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创作与教学_张均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诗歌创作与教学_张均汉.doc(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DOI:10.16660/ki.1674-098x.2013.13.134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浅 谈诗 歌 创 作 与教 学 创 新 教 育 摘 要: 张均汉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诗歌可以化作雨露滋养我们的心灵,诗歌可以成为信念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幸福,诗歌可以是太阳,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温暖,诗歌是一个 时代的印记,诗歌是 一个社会的记录,诗歌是一个人生的 诠释,我们可以用诗歌 来撼动天地。 关键词:诗歌 创作 教学 中图分 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98X(20
2、13)05(a)-0186-01 诗歌可以化作雨露滋养我们的心灵,诗 歌可以成为信念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幸福,诗 歌可以是太阳,让我们的世 界变得 温暖,诗 歌是一 个时代的印记,诗歌是 一个社会的 记录,诗歌是一个人生的诠释,我们可以用 诗歌来撼动天地。 如果你是诗人,就要用诗歌释放自己的 情感,用诗歌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诗歌来描 绘我们的 时代。用诗歌 来向社会传递出正 能量,歌颂时代的辉煌。 作为一个诗人,我们要为读者来写诗歌, 要为学者来写诗歌,要为我们自己来写诗歌, 诗歌可以是文明的载体,可以 是赞美的方式, 可以是智慧的表现,可以是社会发展的痕迹, 我们要写出能够沁入人心的诗歌。 那么,
3、如何进行诗歌创作与教学呢?下 面谈谈本人的一些感受。 1 学会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是 教好诗歌必要的前提 诗歌教 学既可以让课堂的氛围变得和 谐快乐,又能够向学生传 递知识,用诗歌的 优美来武装他们自己。 诗歌赏析就 如同在 细细品尝一道美味 的菜,各人有个人的爱好和口味,酸甜苦辣 样样都有人爱。当我们吃菜时,有人会偏向 于甜食有人会偏向于辣菜,口感上的喜好也 是各不相同,脆的、软的、弹的、硬的各有各 滋 味。而诗歌的鉴赏也是如此,正如有人喜 好优雅古朴的,有的喜欢自由奔放的,有的 则是喜好富 有现实意义的,当然 浪漫爱情 的喜好的人也很多,从诗歌的形式上来看, 有人偏好建筑美,有的喜欢
4、音乐美,有的喜 欢画面美,有的则是喜好抽象的。从语感来 说,有的诗 歌慷慨激昂,有的诗歌温 婉,有 的时抑时扬。诗歌的风味百般,各种滋味都 有人爱,这也是诗歌艺术引人入胜的原因。 诗 歌赏 析 我们 有 很多 需要 注 意 的地 方,一方面我要能够坚持文艺服务于社会的 理念,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定纯文学的品格审 美;诗歌 的作用除 了要 能够表 达作者的思 想,还应该要让阅 读的人能够感 受到诗歌 的美和魅力,通 过美来宣扬作 者的精神和 心灵,为读者坚定信念;诗歌要能够想民之 所想,说民知所说,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来表 达大众的想法,能够和大众产生共鸣;诗歌 是用优美的语句来唤起读者 逐渐淡薄的情
5、感;诗歌是能够净化读者的心灵,提升他们 的精神境界;诗 歌是哲理的载体,是信念的 载体。以文艺来为社会服务,以文艺来推动 社会发展,以文艺来感化人的内心,关怀民 众。歌颂民主、歌颂生活,为发展、和谐、繁 荣喝彩,为维护公平、正义担当。 2 诗歌是文化品格的载体,富有自身的 特点 以诗传 情,以诗明志,诗 歌是语言的延 伸,是艺 术化的语言。抒情的诗歌有多种情 绪,赞美、劝谏、讽刺,还有咏物。 赞美的诗歌,语气措辞都是褒扬的,能 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真挚。 劝谏的诗歌,旨在让人懂得辨是非、知 好坏,具有教育意义。 讽喻诗,情感分明,爱恨表 达的非常明 显。 咏物诗 是对事 物的描 绘,需 要作者能
