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近几年来,技校的招生规模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发挥技校在就业中的作用,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各类院校的重要课题。在这种毕业生分配的新机制的条件下,我学校主管部门在除了给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外,还专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与培养,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材。因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毕业生分配已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向“双向选择”的分配模式。这样必然要求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这也会无形中给毕业生的心理增加
2、负担。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帮助毕业生尽快地适应了解新的就业政策及制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掌握就业技巧。因为一般来说,大学生的人生经历简单,经验缺乏,职业目标不确定,以至在行动上无所适从,就业指导课的设置,将帮助毕业分析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分析工作岗位的利弊,为大学生的成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据反映,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获益匪浅。由此可见,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及参与性为一体的课程,为了上好这门课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尝试,在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其教法进行了一些探索,觉得要注重好以下几个方
3、面的结合: 一、以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开设就业指导课就是为了能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因此,如果在教授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那么将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将不受学生的欢迎。这就要求教师对现行的就业政策要了解、把握,同时还要根据对象的地区、专业等的特点来解决毕业生的实际需要。例如整个就业市场的社会职业状况、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学专业的供求状况及前景。在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中还应包含帮助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通过这些主客观的分析,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既考虑个人的机会,又兼顾社会的需要做出合理的职业
4、定向和职业选择。 具体到课程的教法上,那些涉及到就业的政策、法规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如果只依靠教师的单纯性讲授就会使知识变得枯燥而乏味,这时可以尝试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先自行到报纸、杂志、互联网上去搜集资料,然后要求他们将这些资料在课堂上汇集、分析、讨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使教学具有了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从而不仅使他们锻炼了收集信息的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教学难点、重点的忘记。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还可以采用事例教学法。具体的事例反映了一个问题、一件事情的发展演变过程。选择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时效性的事例,通过以这些事例的分析、讨论,找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
5、思路与方法。由于这些事例都是例证,通过例证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原理,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有真实感、投入感,情理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方法也重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因为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与他人讨论与沟通。事例教学法还可以运用于在讲授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如在讲“面试技巧”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事先安排两名学生“演示”应聘面试的全过程,教师可以从旁加以讲解,“演示”结束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找出演示者的正确及错误之处,再由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陈述,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二、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使教
6、学形式灵活多样 就业指导课的涵盖面是极其丰富的。既包括就业观、就业意识、政策法规的指导,又包含了就业技巧、就业信息的指导。要上好该课程,则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课内与课外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聘请社会成功人士或校外专家开专题讲座,现场解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以请校友现身说法,与在校生交流择业、创业的经验;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录像。再者,还可以采用到现场参观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劳务市场或人才市场去亲自体验,以增强其感性认识,在参观前先布置问题,使参观带有明确性,回来以后再讨论、分析、归纳,教师再加以总结引导。 三、传授就业技巧时应注重与思想
7、教育相结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学生的择业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走进思想的误区,这也是导致他们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有的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讲求“经济收入”“环境舒适”,讲求实在和实惠;有的毕业生缺乏自我认识,就业期望过高;有些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非事业单位、大公司、大企业不可;有些毕业生则自主意识较差,择业欠缺主动。他们一方面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又害怕和回避风险与竞争。对这些毕业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在就业指导课上都应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也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毕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把
8、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求职过程或从业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话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必备的思想素质。因此教育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为了要达到个人的目的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弄虚作假,伪造奖状、证书甚至成绩单;二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违约问题。教育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应具体合同性质,不应随意违约,这样会给用人单位甚至整个学校造成缺乏信誉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会给学生自身带来很大的损失。 自就业指导课设置以来,随着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也要求就业指导课在课程的设置上要进一步完善。 就业指导课是学校毕业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就业指导课不仅能对学生加强思
9、想教育而且能解决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能促使技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关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关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的探讨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这对于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生怎样择业、如何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就业指导课就是要结合国家就业政策与形势,帮助毕业生掌握择业技巧顺利就业。就业指导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性较强的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授课有必要进行探讨。 在教学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案例和模拟教学方法结合是较为理想的。因为,用案例的优势在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10、,启迪构想,触类旁通,通过现场模拟演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事件环境,营造一种准、真、实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摆进去,实实在在地体会求职的现场,让学生体验一下解决问题的真实感受。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有着独特的作用,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重视案例和模拟教学方法结合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师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主要形式,其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诸如教学方法,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模拟的教学正是将案例所涉及的具体内容,通过每个学生的现场的模
11、仿体现出来。这两个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1、采用这两种教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和模拟教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开放教学方式,是区别于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这两种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更严格。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与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师提出的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实践体验,因此,本人通过教学的实践,认为两者结合的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2、采用这两种教法结合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12、,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而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是说,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可有可无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在模拟教学中,由教师设定一个情景,分成几组,学生按照要求进入“角色”,根据内容和时间的长短,进行有问有答,可以“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同时,不仅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经过现场的锻炼和是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便于学生的
