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综合改造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90628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综合改造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综合改造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综合改造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综合改造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齐鲁行业资料 欢迎下载 赵鲁宾编辑 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4(一)项目背景与概况4项目拟建地点:10项目预期目标:10项目建设主要条件:11(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三)问题与建议14第二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5(一)建设规模16建设规模16第三章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17(一)场址所在地位置现状18地点与地理位置及现状情况18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19土地利用现状20(二)场址建设条件21气候条件21土壤条件23水质条件23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24第四章技术设备工程方案24(一)技术方案25一、抑螺防病林252、树种选择283、抑螺防病林复合经营

2、模式选择28二、鄱阳湖北岸风沙防护林30三、经济林基地311、翠冠梨312、都昌大白桃33四、药材林34(二)主要设备方案41(三)工程方案42第五章项目总体布置43(一)总体布置44(四)辅助工程45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45(一)环境现状调查46(三)环境影响评价46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6(一)组织机构47项目法人组建方案47管理机构的组建方案和体系图48(二)人力资源配置48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50(一)建设工期51(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1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1(一)投资估算52(二)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53第十章 财务评价54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选取55第十一章 社会评价

3、58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58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61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与概况项目名称: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工程承办单位概况:江西赣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梅芳。主要从事农林业、水产业的研究、开发、推广,食(药)用菌研究、开发、推广,山江湖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是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公司现有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农艺师13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5人,拥有农业、林业、园艺、水土保持、水利、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聘请了高级林业工程师黄东平、高级农艺师陈齐炼、郭宝泉、方建国,水土保持工程师高少平,水利工程师郑义敏,水产养殖工

4、程师曹春玲、园艺工程师李辉银等一大批专家组成项目技术专家组,指导和参与项目的开发、应用、实施与研究。同时,公司还与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农科院水土保持所等研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为项目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二五专项规划;都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土保持效益计算办法;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实施方案项目提出理由都昌县地处鄱阳湖北岸,属亚热带滨湖低丘地区,背靠武山,面朝鄱阳湖,中部低丘起伏,扬储山、鸣山、狮子山、苏山、芙蓉山、太阳脑居县中部,呈脊背形南北走向,水系河港随山脉

5、走向蜿蜒曲折注入鄱阳湖。全县总面积266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1338平方公里,山林总面积96.1万亩,耕地53.7万亩。境内水系发达,胡大小河港39条,总长35916公里,所有河港昀与鄱阳湖相接,使陆地形成齿轮状,因此全县24个乡(镇)有20个傍邻鄱阳湖,湖岸长达185公里。由于地形变化复杂,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都昌县的洪、涝、渍、旱等多种灾害频频发生。46月为集中降水期,沿湖地区因鄱阳湖水位上涨而受外淹内涝,山丘地区又因山洪暴发,洪灾渍害相伴而生。7月以后,便进入睛热、干旱季节,伏旱连秋旱,农作物因旱灾而歉收上。自然灾害制约都昌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风沙化土地的治理是都昌经

6、济发展的瓶颈之所在,“老爷庙”区域无论是风害还是水患都是鄱阳湖所有水系之最,在这一被喻为“东方百慕大”的鄱阳湖魔鬼三角地带,实施“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项目是都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促进都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利在当代,功及千秋的伟业工程,不仅在都昌县能起到示范作用,乃至整个鄱阳湖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和河港的治理也是很好的试验示范典型,对都昌县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改善鄱阳湖沙漠化区域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鄱阳湖区河港沙山的治理与开发,关系到整个鄱阳湖区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本项目改造治理沙漠化土地实施区紧邻鄱阳湖“魔三角”

7、东岸,是片严重风蚀化的沙化土地。据风沙化土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县风沙化土地51360亩,其中沙化土地40830亩,潜在沙化土地10530亩,集中分布在多宝、都镇、苏山三乡镇,其中多宝乡“老爷庙”风沙化土地最为严重,面积达45665亩,是全省连片沙化面积最大的区域。据植被调查,整个沙山尚有90%以上的沙山处于荒芜状态,只有天然的蔓荆子,覆盖面仅有8%左右。在这一区域建设抑螺血防林、风沙防护林、名特优经济林、药材林等基地,通过人工育草营林固沙试验与示范,提高沙山植被覆盖率,以改善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变荒滩、沙山为绿洲,变风害为风能,这不仅能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主要的是改善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

