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教案 新人教版语文四班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沟的孩子们起早贪黑的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续写“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 教学重点: 课文的15自然段,了解山沟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难点: 课文的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同学们,我们已经上了四年学了,那谁能说说你们每天都是怎样来上学的呢? 总结: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真的很羡慕你们。你们
2、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多关怀你们呀,每天都起得很早,为你们准备早点,送你们上学。一年365天,天天如此。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更是关爱有加。那你们知道生活在大山的孩子他们每天又是怎样上学的呢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去看看大山的孩子是怎样上学的。齐读课题山沟的孩子。 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归纳整理学生的问题: 山沟的孩子每天是怎样上学去的?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的上学?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请你赶快在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采纳自读、画批、沟通感悟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结合课文的内容思考上面的两个问题。用“”划出说明干沟的孩子怎样上学的语句。
3、用“”划出说明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语句。 3.把你划出的语句仔细地读读,看看你有什么想法吗?把你的想法在书商进行简单的批注,然后在小组内进行沟通。 三、全班沟通,深化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沟通第一个问题:通过读书,你知道山沟的孩子是怎样上学的了吗? 先读读你划的句子,再说说从中你所了解到的。 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山沟的孩子上学的路这样遥远,你能够通过读让别人感觉到吗? 结合课文引导想象:这么远的路,而且还是山路,你能想象出他们在上学、放学时的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吗? 师:是啊!山路弯弯曲曲,山路磕磕绊绊,远处,狼在嚎,犬在叫,黑夜中一闪一闪的星星好像是狼的眼睛。孩子们走在这
4、样的山路上,心情怎样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15自然段。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加深理解,教育自己: 山沟的孩子就是这样上学的,与你们自己进行对比,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过渡:山沟的孩子上学既然这样困难,可他们为什么还要去呢? 3.沟通第二个问题:山沟的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读读你找到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提问:什么是“金钥匙”?山沟里真的有这样的钥匙吗?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的“金钥匙”的? 他们为什么要寻找这把神奇的金钥匙呢?结合书上的语句进行回答。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山沟的孩子能找到“金钥匙”吗?为什么?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 师:山沟的孩子为了能够改变家乡改变山沟贫穷落后的面貌,
5、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相信,祖国也会相信,山沟的孩子一定能够找到这把神奇的金钥匙的!齐读第六、七自然段。 四、德育渗透。 山沟的孩子就是以这样的一种态度、这样的一种精神来对待学习的,那么想一想你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呢?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对学习有了什么新的看法吗? 五、品味赏读,背诵积累。 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 2.与全班沟通,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六、续写结尾,课外延伸。 师:山沟的孩子们为了寻找改变山沟贫穷面貌的“金钥匙”,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从黑夜启程,在他们的努力下,他们一定会迎来绚烂的黎明。 “绚烂的黎明”是什么意思?它后面的省略号省的是什么?你能结合课文进行想象,把
6、省略号补充完整吗?想一想写成一段话。(回家作业,明天沟通) 新人教版语文四班级教案2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作家王宜振把我们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诗歌世界,使我们喜欢上了这首文字,韵律都很优美的诗歌小草之歌,让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 2、板题 3、齐读课题 4、结合上节课学习和自己的生活阅历,请你谈谈小草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答)小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草。 5、师:老师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吗?(老师走到谁面前,谁就读一小节)(伴乐)。 小结: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声音真好听。 6、上节课,同学们提出并解决了两道自探题,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 1)小草之歌中
