的民营企业。最近几年来,由于军事采购领域的逐渐开放,一部分民营企业利用自己的营销优势、资金优势、市场意识和军品大发展的有利环境不断占领军用伺服系统市场,成为一股有力的竞争力量。虽然国内军用系统市场的厂商不断增多,但产品市场定位各不相同,涵盖的军用领域也不完全一样,在同一细分市场,相关厂商之间的技术、产品同质化程度相对较低。整体上,由于军工领域对新技术的应用需求较多,更新速度基本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水平,使得民营企业利用自有技术更新快、管理灵活、服务好、性价比高的特点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近年国家加大军工企业的改革力度,伴随
13、相关政策的推进实施,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将有机会逐步参与高端系统配套产品的竞争,打破传统国有军工科研单位的垄断地位。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军工配套保障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工企业竞争,扩大军工单位的外部协作,竞争性采购的推进给民营企业参与军工项目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2、民品市场由于国外伺服研发较早,进入国内市场时间较为悠久,目前占据主导地位。国外知名伺服品牌主要有日本松下、日本安川、日本三菱、德国西门子、德国力士乐、德国伦茨等,其中日本品牌居首位,约占我国市场份额的40%,欧美品牌约占10%。三、 行业的基本情况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
14、动特征能够跟随输入量(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而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构成,伺服驱动器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伺服电机实施闭环调控,使之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跟随设定的变化。在伺服系统中,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和响应频率响应控制信号的系统常被称为随动系统。伺服系统属于自动化的核心产品之一。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控制层、驱动层和执行层产品,伺服系统中的伺服驱动器属于控制层(部分高端伺服驱动器包含控制层功能)和驱动层产品,伺服电机属于执行层产品。伺服系统的上游行业主要为电子元器件行业和各类配件行业,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伺服系统生产所需的核心功率器件和微处理器,以及电阻、电容、印
15、制电路板等;各类配件行业提供伺服系统生产所需的机箱、散热装置、磁钢、包装材料、电缆等。伺服系统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军工、半导体设备、风电、石油石化、机床、冶金、纺织、印刷、工业机器人等。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
16、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二章 项目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南昌伺服电机项目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6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
17、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
18、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二)技术原则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19、5、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留有一定的空间。7、以经济救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项目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五、 建设背
20、景、规模(一)项目背景根据全球军用雷达市场2020-2025预测,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4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7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显示,全球军费开支在2019年取得2010年来最快增速,达3.6%。高速导弹和飞机的威胁日益加剧,导致需求增加用于军事雷达。新兴经济体的国防开支增加,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以及国家间冲突的增加是推动军用雷达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弹道导弹和隐形导弹在活跃战区内的部署越来越多,也导致全球对军用雷达的需求显著增加。(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0.00(折合约60.00亩),预计场区
21、规划总建筑面积91654.97。其中:生产工程61206.60,仓储工程19094.4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7877.77,公共工程3476.20。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千套伺服电机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电机铁芯、漆包线、支架、整流子、轴芯、水性绝缘、浸渍漆、包装材料、机油。(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小型液压机、绕线机、小型冲压床、测试
22、台、耐压仪、小车床、钻攻机、稳压电源仪、调压器、硬度机。八、 环境影响本项目所选生产工艺及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严格采取环评报告规定的环境保护对策后,各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仅从环保角度来看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5757.0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854.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70%;建设期利息294.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2%;流动资金6608.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8%。(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8854.
