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集成供应链模式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集成供应链模式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集成供应链模式研究 1前言1.1研究背景物流是若干领域经济活动系统的、集成的、体化的现代概念。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物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在管理上实行了“及时供货”和“零库存”,在技术上广泛应用了计算机和EDI,在服务上采用专业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使企业能够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然而它在整合社会所有的物流资源以解决物流瓶颈、达到最大效率方面力不从心。主要表现为:从部分地区来看,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是高效率的,但从整个社会来说第三方物流由于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其物流信息和物流技术小叫能满足整
2、个社会系统的物流需要,加之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不能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经济运行的最大效率;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分工的不断细化,使得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时面临许多复杂的选择;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专家和管理咨询专家的推动,第三方物流缺乏高技术、高索质的人才队伍支撑。如何密切客户和第三方物流的关系及由谁进行规范化管理等问题促进了第四方物流的产生。目前,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检测并及时、迅速地掌握全球物资资源的供需信息,为第四方物流运作提供很好的信息流支持。因此,第四方物流在时代需要下应运而生,并且在概念设计上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实时运作,实现最
3、大范围的资源整合,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1.2 研究意义 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第三方物流是第四方物流的基础,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者和集成者。第三方物流管理可以在不增加资本投的情况下,提高物流效率,为协作企业创造“第三利润”。第四方物流通过对第三方物流资源的管理来实现对社会物流资源的再整合,使物流信息得到充分的共享,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提高企业物流经价效率,降低物流整体成本。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互补和合作,为物流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最优模式。目前,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的态势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它在实践中还存有不足之处,而且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正因为此才产生了第四方物流的理念
4、。第四方物流是对供应链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社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而第三方物流是进行实际物流操作,两者并不是“你死我话”的关系,可以紧密合作,相互促进,在供应链内部可以创造一个关系融洽、和谐发展的利益共同体。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的学者对第四方物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宋华的整合供应链的服务商第四方物流一文中,在与第三方物流对比中总结了第四方物流的功能特点;陈建清、刘文煌、李秀的第四方物流中决策支持及物流方案的优化提出了第四方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框架;吴玮等通过对第四方物流概念、功能、运作模式的分析探讨,研究了第四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s1,陈铭、倪卫红的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对
5、第四方物流供应链体系的特证进行了探讨;韩立清的外包、供应链集成与第四方物流对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和缺点进行了系统归纳,认为这些不足正好可以通过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来加以弥补等等。国外有关文献对第四方物流的研究分为两类:一类同国内的研究类似,也主要局限在定性的对其概念、定义、分类、作用、功能、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与联系、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如 Ephraim Schwartz 的The logistics handoft,Simon Roberts 的Fourth party politics等等;另一类对第四方物流的研究多侧重于它对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对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企业的优势集成己实现“强强联台”等