8、环境,为鄱阳湖增添了生机,为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2、有利于挖掘都昌地方资源,提高治沙效益。都昌县产蔓荆子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明初蔓荆子便列为赋税之源,清代多宝所产蔓荆子即以质优著称全国,相传,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千里遥遥、跋山涉水来此地采药,检验都昌蔓荆子的药性和功用,并将其载入本草纲目中,兴奋之余,赋诗一首“重来白衣山,为圣采药还,识得都荆子,心似菊花瓣”。自此后,都昌蔓荆子改称“都荆子”。“都荆子”的药效极佳,其特点是:粒圆、表皮有粉霜,质轻而坚韧,灰黄色,有棕褐色油点,气味芳香。都昌县除苏山乡马鞍、土目、都镇楹古山等地有少量野生蔓荆子外,以多宝沙山所产蔓荆子最为盛产且品质为最好。不但

9、在国内中药市场十分畅销,而且扬名海内外,深受东南亚国家青睐。蔓荆子属珍贵中药材,主治风热感冒、头晕、头痛、目赤肿痛、夜盲、肌肉神经痛等症。其生长具有耐干旱、耐淹、固沙能力与生命力极强等特性,是一种适合沙山生长的耐温植物。野生蔓荆子一般盖度低,加之粗放经营,一般产量较低,亩产药籽35公斤。如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适当增植密度,亩产药籽可达10公斤以上,人工栽植产籽可达20公斤以上,价钱好时每公斤可卖到20多元。蔓荆子治住荒沙后,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也得以扎根生长。较强的固沙能力、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让沙山村民们找到了绿色希望,实施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示范有着良好的带动与辐射作用。3、有利于促进

10、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我们将通过风沙化土地改造治理的示范,形成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治理模式,探索治沙的最佳运行机制。结合新农村建设与各类计划项目的实施,有针对性地重点与治沙、固沙、沙地开发关联度高、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快速转化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对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条件等方面的引领和支撑作用。4、有利于构建新型治沙服务体系。通过组建风沙化土地改造治理服务站与沙山治理及沙地产业开发协会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形成西山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新型的治理服务体系。项目实施后,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通过重点培育和扶持等措施,组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11、科技服务社等不同类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竞争、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综合性服务与专业性服务、专家试验研究与乡土人才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新型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服务体系,整合集成有关信息资源,健全和完善面向西山及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整治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治沙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科技知道技术成果、产品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及产业政策等信息服务,提升区域的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为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与生态重建提供全方位服务。5、有利于培养造就一代新型治沙农民。按照“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组建都昌县西山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科技培训站,结合星火培训、项目

12、培训、科技特派员培训,以“培训班集训与巡回授课培训相结合、会议培训与夜校培训相结合、季节性培训与咨询培训相结合、电视讲座培训与网络技术培训相结合”为培训方式,健全县、乡、村综合治理培训网络,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完善“政府出资、多元培训、企业用工、农民受益”的培训转移机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乡土人才、治沙能手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拓宽农民外部增收空间,促进风沙化区农村经济的发展。6、有利于沙化区农民的收益快速增长。培植沙地特色的林、果、药材等产业,是沙区农民增收的落脚点和切入点。通过抑螺血防林、风沙防病林、名特优经济林、药林材等基地建设,在提

13、高沙山植被覆盖率,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降低湖滩钉螺平均密度,随着林分的生长逐步形成隔离林带,阻断牲畜与疫水接触,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链条。防风固沙林建设将提高沙山植被覆盖率,增加沙山表面粗糙度,减缓沙山表层风速,达到阻风降尘固枯叶之目的,促进沙山植被群落正向演替,更能为沙区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为沙区农民增加收入。特别是蔓荆子药材基地开发,将提高沙山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为南方沙产业开发走出一条生态、经济与社会共赢的路子。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将为沙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拉动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对推动都昌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化经济发展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7、有利于推进环鄱阳湖旅游

