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xxx套关键元器件项目用地申请报告-(范文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xxx套关键元器件项目用地申请报告-(范文参考).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 /年产xxx套关键元器件项目用地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 绪论9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9二、 项目承办单位9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10四、 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11五、 报告编制说明13六、 项目建设选址14七、 项目生产规模15八、 建筑物建设规模15九、 环境影响15十、 原辅材料及设备15十一、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6十二、 资金筹措方案16十三、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6十四、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7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20一、 发展目标20二、 打响“浙江制造”品牌。21三、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22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4第三章 选址方案分析26一、 项目选址原则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6三、 念好新时代“山海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34四、 全力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37五、 全面推进数字变革,建设新时代数字浙江40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42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2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3第五章 SWOT分析说明44一、 优势分析(S)44二、 劣势分析(W)46三、 机会分析(O)46四、 威胁分析(T)48第六章 法人治理5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3二、 董事
3、57三、 高级管理人员62四、 监事64第七章 运营模式67一、 公司经营宗旨67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7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8四、 财务会计制度71五、 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74六、 建设一流数字基础设施75七、 推进低碳转型76八、 加强制造业人才保障。77第八章 环境影响分析79一、 环境保护综述79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9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0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1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1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82第九章 工艺技术分析83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83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86三、 质量管理87四、 设备选型方案88主要设备
4、购置一览表89第十章 建设进度分析91一、 项目进度安排9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9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92第十一章 投资计划93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93二、 建设投资估算93建设投资估算表95三、 建设期利息9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5四、 流动资金96流动资金估算表97五、 项目总投资9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9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10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5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
5、析10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8三、 偿债能力分析10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0第十三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112一、 项目招标依据112二、 项目招标范围112三、 招标要求113四、 招标组织方式113五、 招标信息发布117第十四章 总结分析118第十五章 附表附录12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0建设投资估算表12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3流动资金估算表12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9项目投
6、资现金流量表13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3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3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34能耗分析一览表134报告说明制造业创新投入强度保持全国领先,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构筑,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加强大,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增长。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994.9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532.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40%;建设期利息563.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5%;流动资金3898.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25%。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2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3454.25万元,净利润669
7、4.8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2.33%,财务净现值7514.5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深入实施“雏鹰行动”,聚焦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引导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定期发布机制,增强专业化生产能力,筑牢核心竞争优势。到2025年,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隐形冠军企业500家。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
8、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年产xxx套关键元器件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沈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
9、国。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
10、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持续完善“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一批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跨行业跨领域基础性平台。实施“5G+工业互联网”专项行动,支持制造业企业
11、建设5G全连接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重点企业节点,推动标识广泛应用。建设环杭州湾工业互联网产业带,创建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到2025年,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00个以上,实现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四、 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联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一流水平和浙江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一)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和培养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实施“鲲鹏行动”等引才工程,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
12、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布局海外“人才飞地”,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本省单位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面向未来的顶尖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机制,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加强重点关键领域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等人才培养。(二)集成力量建设创新策源地加快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集中力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协同的导向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支持杭州高新区、富阳、德清成为联动发展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宁波甬江、嘉兴G60、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等科创走廊。谋划建设湖州、衢州、舟山、台州、
13、丽水等科创平台。实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推动设区市国家高新区全覆盖、工业强县省级高新园区全覆盖。按照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两个全覆盖”的总要求,打造标杆型创新服务综合体。(三)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赶超工程,完善梯次培育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制定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加快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促进初创型成长性科创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企业牵头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联合体、企业共同体、知识产权联盟和重点产业技术联盟,承担国家重
14、大科技项目,着力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生态圈,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融合。(四)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实施“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改革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完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扩大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政策支持,发挥创新券对企业研发投入带动作用,探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新机
15、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支持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探索建立适合科技创新特点的信贷支持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完善投贷联动机制,加大政府产业基金对科技创新转化的支持力度,大力优化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创新科普工作新机制,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五、 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本期工程的项目建议书。2、相关部门对本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3、项目建设地相关产业发展规划。4、项目承办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二)报告编制原则按照“保证生产,简化辅助”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用地、节约资金。在保证生产
16、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辅助、服务设施及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生产中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规定,重视安全与工业卫生使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 报告主要内容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8、提出
17、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六、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53.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七、 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套关键元器件的生产能力。八、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60186.37,其中:生产工程42786.28,仓储工程7082.4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407.86,公共工程3909.81。九、 环境影响该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各类污染物均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和处置。该项目的生产工
18、艺、产品、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符合国家关于清洁生产的要求,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从经济及技术上可行。十、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xx、xx、xxx等。(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xx、xx、xxx等。十一、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994.9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532.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40%;建设期利息563.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5%;流动资金3898.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2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19、19532.89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6731.5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65.70万元,预备费435.60万元。十二、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3994.9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1493.43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十三、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426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33454.25万元。3、净利润(NP):6694.87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3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22.33%。3、财务净现值:7514.
