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初步设计最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初步设计最新版.doc(2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说明书前 言一、概述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源县王和镇铁水沟村东,行政区划属沁源县王和镇管辖。矿井工业场地至王和镇约5km,为土石公路,即与汾屯公路接运。汾屯公路全程为沥青质路面。沿其向北约32km,即到达平遥县城,与南同蒲铁路及大运公路接运。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能源、化工、电力、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大型煤焦化民营企业。目前公司拥有资产总额30亿元,职工总数4000余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现已形成500万吨煤炭、120万吨焦炭、5万吨煤焦油、1万吨粗苯的
2、产品生产能力。公司于1999年经批准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行销国内10余家大型钢铁公司,并外销欧美、日本、印度市场。公司自备铁路专用线八条,可发运煤炭、焦炭、化工产品。公司是国家发改委首批公告通过的74家焦化行业准入企业,是山西省焦化行业“五十强”企业,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77个三大方阵企业,是山西省政府“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的煤化工大企业、大集团之一。是山西省纳税重点企业之一。本次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中,长治市山西汾西正新煤焦有限公司贾郭煤矿等3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经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审查通过,并于2009年12月9日在晋煤重组办发【2009】118号文关于
3、长治市山西汾西正新煤焦有限公司贾郭煤矿等3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中予以批复。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由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和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两矿及中间部分空白资源区兼并重组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后批准生产能力900kt/a,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300kt/a)为2010年底关闭矿井,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300kt/a)为兼并重组主体矿井。2009年12月3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50900。批采1#-11#煤层(2、3、6、9、10、11号煤层),批准生产规模900kt/a,井田面积7.66
4、63km22010年3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编制提交了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0年7月28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722号文关于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对该地质报告进行了批复。为了合理开发、开采兼并重组整合后的井田资源,特委托我公司编制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二、编制依据1、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委托书”;2、2009年12月9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118号文关于长治市山西汾西正新煤焦
5、有限公司贾郭煤矿等3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3、2009年12月3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50900;4、2010年3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编制提交了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5、2010年7月28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722号文关于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6、河南理工大学于2010年7月编制提交的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报告。7、2007年9月18日,山西省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规发【2007】596号文关于沁源万峰铁水煤矿
6、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的批复8、长治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长安局监煤发【2006】131号文关于沁源县21万吨/年以下乡镇煤矿2005年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9、煤层煤质、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发火倾向性检验报告。10、矿方提供的现有采掘工程、地面设施、设备等技术资料。11、有关供电、供水、救护协议。12、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政策等。三、设计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山西省政府有关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及煤炭工业“规程”、“规范”,设计中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安全生产为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矿井现有各类工程、设施及设备,最大限
