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电子教材选修第二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电子教材选修第二册.doc(1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写说明编写说明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并使用好新编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我们编写了这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选修)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共分 2 册,分别与教科书第 1、2 册配合使用。本书为第 2 册。本书各单元的结构分为教材分析和参考资料两个部分。在教材分析中,对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编排作了总的说明,对每一课的具体内容作了分析说明,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教师参考。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的反馈信息,编写时间又很仓促,因此这套教师教学用书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广大教师提出宝贵意见。本书的编写者:第一单元,覃燕飞;第二单元,刘健、高
2、俊昌、杨爱玲;第三单元,韦志榕、吴海涛;第四单元,丁尧清;第五单元,陆军、杨爱玲;第六、七单元,韦志榕、吴海涛;第八单元,刘健;第九单元,韦志榕、陆军;第十单元,丁尧清;第十一单元,吴海涛;第十二单元,杨爱玲;第十三单元,高俊昌。本书责任编辑:覃燕飞;审定:吴履平。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2003 年 3 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的区域差异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山地众多,差异显著。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的水平不同。为了加快各区域发展的步伐,应研究各自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人地关系中存在哪些问题,并针对协调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治理。这种
3、复杂的区域差异也决定了我国国土整治任务的艰巨。因此,在本书的第一单元首先从总体介绍我国的区域差异,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我国国土的差异,为后面讲述我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专题提供背景知识。本单元的内容分我国的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两方面。每一部分内容在讲述时,都是先大后小,先粗后细。如自然差异,先讲全国的三大自然区,然后再讲每一个自然区内部的差异;经济差异,先讲全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再讲每个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我国的自然差异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的差异。综合地形和气候这两个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可把我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每个自
4、然区在地形和气候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还间接反映在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上,并且形成各区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也有所不同,最终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不是仅依靠某一种自然要素的划分,而是一种综合性划分。这种综合划分能反映出自然区之间最大的差异。经济差异这部分内容主要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讲述我国明显存在的地带性经济差异,并剖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为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三个地带间协调发展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本单元的知识与义务教育初中
5、地理的内容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如三大自然区在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方面的特征在初中地理中都有介绍,但初中地理这部分内容是分要素讲述,在本单元则是分区域讲述,把各要素落实在各区域上。所以说本单元中涉及的许多知识点都是以初中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是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提炼和综合。要学习好本单元的知识,需要对初中地理有关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本单元共分 4 课。自然差异部分 2 课,经济差异部分 2 课。重点就是抓住差异性,从差异中寻找制约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因素,为后面各单元做好知识准备。1 11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一、本课主要是讲我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的全国性地区差异。从全国来看,这样
6、的地区差异可划分为三个大自然区,每个自然区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就是本课的重点。二、本课一开头,首先给出一张三大自然区的分布图,目的是通过图像先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初步了解三大自然区的位置和范围。周围的附图是三幅要素图,在这里放这几幅图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在高中阶段的前两年,学生学习的是部门地理的知识,而对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已有所淡忘,在这里给他们提供一个复习总结的图像材料。教师在讲述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时,要注意先引导学生复习我国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这些特点在教材中已有概括,但篇幅较小,需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具体补充的内容可参照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的有关教材、教参。第二,在这里,
7、仅给出地形、气温和降水这三个要素的分布,其他要素并没有一一给出,是考虑到这三个要素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学习我国区域差异所必需的配套知识。三、三大自然区是根据我国自然地理环境中最主要的地域差异来划分的,这些地域差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最主要的特征,反映出来的是植被、土壤、地貌、水文等最主要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主要差异。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的差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可操作性,教材中对两个方面差异的介绍做了删略,重点在三个方面。划分的依据也是综合这三个方面的数据,人为确定的一条界线