7、的“之”相当于什么?(生答)师:那小草之歌,也就是小草的歌。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读课题。 2)看第二题:按结构、内容,诗歌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生回答)。 师小结:上节课同学们收获不小,老师真兴奋。 二、学习诗歌,理解感悟 (一)学习13小结 1、设疑自探 1)请同学们朗读13小结,并根据内容提出你的问题。 2)生提问。 3)师:老师归纳了几道自探题,找同学谈一谈。(出示)(自探题下写有自探方法),学生在下面边读边自探。 2、解疑合探 1)这一部分写了小草什么特点?回答、板书:索取很少。 2)修辞方法:拟人。 小结:把小草比作人进行自述,显得生动、亲切、易懂。在写作时,用拟人
8、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 3)“我向大自然索取很少。”什么意思?(生答)师: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含义,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小草不渴求什么,只有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带来绿意。 3、找2组女生读13小节(一组三人)(要读出对小草的喜爱)。 师小结:小草是渺小的,他却那样乐观、自信;小草是弱小的,他却那样勇敢坚强。让我将小草的喜爱融入到课题朗读之中,齐读课题。 新人教版语文四班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对野荷花顽强生命力的赞叹,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从的描写中体会荷花的品质。 教学难点:
9、 使学生从荷花的品质中受到教育,并敬重这种品质。 基础知识: 1.正音字:脾(p)隙(x)剔(t)缀(zhu) 2.形近字:篇-偏豪-毫茂-戍炼-练 3.释词: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沁人心脾:吸入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令人感到舒适。也形容优美的诗文、音乐等给人清新、爽朗的感受。 气喘吁吁: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4.生字: 偏:释义:不正;倾斜;离开中心的;跟“正”相对:偏离|偏僻|偏远|太阳偏西了。不公正;只注重一方:偏护|偏心|偏爱。辅助的;不占主要地位的:偏方|偏师|偏房。离开正常标准:偏差|偏见|气温偏低。跟愿望或一般情况相反
10、:偏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豪:释义才能出众的人:豪杰|英豪|文豪。气魄大;直爽痛快:豪情|豪迈|豪爽。值得骄傲;感到光荣:自豪。指有钱有势:豪门|土豪。强横:豪强|巧夺豪取。 茂:释义:植物长得盛:茂盛|茂密|枝繁叶茂。丰富精美:图文并茂|声情并茂。 祖:释义父母亲的上一辈:祖父|祖母|外祖父。家族中较早的先辈:祖先|高祖|祖传秘方。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鼻祖|祖师|佛祖。姓。 批:释义在文章、文件、作业等上面写评语或意见:朱批|眉批。对下级文件表示意见或对文章予以批评:批改|批阅|批注|批语。大量买卖货物:批发|批购|批量。量词,用于大量的货物或人:一批纸张|一批游客|第三批学员刚刚毕
11、业。对错误、缺点等作出否定的评论或评判:批判|批评|挨批。 拢:释义:合在一起;使不松散:合拢|两脚并拢|他笑得嘴都合不拢了。靠近;到达:靠拢|拢岸。聚起;总合:归拢|拢共。梳(头发):把头发拢一下。 迎:释义:接:迎接|迎送|欢迎|辞旧迎新。面对着;正对着:迎面|迎头赶上|迎风招展。 碗:释义盛饭菜的器具,口大底小,一般是圆形的:饭碗|茶碗。像碗的东西:轴碗|橡皮碗。量词:一碗米。 隙:释义裂缝:孔隙|门隙|缝隙。(地区、时间)空闲:间隙|空隙|田边隙地。机会;空子:乘隙|无隙可乘。感情上的裂痕;人际关系上的隔阂:有隙。 炼:释义:用加热等办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提炼|炼铁|冶炼|炼油。用心推
12、敲琢磨,使词句精美简洁:炼字|炼句。 扮:释义:化装;装成:装扮|扮演|女扮男装。面部表情装成(某种样子):扮鬼脸。 教学准备: 荷花图片、有关荷花的诗文。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设计(A案) 第一课时 一、直接进入主题:今天我们学习新课野荷塘,齐读课题,谁能谈一谈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读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注意字音,能流利、通畅地朗读。 2.绘声绘色读文,划出生字。 3.自主学习生字,老师适当补充 4.字形重点强调。 5.字,组词,编故事,巩固生字。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奔主题,进入讲读: 1.初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去
13、乌苏里江边的小镇看到了一塘美丽的野荷花的事。 2.得知这里也有荷花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十分激动,渴望去看一看。 3.请你读一读。 4.指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乡亲的热情,读出的兴奋。 5.那里的野荷塘、野荷花究竟是什么样的?(香、美)读出这种香和美。 6.的心情如何?你有何感受和体会?(为这荷塘而惊叹。看到了荷花的坚韧与顽强的生命力。) 7.离开野荷塘,我又有怎样的感受?再到荷塘感觉如何? 流连忘返,再到荷塘仿佛进入了一个缥缈的童话王国。 8.学习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收获?(学生畅谈) 二、布置作业: 1、朗读野荷塘; 2、欣赏荷塘月色。 第三课时 1.听写生字; 2.朗读展示,看谁读得好。 3.