13、求职和择业。 3、采用这两种教法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合作的意识。社会人文精神的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在大学课堂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沟通的能力。例如,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组成的。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现在的企业招聘不仅要看学生的文字资料,更重要的通过面试全面地了解应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应变能力、职业适应性等,这给我们的就业指导课提出的具体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的选择与模拟面试
14、的设计 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做到“新”、“实”、“特”。应考虑到几个方面: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将传授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对新知的获取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体悟到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学习、认知是为了应用,只有在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更有意义;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断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引起新的追求的自我激励机制;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案例中还应设计对学生提出的新奇问题有较强的应变策略和处理能力的内容。 1、教学选用的案例体现出典型、真实的特点。我认为就业指导
15、课程是属于边缘学科而且综合性的课程,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知识。目前,就业、择业、创业的事例很多,既有择业和创业成功的例子,也有暂时失败的例子,这就需要进行选择,为我实用。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所选用的时候做到有深度、广度,知识性要强,要解决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如何应用的问题。切不可用理论能讲得通,而实际上很难实行的案例,尤其是一些大学生求职失败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鼓励每人都发言,互相启发,敞开思路,找到失败的具体原因。由于案例在选用时有一定的针对性,学生也非常关注,必然能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启迪学生去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2、所选择的案例理论问题要有隐蔽的特点,引发学生去思考,案例的
16、难度与深度适宜,不能一目了然。大家知道,案例选择体现就业指导理论,而不是单纯一个事例。它所得出的答案或结论常常是多个的,而不是“唯一”的。因此,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只有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交流才能得出结论。不能一看问题就知道结论,那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真正的目的。因为在现实求职或择业中问题是难以预料的,有的甚至表面上看不出实质问题。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都会受时间、地点、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因此,案例选择要适合不同的专业、适合当前就业,又要规范,如果涉及到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到大学生的自身利益时,案例的选择更要具体,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3、选取案例要体现出有效性的特点。运用案
17、例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有用武之地,可以游刃有余地解决择业中的实际问题,以达到案例教学的实效性的要求。因此,任何案例都要经过充分筛选、比较、论证选取精华,使案例取得实效。例如,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最好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了解大学生创业过程,使之更有说服力。作为准职业人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 4、模拟情景设计。做到“活”、“真”、“深”。案例选择之后,还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对模拟的情景,进行精心策划,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营造让学生到企业面试氛围,创设多个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积极思维的情绪;其次、尽量让学生表现渴望得到这份工作的心情,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设
18、计;再次、教师教会学生自己归纳、概括有的信息,经过学生之间学习,找出其中差别之存在,确定自己的定位优势。 三、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教学模式正确把握和运用案例与模拟教学方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通常表述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将最终体现为个性的完善和自由发展,但人总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中获得自己的本质规定,一个人的发展的程度取决于他与交往的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就业指导教学最关键的环节是运用好案例,结合设计好模拟的面试,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学生的能力是不能单靠课堂讲授获取的,教师的能力
19、也无法直接转换成学生的能力,学生必须进行实际操练,才能掌握和提高。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就业形势、就业程序和就业政策等必须讲授的内容外,大多数内容可采取讨论、辩论、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反复辩论及老师讲评的过程中,分清什么是正确的择业观、最有效的就业渠道和方法有哪些,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就业心态等。在讲授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时,可先讲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的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亲历而为。写好后,相互之间传阅、评判,指出特色,探讨怎样才能从大队的求职材料中脱颖而出,经过反复修改,使每个人的求职材料内容详略得当,并富有特色,再有老师加以点评,并选出范本,供大家参考。 授课形式创新,特别是在
20、讲授面试章节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模拟面试。首先,训练学生面试必须过的第一关。自我介绍:自然、大方、得体的自我表现介绍,既能使考官迅速而全面地了解应是的具体情况,又能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做多种准备,对准备好的内容了如指掌,可长可短,按照要求调整自如,每个学生必须上台表演。其次,让学生了解和模拟形式各异的面试形式;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压力面试、集体小组面试、文件处理练习、演讲、电话面试等方式。设置不同背景、行业的企业,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运用案例和模拟面试方法,可以采取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提问:学生要有一种适应面试考场变化
21、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性。现在的面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较为常用的集体小组面试,其目的是考察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在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的时候,使不同观点产生撞击,有利于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讨论方法可以是一般的讨论,也可以是激烈的辩论,还可以是演讲。方式应多种多样,从不同角度来进行佐证,这样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把一个人的见识,一个人的能力变成大家所共有的。 对于不同专业可以有针对性的模拟面试设计,例如,市场营销专业,鼓励每一个人扮演一次市场销售部的策划经理,摆出自己可行性方案,从产品的质量、广告宣传、到市场调 研、产品的成本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这样课堂气
22、氛活跃了,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方案,通过这一实战演练,学生时刻注视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这些为学生在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打下了基础。 当然,教学可以是两种方法的交叉运用,又可采用一种方式,但每种方式的要尽最大可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听、说、做三者兼备,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忽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择业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篇:数控机床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龙源期刊网http:/.cn 数控机床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李冰 来源:沿海企
23、业与科技2021年第11期 摘要文章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数控机床出发,对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教改实施过程并对教改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范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 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改变课程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实践探索,切实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职业发展就业指导
24、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21)08-0231-02 新时期下,伴随着高考扩招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自2021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被确认为高校必修课程以来,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必备的求职技巧,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但由于就业指导课程学科体系建立时间不长,受到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加