14、风景圈建设。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目前国内最具原生态的湖泊之一,其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而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区段,岸边植被稀少,黄沙裸露,景观效益极差。随着该项目的实施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将利用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采取封改、造等措施,增加植被数量与种类,丰富湖岸景观层次与深度,不断提高沙山覆盖率,“老爷庙”10万千瓦装机容量风场项目的建设,喻为“东方百慕大三角”的都昌“老爷庙”,将同庐山风景区、鄱阳湖山水风光交相辉映,成为鄱阳湖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而带动都昌县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推进环鄱阳湖旅游风景圈的建设,并融入整个“大庐山”及“赣北”旅游圈,创造较高的旅游经济效益。8、有利于推

15、进都昌绿化苗木事业的发展。项目实施后,血防林、防护林、经济药材村、速生丰产林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类苗木,据测算,项目实施期间需要各类苗木550万株、插条60万根。由此可大大促进都昌苗木事业的发展,全县的苗木生产由此可大大提高,为提高生态项目建设成效,公司采取“就地育苗、就地栽植”的造林策略,除项目建设第一年从外地调拨苗木外,后续苗木供应均在当地用订单的方式进行合同育苗。此举不但提高项目造林成活率,而且打破了当地单一的农村经济结构模式,使农民由农业生产转向林业种苗培育,并在培育过程中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技术,对接了市场,并由此带动和促进其他绿化苗及经济林木苗事业的迅速发展。项目拟建地点:鄱阳湖都昌

16、县多宝乡西山项目预期目标:实施鄱阳湖西山区域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工程,以形成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以项目为总抓手,以效益为核心,以产业为龙头,以技术为先导,以组织结构为纽带,充分利用沙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防护林采取公司示范带动,药材开发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联营,苗木繁育则以合同订单的方式培育,通过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的的综合治理与改造,改善湖区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培训农民,治穷防病、防风固沙,在防沙治沙,同时大幅度增加沙漠化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都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到2013年达到改造治理沙漠化土地4.5万亩,人工防护林良种率达80%,经济药材林良种率达95%,沙地植被覆盖率60%,沙地开发

17、实现年产值2465.79万元,促进沙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项目建设主要条件:都昌县从上世纪的80年代开展多宝沙山的综合治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治理经验,1986年多宝乡成立了西山资源管理协会,沙山的治理为协会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2008年成功实施了多宝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2009年成功实施了国家级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区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为加速沙山蔓荆子发展,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大大力营造人工林、推广蔓荆子人工种植的同时,采取禁止放牧和发放采摘证等措施,防止人畜危害和乱采乱摘;并加大了蔓荆子等经济作物及林、果等经济林木的开发利用力度,1991年成立了保健品厂,与江西中医学院共同研制了“都荆牌”

18、保健枕,保健枕主要成份是优质的蔓荆子加其它中药配制而成,经患者试用,对偏头痛、肩周炎、感冒等多种疾病有效率达93.9%,该项成果通过了江西省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按照沙山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特征,我们把沙山大致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3种类型。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这个原则,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和探索,现已初步形成了各类型沙丘综合治理模式,也积累了丰富的种苗培育、科学管理等生产实践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林、果业和蔓荆子等药材生产能手。2003年都昌县投入大批资金,开通了农业信息网和专家热线,随时能帮助广大农民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并通过星火学校、科技入户与科技下乡等形

19、式和利用都昌电视台“经济时空”等栏目向农民宣传、发布农业政策及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从而提高农民的沙山治理及综合开发技术水平。多宝沙山综合治理与开发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县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下,该项目在我县一定能顺利实施并取得巨大成效。项目承担单位江西赣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企业。聘请了有育林专业的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农艺师13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5人。同南昌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建立了技术联系,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技术力量雄厚。项目负责人程伙孙,1985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被聘任为江西赣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程部负责人。参加过“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