20、50万元。十四、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5333.00约53.00亩1.1总建筑面积60186.371.2基底面积22613.12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4.932总投资万元23994.902.1建设投资万元19532.892.1.1工程费用万元16731.592.1.2其
21、他费用万元2365.702.1.3预备费万元435.602.2建设期利息万元563.172.3流动资金万元3898.843资金筹措万元23994.903.1自筹资金万元12501.473.2银行贷款万元11493.434营业收入万元42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3454.25""6利润总额万元8926.50""7净利润万元6694.87""8所得税万元2231.63""9增值税万元1827.11""10税金及附加万元219.25""11纳税总额万元4277.9
22、9""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644.40""13盈亏平衡点万元15225.38产值14回收期年5.7315内部收益率22.3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7514.50所得税后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 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发展生态更具活力,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重点标志性产业链韧性、根植性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形成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知名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全球先进制造新支点。制造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3、大幅提升,优势产业全球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质量和效益达到领先水平。2、全球智能制造践行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智能制造群体不断壮大,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实现根本性变革。3、全国创新驱动新典范。制造业创新投入强度保持全国领先,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构筑,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加强大,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增长。4、全国绿色制造标杆地。制造业碳达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能源结构绿色升级、产业结构低碳调整、生产方式低碳循环成效显著,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5、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省。全省营商环境便利
24、度大幅提升,制造业成本持续降低,政策设计和实施方式与国际接轨,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二、 打响“浙江制造”品牌。建设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提高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率,以高标准引领质量基础高级化。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快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浙江分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建设。推动重点产业国家质检中心建设,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积极引入国内外权威机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品牌。优化质量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体系。到2025年,新增检测实验室面积40万平方米。深入开展产品质量革命。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
25、和产品质量水平。加快推进产品质量全流程监管集成改革,推进“实施一个召回、提升一个产业”行动。加大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设立首席质量官。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支持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等奖项。推进优质名品行动。严格落实省市县三级抽检机制,推进“品字标”品牌建设,提高“浙江制造”品牌价值。深化“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打响“浙里来消费”系列活动,加大“浙江制造”品牌宣传力度。到2025年,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2500家。三、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打好产业基
26、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不断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一)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行动。实施制造强基工程,提高网络通讯、关键仪器设备、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工业控制体系等稳定供应能力,保障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安全稳定运行。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升级行动,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现代纺织和服装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批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制造业集群和百亿级的“新星”产业群。积极培育有控制
27、力和根植性的“链主”企业,提升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结算等核心环节能级,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领和撬动作用,全面推进补链强链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内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全链条防范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全方位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基本形成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相匹配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链体系。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计划2.0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分行业打造标杆县(市、区)和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打造全国制造业改造提升示范区。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以市场化、法
28、治化方式推进落后产能退出。重视传统民生产业的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实施中小微企业竞争力提升工程,完善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体系,优化小微企业园布局。深化品牌、标准、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引导企业品质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打响浙江“品字标”。(二)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壮大生命健康产业。推动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源头创新、精准医疗全链创新、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加速融合创新,加快发展化学创新药、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应用等重点领域。开展药物制剂国际化能力建设,发挥原料药国际竞争优势。培育发展智能医学影像、智能诊疗、智能健康管
29、理等新业态。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主攻先进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做优做强化工、有色金属、稀土磁材、轻纺、建材等传统领域先进基础材料,谋划布局石墨烯、新型显示、金属及高分子增材制造等前沿新材料。畅通新材料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各环节,培育百亿级新材料核心产业链,建设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超前布
30、局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类脑芯片、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物联网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
31、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三章 选址方案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二、 建设
32、区基本情况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浙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杭州是2016年G20峰会举办地,具有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以杭州西湖为中心,纵横交错的风景名胜遍布全省,有2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个国家园林城市、1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9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全省有杭州、宁波、绍兴、衢州、金华、临海、嘉兴、湖州、温州等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
33、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村总数全国第一。在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每一批入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现总入选数已达217项。杭州西湖、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和浙东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江郎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7座浙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还有可供旅游开发的主要海岛景区(点)450余处。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个,4A级以上高等级景区197家,数量分别居全国首位和第二位,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杭州西湖、千岛湖、普陀山、雁荡