7、度的降低矿井建设投资,力求各系统简单实用、投资少、工期短、工艺新。通过本次兼并重组整合,提高矿井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回收率,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将矿井建成开拓合理,机械化程度高,安全好、效率高、效益优、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新型煤矿。四、设计的主要特点1、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0kt/a,属于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矿井采用一次设计、一次建成投产的移交方式。2、井田采用斜立混合开拓方式开采先期开采地段各煤层,矿井以主斜井、副立井和回风立井三个井筒开发采先期开采地段各煤层,其中主斜井已有383m。主斜井装备带宽1000mm的大倾角带式输送机、铺设检修轨道,担负矿井煤
8、炭提升及下大件(液压支架)的任务,兼做进风井和矿井的安全出口;副立井装备双罐笼,担负矿井矸石、材料设备及人员等辅助提升任务,兼做进风井;回风立井装备梯子间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做矿井安全出口。3、在井田开拓巷道布置上,充分考虑了井田范围、煤层赋存特征、回采工作面装备水平、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等因素,设计以1240主水平开采F3断层以北的9号、10号、11号煤层及东北部6号煤层,设计以一个高档普采面(6号煤层)和一个综采工作面(9号煤层)来保证矿井设计规模;依据工作面的年推进度、回采面的合理接替时间、井田特征和煤层产状,来确定回采面的连续推进长度,并依此布置井田开拓巷道,比较符合本井田的实际。尽量利
9、用已有设施,贯彻井下多做煤巷少做岩巷的原则,井下巷道除斜巷外均沿煤层布置,基本属煤及半煤巷。依据工作面的年推进度和工作面顺槽掘进方式,设计以两个回采工作面、四个掘进工作面保证矿井正常生产接替,采掘比为1:2。4、井巷工程采用锚网喷或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实现了支护锚喷化和锚杆化。5、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可实现自回采工作面至地面胶带一条龙连续运输,用人少、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好,利于实现集中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大巷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及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牵引1.0t系列矿车运输。既满足了矿井井下巷道沿煤层布置对辅助运输的要求,又满足了生产需要,而且还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矿井初期投资。6
10、、地面充分利用了既有工业场地及已有设施。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0kt/a。2、矿井设计可采储量:33750kt。3、矿井设计服务年限:28.6a。4、 该矿移交时井巷工程量总长度为10397m;掘进体积为287428m3。万吨掘进率115.5m/万吨,万吨掘进体积3193.6m3/万吨。5、矿井建(构)筑物总平面为:4792m2;建(构)筑物总积为:55250m3。新建行政、生活福利建筑总面积:9836.87 m26、矿井总占地面积7.77hm2,其中工业场地占地面积6.12 hm2,矸石周转场地占地面积1.0 hm2,地面爆炸材料库场地占地0.65 hm2。 7、矿井
11、全员效率:8.0t/工。8、矿井在籍总人数:512人。9、矿井建设工期:21个月。10、矿井建设项目总造价为39724.37万元,吨煤投资为411.38元。11、评价指标:税后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21.78%,税后投资回收期:5.85a,盈亏平衡点:56.95%;投资利润率18.64%;投资利税率:31.04%。六、存在问题与建议1、井田内勘探钻孔未进行启封检查,封孔质量不详,生产中应注意防范钻孔导水。上部煤层的2、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是安全隐患之一,建议矿方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应进一步查清核实采空区积水情况,矿井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应坚持“预测预报,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侧。2、矿井
12、首采6号煤层和9号煤层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发火性资料均为邻近矿井资料,建议见煤后尽快补充相关资料,生产中加强防火防尘工作。3、建议进一步加强井田地质工作,在先期开采地段进行三维地质勘察,查清隐伏断层特征,尽量避免隐伏构造造成损失。4、本矿井地质报告仅批复了先期开采地段,而坡底北断层南部勘探程度严重不足,建议尽快安排井田中南部地质补充勘探工作。矿井开采井田中南部各煤层时必须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井田中南部各煤层开采设计。5、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较高,对工人、干部的素质要求也高,建议对干部、工人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使用及维护技能,持证上岗。第一章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第一节井田自然概况一、交通