20、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入户工程”、国家农转资金项目“珍稀中药材菊三七繁育及驯化栽培技术”、“多宝沙山小流域治理”、“国家级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区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级项目的实施。主持过“雷竹及高产蔬菜栽培”、“鸣山观茶叶资源的开发”、“日本丰香草莓促成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果园优质高产改造及优良品种栽培”等省、市科技项目的实施,获得过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与全县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奖励,对项目的实施具有丰富的管理与实施经验。项目技术顾问黄东平,1985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1998年评聘为林业高级工程师,主持过国家级沙化土地治理项目、国债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林业血防工程,等33

21、项省、市级林业工程和林业项目的实施。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江西省科技新成果,新产品交易会金奖”、“江西省首届林业科技成果展示会优秀科技成果奖”等多项国家、省、市林业奖项。项目示范基地多宝长平村委会地处多宝沙山腹地,辖15个村小组、8个自然村,总人口2348人,耕地面积2123.5亩,党员46名,外出务工人员约650人,全村农业收入200万元,副业收入60万元,有着丰富的沙山资源,境内有沙山6000余亩,现覆盖成林的面积约为2000亩,其中改造蔓荆子200余亩,人工种植高产蔓荆子面积100余亩,营造人工防护林1000余亩,各种经济林木600余亩,有着丰富的治沙经验。(二)主要技术经济指

22、标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西山建设抑螺血防林11000亩、建设风沙防护林12000亩。建设名特优经济林11000亩、建设蔓荆子药材基地11000亩、建设沙山草地10800亩,建立苗木繁育基地100亩、培训农民6000人次以上。采用网格固沙、蓄水、网格道路等工程措施,实行对沙漠化土地工程措施与植树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使沙山植被覆盖率从现有的不足10%提高到60%,风蚀沙厚度从3.2降低到1.7,沙地拓展面积从10000平方米降低到1000平方米,基本达到控制风沙,改善环境条件,增加沙地收益三项效益兼收目的。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2765.03万元,其中:工程建设安装费用11946.26万元,设备购置费

23、用231.99万元,建设其它费用165万元,基本预备费用113.77万元。申请项目扶持资金12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65.03万元。项目建成后年总产值为2465.79万元,财务评价结果可行。(三)问题与建议项目建设的投入较大,投资强度为2836.67元亩,且项目对投资的敏感性程度较高,项目建设单位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保证项目投资的足额到位,以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第二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建设规模建设规模1、建设兴林抑螺血防林工程。在鄱阳湖都昌县西山多宝乡长平村委会建设抑螺血防林示范工程1000亩,成活率90%以上;在鄱阳湖都昌县西山营造以抑螺为重点的血防林10000亩,成活率80%以上

24、。2、建设鄱阳湖北岸风沙防护林工程。在多宝乡长平村委会建设风沙防护林示范工程2000亩,成活率90%以上;在鄱阳湖都昌县西山营造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为核心的风沙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5000亩,对重要库塘周围陡坡耕地,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营造退耕还林生态林5000亩,共营造风沙防护林10000亩,成活率80%以上。3、创建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在多宝乡长平村委会建设以果业为主的经济林示范基地1000亩,成活率95%以上;在现有沙地栽培经济林技术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引种优良果树品种,进行名特优经济林木的引种栽种试验,扩大经营规模,形成风沙地栽种果树等经

25、济林木技术操作规程和示范。在多宝沙山营造以大白桃和早熟梨为主的水果基地5000亩,以板栗、油茶为主的干果基地5000亩,共营造以果业为主的名特优经济林10000亩,成活率80%以上。4、创建药材林基地。在多宝乡长平村委会建设蔓荆子人工驯化栽培示范基地1000亩,成活率95%以上;在原有蔓荆子种植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风沙化土地改造治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发展沙山药材的种植,在鄱阳湖都昌县西山营造以蔓荆子为主的人工种植药材基地10000亩,成活率90%以上。5、进行育草固沙试验。在多宝乡长平村委会建设沙山草地示范种植800亩,在植树固沙的同时,我们将在风沙品和沙山的西北坡进行育草固沙试验,提高沙山