6、方面的研究,如Jon Bumstead的Kempton Cannons From 4PL to managed supply-chain operations。但是关于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协同供应链的文献较少,而且多是与报刊杂志的形式发表,很少有系统全面的文献来阐述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协同运作。 基于此,本文描述了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集成供应链模式,以及该模式要运作的各个策略,如信息平台的建立、运作的战略等,最后运用安得物流公司实施的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案例对上述模式进行分析。2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集成供应链模式2.1 模式简介2.1.1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集成供应
7、链模式,可以用图2-1表示: 集 成 供 应 链客户1客户2客户3客户4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图2-1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集成供应链模式在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集成供应链模型中,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可以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实体,为集成供应链提供技术、供应链策略、进入市场的能力和项目管理的能力以及具体的运作。此时,第四方物流为集成供应链中的多个客户开发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第四方物流对本身及第三方物流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综合管理并将第三方物流加以集成,借助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这里,第四方物流的责任非常重要,它不仅是
8、一个枢纽,集成了多个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能力,同时它还是第三方物流和客户的纽带。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实体,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负责解决方案的实际运作。这样的模式降低了解决方案与实际运作之间的不协调性,同时降低物流服务的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第四方物流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资源,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积累经验,一旦有几个成功的案例,以它相对于跨国咨询公司的价格优势和本土优势,很可能领先其它对手。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联盟正是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
9、商、客户等供应链中众多的合作伙伴连接起来,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盟,联盟中的每个成员都在各自的优势领域里发挥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资源的优化组合。在这个模型中,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实体,通过集成供应链信息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为集成供应链提供技术、供应链策略、进入市场的能力和项目管理的能力以及物流方案具体的运作。2.1.2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集成供应链模式实现的两个基础(1) 供应链中信息流的高度集成,形成集成供应链的信息平台集成供应链信息平台是指这样一种结构,首先,集成供应链中的众多节点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集成供应链信息门户,在信息门
10、户上,用户可以从单一的渠道访问、抽取、分析、储存其所需的个性化信息;其次,每一个节点企业都拥有一个关于集成供应链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为集成供应链信息平台数据仓库提供基础的企业数据模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在集成供应链信息门户之后有一个巨大的集成供应链信息平台数据仓库。通过各个节点企业提供基础的企业数据模型建立起来的集成供应链信息平台数据仓库,可以为集成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提供决策支持。(2) 集成供应链物流标准化结合集成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特点,对集成供应链物流活动的标准化,可以描述为适应集成供应链物流活动(包括采购、生产配送、产成品的储运、物品装卸、流通加工、组配等)的科
11、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对集成供应链物流活动的质量、业务流程、作业(服务)时间、物流器具等进行统一规定的技术标准。集成供应链物流标准化的构成,如图2-2所示:集成供应链物流标准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物流作业及作业时间标准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及器具标准化的通信、信息及编码图2-2 集成供应链物流标准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物流作业及作业时间包括采购、生产配送和储运三大供应链物流环节和业务流程;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工作上,要充分考虑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业务流程的特点,简化、优化业务流程。物流作业如运输存放搬运、流通加工、拣货、组装(预装)、配送及与之相关的物品质量的检验等作业活动等。要确定其各项作业的内
12、容及作业时间的规定,使各项物流作业有规则可依,同时为进一步的优化作业活动提供一个可参照的基本标准。标准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及器具物流活动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通过一系列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及物流器具的使用实现的。因此存储的空间布置的标准化、搬运设备的功能要求及标准化,物流物品陈放的货架、货框、货箱的标准化、通用化等,是标准化物流活动的硬件要求和基础。标准化的通信、信息及编码标准的通信协议、信息传递的机制,产品、零部件编码,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编码,物品的货架、货框、货箱等编码。2.2 集成供应链中物流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2.2.1集成供应链中物流系统的协调控制机制。供应链过程中的显著改善可以通过各个