25、强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对大学生各方面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此门课程,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关注的重点仍在就业率上,没有完全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关注度不高,教学设施不足,没有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授课教师没有纳入专任教师教
26、学评优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课堂通常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由于学生活动较多,经常与上课时间冲突,导致到课率有所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理念不明确 在我国就业指导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关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形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就业知识体系,因此导致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理念还停滞在发展初期,只注重就业率,却忽视了对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的培养。据调查,很多高校在大一上半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课程时间跨度较长,中间缺乏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职业素质、择业观、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
27、则侧重于“职业规划书的撰写”“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材料的准备”“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忽视了对大学生正确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课程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对职业的准确定位,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未来求职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匮乏 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上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重要保障。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领域,因此授课教师应该拥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人格魅力,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据了解,我国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就
28、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政治辅导员担任,依靠自学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完成教学任务,受所学专业限制,对课程教学及改革创新研究有限,能真正运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比较难实现,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虽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但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模式,形式过于死板,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职业规划、求职就业等具有一定参与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中,有的课堂仅限于口头说教,没有职业规划展示、模拟面试等实践教学形式,课堂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
29、趣,课程教学实用性不强。目前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教学计划安排学时数较少,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局限于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面试技巧等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创业意识能力等深层次的培养比较欠缺。 (五)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每位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普遍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一方面,虽然很多高校都引进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但由于师资队伍的限制,对测评结果不能做到个体解释和咨询,职业测评和职
30、业生涯设计缺乏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不能很好地与专业结合。由于课程性质属于公共必修课,大部分高校仍以大班、多专业形式授课,有的高校还采用集体讲座形式授课,在课程内容上很难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扩展,对学生明确职业定位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学科体系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讨,为更好地与就业市场接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等几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真正实现课程价值,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 (一)改变课程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
31、提升 在课程教学理念上,在重视实践与锻炼的同时还要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任课老师应很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与课程教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奋发意志,才能正确地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有所成就。 (二)加强课程组织保障,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首先,针对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多样化、教学经验不足的现实情况,学校应为授课教师提供深造学习、学术交流的机会,鼓
32、励授课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证书,到学生中去,到用人单位中去,到其他高校进行调研,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其次,在教学管理上重视校园内部授课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经验分享,组织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建立工作群,上传预制课件、参考资料等,实现授课教师间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第三,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任教师中聘任一批业务素质好的优秀教师参与课程教学研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最后,聘请校外专家如就业部门人士、知名企业人士、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等相关人员担任专题课程主讲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讲授就业指导方面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积极
3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程实践性与实用性 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通过启发式提问、心理测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简历制作大赛”“大学生职场礼仪大赛”“职来职往模拟面试”等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提升职业能力;同时,为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不足,还可以开辟网络教学模式,将“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模式引入日常教学中,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开辟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更好地了解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从而做好职业定位;鼓励学生到
34、人才市场进行观摩,及时了解社会用人需要,用“生涯人物访谈法”了解该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获取相关职业领域的信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个全面系统性的课程,应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经常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活动。大一年级主要讲授职业发展基本理论,指导学生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大 二、大三年级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业意识能力和求职技巧;大四年级则侧重于分析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个体指导。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按专业进行小班授
35、课,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相关职业及就业知识的扩充与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开展个性化就业教育、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较完善的职业规划,尽早了解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问题,增强职业竞争力。 (五)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改革创新 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授课方式和内容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编订教材,但是也有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的改革创新缺乏主动性。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通过专家听课反馈、召开授课教师、学生座谈会、学
36、生评教等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其次,充分调动授课教师自我评价,鼓励青年授课教师参与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使每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工作、充分展示、主动发展;第三,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对毕业5年内的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和对就业指导教学的建议,更好地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进行科学评价,推进课程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三、总结与思考 面对大学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全面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现状及
