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微型逆变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范文】.docx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5045587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微型逆变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连云港微型逆变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云港微型逆变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微型逆变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范文】.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连云港微型逆变器项目实施方案连云港微型逆变器项目实施方案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8一、 轻资产高ROE特征,国内外发展逻辑差异化8二、 光伏平价时代开启,逆变器需求高增8三、 培育高效内需体系10四、 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海滨城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11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16一、 项目概述16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18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8四、 资金筹措方案19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9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9七、 环境影响19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20九、 研究范围21十、 研究结论21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2第三章

2、选址方案24一、 项目选址原则2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4三、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产业强市31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6第四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38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8二、 建设方案39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0第五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42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2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2第六章 法人治理4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4二、 董事46三、 高级管理人员50四、 监事53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56一、 公司发展规划56二、 保障措施57第八章 技术方案6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0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62三、

3、质量管理63四、 设备选型方案6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65第九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成品管理67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67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67第十章 节能方案69一、 项目节能概述69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0能耗分析一览表71三、 项目节能措施71四、 节能综合评价73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74一、 人力资源配置74劳动定员一览表74二、 员工技能培训74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分析76一、 编制依据76二、 防范措施78三、 预期效果评价84第十三章 项目投资计划85一、 编制说明85二、 建设投资8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86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7建设投资

4、估算表88三、 建设期利息8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0四、 流动资金91流动资金估算表91五、 项目总投资9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3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4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95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9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2三、 偿债能力分析10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4第十五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106一、 项目风险分析106二、 项目风险对策108第十六章 招标、投

5、标111一、 项目招标依据111二、 项目招标范围111三、 招标要求112四、 招标组织方式112五、 招标信息发布116第十七章 总结117第十八章 附表附录11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8建设投资估算表11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1流动资金估算表12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8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轻资产高ROE特征,国内外发展逻辑差异化逆变器企业具有流动资产占比高、资产周转率较高的特点

6、,固定资产周转次数也高于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微逆毛利率高于组串,储能打造新增长极。国内外竞争格局有异,发展逻辑差异化。海外大型地面电站发展多年,客户对性能、可靠性要求高而对价格不敏感,利润空间广,品牌为大型客户重要选择依据。分布式电站在海外市场占比大,逆变器环节位于产业链偏下游位置,C端消费属性明显,有赖于经销渠道开拓。国内市场逆变器毛利率远低于海外,市场竞争激烈,逆变器企业只有加强研发、掌握价格优势才能掌握核心竞争力。二、 光伏平价时代开启,逆变器需求高增逆变器为协助电能转换,面对光伏+储能两大高增需求场景。逆变器为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必要部件,以实现电力变换的基本功能,具体看来,光伏逆变器将

7、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符合并网电能质量要求的交流电,而储能变流器兼具离网和并网功能,可实现直流交流双向变流,协助储能装置与外界进行电能交换。与简单电力变换装置不同,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核心,还具有以下多种复合功能:1)使光伏发电系统获得最大输出效率,通过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追踪并控制光伏组件稳定工作在最佳功率点上;2)与电网实现交互,如波形采样、电网远程调度等;3)检测并记录发电信息并及时上传至用户监控设备,包括功率、发电量、发电收益等数据;4)监测并判断光伏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及故障类型,并主动采取措施(如关断);5)扩展多种功能接口,如电池储能接口、智能家电接口,可实时监测家庭能耗

8、情况,为家庭能源智能管理提供数据支撑。2022年1月国家能源集团发布新能源智能电站建设规范,提出了包含智能发电(ICS)和智慧管理(IMS)两大平台的智能应用架构,构建了智能电站智能化分级标准,并编制评分细则,有望进一步推动电站智能化发展。逆变器作为集成电网交互、信息管理、故障诊断等智能化功能于一身的组件,在电站智能化趋势下其重要性将进一步突显。平价时代开启,光伏新增装机需求打开。随光伏组件、逆变器等环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显现,光伏电站LCOE(LevelizedCostofElectricity,平准发电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性提升,行业进入“平价时代”。据CPIA,2021年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

