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504724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陈玉荣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粗放型、掠夺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预计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 90 亿,这将对世界农业发展提出巨大的挑战。能否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能否保证粮食安全将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几十年

2、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基本实现了“用 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21%的人口”的奇迹。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本文根据荆门建设生态农业的实践,就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探讨。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思路。“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且最近几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5 年的 18.31 亿亩减少到 2010 年的 18.26 亿亩,预计到 2015年和 2020 年分别减少到 17.98 亿亩和 17.69 亿亩。18 亿亩左右的耕地要生产出 13 多亿张嘴吃的食物,这在全球任何国家中都是难度最大的。不仅如此,

3、根据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我国耕地优等田地和高等田地仅占 32.6%、中等田地占 50.6%、低产田地占 16.7%,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低。上述结果是综合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得出来的,是比较科学的。由此可知,我国低产田的面积在 6 亿亩左右。目前,我国粮食产量是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下去是存在严重隐患的。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总量的 9%,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 35%和20%。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比世界水平高 2.5 至 5 倍,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

4、染的作物面积达 12 亿亩,导致了水源污染、土地流失、河道淤塞、海洋污染、生态变迁和疾病丛生等严重环境问题并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化肥农药的应用虽然使过往 40 年的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一倍,但是近 20 年发现,在不断增加化肥的使用时,农作物的产量却显示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原因是化肥、农药等合成化学物导致土壤中的固氮根菌及其它有机生物的死亡和它们与植物间的共生作用的下降,继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繁衍并有所发明,正是因为人类掌握了生产食物的技术和方法,掌握了一年四季作物生长的规律,这就是农业的发明。畜牧业是人类直接利用动物,而作物需要在合理的水、肥、气、热、光、温条件下,才能够获得粮

5、食,其中害虫与杂草还来与人类争夺资源。农业是一门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没有了农业,人类社会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加上史前文明,人类与作物打交道的历史有八九千年,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国耕地连续利用几千年不退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然而,遗憾的是,自从上世纪 70 年末以来,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农业技术,引进所谓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即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锄禾日当午”式的耕作方式,被机器替代了,人变得懒了,地变得馋了,农田充满了污染物。短短几十年,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 1%,农田里每年聚集着不可降解的农膜。工业化农业,已经大大动摇了我们

6、农业的根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未来农业只能走“用地养地”、“精耕细作”、配合一定现代化设备和生态技术的生态农业。因此,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至少得回到循环性的生态农业上来。这样的农业方式应该是有动物和植物共同参与的,虫害的防治由物理的和生物的方式解决,少用或不用化学的方法解决,动物的粪便成为种粮的有机肥料,建立完整的农业循环生物链。未来中国的农业大量的空间是在秸秆和土壤上做文章,即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1.标准化、组织化发展。一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生产出外观统一、内质符合要求的优质农产品,提升农业产业的标准化水平;二是加强农业合作文化建设,扶持和帮助农民走合作的路子,根据农田、园地

7、、林地等资源优势和不同的区域生产特点,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组织形式,提升组织化水平。2.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产业优势,确立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在短期内形成规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突破,快见成效。3.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按照有利于形成高效产业的原则。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按照产业化方向安排项目、组织生产和经营。坚持把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一头对接市场,一头对接农户,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对策

8、。要实现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就要充分利用作物秸秆饲养牲畜,用牲畜的粪便堆制有机肥回归大地,培肥地力。根据估算,我国年产秸秆 6-7 亿吨,折合鲜重达 18-21 亿吨。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如养牛养羊等反刍动物,则相当于得到 1 亿吨的活牛重,以 54%的出肉率计算,等于 5400 万吨纯牛肉,或 2.7 亿吨粮食(1 斤肉等于 5 斤粮的营养和热量),扣除育肥过程中消耗的 1 亿吨粮,净增加 1.7 亿吨粮食。另外,每头牛还产出了约 5 吨牛粪, 这些牛粪施加到大田里,即使使用一半的化肥,还可带来 10-20%的增产效应。如果有效利用秸秆资源,那么牛羊这些流动的“化肥厂”所制造的有机肥量将十分巨大。