8、。四、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涉及到一个区域和界线问题。关于区域,可参照本书第十三单元,掌握其两大特性。整体性。每个自然区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差异性。虽然每个自然区都具有区域整体的特征,但三大自然区之间仍存在着差异,而且差异很大。关于界线,则需掌握这种划分界线的过渡性和非确定性。从教材正文和图中都体现有界线,但这个界线只是一个大致的界线。这个大致界线在某段可能会与某一个要素的等值线重合,也可能不与任何自然要素重合,尽管如此,该界线的确定仍是科学地依据上述曾提到的要素综合出来的。教师在讲授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将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与所给三个要素的分布图进行比较,大致了解它们在
9、哪些地方重合或相近。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从科学性上说,应选取干燥度(K)作为划界指标。干燥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简单说来,就是可能蒸发量与可能降水量的比值。一般选取 K=1.5 等值线来划分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但考虑到“干燥度”这一名词专业性太强,而且与年降水量 400 毫米等值线比较接近,故而在本课中选取 400 毫米等降水量作为代表性划界依据。有关干燥度的概念可见第七单元“参考资料”中的“荒漠化的气候分区”。青藏高寒区东部选取了 3 000 米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其科学原因是只有当海拔超过 3 000米后,才能打破近地面层行星风系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才能对湿润的夏季风
10、起屏障作用。五、关于东部季风区,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作以下几点说明和补充。1生物土壤。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有一部分半湿润森林草原。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比较混杂,而且有不少是从中生代末及第三纪保存下来的古老种属。土壤发育古老,红色风化壳广布,长江以南尤为普遍。以红壤、砖红壤、棕壤为主,土壤多呈酸性反应。2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过 2 000 米以上的山岭不多,完全没有现代冰川,绝大部分地面在海拔 1 000 米以下。在钦州郑州北京鸥浦一线以东,是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的地域,大部分地面在海拔 500 米以下,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广阔的堆积
11、平原,一些没入海中的山岭,露出于海面的部分,则成为分布于沿海的众多岛屿。3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常态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溶蚀作用突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强盛,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广泛发育。沿海还有波浪和潮汐的破坏和堆积作用。纬度较高和海拔较高的地方有冻裂现象,部分地域有风沙的搬运和堆积。4自然历史演变。由于第四纪冰期没有强盛而广大的冰川作用,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所受灾害甚小,因而生物种类繁多,分布较为混杂,并且有不少是从中生代末及第三纪保存下来的植物。土壤和其他疏松物质也未被冰川所破坏。六、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教材的内容要补充说明以下几点。1生物土壤。植被稀疏低矮,种
12、属较少。大体由东往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动物多为旱生种类,生态适应性突出,特有种较多。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对应的土壤类型。土壤主要为钙层土和荒漠土,机械组成较粗,可溶性盐分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2水文。在平地径流和山地径流这两种径流中,补给来源为雨水及冰雪融水的山地径流是本区的主要水资源。3 新构造运动。在最近地质时期曾有显著的差别上升,大部分地域上升幅度不很大,形成了海拔 1 000米上下的高原和内陆盆地;一部分地域则上升幅度很大,形成了横亘于高原之中的山脉,天山海拔在 3 500米以上,阿尔泰山在 3 000 米以上,还有一些较低的山岭。高原
13、和内陆盆地之中,也有一些较低部分,例如准噶尔盆地有不少地域在 250500 米之间,吐鲁番盆地有我国大陆的最低洼处(艾丁湖155 米),内蒙古高原有不少盆地在 600700 米左右。高度超过 3 000 米的高山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较低的山地景观垂直分异不明显。4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微弱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强大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沙漠和戈壁广泛分布。水力侵蚀在暴雨之后,也可能产生很强的破坏作用,地表风沙地貌广布。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作用为主。5自然历史演变。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即逐渐形成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现有植物大部分是周围山地
14、植物逐渐干旱化的结果。动植物种类都远较东部季风区少。第四纪初曾有过比较湿润的时期,有些地方古水系较发育。湖岸阶地的存在,也可以作为地质时期中气候向干旱变化的证据。七、关于青藏高寒区,要补充说明两点。第一,由于古冰川作用的影响以及化学风化非常微弱,成土母质的机械组成很粗,加之土壤的形成开始于第四纪冰川退却以后,年龄不长,土壤剖面一般发育很差,土层浅薄。第二,地貌外营力主要是比较强烈的物理风化与物质移动,以及冰川和流水的搬运与堆积,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川作用广泛分布。八、列表比较是归纳多要素间同异的较好方法之一。为此,本课的“活动”安排了让学生就五个方面比较三大自然区的特点。这个表格比较简单,学生根
15、据所学知识,完全可以独立概括出来。1 12 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一、上一课重点是讲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全国性差异,本课的重点在于分区讲述各区内部的地区性差异。在不同的自然区内部,由于地区差异的主导性因素不同,地区性差异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在东部季风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纬度决定的热量条件,故呈现出南北方向的变化规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经度决定的水分条件,故呈现出东西方向的变化规律;在青藏高寒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高度决定的水热条件,故呈现出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二、主导性差异因素只是决定区内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惟一的因素。如在东部季风区,主导因素是热量条件