14、处理课后习题: (1)读词,联系文中的词句解释词语的意思。 (2)填一填,比一比。整理本单元三篇文章的思路,即写作顺序。 4.全班欣赏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5.作业: (1)抄写词语; (2)搜集素材,为写作文做准备。 教学设计(B案) 一、设置悬念,激发阅读爱好。 同学们,你们建见过开满荷花的池塘吗?能不能向大家描述一下你你见到过的荷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野荷塘。看看是怎样描写他眼中的荷塘的。 二、整体感知,了解野荷塘的美。 1.读文,想想几次来到野荷塘?每次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自由读课文。 2.把自己的收获适当做标记。 两次来到野荷塘,第一次在白天,第二次在晚上。研读课文7.8.9.
15、10自然段。 三、点上探究,体验野荷塘的美。 再读课文,想想两次到荷塘,他的感受如何? (把握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四、指导朗读,再现野荷塘的美。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师配乐范读。 (2)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3)指名读。 五、与文本对话。 读完课文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把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新人教版语文四班级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5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解释,理解文意,体会人物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
16、深刻的道理。本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囊萤”。 3.理解“囊”,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胤(yn) 恭(gng) 勤(qn) 练囊(nng) 焉(yn) 多音字:盛(chng) 数(sh)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囊、萤、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结构,注意笔顺,部首是“一”。“萤”是上中下
17、结构,部首是“艹”。“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画都是“丶”。“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堇”的写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结构,不要漏写右上的点。)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生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看看画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出示)学生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里“练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18、“以夜继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读出了什么?(这个人很勤奋,读书刻苦。) 2.“囊萤夜读”的主人公是谁?课文还在哪里写了他的勤学刻苦?(车胤。“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理解句子意思:从解释来看,“胤”,晋朝人车胤。结合课下解释理解“恭”(谦逊有礼),“通”(通晓,明白);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勤”(勤学,勤奋),“倦”(疲倦),“博”(广博)。 3.从哪里可以读出他“囊萤”读书的原因?(“家贫不常得油。”)理解句子:组词理解“贫”(贫苦,贫穷,贫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贫寒,经常没有灯油来点灯。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5.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
19、看图,说说插图的内容。 出示句子: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结合插图,理解“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中沟通。) 7.全班汇报:(车胤)家境贫寒,不能常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四、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令你感触深刻的词语。 2.出示课文,划分节奏,标注关键词语。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指名读一
20、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1.拓展阅读。 原文: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誉:称赞。) 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读一读。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车胤或者自己说点什么呢?(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您坚持日夜苦读,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也要向您学习。)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1.吟一首望天门山导入,了解诗人李白。你还会背他的
21、什么诗?(望庐山瀑布将进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李白有关的文言文。(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了解题目的意思。先看看“杵”的部首,猜猜这个字可能是什么意思。(木字旁,可能是木棒。)对,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杵”是什么呢?结合解释: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出示图片,大家看看图,这就是铁杵,老妇人要把它磨成一根针。 3.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个小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大家自己试着把课文读一读。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同桌沟通。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铁杵(ch) 还(hun)卒(z)业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
22、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逢、卒”,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逢”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夆”,再写“辶”。“卒”是上下结构,部首是“亠”,注意“丨”不能插到两个“人”中间。) 4.自由读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句子的停顿,读通语句。 课件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老师范读,抽生读文,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出示图片,边读课文边看解释,可以在文中圈点标注,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在什么地方,谁,发生了什么事。(板书: 磨铁杵 欲作针) 2.四人一个小组
