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医学和蒙药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古医学和蒙药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探讨.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蒙古医学蒙古族医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结晶,也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地域特点的医学科学。它不仅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经验丰富、药量少、疗效好,经济方便,适应广大牧民生活和劳动特点,为北方各族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蒙古族同其它民族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的历史岁月。原始人类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也会发现一些有特殊作用的物质,如有芳香、收敛、泻下、致吐等作用的或有毒的物质,就有可能启发人们对自然药物的认识,当有疾病的时候,用为治疗的药物。从历史文献上看,早在十二世纪以前的蒙古部落中已经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那时蒙古民族以游牧
2、生活为主。狩猎为辅,还有些相适应的家庭手工业。他们劳动和生息在北京辽阔的蒙古草原和茂密的森林之中。宗教上信仰萨满教。古代蒙古族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界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疗知识,发明了最早的医疗保健方法。可惜的是传下来的成文史料很少。根据散见于有关著作中的记载,对传统的蒙医临床经验和流传于民间治疗方法的分析,可以断定已经出现了适应当时社会生活条件的具有独特内容和方法的蒙古医药知识。如炙疗、外伤治疗与正骨、饮食疗法、民间用药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大约公元七世纪,在唐朝望河,今天我国版图内的额尔古纳河南岸幽深的密林里,蒙古族的先民,便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公元 1206 年,蒙古各部在翰
3、难河畔召开了忽里勤台(大聚会) ,会上成吉思汗被推戴为全蒙古的大汗,建立了封建的蒙古汗国。当时蒙古汗国控制了与东及兴安岭,南以金朝为邻,西括阿尔泰山,北至贝加尔湖这块广大的草原地区。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大举西征,占领了今中央亚细亚直到欧洲东部和今伊朗北部,建立起横跨亚欧的四个蒙古汗国。公元 1271年。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必烈入主中原,建国号为“元” ,并于 1279 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中国自五代以来将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忽必烈建立的元明,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统一和奠定了我国的版图,沟通了国内各民族以及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由于东征西战,中国的印刷术、纸、罗盘等
4、传入欧洲,同时也使中外医药科学上有了更多的联系和交流。元代医事制度则除设太医院、御药院外,另外还在大都(北京)和上都(开半)各设回回药物院一所。太医院饮膳太医忽思慧著有饮膳正要三卷,为我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回回药物院的回回药方一书流传,计分三十六卷,这是一反映西部少数民族的阿拉伯医学为主要内容的著作,现该书尚保留残书四卷。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蒙古医学不断与兄弟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先后吸取了藏医及部分中医学术理论,逐步形成了既有独特的理论又有丰富医疗经验的近代蒙医药学术体系。如元代蒙医学家沙图穆苏用汉文撰写了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其中治疗风寒湿庳的方剂较多,反映了蒙医的特点。十四世纪,蒙古族翻译家
5、沙拉布僧格,将古代印度佛学巨著金光明最胜王经从维吾尔文和藏文译成蒙文,其中有古代印度医学吠院医学部分。由此印度传统医学书初次被引进蒙古地区。特别是在十六世纪,随着西藏喇嘛教的传入,西藏四部医典和印度大藏经 、 丹珠尔经 (其中载有寿命吠陀八支心要集)等藏、印医学理论,开始广泛传播于蒙古地区。于是蒙古族医学家们在传统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了印、藏医学之核心占星五元学说和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理论,并把宅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相互渗透加以吸收。当时,许多蒙古族医学家将汉、藏医学理论和印度医学理论灵活地、创造性地同本民族的生活、生产和疾病情况以及地区特点结合起来,编写了大量的医药学著作,为蒙
6、医药学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奠定了基础。其中具有代表性者有:十七世纪著名蒙医学家占布拉、著有曼阿嘎仁钦仲乃一书,木刻版本。记述了蒙医治疗各科疾病的方药,是一部较完整的蒙药方集。十八世纪蒙医药学家松巴堪布伊会巴拉吉尔,著有都德泽 梯格巴 (甘露滴珠) 、都德泽、楚准 (甘露原理) 、 都德泽斯勒嘎日 (甘露诊疗) 、都德泽嗄敦 (甘露临证鉴别诊疗集) 、 西勒嘎日 莫隆 (识药品鉴)等一整套蒙医药著作。还有蒙医药学家洛布桑、索勒日哈木,著有萨达格索勒道日总 (脉诀概要) 、 巴萨莫曼玛尔 吉苏勒(巴莎木制药法) 、 曼奥西吉德 (药物识别)等著作。十九世纪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著有索斯尔米