16、,但在北部地区,水分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不如热量条件明显。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除了水分条件这一主导因素外,在高大的山地上,也出现了随高度发生的变化;在西半部地区,由纬度决定的热量条件也影响了地理环境变化。在青藏高寒区,除了垂直方向的变化外,还体现了呈东南西北方向的水平变化。在这一课,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各个自然区内部的主要变化规律,因此在每一个大标题上,都点出了该区所要讲述的变化规律,如“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等。三、由于课时的限制,教材只能就每个自然区内部的主要差异,简明扼要地讲述各个自然地区的特点,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涉及到的有关界线,是依据主导性差异因素所选取的某一指标,如热
17、量指标或降水量指标。但应注意,正如上面所述的每一个自然区内部的主导性差异因素并不是惟一因素一样,在划界时,这一主导指标也不是划分的惟一指标,具体的分界线只能是与这一主导指标大致重合,不可能完全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界线与指标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变化的规律即可,不宜要求学生掌握界线的详细位置。四、在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可划分为四个自然地区。仔细对照这四个自然地区的名称,可发现每个地区的名称都体现了三个内容:位置、热量条件和湿润程度。热量条件的差异是这四个自然地区之间的典型差异,此外,次要的差异体现在湿润程度上。如东北和华北都是湿润、半湿润地区,究其原因,是因
18、为这两个地区的年降水量虽然大多在 400800 毫米之间,但由于温度条件较低,蒸发量相对较少,比较湿润。如按干燥度指标划分,这两个地区有一部分干燥度小于 1,属于湿润地区,故而这两个自然地区实际上既有半湿润地区,也有湿润地区。关于东部季风区,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日常意义上的东北地区不是一个概念。平常所说的东北主要指行政上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本课教材中所说的东北地区主体上是以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为主,包括辽宁省的北部和内蒙古的东部。此外,教材没有具体展开讲述这个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以前的知识基础和图 13,把课文中提出的特征落实在图上。
19、如东北地区周边所环绕的山地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也是东北的林业基地;中间广阔的平原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东北的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这两个平原上。这里的地带性植被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带性土壤除了黑土以外,还有黑钙土和沼泽土。2对照初中地理,可发现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而北、南方的分界线与华北、华中的分界线也基本一致,都在秦岭-淮河一线。由此,可把东部季风区的四个地区视为南、北方地区的细化,也足见秦岭-淮河在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一方面,诸多要素的等值线都分布在该线上,如 800 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最冷月均温 0 C 等温线等。另一方面,该线
20、南北两侧表现出的地理景观截然不同:界北地形比较完整,以大高原或大平原为主,界南地形则比较破碎,以盆地或丘陵为主;界北为落叶阔叶林,界南为常绿阔叶林;界北以旱作为主,主要作物为小麦,界南以水作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3如果对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进行列表归纳总结,四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将反映得更明显。地区气候带湿润程度植被特色土壤作物熟制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针叶、针阔混交黑土一年一熟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黄土两年三熟华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红壤一年两熟华南热带湿润常绿阔叶雨林砖红壤一年三熟五、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特征,第七单元也涉及到,这里介绍的重点在于讲明草原地区与荒漠地区的差异之处,而这
21、种差异是由水份的多少来决定的。六、与其他两个大自然区不同,在青藏高寒区的内部没有再进行自然地区的划分,这是由青藏高寒区内部的差异特征决定的。本区虽然也有水平方向的差异,如文中说到的高原上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但本区主要的地域性差异是以垂直差异为主的,如按海拔划分,将会出现很多地区单元,这不是本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我们只要求学生了解垂直变化的大致规律。有一点需要注意,本区内地域的垂直差异并不是机械的,在相对高度大的地区,垂直分异明显且繁杂;在相对高度小的地区,垂直分异则比较简单。1 13 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一、本课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讲述我国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
22、三个经济地带基本上是按照1983 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当时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正确处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相互间的横向经济联系,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有特色的经济“网络”。从现状看,这种从沿海到内陆的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教材在介绍我国经济水平的差异时,引用三个经济地带的提法,但着眼点不在讲经济区划,而是讲经济差异,目的是让学生对我国这方面的国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这种差异是由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因素造成的,以及未来三个地带协调发展