23、合作学习,先借助解释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沟通,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沟通。 (师先讲一句作示范,让生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看部首猜字义:“媪”,部首是“女”,联系前面的“老”,推测意思是老婆婆或老奶奶。 看字形猜字义:“曰”,外框是个口,里面一横像舌头,舌头在动,意思是在说话,即“说”的意思。 3.组织沟通。先由小组长沟通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理解“世”,世间,世上;“传”,相传,传说;“过”,路过,经过,趟过。 “感其意”的意思是什么?(被她的意志感动。)“其”指的是老媪。
24、“问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老媪。你磨铁杵做什么?) 古时的一个字,现在往往对应一个词,古文语言更简洁、凝练。 4.句式理解。 读一读,比较一下: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B.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A强调的是“山中”,B强调的是“读书”。 5.绘声绘色讲故事。 磨针溪呀,在象耳山下。世传呢,李太白读书山中 学生讲述,师生评议。(可用多种方式讲。可以用“评书”讲法话说,磨针溪,在象耳山下。当年李太白读书山中还可以用“说唱”讲法,或者打着节拍诵读。) 6.我们是采纳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课件出示: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解释讲文意,讨论沟通明道理。 7.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铁杵成针”这个成
25、语的意思?(将铁杵磨成细针,比方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学生齐读。) 四、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令你感触深刻的词语。 2.出示课文,划分节奏,标注关键词语。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1.读了这个故事,谁能用“铁杵成针”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通过学习本课,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做学问要有恒心和毅力,只要肯下功夫,就会取得成果。) 3.拓展延伸:老
26、师给你们推荐几篇文言成语小故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磨铁杵 欲作针 反反复复读课文 联系解释讲文意 讨论沟通明道理 功到自然成 教学反思 学习文言文不在于逐词逐句理解文意,而在于学法的领悟和整体的感知。理解词语时,可采纳“换词法”和“组词法”。让学生先猜再讲,将一篇简练的小古文扩成一篇生动的现代文,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并学以致用。 (1)注重诵读,培育语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2)对课文不理解的部分提出质疑,与他人沟通自己的阅读感受,培育质疑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新人教版语文四班级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岳、湘”等8个生字。 2.
27、能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积累描写自然风光的对联,培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二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自然的神秘、科技的精彩)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二、学习“沟通平台”。 1.自评式的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呢? 2.你是怎样解决那些不懂的问题的? 3.读课本第31页“沟通平台”的内容,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阅历、查资料、请教别人) 4.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一定要乐观思考,想办法解决。
28、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看课本中的图片。这是什么?(一张汇款单) 2.请你仔细观察,你有什么疑问?(汇款单上的金额为什么要大写?) 3.学生讨论解决问题。(为了防止金额被篡改。) 4.出示大写数字,指名认读。(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5.同桌合作。一个说数,另一个用大写数字写出来。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由于科技的进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他们的名称有的是新出现的,有的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含义。 2.出示词语:云技术、多媒体、克隆、互联网,桌面、窗口、潜水、文件夹。 3.读一读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分别属于哪一类。
29、4.小组沟通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第二题。 1.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事物的?读一读课本中的句子,指出说明方法。(作比较) 2.作比较有什么好处?(将我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3.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沟通,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4.拓展练习:请你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中的句子,注意读准“塞”“锁”的读音。 2.学生沟通句子的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 (1)“白马西风塞上,杏
30、花烟雨江南。”这是出自徐悲鸿的一副对联。此段用南北方景色的不同,道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是一副回文对联,就是上下联从最后一个字往前倒着念和顺着读是一样的。回文要做到“似倒而顺,似顺而倒”,这有赖于巧妙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匠心。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是苏州沧浪亭的对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诗歌沧浪亭,“清风明月”指的是自然界的景物,它们没有主人,人人可得而享之,所以说原本是无价的。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诗歌过苏州,写苏州景物美妙宜人,山水亦似有情,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济南大明湖的一副
31、七言对联,语言精练,对仗工整。上下联巧用两组数词,仅用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几个最具特色的景观,就极其生动逼真地概括了济南古城风貌的秀美景色。这不仅是对大明湖绮丽风光的精彩描绘,也是对风景如画的济南城的由衷赞美。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对联?请全班沟通。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雨过山头绿,云来地上阴。万色云霞花四照,一潭水月镜双清) 4.读了这些对联,你有什么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了数字的大写,学习了新生词汇,能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的特点,积累了描写自然风光的对联。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发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体会科技进展带来的好处。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2.在学习中,能够通过朗读品味、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够运用学过的方法来介绍事物。学以致用,才能不断提高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