13、环节计划和运作的协调一致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各个参与方的通力协作来实现。库存管理、物流跟踪、查询以及供应商传送货物的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在物流变革的同时应全盘规划和统筹上述主要的企业职能,并且战略决策必须由跨职能的供应链协调中心来进行研究、决定、协调及实施。企业如果要有效降低供应链整体物流成本,使得各个节点企业都能够分享物流成本的节约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第三利润,那么就需要制定供应链物流运作的协调控制机制,来调节与控制物流的运作过程,并根据对供应链本身运作模式的考察分析,建立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协调控制机制的整体框架。如图2-3所示:在这个框架中,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实体,通过
14、第四方物流提供的关系协调、质量控制、时间管理、咨询服务管理、物流协作管理、成本控制、网络优化等服务来制定供应链计划、协调、控制、优化机制,同时实现各种计划的调度,如采购计划调度、出入库计划调度、运输计划调度、生产计划调度、收付款计划调度、回收计划等。基于第四方物流制定的战略,第三方物流利用自身的运作网络,通过运输系统、仓储系统、配送系统等物流功能系统的集成化运作,为客户提供高效、低成本的优质服务。这种模式的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撑,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提高商业数据的质量、时效性及共享度,以提高供应链计划执行的绩效,达到供应链决策的高度整合与一致。供应链物流协调控制机制是保证
15、供应链运作实体(包括业务项目的供需双方、第三方物流及第四方服务商等)良性协作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物流理论与实践的结果。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供应链物流运作协调控制机制关系协调 质量控制 时间管理 咨询服务管理 物流协作计划 成本控制 网络优化分销商、RDC/配送中心零售商/连锁/超市最终客户第四方物流供应商库存制造商库存第三方物流库存采购物流供应链执行(SCE)销售物流供应链交易(SCE)生产物流回收物流供应链物流运作网络与信息系统订单处理货物代理包装加工运输装卸仓储供应链计划、协调、控制、优化机制 供应链计划采购计划调度出入库计划调度运输计划调度生产计划收付款计划调度回收计划 图2-3 供应链中
16、物流系统的协调控制机制的整体框架(1)由于供应链物流运作体系下各方之间具有战略合作关系及一致的利益,能够从整体上实现较大程度的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2)能够提高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3)加强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例如通过物流管理缩短订货 运输 支付的周期时间,加速库存周期,消除缺货时间的发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运转。(4)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可以帮助企业能够迅速把握顾客的现有和潜在(一般和特殊)的需求,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改变供应活动,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商品或服务供应给顾客,极大地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5)物流服务方式的
17、多样化。比如分销中心、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国际物流、集成物流使得物流服务更加高效快捷,适应个人、企业、社会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2.2.2 集成供应链协调的基础平台(1)硬性平台核心企业和信息系统 供应链协调必须在一定的管理平台上进行,其中最重要的平台包括在供应链协调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核心企业和信息技术,相对于契约安排和信任的培养,这两者属于供应链协调的硬性基础平台。核心企业 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通常是指供应链上实力最强大的企业。不同的供应链有不同的核心企业,但核心企业都必须拥有某种高额利润的产品或服务能力,通常还拥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强大的谈判控制能力。 由于供应链采用的是“横向一体化”的模式,
18、对于供应链节点企业来说,它们都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企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供应链核心企业和其它企业也不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它在供应链中的功能更多是一种服务领导关系而不是传统的控制关系。尽管如此,实践表明供应链运作的成功与否以及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影响力。随着供应链管理的演变和企业间合作的加强,核心企业最关键的作用应体现为合作关系的“协调中心”。核心企业对供应链协调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需主导设计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希望获得更大的收益是各企业加入供应链并积极合作的根本原因,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了供应链的