9、试想,什么样的技术有如此强大的威力?生态学的解决方案是从牲畜嘴里夺出粮食来。当然,上述是理论计算值,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能够将 50%的秸秆利用起来就是很不错的增产计划了。初步计算,如将全国 50%的秸秆利用起来,就可以支撑 3.6-4.2亿头牛,增加牛粪 32.8-38.3 亿吨,折合 2835-3310 万吨硫酸胺。而且有机肥的大量使用对土壤地力的提高作用很大,根据我们在山东长达八年的有机肥还田实验,在一块低产田上每年每亩施用五吨牛粪,土壤有机质从 0.7%恢复到了 2%。1 亩地的秸秆生物量相当于 10 亩草原生物量,所以还要考虑60 亿亩草原恢复生产力带来的粮食节约。我们做过“极端”的试

10、验,如果草原自由散养柴鸡,即使没有任何饲料补充,1 亩草原上的草籽、草叶、昆虫等也能够满足至少 1 只鸡生存,且对草原基本没有破坏。这笔账算下来,全国还可以增加 31.5 亿公斤纯有机鸡肉,相当于 0.158 亿吨粮食。加上上述秸秆养牛净增粮食产量,两项之和就有 1.858 亿吨,等于全国粮食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7%。没有任何一项常规农业技术技术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增产效果。有了这些增加的“大粮食”,中国人不仅能够吃饱,还能够吃好。另外,生态农业生产的食品是健康安全的食品,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能够吸引农民返乡务农,理性回归。与此同时,生态农业使农业从业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并可带动大学生就业和科技推广

11、。“畜南下,禽北上”恢复草原并提高耕地生产力。要实现关于未来生态农业的整体布局,需要用到我们较早之前提出的一个战略思路,即“畜南下,禽北上”。该思路主要针对减少牧区牲畜、恢复草原和解决农区秸秆污染、大量化肥造成地力下降等问题。我国有各类草地约 60 亿亩,是农田的三倍多,占整个国土面积的 41%。但是如此广阔的草原并没有喂饱数量仅为 1/3 的牧区牛羊。连续多年的放牧造成了我国 90%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而全国 18 亿亩农田每年能产 7 亿吨秸秆,这些秸秆是优良的牧草。与此同时,中国平均每人每年需求 3.7 只鸡,目前鸡主要在农区养殖,人禽争粮。简单地说,“畜南下,禽北上”,就是将牧区

12、的牲畜转移到秸秆过剩的农区饲养,将农区集中饲养的家禽转移到草原牧区散养。因此,牲畜的主产区应由内蒙古草原、西藏、新疆、青海等低光合生产的传统牧区进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南等的粮食生产大省,即畜要“南下”;而禽类应进入草原的传统牧区,即禽“北上”。生态农业初步布局。我们的整体思路是在不影响粮食数量安全格局的前提下,利用我国 18 亿亩耕地中的 6 亿亩低产田和生态保护区域发展符合国情的“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双重的“粮食安全”,增产增收,保护环境。用生态学的办法,用大量有机肥培育地力,加之配套的生态关键技术,把低产田变成高产田,实现吨粮田;生态保护区域本身环境质量非常高,非常适宜规划生态农业

13、,利用环境资源优势和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生产优质健康食品;由于 1 亩地生产的秸秆生物量相当于 10 亩草原生物量,在农区养牛等牲畜,这样就解放了草原的放牧压力,换之在草原放养鸡禽,并用生态养殖的方法养殖少量牛羊,起到保护 60 亿亩的草原的目的,同时增加效益;加上 24 亿亩的森林,9.9 亿亩的湿地,和 300 万平方公里海洋,这些区域完全可以告别现在农业流动危害要素,生产安全的食物。使将近 70%的国土环境得到严格保护,远离化学污染,减少环境治理费用和医疗费用,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大幅提高。1.高点定位,科学规划。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为此,要立足实际,超前

14、谋划,明确定位,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科学制定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注意把不同的高效农业生态模式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内容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地发展。2.园区建设,示范带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推进技术创新集成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作为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总抓手,以园区带产业、以产业兴园区。总结农业现代示范园区的建设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并推广具有代表性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发展。通过典型示范、效益吸引,形成一批具有良好效益的典型,建设一批休闲农业、旅游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园

15、等精品典型,形成以精品典型为辐射点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群和产业带。3.培植龙头,延长链条。以组织化、规模化为方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适应产业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组织形式,一头对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形成“龙型”的生产经营体系。一是加速土地规模经营。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合理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集中连片种养的条件,便于基础设施改善和设施农业发展,吸引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二是以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引导农户自主联合。三是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扩大合作。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带动功能的发挥,放在与农户连接机制建设上。大力发展“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促进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相协调,避免企业与民争利,实现农企互动、产销对接,形成带动规范生产、促进农户增收的组织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互联网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