23、2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5137.1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960.96万元,预备费756.08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60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2438.28万元,纳税总额4487.72万元,净利润6150.4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9.14%,财务净现值-2834.8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7.44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0000.00约60.00亩1.1总建筑面积91654.971.2基底面积26000.001.3投
24、资强度万元/亩459.532总投资万元35757.022.1建设投资万元28854.222.1.1工程费用万元25137.182.1.2其他费用万元2960.962.1.3预备费万元756.082.2建设期利息万元294.732.3流动资金万元6608.073资金筹措万元35757.023.1自筹资金万元23727.383.2银行贷款万元12029.644营业收入万元60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2438.28""6利润总额万元8200.55""7净利润万元6150.41""8所得税万元2050.14"&qu
25、ot;9增值税万元2176.41""10税金及附加万元261.17""11纳税总额万元4487.72""12工业增加值万元16123.85""13盈亏平衡点万元31569.60产值14回收期年7.4415内部收益率9.1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834.85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
26、。第三章 市场分析一、 民用伺服系统1、行业概况(1)伺服系统市场规模整体呈现较快增长伺服系统具备精度高、反应快、稳定性好等性能特点,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随着永磁材料成本下降和伺服系统自身节能环保等优势被市场逐渐认可,民用市场容量高速成长。伴随着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的迅速扩张,伺服系统在国内应用规模也增长迅速,整体市场规模增长空间较大。根据中国工控网数据,2014-2018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以年均13.85%的速度增长,随着机床工具、纺织机械、食品机械等下游行业的强力复苏,2018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05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幅达68.00%。“十三五”明确提出加
27、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等,伺服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之一,将持续受益于国家的中长期政策支持。(2)民用伺服系统下游行业伺服系统具备的精确定位和控制的优越性能,适用于广泛的下游领域,包括新能源、机床、塑料机械、电子制造、纺织、食品包装等行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伺服电机下游市场前三名为机床工具(20.4%)、电子制造设备(14.5%)和纺织机械(12.1%);就变化趋势看,机床工具、食品机械和印刷机械市场出现下滑,而机器人、包装机械及医疗设备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民用伺服系统细分应用场景分析(1)
28、风电变桨伺服系统市场前景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可靠运行、获取最大风能、提供良好的电力质量。为了保证风力发电能够满功率运行,并且在风力过大的时候保证收回桨叶到顺桨位置,大型风力发电系统均采用变桨系统来控制桨叶的角度。除极少部分产品采用液压变桨控制外,绝大多数风力发电系统都采用伺服变桨系统,而伺服系统是这一类变桨距控制系统的核心。由于每根桨叶都需要一套变桨伺服系统,伺服系统产品的需求与风电市场高度相关。风电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自2008年以来我国风电机组数快速增长,到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148万千瓦。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计,到2024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每
29、年至少增加73.4GW。其中,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2019年我国风力发电量达4,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0%,占发电总量的比重从2014年的2.81%增长至5.54%,同期占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的比重从12.85%上升至20.61%。如今风力发电成本在技术迭代与政策扶持的帮助下逐步实现成本瓶颈的突破,从而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在国内发电市场的占比将持续增长。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风电协
30、会“风能北京宣言”关于风电发展有如下描述: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风电行业将保持持续的高速发展。风电成本优势明显,据IRENA、BP统计,2010年-2020年,风电是成本降幅第二大的可再生能源,过去十年下降了47%。预计2050年风电的成本较2018年还将下降30-35%。
31、目前风电已经初步实现与火电平价,未来随着风电发电技术的提高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风电发电成本与火电相比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风力发电将迎来长期的、良性的快速发展局面。由于海上风电比陆上风强度更高且更为均匀,而更高的风速可产生更多的电力,中国海上风电的供应链发展迅速,海上风电资源将成为行业持续增长新的驱动力。根据2021年1月29日国家能源局一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通报数据,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GW,占全球增速一半以上。根据GWEC数据,至2020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约9GW,超过德国,仅次于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海上风电市场,根据GWEC预测,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仍
32、将保持高速增长。各地方政府出台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助力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广东省发布关于促进我省海上风电有序开展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于2022年、2023年全容量并网的项目给予地方补贴,同时建设平价上网示范项目,计划2025年累计投产海上风电15GW。江苏省能源局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约11GW,其中海上风电8GW,对应新增投资1,000亿元。浙江省、山东省等省份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未来会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将跟进风电产业的规划。(2)注塑机行业增长潜力注塑机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家用电器、汽车、建材、医疗、家居、3C
33、、包装材料及其他塑料制品行业。根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我国注塑设备主要应用于家电、汽车及通用塑料领域。塑料制品广阔的应用领域为注塑机行业景气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增长潜力。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研咨询整理数据,中国注塑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11.59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33.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7%,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我国高端注塑机大部分依赖进口,产品附加值高。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工艺储备、质量控制方面较国外优秀企业仍存在差距。但随着中国注塑机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国产注塑机在质量和性能上均有快速提升,在高端市场正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注塑机行业通过采用伺服动
34、力系统,从控制原理上提升液压动力系统的节能效果,延长了注塑机的使用寿命。伺服控制技术符合节能降耗的趋势,未来在注塑机的应用将更为广泛,伺服系统在注塑机的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二、 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行业发展的机遇(1)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民营军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科技产业革命和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趋于模糊,民营军工企业参加国防建设已成为顺应军事变革发展的大趋势。新的政策下,越来越多的科研及装备生产任务将不再由军队承担,国防科研单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装备总体论证规划方面,大量装备的研制和生产交由地方工业部门和企业承