26、植被覆盖率,改善沙山生态环境。在鄱阳湖都昌县西山沙漠化严重地区营造沙山草地10000亩,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沙山植被覆盖率由不足10%提高到60%。6、科技培训与科技服务。建设和完善鄱阳湖都昌县西山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科技培训与科技信息服务站,健全和完善风沙化土地治理的科技服务体系,每年培训沙区农民2000人以上;全面开发科技信息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面开发科技入户,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服务率达到100%。7、建立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建立苗木繁育基地100亩。全面推广适应沙地种植的优质苗木,优质苗推广普及率达到90%以上。第三章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一)场址所在地位置现状地点与

27、地理位置及现状情况鄱阳湖地区。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汇集了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再外泄入长江干流,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的16.3%。

28、随水量变化,鄱阳湖升降幅度较大,具有天然调节水量、蓄洪的功能。“魔三角”水域位置。 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风沙口“魔三角”水域位于鄱阳湖的北湖区,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中等水位时水面约350平方公里,水域上方是星子到湖口之间长40多公里,宽仅3-5公里的狭长水道,西北面是与水道平行,连贯起伏的庐山诸峰,东西两旁及南部,为高低起伏的沙丘,植物稀少,地面开阔,整个水域好似一个三角形喇叭口,是远近闻名且让当地渔民船工闻风丧胆的鄱阳湖“魔三角”水域。“老爷庙”水域是赣、信、修、抚、饶五大水系交汇与咽喉要道,水文情况相当复杂,水流紊乱,旋涡四起。“老爷庙”全年的大风(8级风)日数就有16

29、3天,平均2天多有一次大风,大风日浪高超过2米。在滨湖地带时常出现破坏性的龙卷风,最大的水龙卷能把船卷起十多米高。“老爷庙”水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和复杂的水文状况,造成这一水域危机四伏,土壤沙化严重。鄱阳湖西山位置。鄱阳湖西山位于都昌县多宝乡,西山濒临鄱阳湖,与星子县城隔河相望,南北延绵数千米,沙漠化土地面积三万多亩,均被黄沙所覆盖,故称沙山,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一万余亩。沙山除了黄沙取之不尽外,当属中药材,而药材之中尤以蔓荆子最为著名,故有“药材之乡”的称谓。沙山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保水保肥能力差。全年无霜期260天,年平均气温17.59,平均地表温度21.39,最高气温42.

30、9,最高地表温度69.59,年降雨量1310毫米,年蒸收量1883.1毫米。由于沙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且地表温度高,土壤含水量低,植物往往因缺水而难于生存,造成沙山植被群落简单,种类稀少,分布不匀。据植被调查,整个沙山野生植物仅152种,覆盖率不足20%,且植被多分布在东南缓坡沙地;在西北向的沙地植物更是稀少,是鄱阳湖区一个最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域。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鄱阳湖西山核心示范区属于都昌县多宝乡长平村委会,南北长2867米,东西宽最长处2162米,最窄处233米,平均宽1786米,地形似“尖桃”,山地最高处146.4米,最低处13.2米,最大坡度35.2,最小坡度8.7,示范

31、基地面积为5100亩,山权为长坪村所有。鄱阳湖西山沙漠化土地改造治理区域,属都昌县多宝乡的宝桥、多宝、寺前、昭兴、仁义、金沙等村委会所有,面积40000亩,山权明确。土地利用现状现状分析。赣、信、修、抚、饶五大水系夹带大量泥沙在老爷庙这一三角区域沉积,加上老爷庙“风口”的强烈侵蚀,使位于鄱阳湖的北湖区的入江洪道右岸的广大区域成了“鄱湖风沙口”。现有的沙山主要有少量的野生蔓荆子和稀薄草皮散落分布在沙山上,植被覆盖率低于8%,沙层厚度在16米以上,只有5%左右的边缘区域覆沙厚度小于5米。一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危及鄱阳湖及“五河”流域各项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发挥。据观测,流动沙丘的迎风坡,年风蚀沙

32、层厚度为3.2cm,强烈的风沙侵蚀,沙进人退的现象时有发生。鄱阳湖年均入湖泥沙量达2419.8万吨,湖内淤积1209.8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鄱阳湖泥沙严重淤各,湖床或沼泽处不断抬高,形成新的沙洲,甚至高达几十米至几百米的沙山(丘),严重影响鄱阳湖对长江的泄洪能力。1971年建造的库容300万m3的多宝水库,目前已淤塞近百万立方米的库容。二是导致植被单一,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受沙化、石漠化土地特性影响,沙化和石漠化区域的气候条件与全省平均情况具有较大差异,形成了相应的小气候,主要表现为日温差较大、风力较强,蒸发强烈,土壤持水量低。这种气候不到植物生长,致使沙化、石漠化土地植被单调,生态环境