9、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在1000h、1200h、1500h、1800h下LCOE分别达0.37、0.31、0.25、0.21元/kWh和0.33、0.28、0.22、0.19元/kWh,与燃煤上网电价相当,经济性逻辑已走通。据国家发改委,除青海省外,2021年各省光伏上网指导价均低于燃煤基准价。虽然受2021年硅料价格上涨影响,成本抬升,光伏系统价格较2020年小幅上涨,但随上游硅料扩产节奏推进和技术进步对冲,成本端短期压力将逐步缓解,光伏系统LCOE下降趋势不改,有望刺激光伏装机需求进一步打开。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持续提升,近10年CAGR达15%。全球碳中和加速背景下,光伏系统LCOE不断下降,光

10、伏新增装机保持高增长。据IRENA,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2011年的31.9GW增长至2021年的132.8GW,CAGR达15%。从市场结构上看,欧洲市场崛起较早且保持稳定,中国、印度、美国市场快速增长,CAGR分别达38%、35%、24%。据CPIA,2021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达54.88GW,同比+13.9%。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据CPIA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测算,对应“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装机或将超过75GW。三、 培育高效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充分发挥

11、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一)全面促进消费坚持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激发消费潜力,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二)拓展投资空间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在产业投入上争当表率,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使投资在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功能、强后劲、促协调等方面持续发挥支撑作用。四、 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海滨城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城市强支点,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一

12、)构建国土开发保护新格局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完善全覆盖的国土空间保护制度,强化空间发展统筹协调,保障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落地。1、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持续优化“一区一带两轴”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要素集聚的规模优势,不断强化以中心城区、赣榆片区和徐圩片区为核心的连云港都市区中心功能和发展密度,提升发展位势和综合带动能力。继续深入挖掘沿海发展带港口、岸线等优势,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和组团开发,打造重化工业基地和区域航运物流中心。2、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城乡国土空间一体化设计,统筹安排市镇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城镇建设、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精准划定“三线”

13、,实行差异化管控,提高国土空间开发品质。3、提升国土空间治理开发水平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精准调控建设用地,挖掘存量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复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结构,提升开发效率。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统领作用,强化空间发展统筹协调,支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等城市发展定位,保障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科学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和重点开发区域。4、促进海陆统筹协调开发坚持

14、陆海产业功能、交通体系统筹发展,推进港产城融合,优化陆海统筹发展结构效率。加强围填海的环境保护,实施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建设海洋生态岛链。(二)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推进港产城融合有序更新,深入推进“城市东进、拥抱大海”,更大力度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在城市功能和品质上走在前列,建设和谐宜居、健康安全、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海港中心城市。1、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功能品质和辐射能力,打造高层次开放合作平台,提升高端商务、现代商贸、信息服务、创意创新等功能,提高经济密度和空间利用效率,增强人口承载能力。2、建设宜居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支撑能力,增强金融、商务、商贸、信息、法律等综合服务功

15、能,优化城市综合体和商业设施功能,发展国际商务中心,培育综合型特色消费中心,发展总部经济,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3、建设智能城市建设“城市大脑”,加快发展新基建,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智慧路灯、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经济服务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城市现代化治理提质增效。4、建设韧性城市超前谋划布局城市“生命线”系统、应急救援和物资储备系统,提升各类设施平战转化能力。5、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市政设施服务能力,推动城中村、老

16、旧小区改造、老旧产业区村居搬迁等,开展完整居住小区和绿色社区建设,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不低于28%,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覆盖率不低于98%。加快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2%。完善城市景观系统,打造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城市生态空间。(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加快常住人口市民化,提升城镇化质量。1、完善城镇承载服务功能强化县城综合带动能力。把县城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县城环境卫

17、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推进东海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提升全市县城承载能力。推进东海撤县建市。加快县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东海县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实现生活更加智慧、便捷、高效。2、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具备条件的农业人口“落户无门槛,迁入无障碍”。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连云港微型逆变器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5、项目联系人:金xx(二)

18、主办单位基本情况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

19、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

20、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72.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套微型逆变器/年。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持续提升,带动中小功率

21、组串式逆变器高增。随光伏发电系统进入平价时代、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等驱动因素成果逐渐显现,分布式光伏需求高增。据CPIA,2021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29.28GW,在全国光伏总装机量中占比首次达到53%,同比+21pcts,推动工商业及户用光伏主要应用的中小功率组串式逆变器高增。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8925.0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58.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18%;建设期利息294.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2%;流动资金4572.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81%。四、 资金筹措方