13、位置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位井田于山西省沁源县王和镇铁水沟村东,行政区划属王和镇管辖。整合后的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212061121449,北纬:364736364843。 本井田至沁源县王和镇约5km为土石公路,即与汾-屯公路接运。汾-屯公路全程为沥青质路面。沿其向北约32km,即到达平遥县城,与南同蒲铁路及大运公路接运。因此,本井田煤炭外运条件较好,交通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示意图1-1-1)。二、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处太岳山区,地表为山区侵蚀地貌,沟谷纵横,地形十分复杂。总的地势地形最高点为井田西南部山梁上,标高+1597.0m,地形最低点为井田南部边界处沟谷中,标高为+1420.3m,
14、相对高差176.7m。基岩出露中等,山顶、山脊大面积被黄土覆盖,植被不发育。纵观该井田所处的自然地形条件,为侵蚀较弱的中-低山区。三、水系本区地表水属黄河水系汾河支流的龙凤河小流域。沟谷内一般无水流,在雨季遇暴雨时,雨水短时聚集,顺沟向南流入龙凤河,再向西流入汾河。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根据沁源县气象台观测记录,本区7、8、9三个月为雨季,降水量最小为463.3mm(1972年),最大为861.6mm(1975年),蒸发量最小为1306.7mm(1983年),最大1609.6mm(1972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冬春两季雨雪较少,夏末秋初雨量较大,一月份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温度为-
15、22.5,平均-6.5;七月份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温度38,平均23。十一月份开始结冰,次年三月份开始解冻,最大冻土深度为750mm。本区夏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16m/s。据山西省颁发的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表,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五、矿区经济概况井田中北部有坡底村,井田的西部边缘处有铁水沟村,人口约436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井田内多为山区荒地,树木极少,以杂草丛生为主,局部地带为灌木丛。井田内未有其它工矿企业。第二节 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118号文关于长治市山西汾西正新煤焦有限公司
16、贾郭煤矿等3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由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和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两矿及中间部分空白资源区兼并重组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后批准生产能力900kt/a,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300kt/a)为2010年关闭矿井,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300kt/a)为兼并重组主体矿井。2009年1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兼并重组后的采矿许可证:C1400002009121220050900。批采1#-11#煤层(2、3、6、9、10、11号煤层),批准生产规模900kt/a,井田面积7.6663km2。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是由原
17、沁源县王和镇铁水沟煤矿和沁源县王和镇红莲煤矿于2006年资源整合而成。原沁源县王和镇铁水沟煤矿位于铁水沟村东,为一村办集体企业。于1991年建井,1992年投产。批准开采2号煤层,井田面积0.7349km2,设计生产能力10kt/a,核定生产能力60kt/a;原沁源县王和镇红莲煤矿位于红莲村西北,铁水沟煤矿的东北,系红莲村办集体企业,井田面积0.6447km2,批准开采1、2、3号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0kt/a。2006年3月17日,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15号文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予以核准。同时将整合后的矿井更名为“沁
18、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晋)名称变核企字2006第0623号”予以核准。2007年5月16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722310,批准开采1号、2号、3号、6号、9+10号、11号煤层,井田面积为2.2556km2,证载生产规模210kt/a。2007年7月6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发晋煤行便字【2007】48号文,批准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按300kt/a建设。2007年8月,兖矿集团邹城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该矿提交了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300kt/a,设计首采6号煤层。2007年9月18日