33、较为脆弱。尤其是鄱阳湖周边沙地(山),素有“江南沙漠”之称,为江南各省所罕见。春夏季节,受季风影响,全省暴风雨多,来时大而急,在极强的水蚀作用下,沙化土地不断向周边良田扩展;秋冬季节,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我省天气寒冷干燥,北风呼啸,加上鄱阳湖的“狭管效应”使其风速倍增,秋冬季的枯水节使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新露出的沙洲又将成为新的沙源,在强风的作用下,沙地沙粒滚滚而起,满天飞扬,笼罩整个沙区及周边区域。都昌多宝乡因风沙侵袭,历史上原有的廖、马、雷、丁、余、邓姓村庄已淹没在沙山之中。三是导致农业生产力相对落后,一定程度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沙化、石漠化区域自然条件差,土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生产

34、力偏低,致使沙化、石漠化区域农民增收脱贫难,经济发展缓慢。(二)场址建设条件气候条件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东经116224至11636,北纬285028至2938。北依武山,南濒鄱阳湖;地貌丘陵和滨湖平原为主,局部有低山分布。 本项目工程所在地都昌县,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且受鄱阳湖大水体影响,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结冰期短、无霜期长,春秋季短、夏冬季长。据气象记录,年均无霜期在261.3天,春季始日平均出现在3月24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春季的开始),持续约65天。夏季始日平均出现在5月28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的初日为夏季的始日),持续约

35、119天。秋季始日平均出现在9月24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的终日后一天为秋季的始日),持续约59天。冬季始日平均出现在11月22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终日后一日为冬季的始日),持续约122天。冬春之交常遭寒潮侵袭,天气冷暖多变、阴晴不定;春夏之交受冷暖气团交替控制,梅雨连绵,终日阴霾;夏秋之交副高居久不退,天气晴热,干旱少雨;秋冬之时,北方冷空气强烈南侵,气温骤降、霜冻地寒。气候要素:1、气温:年际平均气温为17.1,变化幅度在1617之间。气温日较差为7.1。1月最冷,平均气温4.4,7月最热,平均气温29.3。累年各月平均值顺序为:4.4、6.0、10.7、16.5、21.5

36、、25.4、29.3、29.1、24.6、18.9、12.6、6.8。2、积温:年平均的活动积温为58006500。3、地温:年平均地表温度19.5。4、无霜期、无霜冻期:累年平均无霜期261天,无霜期最长300天,最短227天。全年平均无霜冻期271天,最长可达300天,最短239天。5、日照:累年平均日照时数2076.3小时,日照率47%。6、降水:19521958年累年降水量1728.28毫米,19591989年累年平均降水量1391.5毫米。7、蒸发量及干燥度:累年平均蒸发量为1572.5毫米。累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相对湿度78%,干燥度1.27。都昌县年均水资源总量是10.24亿

37、立方米,年人均水量1889立方米,年亩平均水量1725立方米。主要灾害性天气和自然灾害有:春寒、小满寒、风雹、梅雨、伏秋旱、烂秋、寒露风;水灾、旱灾、风雹灾、病虫灾。多宝西山的气候条件。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28.5,最冷月平均气温9.1,降雨量多年平均为1426.1,湿度年最大平均相对湿度59%,年最小相对湿度9%,全年主导风为北风,夏季东南风,西山区域是鄱阳湖的一个少有的大风区,全年的大风(8级风)日数就有163天,平均2天多有一次大风,大风日浪高超过2米。在滨湖地带时常出现破坏性的龙卷风,最大的水龙卷能把船卷起十多米高。都昌观测站的年平均风速2.9到3.2米秒,相当于2级左右,而西山平均风速