22、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28925.0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6921.65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2003.38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26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2532.27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7359.42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94%。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63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1743.95万元(产值)。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

23、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七、 环境影响本项目所选生产工艺及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严格采取环评报告规定的环境保护对策后,各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仅从环保角度来看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国制造2025;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3、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4、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6、关于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

24、技术参数;8、相关产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公开信息。(二)编制原则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报告确定按如下原则编制: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主管部门制定的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设计规定、规范及标准。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力求节能降耗。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九、 研究范围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

25、行研究;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8、提出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十、 研究结论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8000.00约72.00亩1.1总建筑面积87341.061.2基底面积29760

26、.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7.212总投资万元28925.032.1建设投资万元24058.702.1.1工程费用万元21630.582.1.2其他费用万元1882.692.1.3预备费万元545.432.2建设期利息万元294.082.3流动资金万元4572.253资金筹措万元28925.033.1自筹资金万元16921.653.2银行贷款万元12003.384营业收入万元52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2532.276利润总额万元9812.567净利润万元7359.428所得税万元2453.149增值税万元2126.4310税金及附加万元255.1711纳税总额万元48

27、34.7412工业增加值万元16526.3313盈亏平衡点万元21743.95产值14回收期年5.6315内部收益率19.9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711.66所得税后第三章 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连云港,江苏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海州”。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因海港,得名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中部,东濒黄海,属温带季风气候,东部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与徐州市、宿迁市相连,南部与淮安市和盐城市毗邻,北至西北

28、与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相邻,下辖3个区、3个县,土地面积7615平方公里,海域6677平方公里。2019年末户籍人口534.4万人。按照2035年远景目标的阶段性部署安排,“十四五”时期,创造性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以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的发展,建设“强富美高”连云港,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迈上新台阶、进入新境界。高质发展更加强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在发展速度和效率上走在前列。累计产业投资6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跨越2个千亿元台阶,工业应税销售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显著增强,科技

29、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更加顺畅,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基本建成,“中华药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海洋经济做大做强,数字连云港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赶超进位,市域内部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和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社会民生更加优化,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加大,普惠型、均等化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教育发展水平整体

30、跃升,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网络体系更加完善,医疗、养老保险等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更大改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自然生态更加向好,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两山”理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美丽连云港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化工整治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建设公园城市,构建美丽乡

31、村,山海之美、生态之美、城乡之美、人文之美充分彰显。社会文明更加进步,精神文化明显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凝聚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文明创建纵深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申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养明显提高。深化改革更加拓展,开放能级明显提升。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出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资

32、国企改革等取得更显著成效,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平台载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东西双向开放不断深化,支点城市全面构建,“东方大港”地位凸显,“两基地、一班列”提档升级,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水平开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港口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600万标箱,外贸进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40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7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五年累计固定资产

33、投资突破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聚力实施“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企业培育三大行动计划,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完成产业投资43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于2018年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3.1:44.4:42.5调整为11.8:41.9:46.3。服务业现代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态势逐步呈现,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改革开放谱写新篇章。成功举办连云港论坛、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等重大活动,上合物流园获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优秀物流园区。中国(江苏

34、)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获批建设,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机场和两翼港区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商事制度等改革经验获激励。新机场开工建设,连徐、连盐、连青、连淮铁路开通运营。连云港区30万吨级航道建成,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开工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主体完工。2020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52亿吨、集装箱运量480万标箱。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党政机构、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社会事业、民主法治等领域改革有序实施,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改革品牌。创新驱动展现新活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0%,研发支

35、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13%,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90%。全市中国专利金奖数量苏北第一。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钢铁基地推进建设,“中华药港”建设全面铺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加速发展。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恒瑞、豪森、正大天晴、康缘等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医药企业创新力排行前列,化工、冶金、轻纺等行业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提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52项。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开工建设。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获评国家产业技术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

36、收。东海县获批设立省级高新区、农业高新区。港产城融合得到新提升。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城市更新,成为全国首个城市家具标准化示范城市,获批省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连云新城、赣榆新城区建设全面提速,老城改造步伐加快,“外畅内达、安全高效的一横两纵一环”的市域综合交通走廊规划建设。建成省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形成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和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苏北领先,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围绕充分发挥港口和城市的产业服务功能,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建设深入推进,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沿海新型工业基地,以物流业为主导