23、的趋势。二、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应要求学生能落实在地图上。从图 19 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带包括了所有的沿海省、市、区,西部和中部的分界线在南段基本上呈南北向,北段是内蒙古的西界。通过读图来划分,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全国行政区划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了死记硬背。至于面积和人口所占的比重,具体数据不需记,只要求学生了解在各地带内面积和人口占全国比重的差异即可:东部和中部人口比重均大于面积比重,而以东部这两个比重的差异为最大;西部人口比重小于面积比重。三、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反映在教材中所讲述的两个方面: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这都需要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如果单纯用各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来比较经
24、济水平,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为此,教材中采用了人均指标,以增加可比性。从表 11 中可以看到,东西地带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小一些,也更切合生活的实际。至于具体的数值,因为每年都有变化,不要求学生去记忆。在讲述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时,教师需要强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性。速度代表了地区的活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速度,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比较容易缩小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发展速度的重要性,教师甚至可以通过定量计算的演示来讲授。图 110 反映的是各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可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图下的问题来理解。由图可以看出,三个地带的 GDP 都在增长,但东部地带增长最快,
25、西部地带增长最慢;19801999 年,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拉大,说明了各地带发展速度的不一致。四、对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起影响作用的因素很多,有区位因素、资源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影响等多方面,课文中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来讲述:一个是自然因素,另一个是社会和经济因素。对这个内容,有以下两点说明。1对自然因素的地带性差异,要结合前面两课中讲到的中国自然区域差异来理解。虽然这两种区域涉及的范围有一定出入,但仍可看出各地带的自然条件各有优势和劣势,这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关于这一点,只要求学生了解经济的发展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存在也如自然条件差异的存在
26、一样,具有其必然性。而至于这三个经济地带自然条件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从气候、地貌、植被、水文、土壤和区位等这几个方面去总结,总的结论是东部地带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丰富的水资源等也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地带性经济因素的影响,是建立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之上的。在自然条件差异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教师可以补充以下内容。资本主义的侵略首先从我国沿海地区开始,可以说,我国现代工业是从沿海开始的,尤以上海为发展的摇篮。19 世纪
27、下半叶,随着资本的入侵,我国工业布局主要集中于交通方便、农业基础较好、对外通商较为方便、商品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其中苏、沪、浙、粤、鲁、京、津等地是主要产业区,鄂、湘、豫、辽、川、吉等次之,其他内陆省份甚少。可见,我国的发展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虽然中西部的经济水平也有了长足的提高,但基本的经济差异仍未改变。因此,要正确地看待经济的地带性差异,不能把差异的形成简单归因于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东部的政策倾斜。当然,地带性差异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加大的趋势,这与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起步仍有直接的关系。开放地区的特殊政策既宽
28、松又灵活,吸引了外资和中西部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最早取得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但这些特殊优惠政策也不是永远起作用的,随着全国开放格局的形成,沿海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各类优惠政策的作用已经淡化,这类地区的发展必须进行“第二次创业”,增强其创新优势。另外这些特殊优惠政策是否能带来效应,还需有相应的区位优势和环境的配合。全国开放格局形成后,中西部没有东部的条件,照搬那些优惠政策也未必能取得像东部一样的效果。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明确。五、教材中图 112 反映的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所经历的时空历程。从时间轴上来说,起步于 1980 年的 4 个经济特区,经过 5 年后,才又迈出第二步,开
29、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从这以后,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至 1992 年基本上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从空间轴上来说,改革开放先是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到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呈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开放程度尚不及东部沿海地带。六、本课讲述了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成因,设计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以本课学到的知识来分析问题。答案提示:我国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起步,有其自然原因、历史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应说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东部开放后
30、,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又拉大了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1 14 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一、本课先是分地带分析各地带的发展特点,然后又站在更高的层次,从总体上讲述三个地带协调发展的方向。今后我国三个地带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选择适合各带的发展方向。为此,各地带在确定其方向时,应首先分析其优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其优劣势作出选择。这种分析决策的方法不但在宏观领域内可以应用,小到如一个省、一个城市、一个项目等微观领域,也可以应用。所以,本课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各地