38、达到7.6秒米,相当于4到5级左右,这就相差3级。1985年10月份的,风向主要是偏北风,它的最大风速是27.3米秒,相当于11级大风;,最大积雪厚度为80,大气压力全年增长最高气压996.4Mpa,全年平均最低气压991.4Mpa。土壤条件境内土壤主要为泥质岩类板岩发育而成的红壤,从水平分布上看,泥质岩类红壤分布在县内大部分地方。为西北部50米以上低洼处点块黄棕壤分布。水质条件受气候和季节影响较大,全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0.24亿立方米,人均不足2000立方米。全县可利用水量39万立方米,正常年需供水26465.71万立方米,一般干旱年供需基本平衡;大旱年可供水为34907.9万立方米,需供水

39、4924.07万立方米,缺水18.7%。地表地下水资源较齐全,但鄱阳湖过境水丰富,大力开发利用湖水可满足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都昌县多宝乡是最西部的一个乡镇,国土面积48.9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1万人,是都昌县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一个乡镇,但由于老爷庙、南方沙山西山等都昌县风景点坐落在多宝乡境内以及与庐山的短距离接触,加上中药材“都荆子”名声,使得多宝连同“老爷庙”“多宝沙山”一齐出名。多宝乡主要以农业为主,兼顾沙的开采和药材种植,境内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3%,其中沙山占山地面积的75%左右。境内的主要交通以袁多公路与九江相通,多宝蒋公岭砂石公路、风电公路网,是项目

40、实施地的主干道路网络,与项目实施地相连。第四章技术设备工程方案(一)技术方案技术流程一、抑螺防病林1、设计的原则“以林为主、抑螺防病”。就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滩地各种自然资源,采取一系列配套技术措施,大力开发以林为主体析林农牧副渔等多种产业,以取得良好的抑螺防病效果,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里的“以林为主”是手段,“抑螺防病”是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运用经济生态学原理,将三个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宽行距窄株距造林、林下间种等举措对滩地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一方面,破坏了钉螺的生存环境,不利于钉螺孳生,达到了杀灭钉螺和防止血吸虫病感染的目的;其二,在试区林农渔等多种产业一起上

41、,高效良种,集约经营,生长旺盛,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项目与当地经济建设相结合。本项目在总体设计思想明确的基础上,注意集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选择各具特色的改造治理开发经营模式,不拘泥于形式,不强求一律。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本项目在做到发挥森林长期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农、牧、副、渔的短期效益。从而调动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做到千军万马齐上阵,兴林抑螺送瘟神。多部门多学科相结合。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生物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的多部门和多学科。表现为以林为主,多部门多学科紧密结合,协同攻关的格局。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林业血防工程不

42、是一般的造林工程,它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生产只有结合科研才能使生产力不断提高和发展。正是一系列先进技术措施应用于改造治理和开发滩地的生产实践,科研与生产能够完美结合,才取得如此显著的抑螺防病效果和经济效益。2、设计的方法沙滩地改造设计第一,滩地抑螺防病林的规划设计不同于一般性造林设计,除遵循一般用材林造林原则,如因地制宜、实地实树,领导干部单位面积获得较高的木材产量等外,这里最重要一点就是首先必须把抑螺防病作为根本目标,放在首要位置来进行考虑,治理与开发的一系列措施中,都要紧紧围绕“抑螺防病”这一中心思想;第二,在滩地上进行改造治理和开发时,必须要考虑到水利方面的需要,模式的

43、设计要利于水产的防洪、泄洪,不要在汛期对水流形成较大障碍;第三,兴林灭螺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人力的来源为当地群众,要让群众投工投劳,除依靠人力宣传外,群众理解支持,同时还必须得到实惠,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滩地在经营过程中,还需要经常进行翻垦、除草,以破坏钉螺的孳生环境,只有有利于经济收入这根杠杆,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积极性,使群众自觉地走上滩地,投身到兴林灭螺的工程建设之中。具体设计如下:整地要同农田基础建设结合。一定要路、沟配套,做到“路路相连、沟沟相同、林地平整、雨停地干”。这样一方面消除林地积水,降低林地地下水,减低林地土壤含水率,以破坏钉螺简而言之孳生的潮