37、联结“一带一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全面加速,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以城支撑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取得新进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能力稳步提升,获批绿化模范城市、花果山5A级景区、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等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等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探索建立以流域为管辖范围的灌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法庭,建成全国首个海洋牧场环境司

38、法执行基地,劳务代偿、异地补植、增殖放流等修复性司法经验全国推广。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湾长制”“断面长制”,创新建立“管长制”“点位长制”,石梁河等水域无序采砂乱象得到有效整治,获批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地区,开展蓝色海湾整治,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城市。加大饮用水源地整治,区域供水入户率达99%以上,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大气、噪声、土壤等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并持续改善,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安全处置水平稳步提升,区域环境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明显提升。展望2035年,我市与全省一道,基本实

39、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科技创新在更多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重大突破。新型工业化得到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水平更加提高,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打造成为国际枢纽海港,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开放载体达到更高水准,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优势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交通强市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山海生态优势充分彰显,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成为美丽江苏的港城样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前

40、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连云港在“高质发展”坚定步伐中,展现出“后发先至”的昂扬姿态、壮美图景。三、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产业强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筑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协同提升的格局,在产业协调发展上争当表率,实现三次产业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协调发展。(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转型升级上争当表率,推动产业集聚化、集群化、协同化、高端化发展,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

41、,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1、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抓手,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着力点,强化创新,深化融合,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引进高水平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加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要素保障等服务功能集成供给,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2、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打造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完善石化产业空间布局,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为核心区,以灌云县临港产业区、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为拓展区,柘汪临港产业区为协同发展区,带动连云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协同耦合,坚持错位发展,促进资源共享,高质量承接石化产业转移,建设“大型化、一体

42、化、高端化、精细化”的国际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到2025年,石化产业应税销售收入3000亿元。3、建设“中华药港”建设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大创新型医药企业梯次培育力度,鼓励医药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支持医药企业参与或主导重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提升在全国、全球医药科技创新领域影响力。推动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物、先进医疗设备及医用耗材、生物技术及产品、海洋生物医药、医药电子商务、保健养生产品、健康服务业等细分产业发展,构建“防治养”一体化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推动医药研发外包、医药生产外包、定制研发生产、合同销售组织等

43、新型医药专业外包服务模式发展,提升产业能级,提高产业运行效率。4、建设国内领先材料产业基地依托特色优势,做强做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建设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到2025年,材料产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千亿元规模。5、壮大装备制造业以关键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等为主攻方向,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鼓励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应用,提高柔性个性化生产能力,推动专业化增值服务,提升产业质效。以专用装备、新型电力装备、农用机械装备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大型智能工程机械、智能矿山机械、自动化港航装备、风电核电装备、农业机械、纺织机

44、械后整理设备、碳纤维成套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为重点,以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关键领域重大装备技术攻关和研制,巩固提升优势装备制造业。加强军民融合,做大做强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系统等智能装备产业。到2025年,装备制造业应税销售收入500亿元。6、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加快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结合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技术研发和成果就地转化。推动风电装备制造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加强关键核心部件研发,强化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提质发展光热光伏及海上风电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光伏发电、海上风电等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在关键技术、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

45、。7、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聚焦前沿科技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攻关突破、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数字创意、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在促进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上成为标杆。8、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导向,探索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布局调整,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在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上成为标杆。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制造模式转变,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46、量。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催生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推动不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环境承载要求和安全保障标准的存量产能转移搬迁、转型升级。9、增强企业竞争力实施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提升强优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带动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发展壮大上市企业队伍,形成产业层次高、产品质量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环保安全标准高的企业发展新局面。引导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客户服务数字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建设国家现代海洋城市深入推进向海发展,巩固扩大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推动海洋一二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1、建设高水平沿海产业带培育壮大高效特色海洋渔业。推进工厂化海水养殖、多营养层级海水增养殖、深远海养殖、远洋捕捞,发展冷链物流、水产电商等产业,鼓励发展海洋休闲渔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发展休闲渔船建设和海洋牧场等,拓展渔业功能,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加快综合性海外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步伐,推动远洋渔业经贸合作,开拓远洋渔业资源。推进南极磷虾产业园建设,参与国际渔业资源开发,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