31、带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之外,还应让学生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二、本课的知识点较多且分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组织,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分析每个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时,都是从工业、农业、交通和与其他地带相比所特有的方面来分析。这些知识在初中地理中也有涉及,因此,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特别注意与初中地理的区别:初中地理主要是分部门来讲述,如“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等等;而本课是分地带来总结,把初中地理的内容落实在三个地带上。考虑到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学生是在三年前学习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参照初中地理的有关章节进行补充,或是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回忆,让学生自己总结某些特征。比如东部地带是我国
32、最主要的工业区这一个特征,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都有哪些,比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沪宁杭地区、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地区、成渝地区等基地,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主要的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地带,由此得出东部地带工业发达、西部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特征。三、在三个地带中,东部地带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点,当然,这些特点是通过与其他两个地带相比较而得出的。教材从工业、农业、交通、国际化程度、科技文化水平、城市发展水平这 6 个方面列举了东部所具有的优势特点。关于这些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东部说成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区,是因为几个最具实力的工业基地都分布在这里:辽中南是我国
33、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则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些地区工业发展的历史悠久,都具有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在今天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部地带这种主要工业区的地位难以改变。(2)湿润的气候、低平的地势以及江河下游肥沃的土壤,也为东部地区农业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既有商品粮基地,又有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基地,还有海洋渔业基地,使得东部地带的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一样,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东部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3)如果说东部地带在工业和农业这两方面具有的是相对优势的话,它在交通
34、、国际化程度、科技文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这四个方面具有的则是绝对优势。从交通运输来说,除了铁路网和公路网密度大之外,还集中了全国所有的海港,与东流入海的大江大河相连成纵横交错的水运网,易于与国内外相联系;从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来看,图 114 的两组数据最具说服力,不管是出口额还是直接利用外资额,东部占全国的份额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居第一位;至于科技水平,可参照下表加以补充说明,表中数据是 1994 年资料。地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个)高等学校数(所)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人)东部2364350907437中部1936266378919西部1122165258654东部地带虽然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但教
35、师在讲授时需要明确两点。第一,尽管东部地带在有些方面具有优势,但这些优势在东部地带的内部也有差别,并不是本地带内的每个省市都具有同样的优势。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带内也同样存在。第二,课文当中引用的一些数据,是为了说明问题,让学生通过一些数据的比较来得出结论,只要求学生能理解其特点,并不要求学生去背数字。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中也存在有一些主要问题,由于课时的限制,这些问题在课文中没有展开,本单元的“参考资料”提供了一些相关材料,供教师参考。通过对优势和问题的分析找出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分析地带的优势和问题时就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能充分发挥或更好地发挥已有
36、的优势?如何才能解决或减轻已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教师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四、与东部地带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带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教材把中西部地带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这两个地带最突出的是其在能源和矿产资源方面所具有的长足优势。教材只用一幅图来表示主要资源占全国的比例,教学中可以补充一些具体资料。中部地带煤炭储量占全国 3/4 以上,石油探明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此外,还有铀、氧化钛、氧化钒、铜、铝土矿、铅、锌、镍、氧化钨、钼、锑、汞、金、银、稀有氧化物、稀土氧化物、硫铁矿、石棉、石膏、磷矿、重晶石、天然碱、石墨、锡、锰矿、铁矿、水泥灰岩、化工灰岩等 30 余种有色