7、格金 (蒙药正典)一书。本书共收集了 879 种药物,并附有 576 幅播图。还有著名蒙医药学家罗布桑 全普乐、通过一生的临床实践,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著有哲对宁诺尔 (实用蒙医药学)一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著名蒙医药学家化日格丹达尔,著有阿如拉茵波菜瓦 (诃黎勒晶珠医药学鉴) 、 蓝图博 塔拉布尔(增补医疗释解)等蒙医药著作,进一步推进了蒙医药学的发展。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蒙医药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先后涌现出许多医学家和蒙医药专著。其中库西卡编著了蒙医验方集 ,并附有蒙、藏、汉、满四体合璧的蒙药名录:伊希丹森旺吉勒编著了珊瑚方剂 ;吉格木经丹森札木莎编著了普乐方 ;敖斯尔编
8、著了医方与手法 ;阿格旺隆日格图本丹尼玛编著了珊瑚珠方使蒙医药学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北方民族医药特点和地域特点的近代蒙古医药学。为保障北疆各族人民的健康及蒙古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解放后,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医(民族医)政策,促进了蒙医蒙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内蒙古广大牧区及部分农区,普通建立了蒙医医院,借蒙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蒙医药二作者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及疑难病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内蒙古自治区和部分均建立了蒙医药科研机构,在系统理论研究、药物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自治区建立了蒙医高等院校,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蒙医药人才,借蒙医药药学和发展后继有
9、人。近年来,广大蒙医药工作者广泛地搜集各地的蒙药方剂,对全区各地的蒙药资源进行了普查,开展了采、种、制、用的活动,并加强了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现代化蒙药制药厂,借蒙药开始工厂化生产,满足了区内外的需要。从而进一步继承发扬了蒙医药学,使其更好地为各族人民服务。内蒙古蒙药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探讨蒙古族医药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民族医学。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蒙医药学不断与兄弟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先后汲取了藏医及部分医药学术、其他少数民族用药等,逐步形成了既有独特的理论又有丰富医疗经验的近代蒙药学体系。所以,蒙医用药很广泛,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化学制品,蒙药材约有 2230 多种。经调
10、考证的蒙药材,共计 13 类,1342 种。内蒙古地处内陆,区域辽阔,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座天然生物资源宝库。特别是野生药材资源品种多、分布广、蕴藏量大,是甘草、沙棘、麻黄、金莲花、野玫瑰果、肉苁黄民、赤芍、枸杞、北草乌、黄苓、桔梗 、冷蒿、锁阳、远志、手掌参、鹿茸牛羊草结等名贵药材的主产区。内蒙古地区药材资源的分布同植被的分布一样,受着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剩约,表现出与生态环境相统一的规律性。内蒙古野生药材资源中,除中药、蒙首交叉使用的品种开发利用较多外、蒙古专用药材一直没有大量开采利用。如山沉香、文冠木、香青兰、黄花乌头、北草乌、紫花高乌头、野猪类、牛羊草结、
11、五灵脂、禹 士、光明盐、土牛黄、石牛黄、野麻子、莲座蓟、唐松草、手参等专用蒙药材只是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有过生产收购,总量也不过数千公斤至数万公斤,因为主要使用蒙药的广大牧区、地广人稀,蒙药的使用比较分散,用量也没有中药大,经营单位也从经济效益考虑,只是临进组织收购一些专用品种,随收随销、大多数地产蒙药材仍由医疗单位和蒙医自采自用。只有个别蒙药材如水棘1997 年前(未上国家药典以前) ,是默默无闻的一种野果,它的药用价值问世以后,不久全国形成了沙棘热,闻名于中外。生产个各类沙棘系列药品、沙棘饮料、沙棘酒、沙棘保健食品等,且供不应求,正在不断扩大利用量。再者,内蒙古矿物药资源也很丰富。其中较重要
12、的有辽西低山丘陵地立的素饭石,内蒙古高原产盐、碱、硝、石膏、寒水石、土牛黄牛黄、禹粮土、鄂尔多斯高原产龙骨、龙齿、碱、芒硝,阿拉善高原产硝,盐矿类药材等。还有磷、钾盐、溴、砷、稀土等矿产也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药用野生动力物有鹅喉羚羊、黄羊、鹿、罕达犴、野兔、沙鸡、狼、狐狸、刺猬、黑獐、野猎、水獭、雕、鼯鼠、全蝎、马、牛、羊、猪、鸡、驴、骆驼、獾子、地龙、鳖、鲁蟾蜍、麝鼠、斑 等。根据历次调醒及资料统计,内蒙古药用植物有 1000 余种,药用动物 120 多种,药用矿物 40 多种。综上所述,今后积极开发利用内蒙古蒙药资源,这对山区人民致富,内蒙古经济建设,丰富祖国医药学,均有重要意义,并应做出宇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