19、,山西省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规发【2007】596号文关于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了该初步设计,2008年5月10日,山西省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规发【2008】208 文关于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资源整合矿井开工建设的批复批准该矿开工建设。现在该矿属于手续齐全的在建矿井,地面设施及井筒已部分形成。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由原沁源县王和镇大栅煤矿煤矿和沁源县王和镇虎眼煤矿整合而成,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前,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矿井及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300kt/a的资源整合项目井下均未施工建设(仅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主斜井施工383m)。一、兼并重组前井田各煤矿开
20、采情况1、沁源县王和镇铁水沟煤矿(2006年资源整合主体)原铁水沟煤矿位于铁水沟村东,为一村办集体企业,井田面积约0.7349km2,主要开采2号煤。矿井采用斜井开拓,设计生产能力10kt/a。该矿1991年开工建设,1992年投产,2005年10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60kt/a。矿井采用短壁式开采,放炮落煤,人工攉煤落后的回采工艺。主副斜井均采用绞车进行提升。目前2号煤已大部采空。2、沁源县王和镇红莲煤矿(2006年与铁水沟煤矿资源整合后关闭)原红莲煤矿位于红莲村西北,铁水沟煤矿的东北;该煤矿为红莲村办集体企业,井田面积0.6447km2,批准开采1、2、3号煤层。矿井采用斜
21、井开拓,设计生产能力20kt/a,。矿井于1978年6月开工建设,1981年7月投产。矿井采用短壁式开采,放炮落煤,人工攉煤落后的回采工艺。主副斜井均采用调度绞车进行提升,该矿井已于2005年12月关闭。2号煤已全部采空,3号煤已大部采空。3、大栅煤矿(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2006年资源整合主体)该矿1996年建井,设计生产能力20kt/a,2004年核定生产能力为90kt/a,经煤炭工业局2005年1月换发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X040413093Y1G1,有效期限2005年1月13日至2006年1月30日,2005年12月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521148,
22、批准开采1、2、3号煤层,井田面积为1.4799km2,有效期限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核定生产规模90kt/a。矿井采用一对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批准开采煤层为1号、2号、3号,现采煤层为2号煤层,采煤方法为壁式炮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型号为SGB-320/17型,大巷采用矿车运输,主斜井装备提升绞车,型号为JT-800,功率30kw,担负矿井提煤、运料、出矸、进风兼安全出口,回风斜井井筒内布置行人台阶,安设FBCZNO-11防爆轴流式主扇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担负矿井的回风、行人任务,兼作安全出口。据长治市安监局办发20
23、0496号文件批复,该矿瓦斯相对涌出量5.2m3/t,绝对涌出量为0.18m3/min,为低瓦斯矿井。根据矿井涌水量观测,涌水量一般150m3/d,最大涌水量210m3/d,主要为大巷出水,工作面水小或无水,与降雨量有一定的关系,雨季排水量有所增加,应引起注意。开采情况,该矿开采主要位于井田的东南部边界、南部为早年开采的采空区。4、虎眼煤矿(2006年与大栅煤矿资源整合后关闭)该矿始建于1989年,于2003年正式投产,为一对斜井开拓,开采2号煤层,原设计生产能力为20kt/a,2004年1月换领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X040413095Y1G1,有效期限2004年1月13日至2001年6月30
24、日,核准生产能力30kt/a,属虎眼村办集体经营企业,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330393,有效期限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核准生产规模20kt/a,批准开采2号煤层,井田面积1.2265km2。该矿开采2号煤层,一对斜井位于井田西南角,该矿采用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矿井见煤后采用条带式布置工作面,采煤方式为刀柱式,采宽40-60m,矿井涌水量为50m3/d,最大排水量为75m3/d,为低瓦斯矿井。2号煤层西部为采空区、剥蚀区及风氧化区。5、停废小窑据调查井田西部2号煤层露头处有铁水沟村过去开采的两座停废弃小窑,均开采2号煤层,因煤层较薄,开采方法落后,
25、开采范围不大。二、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井田东部为山西长沁煤焦有限公司的原新超煤业有限公司和财源煤矿,其它为国有空白。(见相关位置图1-2-1)1、原新超煤业有限公司是由王和镇古寨煤矿和西沟煤矿整合而成,批准开采1、2、3、9+10、11号煤层,井田面积3.1506km2,生产能力30万t/a,井田内曾开采2、3号煤层,整合后全井田共布置3个井筒,拟计划开采9+10号煤层,尚属基建矿井。古寨煤矿1979年建井,1982年投产,批准开采1、2、3号煤层,井田面积为1.0804km2,为开采2号煤层,一对斜井位于其井田东部,见煤后采用条带式布置,由开采水平在条带内直接布置回采工作面,西部为采空区,东部
26、为剥蚀及风氧化区。9+10号煤层南部边界有私开小煤窑,形成一小片采空区。与本井田无越界行为,其采空区距本井田较远,积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无影响。西沟煤矿位于古寨村东部,井田面积0.9832km2,批准开采2、3号煤层,一对斜井位于其井田北部,见煤后采用条带式布置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回采,2号煤层南部为采空区,剥蚀区及风氧化区,3号煤层北部小面积采空区。与本井田无越界行为,其采空区距本井田较远,积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无影响。2、财源煤矿位于本井田东南,井田面积0.4266km2,生产能力为15万t/a,批准开采9+10、11号煤层,主采9+10号煤层,采高2.3m,该矿于2008年9月16日