37、金属矿、化学矿物、建材和非金属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一半以上。可见,中部地带的矿产资源种类较全,资源丰度也高,尤以能源为首。而我国能源的生产区与消费区分布很不一致,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却是能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华东三省一市,一次能源生产的比重只占全国 4.2%,而消费量却占到 11.4%,这种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缺口,主要靠华北和东北提供能源来解决。中部地带位置上靠近能源主要消费区,有较方便的交通运输来配合,具有发展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的绝对优势。西部的资源也有其特点,这对学生不做要求,但教师应注意把握。(1)矿种齐全,各省、区都有其占全国首位的优势矿种,如新疆的铍、云母,青海的锂、钾盐、硅石、石
38、棉,甘肃的镍、铂和重晶石,宁夏的石膏,贵州的汞,云南的铝锌,西藏的铬等。这其中有的是世界稀有的,有些是尖端技术工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2)水能丰富。这里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落差大且集中,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开放利用的水电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以上。(3)资源的空间组合比较理想,特别是丰富的能源(尤其是水电资源)同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化工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紧密毗邻,为发展高耗能的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是中西部地带发展的根基。目前中部地带北有大庆油田、黑龙江东部的产煤基地、内蒙古东四盟的三大露天煤矿、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中有葛洲坝等水电基地。未来的重点开发区有两块,一是北部
39、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二是南部长江中游的综合开发,以此为重点突破,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除了配合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外,还要加强对外运输通道的建设,既要开辟晋煤外运干线,以利于保证山西煤炭的及时大量运出,又要大力开发长江航运,与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发挥综合运输的巨大优势。西部地带的资源多数还处于待勘探、待开发状态,后备潜力巨大。但与中部地带相比,因经济技术比较落后,交通运输欠发达,又远离东部地带,故开发条件也有其局限性。今后要通过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来充分发挥其沿边优势和资源优势,有些地区,如四川盆地,关中盆地,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地区等资源丰富、人口
40、密集、具有较好基础的地区应重点进行综合开发,以此带动整个西部地带的建设。五、综合分析三个地带的发展,可以发现每个地带的发展重点都不一样,为了实现三个地带的共同发展,应采取一种协调发展的战略。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就是协调发展的战略之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与西部地带范围不一致,是大西部的概念。这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学生有所了解即可。重点在于对“协调发展”的理解,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地区间的协调,即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应逐渐有所缩小,或至少应把地区间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人们社会心理所承受的范围内。二是产业间的协调,即各地区产业的发展应该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逐步
41、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和不同地区的产业特色:东部地带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部地带加快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西部地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开发国家急需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协调发展”这一观点教育。需要说明的是协调发展与平均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平均发展是没有差别的发展,这在我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差别的存在是必然的。在这三个地带当中,东部地带已经快步发展了起来,中部地带在未来的发展中,因处在承东启西的位置上,在协调发展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一方面可以就近利用东部沿海经济地带作为跳板,直接接受东部地带转移过来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经验,就近销往东部沿海市场,同时以沿海对外开放地带为窗口,打
42、开通往国际市场的途径;另一方面,中部地带利用紧靠东部沿海地带之利,在技术、人才、资金、能源和矿产资源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带实行互补,各尽所长,互利互惠,借以促进中部地带经济潜力的发挥。除此以外,中部地带还可利用本地带背靠西部地带的条件,把从东部沿海地带吸收消化了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就近向西部转移,以提高西部地带的经济,实现与西部在经济上的互补。近几年,国家在开发西部方面切实实施了一些项目,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修建青藏铁路等等,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相关的资料补充到教学当中。尤其要注意在开发的同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这个意识一定要培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的区域差
43、异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自然区划自然区划将地表按其自然情况的差异划分为区域。地表自然界存在着地区差异,其空间分布具有由量变过渡到质变的性质。由此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按从属关系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根据区划对象分为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两类。前者按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进行区划,如地貌区划、气候区划、水文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和动物地理区划等。后者则从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依据整体地理环境的差异,把自然综合体划分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等级系统,以阐明地域自然综合体的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我国的综合自然区划我国的综合自然区划早在公