19、协调。核心企业应从供应链整体利益出发,与合作企业一起设计合理的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并根据每个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贡献和所承担的风险共同决定企业应获得的收益并进行适当的收益补偿。第二,需主导设计信息共享机制,供应链协调需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经营信息进行及时的交换和共享,包括市场的客户需求信息、零售商和分销商的销售计划及销售价格、生产商的生产计划及采购计划、供应商的生产计划及库存状况、运输商的运输能力等。要实现这些信息的及时交换和共享,没有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撑是绝对不可能的。由核心企业的定位知,只有核心企业才有能力建立起强大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把供应链各企业联结起来,并对信息系统落后、实力较弱的企业提
20、供支持,使其信息系统得以改造和升级。第三,需主导对整个供应链的合作过程及其产出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价,供应链管理模式不同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供应链具有单个企业所拥有的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同时又拥有各优秀企业联合的竞争力。正因为供应链的这种松散的组织结构形式,供应链不可能像单个企业或关联企业那样对整个经营活动具有强大的控制力,控制力的减弱必然导致供应链合作风险的增加,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有权力和责任对整个供应链实施控制并进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供应链协调的重要作用除了需要在理念上认识以外,各合作企业还需在硬件上进行投资,以支持这种协调关系,其中最重要的硬件投资就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对
21、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来源于供应链协调中对信息共享的要求,核心企业与它的供应商和客户们之间能否持续、快速地就一些重要的细节进行交流是供应链管理实施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并且,随着供应链的复杂程度的加剧,企业与贸易伙伴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复杂。而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效的信息传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众多的企业能够相聚在一起,对事件做出快速的反应。首先,各企业需要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以支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效率,也为与合作企业间信息系统的连接做好准备。支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技术为Intranet, Intranet可将企业内部的客户端界面统一为通用的浏览器,解决了多
22、平台互连及兼容性等技术问题,而且安全保密性强,同时还可以和外界就必需的信息进行交换。其次,企业之间需建立互相连接的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以支持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和供应链合作协调的实现。支持企业外部信息系统的技术有Extranet和Internet。其中,Extranet是基于开放网络和协议上的私有各方之间的一个虚拟的私有专用网络X40,就像是在公共的陆地上造的一条私人的街道。由于只限于企业间一对一的连接和信息交流,Intranet具有保密性高的优势,同时由于其应用范围有限,成本也较高。Internet也称国际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它以TCP/IP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使原本分散在这些单
23、台计算机上或限制在局部网络上的资源和信息,可以方便的相互交流,Internet的优缺点刚好与Intranet相反,即安全性差但成本较低。Internet, Extranet和Intranet的关系如图2-4所示: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企业与特定客户的网络IInternet 任何企业与消费者者 者图2-4 Intranet/Extranet/Internet(2)软性平台供应链契约和供应链信任 从控制的角度看,供应链合作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以显性契约的方式确定的,能否用好契约将会对供应链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契约是影响供应协调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约束。然而由于显性契约成本太高或显性
24、契约本身内容的局限性,显性契约并不能察觉供应链上的所有问题,供应链合作还需要强调企业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信任作为对契约的补充,也是保证供应链协调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平台。供应链契约供应链契约围绕供应链的总体目标从合同和制度上强制规定供应链各阶段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供应链的协调。所以说,供应链契约是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纽带和关系约束,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运作必须依靠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合理的合作合同来实现。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契约的设计和管理可以理解为:合理设计成文的合同内容(显性契约),并影响隐藏在成文契约后面的潜在契约(隐性契约),保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调。供应链契约不仅包括