27、经有关部门责令停产关闭,根据2005年2005年瓦斯等级和CO2涌出量鉴定结果:财源煤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8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57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2.53m3/t,绝对涌出量为4.23m3/t,确定该矿为低瓦斯矿井。与本井田无越界行为,其采空区距本井田较远,积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无影响。三、兼并重组后设备设施利用情况办公楼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建筑面积2980m2,主井绞车房完成,绞车已安装到位,综采车间已全部完成,钢结构,建筑面积810m2, 10Kv变电所已建成,安装2台500KVA变压器。需进行扩建,澡堂已完成,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00m2,需按900kt/a
28、扩建,食堂已完成,建筑面积300m2。井下主斜井已经施工383m。矿井现有单滚筒JK-2/20型矿用绞车一台,已新购双滚筒2JK-2.0/20型提升机一台。第二章兼并重组整合的条件第一节 资源条件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2010年3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编制提交了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0年7月28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722号文关于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对该地质报告进行了批复。先期开采地段达到勘探程度。二、地层及地质构造(一)地层井田内分布不均,由北向南出露上石盒子组下段、下石盒子组及山西
29、组地层,北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以不整合大面积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现依据井田钻孔揭露资料,结合地表出露情况,对井田内的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本组为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主要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的石灰岩、泥质灰岩组成,局部含白云质灰岩。顶部含较多的星散状黄铁矿,下部常夹有薄层状、似层状的石膏层,为浅海相沉积地层。顶部为古风化壳。地层厚度为162.8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岩性由灰色、灰黑色铝土岩、泥岩、粉砂岩、石英砂岩组成,底部沉积有山西式铁矿,其厚度和品位很不稳定。地层厚度为28.75 -30.97m,平均29.86 m。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地层之上。 3、石炭
30、系上统太原组(C3t)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自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地层厚度为90.81-116.37m,平均107.09 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主要由灰白色、灰黑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石灰岩组成。含丰富的动物化石,旋回结构清楚,横向稳定性好,易于对比。4、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地层厚度为53.10-65.25m,平均57.63 m。岩性主要由灰色的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和1、2、3号煤层组成,其中1部分可采煤层,2、3号煤层为先期开采地段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底部K7砂岩为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性及厚度变化大。5、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31、(P1x)K8砂岩底至K10砂岩底,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根据其岩性、岩相特征,划分为上、下两段:下段(Plx1)K8砂岩底至K 9砂岩底,地层厚度为39.79-50.85m,平均45.32 m。以灰色、绿灰色中、细粒砂岩为主,夹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局部夹薄层煤线,顶部为黑灰色泥岩。底部K8砂岩为灰色、灰白色细粒石英长石砂岩,具直线型斜交层理和斜层理,局部含泥质斑块。上段(Plx2)K9砂岩底至K1 O砂岩底,地层厚度为62.87-65.15m,平均64.01 m。底部K 9砂岩为灰白色中粒砂岩。其上为互层状绿灰色、灰色中、细粒砂岩和灰绿色泥岩、粉砂岩。顶部为一层状灰绿色与紫红色花斑相
32、间、含鲕状铁质结核的泥岩,俗称“桃花泥岩”可作为确定K 1 O砂岩的辅助标志。6、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井田内只出露下段(P2s1)下部地层,厚度约70.0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主要由浅黄色和灰色的细粒砂岩、粉砂岩、暗紫色泥岩组成。底部K10砂岩为灰白色中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含少量的白云母、黑云母等,底部常含有细砾岩,具泥质包裹体。7、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分布井田中部大栅下游地段,岩性以砾层、粉土及砂砾组,厚度0-6.5m。8、第四系上更新统(Q3)底部多为砂层及砂砾层,中部为灰黄色亚粘土和亚砂土,上部为灰黄色亚粘土夹古土壤条带。厚度3.5-16.5m。9、第四系中更新统(Q2