44、湿环境;另一方面,由于路路相连,可减少人畜接触疫水的机会,降低人畜感染率;另外,主路设计一般高于林地地面1.5米左右,以延迟洪水过早进入林地;保证旱季作物收获并利于林农生产。造林树种选择方面,采用多树种配置。提倡营造混交林,以增强林分的稳定型,减轻主要造林树种杨树的病虫害危害,特别是在沟、套等较大水面边围,栽植对钉螺有抑制作用杨、乌桕等树种,以抑制钉螺孳生。造林株行距。采用窄株距宽行距均匀配置,改变了单一营造用材林株行距较均匀的配置方式,如杨树栽植的行距为3m10m,3m12m。同时,航向须与水流方向一致,这样一是有利于行洪泄洪,二是利于林下间种,延长了间种年限。林地集约经营、实行间种。通过间

45、种,一方面每年要翻垦土壤,精耕细作,这样既消灭了芦苇、杂草、又将钉螺翻上埋下,从而做到彻底毁芦和灭螺效果;二是可使群众获得一定的短期收益,提高了积极性,从而自发地走上滩地;对于一个林场来说,也可起到一定的以短养长效果;三是间种还可以起到以根代抚的作用,促进林木生长。因地制宜与开发滩地。一般滩地布局是调和与常年最高水位之差不超过4米,水淹时间不超过4个月的滩面作为造林地;反之,则不用作造林地,二是改成水面,发展水产养殖,即可敬香水产收益,长时间水淹又具来螺效果。另外,有的滩地还可放养可食钉螺的水禽(如鸭等),发展副业。通过以上农、林、副、渔的多方面实施,使整个滩地得以彻底全面的治理和充分合理的利

46、用,也使治理与开发得到了有机结合。2、树种选择原则:耐水湿(杨树、池杉等),有抑制或毒杀钉螺作用(枫杨、乌桕等)树种:杨树、柳树、池杉、江南桤林、枫杨、乌桕、喜树、薄壳山核桃、皂荚、苦楝、柿树、桑树。草木:乌头、水蓼、益母草、空心莲子草、羊蹄、杨子毛茛、打碗花、地肤、反枝苋、表箱、马齿苋、泽漆、紫云英、车前草、菖蒲、漆姑草、酸模叶蓼、白苏、藜芦。3、抑螺防病林复合经营模式选择“杨树十益母草”生物生态抑螺的血防可持续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将滩地清杂、整地、开沟沥水后,栽植耐水湿的速生树种杨树,然后在林下种植抑螺草本植物益母草;因益母草既喜光、又耐荫,也可在现在抑螺防病林因荫蔽不能间种农作物后再种植;益

47、母草还可单独种植于钉螺孳生地,如沟渠边等。杨树因具有生长快、而水湿、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等增诸多优点,是经多年选择的抑螺防病林主栽树种;益母草对钉螺有强烈敏感作用,将其种植于林下,使其作用缓释长效,营建一个钉螺无法生存的生态环境,可以达到一劳永逸杀灭钉螺的目的。造林前整地达到“路路相连、沟沟相通、林地平整、雨停地干”的要求。杨树品种选用南林895杨、南林95杨、中嘉8号、中潜3号等适宜滩地的杨树优良品种。采用一年生、树高4 m以上、地径3以上的一级苗造林,造林密度368m,宽行窄株设计,行间与水流方向一致。杨树造林方式为截杆扦插造林,造林前对苗木进行修根、修枝和浸水处理,浸水时间大于36小时、深度大于1m;栽前先挖202020的穴,然后用钢钎在穴中打孔,然后将杨树苗插入孔中,深度6080,最后填实扦插孔和栽植穴并培土。造林后实行封禁保护,杨树的抚育管理措施与速生丰产林基本相同。益母草的栽培管理较为简单,采用播种方式,一般用种量18.752.5hm2,先将种子与不太干的草木灰按1:20充分混匀,撒播或直播,播后覆盖1厚的细土,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510天即可发芽。由于益母草抗性较强,生长期间病虫害极少,可以粗话管理。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适合南方型杨树生长,采用南林895杨等优良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年生长量在18m3hm2以上,木材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