25、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签订的书面合同,还包括隐藏在这个合同后面的一系列关系准则。随着供应链管理实践的进行和合作的深入,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还可以互相转化。当供应链成员意识到某个条款或规则的重要性突出,以信任机制为基础的隐性契约不足以保障其被贯彻,而必须依靠以法律和法规为基础的显性契约来保障时,这部分隐性契约的内容将转化为显性契约的内容。同时随合作的持续发展及信任的加深,部分显性契约的内容将得到简化,乃至被部分隐性契约内容替代,从文本中消失。供应链信任在供应链中,信任是成员关系的润滑剂。供应链企业合作存在潜藏的多元冲突和不信任感,各个企业经常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和对供应链的期盼;它们在联盟的类型和联系程度
26、方面认识会不同;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存在差异;在日常政策和程序方面不同等。当合作伙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时,这些差异会放大并产生误解。即使是具有理性关系的合作伙伴,如果没有对信任与承诺的持续投资和建设,合作伙伴由于文化差异,也会极大地损坏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信任还是企业间的一个重要的治理结构要素。供应链排除了企业之间大量股份的相互持有,放弃了垂直一体化从组织结构和制度上对成员的治理,代之以一种依靠合同和信任来维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调节供应链成员行为的治理方式。因此,信任的缺乏对供应链来说是可怕的。信任的建立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从三个方面来建立供应链的信任。
27、第一,建立过程型的信任。供应链合作中的信任关系是一个动态强化、相互诱导的过程。由信任的路径依赖性可知,行为的一贯性和经验性是信任建立的基础。行为的连续性决定了过去的行为对现在及将来的行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长期持续、可靠的相互关系往往会进一步转化为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依赖。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的信任大都属于过程型信任。因此,合作各方长期持续地关注沟通的改善和高级管理层在生产、计划等职能上的相互合作,以及随之而来的密切的个人关系的确立,必然会使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度越来越高。 第二,建立特征型的信任。相似的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供应链强大的凝聚力。供应链合作各方的社会背景和公司文化越接近,它们的思维和行为
28、模式的一致性也就越高,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能够涵盖各方利益的和共享的联盟文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互间的信任受到的干扰和破坏也就最小,从而成为维护供应链联盟稳定性的基础。 第三,建立机制型的信任。即使是在高度信任的合作关系中,成员企业也必然受到预期的经济利益的诱惑,所以要使每个成员的行为理性化,尤其要抵抗住外部的巨大诱惑,供应链联盟内部建立一个阻止相互欺骗,防止机会主义的规范机制是十分必要的。2.3 基于集成供应链协调的第三方管理信息平台设计 供应链联盟采用第三方力量来进行信息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如图2-5为供应链联盟的第三方信息管理结构模型。下面对个这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图2-5供
29、应链联盟第三方信息管理模型2.3.1供应链联盟的结构 供应链联盟是由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来担任联盟的盟主,联盟中的其他成员以盟主为核心,发挥各自的核心能力。供应链联盟的结构见图2-6。盟主联盟成员1联盟成员2联盟成员M1联盟成员M图2-6 供应链联盟结构图2.3.2盟主和第三方信息服务商的关系 盟主和第三方信息服务商的关系是供应链联盟第三方信息管理中最重要的合作关系,如图2-7所示,在盟主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信息存储都属于内部数据范围,企业内部的部门不与供应链中其他企业发生信息交换,需要和外部企业交换信息的工作现在全部由第三方信息管理来完成。第三方服务商部门n部门3部门2部门1内部信息第三方服
30、务信息处理信息流信息链联盟盟主第三方服务商图2-7盟主与第三方信息管理平台间的关系 2.3.3信息中心系统结构信息中心是整个供应链联盟第三方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和关键部分,是整个体系中的信息采集中心、信息加工中心、信息调配中心。如果以供应链联盟作为一个企业,那么第三方信息管理系统就相当于企业的ERP系统,联盟中的各个成员相当于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企业用ERP系统来调配各个部门的资源,安排部门的工作计划,使得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企业效率达到最高。在供应链联盟中,第三方信息管理系统也起到调配信息资源,以减少供应链中信息失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性,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作用。 图2-8为供应
31、链联盟第三方信息管理体系中信息中心的系统结构图。 用户层中间层数据层联盟一般用户界面联盟管理员界面第三方服务商管理界面联盟辅助决策管理联盟成员管理生产调配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需求预测管理供应链成员信息数据库生产信息数据库库存信息数据库物流信息数据库销售信息数据库外部信息数据库接口接口接口接口接口接口图2-8第三方信息管理平台功能结构2.3.4供应链联盟第三方信息管理的实现技术分析 对供应链联盟第三方信息管理平台的技术分析是基于现有的信息技术及发展方向来展开的,主要从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安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展开分析。 (1)信息采集。信息采集要求做到采集及时和准确,随着信息的日益增多,
32、信息采集变成一个越来越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也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信息是供应链联盟中最重要的信息,目前使用的物流信息采集技术有条码技术、POS技术等,无根据文中提出的供应链联盟第三方信息管理机制,RFID是一种较为合适的信息采集方式,以第三方信息管理平台为信息中心,通过RFID采集的供应链联盟内外信息能够及时反馈到信息中心,这样第三方信息管理平台可以保持对供应链联盟的整体控制。(2)信息传递目前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的网络传输技术。联盟信息管理平台的信息是基于Internet来实现传递的,因为以Internet作为信息传递的渠道可以充分利用其低成本、标准