33、)为棕红、黄褐色亚粘土、亚砂土组成。厚度5.5-32.50m。(二)构造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北东倾伏的宽缓向斜构造,地层倾角515。在北部原万峰铁水井田发育两条正断层,落差均在100m以上。组成地垒构造,中部发育王和南断层,落差在40-200m,向南为阶梯式下降,井田主要构造分述如下:1、褶曲铁水沟向斜:向斜轴由井田西南部向井田北东部沿伸通过,向北东倾伏,轴部出露下石盒子顶部及上石盒子组下部地层。两翼不对称,西北翼出露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东,地层倾角515。东南翼出露下石盒子组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地层倾角510。2、 断层 铁水沟北正断层:位
34、于本井田北侧铁水沟村北、关子岭北,走向北东东,倾向北北西,落差150100m,倾角70,由西向东落差逐渐变小,上盘出露上石盒子组上段(P2s2)地层,下盘出露上石盒子组下段(P2s1)地层。 坡底北正断层(F3):位于本井田北部,坡底村北,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南东,落差80300m,倾角65,由西向东落差逐渐变小。上盘出露上石盒子组地层,下盘出露下石盒子组地层。 王和南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南东,落差40-200m,倾角65,向西落差很快变小。 铁5号钻孔东北正断层位于铁5号钻孔东北150m处,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落差10m,倾角70,断层北部为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上段地层,向
35、南部延伸被黄土覆盖。 铁6号钻孔北正断层位于铁6号钻孔北40m处,走向北东东,倾向北北西,落差25m,倾角70,断层东西两头为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地层,中部黄土覆盖。 F2正断层位于王和南断层南侧,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南东,落差10-30m,倾角70,井田内延长约900m。 F1正断层位于井田南端西南角,在2003号孔以东的山上,落差80m左右,倾角70,走向北弱东,倾向北北西,区内延伸长度500m,倾角70左右。3、陷落柱铁水沟煤矿在开拓过程中,遇有一长轴45m的陷落柱,在勘探过程中未发现陷落柱,但是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还会有陷落柱呈现出来。4、岩浆岩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煤层及煤质均不受岩浆岩
36、的影响。井田构造属于中等类。三、煤层及煤质(一)、含煤性本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山西组平均厚度57.63m,含煤24层,含煤总厚度为1.212.36m,平均2.07m,含煤系数5.41。山西组含煤性总的特点是煤层层数多,单层厚度小,变化大,达可采厚度的层数少,其中2、3号煤层为先期开采地段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1号煤层为不稳定,零星可采煤层。太原组平均厚度107.09m,含煤57层,总 厚 度 为4.4410. 90m,平均7.39m,含煤系数6.98。总的特点是煤层层数多,达可采厚度者层数较少,但可采煤层厚度较大。其中910号、11号煤层为本区稳定的可采煤层,6号
37、煤层为先期开采地段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7号、8号煤为不稳定的不可采煤层。(二)、可采煤层本井田共含煤10层,自上而下编号分别为1、2、3、6、7、7下、8、9、10、11号煤层,其中2、3、6、9、10、11号煤层属可采煤层见表2-1-1,可采煤层分述如下:表2-1-1 先期开采地段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号见煤点(个)可采点(个)尖灭点(个)煤层厚度(m)最小最大平均煤层间距(m)最小最大平均结构夹石层数顶板岩性底板岩性可采范围稳 定 性26400.30-0.950.6810.95-13.45简单0-1砂质泥岩、泥岩大部可采较 稳 定34320-1.100.5612.2068.85-69.80简
38、单0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大部可采较 稳 定65510-1.050.7869.3233.60-35.95简单0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大部可采较 稳 定9661.50-3.152.5834.783.05-4.00简单0-2石灰岩泥岩全区可采稳 定10650.60-2.101.383.582.30-5.30简单0-1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大部可采稳 定11661.35-2.602.063.35简单0-1泥岩、砂质泥岩泥岩全区可采稳 定1、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煤层厚度0.300.95m,平均厚度0.68m。结构简单,层位稳定,上距1号煤层13.3521.15m,平均17.33m。顶板
39、多为砂质泥岩、泥岩,底板均为泥岩。可采范围分布在井田的北部先期开采地段的中部,属先期开采地段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井田南部为零星可采,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井田内及周边均因煤质好,0.60m以上均在开采。2、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先期开采地段煤层厚度01.10m,平均厚度0.56m。结构简单厚度变化大,上距2号煤层平均12.20m。顶底板均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可采范围主要分布在井田的先期开采地段的东部,属先期开采地段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井田南部推断东南边缘可采,本层井田内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井田内原红莲矿开采过,周边未有开采。3、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上部,K3、K4石灰岩之间,上距K
