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届高考《政治生活》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025829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届高考《政治生活》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7届高考《政治生活》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届高考《政治生活》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届高考《政治生活》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2017 7 届届高考政治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高考政治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我国的公民我国的公民1.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提醒:提醒: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2.2.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醒:提醒:在我国,全在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3.3.政务微博的出现,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政务微博的出现,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提提醒:醒:政务微博的出现,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政务微博的出

2、现,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4.4.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行使质询权。(提醒:提醒: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可以行使监督权。)5.5.公民在微博上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公民在微博上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提提醒醒:公民在微博上有表达的自由公民在微博上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6.6.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3、。(提醒:提醒: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7.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提提醒:醒: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8.8.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扩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扩大。(大。(提醒:提醒: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

4、断拓宽。)不断拓宽。)9.9.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提醒:提醒:享有权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我国公民基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提醒:提醒: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扩大。)10.10.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提醒:提醒:是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的权利。)是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

5、代表的权利。)11.11.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提醒:提醒:权权利和权力不是一回事。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利和权力不是一回事。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可以放弃转让,但权力必须依法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可以放弃转让,但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转让。)行使,不得放弃转让。)12.12.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提醒:提醒:不一样,如全不一样,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并非人人都有。)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公

6、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后享受权利。(提提醒:醒: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没有先后之分。)存在的,没有先后之分。)13.13.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提醒:提醒:政府须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14.14.村级财务事务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基础的基础。(提醒提醒: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15.15.村级财务事务村

7、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的制约和监督。(层行政的制约和监督。(提醒:提醒: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不行使行政权力。)16.16.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扰决策的形成。(提醒:提醒:决策不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决策不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于形成科学的决策。)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我国的公民与政府我国的公民与政府17.17

8、.网络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下运行。(提醒:提醒:网络反腐有利于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网络反腐有利于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不能起到确保的作用。)行,但不能起到确保的作用。)18.18.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提醒:提醒:在我国立在我国立法权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机关没有立法权。)法权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机关没有立法权。)19.19.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政府职权。(提醒:提醒:政府的职权是法律所规定

9、,不能随政府的职权是法律所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意扩大。)20.20.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提醒:提醒: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并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并不意味着职能减少。)不意味着职能减少。)21.21.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提提醒:醒: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主要经济和法律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主要经济和法律手段,

10、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引导经济。)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引导经济。)22.22.政府要直接参与食品生产和管理。(政府要直接参与食品生产和管理。(提醒:提醒:政府不能政府不能直接参与食品生产。)直接参与食品生产。)23.23.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提醒提醒: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树立政府权威,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树立政府权威,而是更好地服务于民。)而是更好地服务于民。)24.24.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提醒:提醒:都是依法行政的具都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体要求,有联系,又有

11、区别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合法,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主要行政是指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主要体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体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合理行政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合理行政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适度、符合理性符合理性。)25.25.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提醒提醒: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都是我们在民主决策中应坚持的原则。)

12、尊重少数原则都是我们在民主决策中应坚持的原则。)26.26.政府须切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政府须切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醒:提醒:公正司法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的主体是司法机关。)27.27.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机构机构。(提醒提醒:我国的行政机关应是乡镇以上含乡镇的各我国的行政机关应是乡镇以上含乡镇的各级行政部门,村委会不是国家行政机关。级行政部门,村委会不是国家行政机关。)28.28.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新。(提醒:提醒:基层社会

13、管理属于基层群众自治,不属于基层社会管理属于基层群众自治,不属于政府。)政府。)29.29.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提醒:提醒:科学执政的主体科学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非政府。)是中国共产党而非政府。)30.30.开展开展“网络在线问政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活动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键。(提醒:提醒: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缺一不可。)31.31.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执政。(提醒:提醒:前者是

14、对政府来说前者是对政府来说的,后者是对共产党来说的。)的,后者是对共产党来说的。)32.3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制约和监督。(提醒提醒: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33.33.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就是为了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就是为了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提醒:提醒: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人民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的权益。)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

15、.1.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提醒:提醒: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没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政府依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没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政府依法行政。)法行政。)2.2.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提醒:提醒: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代表大会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3.3.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提醒:提醒: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4.4.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

16、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提醒:提醒: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5.5.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提醒:提醒: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关。)6.6.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都能制定法律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提醒:提醒: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唯一的,即我国的立法机

17、关是唯一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法机关。)7.7.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落实依法治国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略。(提醒提醒: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8.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举。(提醒提醒: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

18、额选举,但是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直接选举。)但是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直接选举。)9.9.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提醒:提醒: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或间接选举产生,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权、)10.10.司法机关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司法机关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提醒:提醒:国家立法权国家立法权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无权立法司法机关无权立法。)1

19、1.1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依法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依法行政行政,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经济、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提醒提醒: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履行履行政府职能,党不能与政府相混淆。政府职能,党不能与政府相混淆。)12.1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朝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朝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在野党在野党;党执政的目的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执政的目的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提醒提醒: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亲中国