33、化、范围广的特点,信息管理平台和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以Internet作为传递的平台,联盟成员基于Intranet的局域网系统都设有接入Internet的接口,相对于EDI等专线传递方式,Internet可以节约大量固定资产投入,而且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只要接入到网络中,全世界任何角落、任何时间都可以实现信息的无阻传递。 (3)信息安全 在基于网络进行信息传输时,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有:身份认证问题、数据传输安全问题、信息的完整性问题、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等。对于这些信息安全问题,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采用专业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专业安全公司开发的安全设备和安全解决
34、方案,既有防火墙、VPN网关、安全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也有各类安全软件等,如身份认证软件,邮件系统等,此类的安全解决方案适用于基于Internet的各类系统。另一种方式就是采用信息安全外包的方式,由专业的信息安全公司提供全而的系统安全服务,由于信息安全公司具有专业的安全团队、广泛可靠的厂商支持和更多的专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力量,可以更全而保障信息安全,而且信息安全外包服务的成本相比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来维护系统安全的成本更低,还能保证24 x7的服务时间,总体上来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如果供应链联盟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商整合了信息安全服务的能力,那么无论是对于联盟的信息管理平台还是对于联盟的成员系统,都是
35、相当有利的条件。2.4集成供应链模式物流运作策略2.4.1库存一运输系统整合策略及运行机制(1)库存与运输系统的整合策略在供应链中,整合库存系统和运输系统是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成本、降低提前期、增加运行的可靠性。Internet技术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更频繁、小量、更短的提前期)都促使库存系统和运输系统要进行整合,从而使它们成为一个无缝集成的系统环境。借助于实时仓库管理系统,公司在库存物品定位上可以达到接近100%的正确率。完全整合的系统所带来的潜在利益是很大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零售商、运输商都必须共享库存水平、生产计划、需求信息(出/入库订单)、产品特性(位置、配送目
36、的地)、可用资源(运输模式、仓库容量)以及业务规则等等。图2-9给出了整合的目标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库存与运输的整合系统目标:动态处理变化降低提前期和需求波动库存系统运输系统目标:降低库存拉动式补充库存目标:增加货物满载减少配送等待时间问题:如何明确计划与执行之间的区别?系统瓶颈在哪里?运输功能怎样更有效的运作?如何识别整合系统的使用技术?全局库存可视运输能力问题:信息流、物流的及时处理?如何控制提前期内的用户需求波动?问题:如何完成运输能力计划?如何利用多种模式来节约成本?如何把运输处理后的订单信息进行共享?库存与运输的整合系统图2-9库存运输整合框架下面就这一整合整合库存系统和运输系统的方
37、法做简短的描述。首先从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前端生成的一组订单传递给订单管理系统,这时候订单处理过程就开始了。接着订单传递给库存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负责管理该批订单的包装处理,如准备入库时所需要的包装盒或容器等等。同时,运输管理系统分析提取和运输订单的最佳路径,这相对于串行的分离的库存与运输系统来说,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运输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处于各个仓库的库存水平,同时基于最优的运输成本和客户满意度来决策哪个仓库来负责完成订单。另外,全局库存可视性以及实时订单跟踪能够极大的同步化整合运输过程。比如,当从生产线下来的产品被运输到仓库的时候,此时,有订单需要从该仓库运输出去。这时候,不需要将产品在仓
38、库中进行中转,即可以省去在仓库进行装货和卸货的过程。而是直接从生产线运输到顾客手中。该种同步性大大节约了库存和文档的成本。计划发出的订单接着返回到库存系统,以启动货物的分拣。同时,运输管理系统安排合适的运输工具准备运输。运输管理系统能够打印运输的标签和文档,同时也能够审核即将离开货运站的车辆。当订单配送以后,运输管理系统对订单进行审计并启动支付过程。运输过程生成的信息可以作为以后分析运输工具可靠性的依据。为了有效的交换信息,运输服务提供商必须成为信息采集和信息发布完整的一部分。运输商采用自动数据采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并获得服务水平的提高,如快速反映。预先发货通知是该种方法地一个极好应用。一旦货
39、物发出,预先发货立即通知客户。这样一来,可以提前为即将到来的货物进行库存空间以及位置的分配,这样当货物到达的时候可以迅速入库,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预先发货通知必须提供正确的信息。在运输链的运输点上使用条形码扫描技术,能够确保库存运输整合系统的精确性。(2)库存一运输整合系统的运行机制 基于信息共享的物流业务流程重构要求企业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原先的物流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通过供应链各成员,将物流管理信息化规划与实施同步进行,从整体上改变管理和技术,在库存、配送、客户服务等方面提高效率,使连接各成员的供应链管理和运作实现一体化。通过整合信息流,识别彼此衔接的物流作业活动,并使