34、山、乌镇古镇、奉化溪口滕头、东阳横店影视城、西溪湿地、嘉兴南湖、绍兴鲁迅故居沈园景区、开化根宫佛国、南浔古镇、天台山、神仙居等14家。浙江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来访。“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的深刻影响,全省上下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突出“四个强省”工作导向,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建设“六个浙江”,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开辟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局面。经济发展质量有新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跃上6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数字经济领跑全国,八大万
35、亿产业快速发展,人才新政取得实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新提高,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四大建设”大平台作用凸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协同性、整体性不断提升。改革开放有新突破,以“最多跑一次”为牵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引领对外开放走深走实,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法治浙江、平安浙江、清廉浙江建设成效显著,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加快。美丽浙江建设有新面貌,大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山更绿、地更净、水更清、天更蓝、城乡更美,建
36、成全国首个生态省,“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绿水青山成为浙江最靓丽的名片。人民生活品质有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居全国前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4大类33项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其中18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15项预期性指标绝大多数顺利完成。受国内外环境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规划目标存在差距,累计分别完成98%、98%、91%,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预期目标。总的来看,“十三五”规划目标
37、任务基本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环境面临更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来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趋势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
38、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由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省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释放新需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红利加快转化为新动能。同时,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化逆流加大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风险,人口老龄化、社会转型和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频发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碳达峰和碳中和实践带来新的挑战。综合判断,我省发展处于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9、要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切实肩负起新发展阶段“五大历史使命”,创新突破,奋发有为,全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确定性的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环境面临更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来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
40、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趋势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由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省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释放新需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红利加快转化为新动能。同时,世界经济低迷和全
41、球化逆流加大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风险,人口老龄化、社会转型和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频发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碳达峰和碳中和实践带来新的挑战。综合判断,我省发展处于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切实肩负起新发展阶段“五大历史使命”,创新突破,奋发有为,全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确定性的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业
42、绩。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打造硬核成果、形成发展胜势,率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基本建成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取得实效,形成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突破8.5万亿元、13万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43、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左右,初步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建成乡村振兴示范省,长三角一体化、“四大建设”、海洋强省、山区跨越式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效,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省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面走在前列。努力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重大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重大突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3%左右,重要指标实现“六倍增六提
44、升”,初步建成一批大科学装置,基本形成新型实验室体系、区域性创新平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新材料科创高地,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走在前列。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最优省、市场机制最活省、改革探索领跑省,基本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均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6000亿元
45、,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方面走在前列。努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的先进文化、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浙江历史为依托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浙江精神为底色的创新文化、以数字经济为支撑的数字文化全面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6400亿元,文化自信充分彰显、文化形象更加鲜明、文化素质显著提升,形成具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古今辉映、诗画交融的文化浙江新格局,在人的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3%以上,
46、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达到95以上,所有设区城市和60%的县(市、区)完成“无废城市”建设,节能减排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拓宽,诗画浙江大花园基本建成、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美誉度显著提升,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三、 念好新时代“山海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和山区经济协同发展,加快形成“一湾引领、两翼提升、四极辐射、全域美丽”的省域空间发展总体格局。(一
47、)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聚焦高质量、一体化,打造长三角创新发展极、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长三角幸福美丽大花园和长三角改革开放引领区。加快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江南水乡客厅”、祥符荡科创绿谷。共同实施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行动,共建“数字长三角”,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谋划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深化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共同推进长三角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共建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积极推进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浙南闽东合作发展区规划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