20、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亲密友党的关系;党执政的目的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密友党的关系;党执政的目的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主。)13.1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履行国家管理职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履行国家管理职能。(提提醒:醒: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关履行。)中国共产党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中国共产党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提醒提醒: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14.14.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国政协变

21、为国家意志的。(提醒:提醒: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全国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全国人大变为国家意志。)人大变为国家意志。)15.15.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础。(提醒:提醒: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

22、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16.16.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提提醒:醒: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17.17.人大与政协都是我人大与政协都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国的国家机关,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提醒提醒:人大是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政协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机构,不我

23、国的权力机关,政协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机构,不是国家机关;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则是是国家机关;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则是经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经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人大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人大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民主监督是一种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具有法律约束力。)18.18.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有权依法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有权依法制定宪法和法律。(制定宪法和法律。(提醒:提醒: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

24、关,政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没有权力制定宪法和法律。)协委员没有权力制定宪法和法律。)19.19.政协委员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政协委员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提醒提醒: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20.20.依法执政是中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醒:提醒:依法治国是中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依法治国是中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21.21.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

25、联合执政。(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提醒:提醒:共产党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提提醒:醒:是互相监督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22.22.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提醒:提醒:政协具有三项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政协具有三项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能行使国家职能。)23.23.民主党派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党派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履

26、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提醒提醒:应该是人民政协应该是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参与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管理,参与国家方针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政策、法律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24.24.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是上下级关系。(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是上下级关系。(提醒:提醒:二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二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属于党的系统中国共产党属于党的系统,人大属于国家

27、机关体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人大属于国家机关体系,不是上下级关系。)25.25.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提醒:提醒:我国的权力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在中共中是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央的统一领导下(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一一府两院府两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26.26.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28、。(提醒:提醒:民族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27.27.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治县、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提醒:提醒: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民族乡的人大和政府,也不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民族乡的人大和政府,也不包括司法机关。)包括司法机关。)28.2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提醒:提醒:

29、自治机自治机关包括人大和政府,只有人大才有立法权。)关包括人大和政府,只有人大才有立法权。)29.29.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现实情况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况决定的。这些现实情况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民族国家。(提醒:提醒: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民族国家是历史特点历史特点。现实情况是指现实情况是指“大杂居大杂居、小聚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的民族分布特点。)30.30.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

30、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提醒:提醒: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制度。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31.31.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提醒:提醒:我国政府我国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32.32.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31、(提醒:提醒:正常的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33.33.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提醒:提醒:我国是尊重我国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提醒提醒:宗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34.34.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往。(提醒:提醒: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

32、前提下,发展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35.35.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提提醒醒: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36.36.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人民当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提醒:提醒: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33、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1.1.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提醒:提醒:主权国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者。)2.2.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提醒:提醒:主权是一个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人权高于主权。人权高于主权。(提醒:提醒: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没有主权,就个

34、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因此说没有人权。因此说“人权高于主权人权高于主权”是错误的。一些西方是错误的。一些西方国家打着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其实质是推行霸权主的旗号,其实质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义和强权政治。)3.3.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表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表现;现;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35、是主权国家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是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的表现。享有独立权的表现。(提醒:提醒:前者是独立权的表现,后前者是独立权的表现,后者是平等权的表现。)者是平等权的表现。)4.4.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提醒:提醒:由于国由于国家性质不同,国家根本利益存在差别。)家性质不同,国家根本利益存在差别。)5.5.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提提醒:醒: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秩序。)6.6.全球发展最突出的

36、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提醒:提醒:全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7.7.联合国不是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不是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提醒:提醒: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8.8.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的机构。(提醒:提醒:联合国安理会才是。)联合国安理会才是。)9.9.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37、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提醒提醒:一贯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一贯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活动。)活动。)10.10.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提醒提醒: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主要障碍。)11.11.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化。(化。(

38、提醒:提醒: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只是趋势。)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只是趋势。)12.1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合国力的较量。(提醒提醒: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13.13.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是一致的。(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是一致的。(提醒:提醒: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存在差异,在建立国际新秩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存在差异,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立场也存在分歧,这种分歧的焦点是搞强权政治序上的立场也存在分歧,这种分歧的焦点是搞强权政治还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

39、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4.14.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提醒提醒: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应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对诉诸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0、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国际新秩序。15.15.一国的经济越发达,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就越大。一国的经济越发达,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就越大。(提醒:提醒:不能这样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不能这样认为,这是不科学的。)16.16.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有力量。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有力量。(提醒:提醒: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17.17.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定的。(提醒:提醒: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的

41、。)18.18.弱国无外交,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弱国无外交,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提醒:提醒: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19.19.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唯一目标。(唯一目标。(提醒:提醒:这只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这只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还有对外目标即还有对外目标即“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2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提提醒:醒: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21.21.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发生了变化。(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发生了变化。(提醒:提醒:中国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不会发生变化。)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不会发生变化。)22.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提醒:提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准则。)23.23.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提醒:提醒:我国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4.24.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主导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主导作用。(用。(提醒:提醒:应该是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应该是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