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省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3:浙江省省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任 务 书项目名称: 浙江省笋竹两用林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 项目类别: 林 业 项目承担单位: 文成县绿水尖竹笋专业合作社 项目起止年限: 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调办制二一一年填写说明1、项目名称用“浙江省XXX标准化XXX推广示范”填写。2、项目承担单位指具体组织实施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产业)协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3、项目类别分别指农业、林业、渔业。4、本项目任务书一式三份,字迹需工整清晰。一、申请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结合示范农产品和所涉及的重点标准实际填写)文成县石垟乡位于文成县西部,全乡山林
2、总面积78700多亩,森林覆盖率88.5%。其中毛竹林面积21200亩,占山林总面积的26.9%。石垟乡现有毛竹林中低产林占80%以上,面积分布广,但单产悬殊,经营水平低下落后,传统的操作方式、管理方法及采伐制度严重影响竹林的深度开发。有的亩产仅几百公斤,经济收入不足100元,经济效益和产业优势远未发挥出来,离丰产高效水平相差很远。其重要原因是经营管理上违背了毛竹的生长规律,只砍不管,管而不精,无节制无季节无规律的采伐导致毛竹林衰败, 地力衰退,结构破坏,产量下降,经营状况日趋西下,形成恶性循环。通过该项目实施可以优化笋竹两用林产业化结构,大幅度提高竹笋、竹材的产量和质量,有力带动农户增收,具
3、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适应市场对森林食品的需求,提高毛竹林的经济效益,我们自2000年以来逐步把毛竹林改建为笋竹两用林基地,从生产竹材为主转达向生产林林食品(鲜笋、笋干)为主,并形成规模较大的森林食品基地。通过科学栽培和管理,目前笋竹两用林已形成一种产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并于2008年通过了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委员会的认证。二、项目目前的基本情况1、承担单位工作能力和技术支撑文成县绿水尖竹笋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毛竹种植为主,已建立示范基地10200亩。基地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并已通过“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2、现有面积 : 毛竹林面积9500亩3、加工
4、规模(若有加工) 现有毛竹加工企业两家,制成半成品运往泰顺、龙游等地,共有工人20人,年产值达到200多万元。4、现有产量、产值 现有毛竹年产量1060多万斤,产值318多万元;春笋106多万斤,产值106万元。5、现执行标准和产品质量水平 符合笋竹两用毛竹林DB33/T261.2-1999、DB33/T261.3-1999生产规程及森林食品基地生产要求。在采集、运输、加工、包装、销售过程中防止二次污染,确保产品的生态、优质、营养和卫生安全;用于鲜食的竹笋,力求大小适中,笋体饱满完整,新鲜清洁,色泽良好,无腐烂、无霉变、无异味,无影响食用的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用于加工笋干的做到随挖随加工,保证
5、产品质量。同时,严格执行产品卫生指标和分级指标。6、项目涉及产业在本地区农业中的比重 毛竹产业的收入占农业中的比重约40%。7、 注册商标和品牌建设情况的现状 文成县绿水尖竹笋专业合作社已注册农产品商标“绿水尖”, 已逐步利用商标利用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三、项目实施主要任务及预期目标1、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生产档案和责任制度 建立基地不定期抽查制度,设立田间档案和产品质量档案,防止不符合标准的农资投入,杜绝源头污染,保护好品牌和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实行统一规划、科学配方施肥、统一病虫综合防治等措施,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对农业环境的污染,确保产品质量,对毛
6、竹笋进行全程监控和质量管理。同时对病虫害实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等一系列的农技措施,贯穿生产的全过程,保证质量达到标准。 建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成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2、建立农产品基地准出制度和溯源制度 农产品产地准出内容包括产品上市销售前,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环节的监控工作。生产主体要按照“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简称“四有”)和开展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要求,规范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 依法申请产品商标;建立产品生产全过程登记制;建立产品抽样检测制度。3、项目预期辐射面积:11
7、000亩4、项目实施示范区域面积:10200亩。5、带动农户数(示范区内和辐射区内分别计算) 示范区带动农户数483户,辐射区内带动农户数620户6、带动农民总增收和人均增收(示范区内和辐射区内分别计算)示范区内带动农民总增收510万元,人均增收2640元,辐射区内带动农民总增收220万元,人均增收887元。7、品牌建设(包括基地认定。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名牌认定等)目标实施示范基地通过省级标准化基地认定,产品质量达到部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在省内打响“绿水尖”品牌笋干等。四、计划进度、阶段目标和预期考核评估验收时间 计划2011年实现10200亩毛竹笋竹两用
8、林示范基地。2011年1月-2011年2月收集资料,可行性分析,制定项目实施方案。2011年3月-2011年4月组织相关人员技术培训。 2011年5月-2011年6月竹笋基地的道路建设及劈山除杂。 2011年7月-2011年8月毛竹基地清理,土壤改良及施肥技术培训。 2011年9月-2011年10月毛竹基地恳覆施肥。 2011年10月进行考核验收。 五、技术和组织措施1、建立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建立由乡林技员和合作社相关人员组成项目实施小组,为毛竹笋竹两用林推广提供了组织保证。2、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或配套企业标准)笋竹两用毛竹林DB33/T261.2-1999 DB33/T26
9、1.3-1999生产规程及森林食品基地生产要求。3、农产品自我检测体系目标建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配备必要的质量安全监控设备,定期开展示范产品质量安全自我检测。保持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产品质量检测记录等档案齐全、完整。4、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100%5、标准化推广机制 笋竹两用毛竹林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项目建立了“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示范区”的推广模式。合作社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成立实施小组。编制实施方案,组织农户实施,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筹措资金,合理安排、规范资金使用等。农户具体承担示范基地和辐射基地的培育及产品的采收、销售。6、开展农业标准化培训 组织人
10、员培训,通过组织员工参加专业学习和自学等途径,并经常性邀请省、市农科院,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局、林业局、农业局等的有关教授、专家及技术人员前来讲课、指导,及时解决笋竹两用林标准化栽培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六、经费投入情况 1、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投入及用途合作社自筹经费380万元,主要用于技术培训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2、当地有关部门配套经费投入及用途 上级政府配套经费80万元,主要用于标准化的制订和示范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3、申请“以奖代补”资金数额及用途 申请以奖代补资金40万元,主要用于标准化技术培训推广、购置必要的自我检测检验设备、基地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品牌建设技术培训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七、项目承担单位盖章 负 责 人: 联 系 人: 电 话: 2011年 2月 26日八、项目批准单位(省农产品协调办)盖 章 联系人: 电 话: 年 月 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