40、这些活动以服务和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并具有整体性、集成性和开放性,使供应链各企业之间能够有效协作,完成网络化的业务处理,并支持面向供应链的决策优化,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下面描述库存运输整合系统的运作机制,它是以订单为驱动方式,并且基于订单来实现信息的共享与跟踪:订单驱动: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围绕订单而运作,通过订单驱动供应链各成员的业务活动,库存和运输系统围绕各自部门的订单而运作。整个供应链系统基于订单进行计划、协调、调度和控制。 基于订单的信息共享与跟踪机制:库存运输系统的信息集成平台有利于保持供应链各企业都能同步执行,消除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影响,为此应建立基于订单的信息共享与跟
41、踪机制。跟踪机制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客户(下游企业)相关信息在企业系统中的渗透。其中,客户订单成为贯穿企业的一条线索,成为计划、生产与供应相互衔接的手段。 基于信息共享和集成平台的建立,供应商和零售商通过共享最终客户的需求信息、零售商的促销计划等,最终实现共同维持一个库存,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信息共享使得库存系统能够实时获得生产进度信息、运输车辆可用性信息、订单状态以及在途运输情况。通过掌握生产进度信息和运输车辆可用性信息,来并行安排运输车辆和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装卸货的准备工作。通过实时监测在途运输情况,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及时做好危机管理,尽可能的挽回客户满意度。另外,订单状态的可获得性,已
42、经日益成为客户满意度的指标之一。客户通过终端能够随时查询订单的状态,是处于生产阶段还是处于运输阶段一目了然。2.4.2 物流网络规划策略 在物流网络的规划中,如果它能得到服务或成本优势,一个物流节点就应当被建立。节点的合适数目与地理位置是由客户、制造点与产品要求所决定的。物流节点代表着公司赢得时间与地点效益,仅当销售与市场营销影响或总成本减少时,节点才应该在一个物流系统中建立。影响节点选址的因素很多,如资源限制、仓库设置成本及本地化管理成本等,如何将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为物流经理们提供良好的决策方案。节点建立之后,如何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如何确定每个节点的规模也是该方案需要解
43、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供应链网络的评估经常是一个难以计划、混乱、支离破碎的状况。企业从单一的产品、单一的市场发展到多种产品、多重市场的过程经历了无数的市场、渠道和地理位置的跨越,组建了众多的业务单元和组织结构,遍布各种物流活动。企业是否能够 有效利用现有的网络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客户期望在服务和成本方面的需求变化也不断威胁着供应链结构。原有分销配送网络的设计中的每周一次对配送中心的补货可能无法有效支持每天商店的直接销售。对产品无法预期的增长常导致一次性更大批量的采购和存货,或者采取临时租用仓库、加班、额外的供应商和额外的运输成本。物流网络的规划需要提上日程了。物流网络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1
44、)、最优化的仓库数量,位置及规模问题(2)、供应仓库和客户的归属分配(3)、仓库最合适的库存控制数量(4)、网络中最优的产品运输和配送方式、运输路线问题进行网点布局研究时,一般先通过详细的系统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一些可能设置网点的备选地址,建立模型,然后对模型优化求解,最后进行方案评价并确定最佳布局方案。2.4.3基于GIS/GPS的物流配送系统策略GIS/GPS的敏捷供需链物流配送中,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实时显示出配送车辆的实际位置,对重要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运输。由计算机根据GIS系统按照要求自动设计出最佳行驶路线,即:包括最快的路线、最短的路
45、线、通过高速公路路段最少的路线等。地面指挥调度中心对监测区内车辆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对被监控车辆进行合理调度。地面指挥中心也可以随时与被跟踪车辆进行通话,实行管理。在电子地图上根据需要随时对监测区内车辆进行查询,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通过GPS定位和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对遇有险情或发生事故的车辆进行紧急援助。监控台的电子地图可显求助信息的报警目标,规划出优化援助方案,并以报声、光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应急处理。通过在物流配送中采用GIS/GPS技术可实现配送车辆的动态实时调度(降低车辆空驶率)、配送车辆的规范化管理及操作人员业务考核、配送的车辆的技术状况的监测并可建立完整准确的配送车辆查询系统,从而
46、实现供应链上不同客户的共同配送。3安得物流案例分析3.1、安得物流公司简介 安得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00年1月,系国内最早开展现代物流集成化管理、以现代物流理念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之一。其隶属于美的集团,同时也对外提供物流服务。6年的快速发展安得以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形象跻身行业前列。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配套队伍3000多人,仓储面积逾64万平方米,长期可调用车辆上万辆,动力叉车等设备500多辆,并拥有国内首家由具有实际业务与运作实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孵化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几年前,人们的普遍看法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典型的运输公司的关键区别在于:第三方物流最大的附加值是基于信息和知识,而不是靠提供最低价格的、一般性的、无差异的服务。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完整的物流市场需要第四方物流服务。顺应时代要求出现的第四方物流必将成为一种帮助企业实现运作成本持续降低的、区别于传统外包业务的真正的供应链过程外包。第四方物流公司依靠业内优秀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