37、存在问题,从改变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建立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几方面对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探索,鼓励用新的课程理念,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真正体现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殷晓莉.对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21(04):58-59. 2程曼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1(15):16-17. 3李志锋,胡惠兰.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
38、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06): 130-132. 4孟艳玲,李晓芳.浅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商,2021(01):395. 责任编辑:张丽 第五篇:论文,探索落实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德育目标的教学方法探索落实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德育目标的教学方法 摘要。如何根据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贯彻教学大纲提 出的教学原则,突出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经过一个学期围绕育德目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学实践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字: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方法;育德目标;针对性;实效性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
39、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从二一年秋季起,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并安排在中职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进行教学。“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淡化了职业道德、职业指导原有的学科体系,围绕德育主线形成了一门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性新学科。 如何根据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贯彻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原则,突出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通过“吃透”教学大纲、通读教材,认真领会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努力探索落实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育德目标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
40、两个飞跃,打下良好教学基础 从德育目标看本学科的课程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完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飞跃,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热爱即将从事的职业,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形成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自觉性,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从教学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分析,他们多数夹带着“失败者”的矛盾心态跨进职校的大门,尤其在文化素质方面有所“欠缺”,又面临着初高中阶段的衔接“门坎”。要引导学生完成从初中段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跨越,减少学生在衔接阶段乃至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学习方法盲目的探索时间,以尽快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需克服学生中惯有的
41、思想政治和德育课的学习只不过是用来应付考试的,离现实生活太远了的认识。由此分析,如何引导入学新生完成两个飞跃,以求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了利用信息整合过程中的首因效应特点,必须重视上好第一课。当教师以和蔼亲切的语气询问学生怀着何种心情跨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对中等职业教育又 有几多了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转而又满怀激情地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接着,让学生知道这门课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三个方面的问题,其间穿插介绍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总体目标、教学原则及评价的原则和途径,让学生感到这门课有用,
42、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以改变学生心目中政治课的原有形象,提高德育的亲和力。此外,还须提醒学生注意初中阶段学习的不同之处,教育学生认清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必要性。如进入职校后,不注意培养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能有序地安排学习时间,就很容易出现丢三落 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学习上的不适应也会在所难免。因此,指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三大环节。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需要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以减少知识的漏洞,夯实基础知识,尤其要抓好预习、听课、复习巩固这三个环节。最后,可利用510分钟时间,在学生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题目中既有诸如“你为什
43、么到职校就学”、“你是怎样选择本校以及本专业的”一类客观题,又有“你打算怎样学好本门课”的主观题,加深学生的新异感。 二、选择适当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教师突出德育的针对性,“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结合专业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广泛使用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及案例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这些方面也做了些尝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式教学 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旦与科学的教学方法“联姻”,即可以真正发挥它的威力,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第一章第一节“职业与职业演变”的教学中,我针对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成
44、以讲授法为主,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辅助教学。如上“职业的特性”时,先将网上下载的六个不同职业者的图像播放出来,再进行讲解,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再如讲“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时,以美观精巧的版面构思,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诸多的内容在一堂课时间内从容完成,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与效率。 2、将“抓阄”法融入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凡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都可以称之为启发式。我尝试将“抓阄”与近年来流行的问题法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反映很好。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
45、“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会学”,即着眼于如何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于是,我在完成了对学生数次提问、抽答的课堂训练后,试着采用由学生自读、(当众)自问、自答,把教学的内容攻克下来的方法,努力追求通过引导启迪,达到“不教”的境界。据观察,已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达到预期要求。 3、将案例教学法引进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尽管教材每节均有案例,为了提高德育亲和力,我还结合本校实际,针对我校出现的先进事迹,作为
46、案例补充。 在教学中,我尝试分别将案例教学法引进预习导入、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之中。如:在 第一章第三节“职业素质及其构成”、第二章第二节“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第三章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选择的法制意识”的教学中采用了对节首案例预习导入的方法;在第六章第一节“职业理想及其作用”的教学中,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要点通过案例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在第二章第三节“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与第三章第一节“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其作用”的教学中,将自编案例列入课后作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 4、在传统的讲授法中注意联系本地、本校、本专业实际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
47、系本地、本校、本专业实际。其作用为:第一,提高德育的亲和力,使学生打破对思想政治和道德课教学刻板、枯燥的认识,容易产生共鸣,感到可信、有用。第二,提供本地、本校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培养、提高学生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心理学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其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动机,它也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力因素。第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贴近实际的举例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摆脱“假、大、空”的说教,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收集本地、本校、本专业的实例,并与讲授法配合使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法。尤其是通过介绍本地、本校优秀毕业生的真人真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廉洁奉公意识、奉献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贯彻大纲教学原则,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德育课的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即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