35、担。未来,随着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的深度推进,具有强大研发实力、优秀管理团队、良好市场声誉的民营企业将迎来广阔的成长空间,这为我国民营军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整个行业面临较好的发展前景。(2)国防开支持续增加,为军品行业规模增长提供了基础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战略性产业,它不仅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国防现代化,带动其他产业及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有着重要作用。2021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新的高度,明确提出要“
36、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以及“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军工行业将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安全可控,并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迎来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在国防支出逐年增加,2009-2018年,我国国家财政国防支出从4,829.85亿元增加至11,069.70亿元。2021年,我国军费支出预算为13,553.43亿元,2025年将达到17,232亿元,年均增长6.19%,装备费用占军费比重将提高至45%,装备费用支出将达
37、7,754.4万元,较2017年年均增长7.69%。国防支出的稳步上升,带动了国防科技工业的稳步发展。另外,我国军费支出已由“调整、改善军人工资待遇和部队生活条件”向“增加高新武器装备及其配套设施投入”转变,未来我国将由军事大国向军事强国转变,武器装备采购经费投入在较长时期内将维持较高水平,从而带动军用自动化产业的发展。(3)外部环境加速国防和军队建设科技封锁与战略打压愈演愈烈,外部环境压力加大,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繁荣稳定、有效威慑外部敌对势力的基石,军工行业成长确定性将进一步强化。2017年,习总书记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要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8、,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望不断加速,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持续向上的确定性高。(4)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国产替代势头良好根据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未来国防科技工业将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基点,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能力等国防科技重大跨越,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快速供给能力,满足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战略需求。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美国出口管制此起彼伏、少数高端元
39、器件和材料仍未摆脱部分受制于人的局面,因此自主可控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不仅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底牌,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根据德意志银行的走访报告,国内自动化系统的大型分销商和行业专家一致认为本土品牌的技术水平已经足以满足70%-80%的市场需求。汇川技术在2016年接待投资者调研时称伺服技术提高速度很快,已达到松下水平,可以直面日系对手的竞争;埃斯顿也在2016年末与投资者交流时称通用交流伺服技术与安川、松下相差很小。在产品性能满足下游大部分需求的前提下,本土厂商因关税和代理费用具备价格优
40、势。(5)民用伺服发展前景广阔在新能源领域,在风力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海上风电市场需求的增加、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风电机组存量换新市场需求逐步释放等因素的促进下,十四五期间,国家仍将大力推动风力发电的产业发展,风电行业将迎来比十三五期间更大的发展机遇,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2、行业发展的挑战随动控制总成及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是精密的运动控制系统,包含了自动化、电力电子、电机设计、电磁兼容等多方面技术,其未来发展必将依赖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等多个方面。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细分,伺服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总成技术的开发难度也逐步提升。能否将技术资源和和经验成功转化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产品,能否
41、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3、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可预见变化趋势由于随动控制总成及伺服系统在国防军工、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存在大量确定性基本需求,这些基本需求的发展和增速受外部经济因素影响较小。随着国防现代化和工业智能化的发展,随动控制总成及伺服系统行业将持续稳步发展。第四章 项目选址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南昌,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省会、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
42、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6个区、3个县,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5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4.55万人,城镇人口411.64万人,城镇化率74.2%。南昌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
43、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南昌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中心、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2019年6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在南昌开通运行。奋力在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上彰显省会担当,全面优化营商
44、环境,重点推进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产业发展十大提升行动,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南昌样板”,努力描绘好新时代南昌改革发展新画卷。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全力争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4.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45、以内。“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进一步发生深度变革。各国不均衡发展加剧,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科技革命催生新业态,各地抢点占位竞争激烈;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升级更加迫切;市场决定性作用凸显,政府调控管理日益规范;要素高成本时代来临,人口红利已经基本消失;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内需潜力不断加快释放;人均收入迈向新台阶,消费拉动增长成为引擎。总体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有利于我市走稳发展升级之路,走实小康提速之路,走好绿色崛起之路,走快引领全省之路。特别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
46、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市站位大开放前沿,拓展国际化路子,集聚区域发展资源,获取更大的开放红利和区域合作红利;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有利于我市寻求先行先试突破点、发掘重大发展潜力形成后发优势;全省加力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有利于我市更多地争取政策和市场、增大发展主动作为的空间尺度。特别是,南昌坚持坚定主打低碳生态牌,顺应世界潮流,符合国家方向,扣准发展规律,在全国总体转型压力凸显的大背景下,完全可能凭借先发优势、弯道超车,将低碳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南昌正处在打造核心增长极成型的关键期、率先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创建城市品牌的突破
47、期、法治南昌建设的深化期,工业文明建设尚在爬坡过坎,城市文明建设尚还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尚处起步示范,这一时代特征,决定了我们面临的机遇是更为有利的历史性机遇,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更为严峻的全面性挑战。对传统增长动力的挑战。我市传统的增长动力从需求看主要靠投资,从供给看主要靠制造业。“十三五”时期,国家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已转向靠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单位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加上我市承载国家和超大企业战略布局的大项目机会偏少、所倚重的房地产投资高增长时代正在终结,我市投资增长的空间将有所收窄,投资弹性系数将持续下降;“十三五”时期,国际需求不旺,制造业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呈现下降趋势,将挤压我市工业化后期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和回旋余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