44、元前 5 世纪,我国 禹贡 一书就总结了当时我国各地自然情况的知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这是我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区划著作。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因地制宜地进行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为自然环境的整治和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我国的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区划方案,不同的方案划分依据不同的指标,划分的级别名称、数量和范围都不太一致,如 1985 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在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一书中,就把全国划分为 3 个大自然区,7 个自然地区和 33 个自然区。三大自然区农业自然条件评价三大自然区农业自然条件评价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东部季风区1热量资源充足,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均较丰富,平原丘陵广阔,
45、热、水、土条件配合良好,极有利于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发展。2跨纬度多,自然地带的多样性和地形土壤类型的多样性为农林牧副渔生产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几乎世界上一切作物均可种植。3水热同期,作物活跃生长期内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80%以上,极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4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北界大大向北推移,水稻、棉花种植均为世界最北。1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严重影响农作物高产稳产;丘陵山地易受水土流失影响。2冬半年季风势力强大,冬季及春秋两季季风转换季节内,低温影响范围很广,使得越冬作物及多年生热带及亚热带作物种植北界远比欧洲、北美偏南。3广泛分布着薄、瘦、砂、粘、酸、盐、涝、板、冷、烂等性
46、状不良的低产土壤,还有面积广大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1光、热条件较好,年总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普遍大于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极有利于植物光合产物的积累,作物生物产量高,穗大,籽粒大,块茎大,瓜果、甜菜糖分含量高。2土地广阔,开旷的高平原居优势,广大的山麓平原只要有水灌溉即可成为良好的耕地。3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可供农业利用。1气候干旱,绝大部分地方降水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2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3 蒸发强烈,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十分普遍。4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受限制。青藏高1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
47、,植物光合作用大,净光合效率高,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1大部地区热量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稞、春小麦、豌豆、油菜等耐寒作物和牧养牦牛、藏羊等高寒牲畜。作物、生物种类单寒区2有大面积的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3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纯。2绝大部分地方干旱,风暴多,土壤质粗层薄。东部季风区区域开发主要问题东部季风区区域开发主要问题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1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2沼泽的合理利用与保护。3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建设。1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2华北平原洪、涝、
48、旱、碱的治理。3南水北调问题。1长江水资源的利用。2亚热带山地的开发利用。3红壤的改良与利用。1热带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2充分发挥热带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草原植被的分类草原植被的分类依据群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草原植被可分为三种。1草甸草原:草原中最喜湿润的类型。建群种为中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混生大量中生或旱中生植被,主要是杂草类,其次为根茎禾草与丛生苔草,典型旱中生丛生禾草仍起一定作用。2典型草原: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植物组成,以丛生禾草为主,伴有中旱生杂类草及根茎苔草,有时还混生旱生灌木或小半灌木。3荒漠草原:为草原中最旱生的类型。建群种由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常混生大量旱生小半灌木,
49、并在群落中形成稳定的优势层片。西北山地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异西北山地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异西北地区的高大山系,如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坡上分布着一系列随高度变化而有规律地分布的土壤植被带。这些垂直带主要包括山地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天山以云杉为主、阿尔泰山以落叶松为主)或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灌丛草原带,高山草甸与垫状植被带。由于山地处于不同的水平地带以及山文特征的差异,各个山地的景观垂直结构不完全相同,一般具有下面的规律。1各山地植被垂直带结构的基带与水平植被地带的植被属同一类型,如荒漠草原地带山地的基带为荒漠草原,荒漠地带山地的基带始于荒漠。2依水平地带由北向南,各山地植被垂直带的海拔高度界
50、限相应升高;中生性的植被垂直带(如森林草甸垂直带)逐渐收缩,发生草原化,以致完全消失;旱生的山地荒漠和草原垂直带却逐渐向上扩展,最后占据了整个带谱。3在新疆范围内,垂直带结构变化复杂,由阿尔泰山的 4 个垂直带到北天山的 67 个带。再向南,因气候过分干旱而简化,由南天山的 5 个带,至东昆仑、阿尔金山成为 3 个带。4新疆境内随着大陆性由西向东增强,垂直带结构中的各带界限也相应升高,中生性植被带变窄,旱生植被带扩展,带数递减。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青藏高寒区是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阶梯。由于地势的强烈隆升,区域内部的差异主要是随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在高原面上也表现出水平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