40、4石灰岩6.657.30m,平均7.08m,下距K3石灰岩7.8010.60m,平均9.08m。先期开采地段煤层厚度01.05m,平均厚度0.78m。煤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本煤层在铁6号孔尖灭,其它范围均可采,属先期开采地段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井田南部2003钻孔为尖灭,推断为不可采煤层。井田内未有开采,较远的西坡开采过。4、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K2石灰岩之下,先期开采地段煤层厚度1.503.15m,平均厚度2.58m,中上部常含一层0.10.3m厚含炭质泥岩,夹石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顶板K2石灰岩,局部具泥岩伪顶,底板为泥岩。属先期开采地段全区可
41、采的稳定煤层。南部合并为9+10号煤层,2003钻孔厚度为3.35m,夹石厚0.40m属全区可采稳定煤层。只有井田西南财源煤矿开采。5、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先期开采地段9号煤层之下,上距9号煤层3.054.00m,平均3.58m。10号煤层厚0.602.10m,平均厚度1.38m,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石,顶板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本层在先期开采地段的铁6号孔中不可采,属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井田南部推断为与9号煤层合并。6、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10号煤层之下,先期开采地段,上距10号煤层2.305.30m,平均3.35m。煤层厚度1.352.60m,平均厚度2.06m
42、,中部常含一层0.250.30m厚的夹石,结构简单,顶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多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属先期开采地段可采的稳定煤层。井田南部2003钻孔厚度为2.47m,含0.27m夹石,推断为可采稳定煤层。井田及周边未有开采。(三)、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2号、3号煤层:黑色,强玻璃光泽,断口具参差状,裂隙发育,条带状结构。9号、10号煤层:黑色,强玻璃光泽,断口具阶梯状,裂隙较发育,条带状结构。6号、 11号煤层:黑色,强玻璃光泽,断口具阶梯状,裂隙不发育,条带状结构。各可采煤层一般以亮煤、暗煤为主,夹少量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属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各可采煤层显微煤岩
43、组分:镜质组含量介于60-90%之间,平均在80%左右,主要为基质镜质体和均质镜 质体。半镜质组含量介于1-6%之间,平均在2.5%左右,多为无结构的团块状,棉絮状。丝质组含量介于5-30%,平均在15%左右,多为半丝质体、粗粒体、碎屑体。无机组分含量除11号煤层平均在20%左右外,其余煤层均在10%左右,主要以粘土为主,呈分散状和充填状,可见少量的黄铁矿和次生方解石(多在9+10号煤层见到)各煤层镜煤最大反射率一般在1.50-1.60%间,属第变质阶段,相当于焦煤。2、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 2号煤层水分(Mad):原煤0.40-0.64%,平均0.53%,浮煤0.28-0.54%,平
44、均0.47%。灰分(Ad):原煤17.97-27.64%,平均21.98%,浮煤6.75-8.45%,平均7.55%。挥发分(Vdaf):原煤24.63-25.69%,平均25.06%。浮煤19.28-24.20%,平均22.68%全硫(St,d):原煤0.50-0.64%,平均0.54%,浮煤0.46-0.52%,平均0.49%。发热量(Qnet,v,ad):平均25.030MJ/kg粘结指数(GR.I):浮煤68-92,平均85。胶质层最大厚度(Y):浮煤9.0-20.0mm,平均16.5mm。根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炼焦用煤分级)和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
45、6,该煤层属低灰、低硫、强粘结-特强粘结的焦煤。 3号煤层水分(Mad):原煤0.56-0.60%,平均0.58%,浮煤0.44-0.62%,平均0.54%。灰分(Ad):原煤15.89-29.57%,平均24.47%,浮煤8.43-8.86%,平均8.71%。挥发分(Vdaf):原煤24.95-26.60%,平均25.83%,浮煤23.21-24.40%,平均23.98%。全硫(St,d):原煤1.06-2.19%,平均1.50%,浮煤0.76-1.04%,平均0.87%。发热量(Qnet,v,ad ):平均23.612MJ/kg。粘结指数(GR.I):浮煤在90-94,平均93。 胶质层最
46、大厚度(Y):浮煤20.0-23.0mm,平均21.2mm。根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炼焦用煤分级)和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该煤层属低灰、中低硫-中硫、特强粘结的焦煤。表2-1-2 煤质特征表项目 煤层号23691011Mad(%)原煤0.40-0.640.53(4)0.56-0.600.58(3)0.34-0.570.48(5)0.46-0.820.61(6)0.42-0.810.54(5)0.48-0.820.62(6)浮煤0.28-0.540.47(4)0.44-0.620.54(3)0.30-0.560.44(5)0.23-0.660.47(6)0.14-0.560.42(5)0.40-0.760.54(6)Ad(%)原煤17.97-27.6421.98(4)15.89-29.5724.47(3)16.60-38.7131.44(5)11.67-18.3815.45(6)13.13-20.0817.11(5)21.47-28.4925.22(6)浮煤6.75-8.457.55(4)8.43-8.868.71(3)6.87-12.869.54(5)5.29-8.047.14(6)6.17-9.818.13(5)7.46-9.428.08(6)Vdaf(%)原煤24.63-25.6925.06(4)24.95-26.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