6、 够深入的了解事物,观察事物,以细致和细 微的描写来深刻的描绘事物。 诗歌属于文学作品,所以文学作品所具 有的内涵,诗歌也必须具 有,文学作品所肩 负 的责任,诗歌也必须负责。文学等同于人 学,是透 过文学表达方 式来展示 时代特征 和时代情感,是以美的形式来向人类传递情 感信息,所以文学作品都很优美,都具有其 特殊的内在意义,能够从中寻找到人生价值 取向。诗 歌创作约束很多,形式和内容都有 相应的要求。面对诗歌创作的一些弊端,要 直言不讳,敢于纠正。诗歌创作要心系国家 百姓,要关心诗歌的未来。 诗歌需要让读者能够获得画面感,透过 文字来 获得视觉效果,想象力要丰富,不需 要拘泥于框框内,要能
7、够跳脱 束缚,独具一 格。诗歌要富有节奏感,犹如优美的旋律,让 人久久难忘,这样才会有韵味。语言的分行 排列不等同于诗歌。诗歌的创作需要实践来 丰富,需要 批评来成长。可以跳脱赋比兴的 约束,但是诗 歌的形式必须存在,我们鼓励 诗歌创新,不提倡形式的思维僵化。 3 诗 歌是作 者情感、经 历和思想的综 合体,具有深刻的含义,是构筑在生活 之上的 诗是心 灵的传 递者,诗是 心灵的 净化 者,诗 是生活 哲理 的体 现,诗 是生活 的积 累,是情感的宣泄,是思想 的奔放,更是人 生观的展现。诗歌是对 过往经历的回顾,是 对生活的顿悟,是一种正是 的情感表 达和 流露。 意象美和意境美是诗 歌的两
8、个 精髓, 诗歌的诗 句容易诵 读记忆,诗歌的意 境让 人久久回味。诗 歌的创 作体现了诗人的个 性,但 是不代表诗 歌就可以脱离社 会责任 的范畴,诗歌应该 是以社会多数人 的接受 为大前提。形、意、情、象共同构建了诗歌, 诗歌创作我们要避免口号式的无意义内容, 语句精炼,能够表达中心思想。 对诗歌的学习也应该是比较个性化的 行 为。但我们 的文学教育往 往更注重主 题 开掘教学。建议充分利用图书室(馆)、阅览 室 和多媒体网络,解决文学 教育教学 途径 问 题。这样 也可 以 解决文学 教育中以人为 本问题,真正 成全 “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 飞 ”,充分体现人本互动、人机互动。还可以 举
9、办诗歌朗诵会,注重传 统文化传承,如传 抄唐宋 名句;也可以抄写当代名句,形成诗 意教学的大课堂。 4 诗歌创作要遵循课 堂教 学与自主创 作相结合的原则 诗歌创作离不开 “用心 ”去抒写。用心, 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 活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只要你能 带着诗人的情怀,去积极参与生活,在参与 中感悟、欣赏、创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创 作中,自觉发挥聪明才智,你就会为历史、为 社 会留下艺术的记录。能用 “真诚 ”与 “可爱 ”的 艺术去抒写胸怀,塑造灵魂,表达对高尚的追 求,对未来的向往,就是让自己的作品体现美 的品格和力量,就是自觉树立家国情怀,就是 不辜负时代对我
10、们的厚爱。 诗 歌教 材是情感、价值、审美态度的载 体,是教学的工具和样板。因此,应当重视、尊 重教材本身而不拘泥于样板。如果你能用心 聆听生活中的声音;用心阅读社会上的财富; 用心感悟和享受学习、创作的快乐。眼中有色 彩,心中有世界,加上自己独特的悟性、灵感参 与,你才有可能 纵情抒写自己的家国情怀,你 也有可能创出新的 时代经典。 总 之,无论是诗歌的课堂教学,还是诗 歌的自主阅读、欣赏,自主创作,都应注意审 美 体验与兴趣爱 好培养,注重诗 歌的时代 意义。时代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思想情感穿越 历史、穿越时空、穿越灵魂,去看诗歌创作。 我 们应该 汲取前人 的经验,生 成自己的灵 气,用自己的耐心、毅力、体验、激情、气魄, 呼 唤真情,开创时代经典。诗歌创作是一种 反省,一种磨练,一种超 越,而经典 则是超 越中生成的灵感的精品,是从心灵流出的真 情思考、责任和使命价值,是穿越痛苦、迷 茫、欣喜、欢乐的一种成熟。它熠熠有光, 娓 娓 成韵,还有一种温润 而坚强坚韧的继 承 和发扬。所以,不管是课堂的诗歌教学,还 是自主创作,都要注重审美体验、兴趣爱好 和时代意义的培养。 186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13 NO.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