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知识清单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知识清单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知识清单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 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的定义: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3.农业区位因素概念:位置:地理事物所在位置。联系:地理事物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区位因素。4.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人文因素:交通运输、政策法规、市场、劳动力/种植历史、种植经验、科技、机械、人口数量等。自然因素(1)气候:包括热量(多少)、光照(时间长短、强弱)、降水等因素。还有温差、降水变率热量影响生长期长短,影响农业耕作制度
2、和农作物种类。光照强、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新疆的葡萄含糖量高,东北大米好吃。降水多少决定了农业类型(种植业、耕作业);降水变率大,常出现旱涝灾害。(2)水源:主要指灌溉用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等。(3)地形: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林业、畜牧业;起伏大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4)土壤: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人文因素(1)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了农业区位的选择。如:大城市周围多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交通运输:便捷的交通可节省运输
3、、存储费用和时间;易变质的更要求方便的交通。(3)政策法规:主要有税收政策、国家鼓励或限制等。(4)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自然因素的相对稳定,人文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影响农业类型和规模。科技:一方面可改造自然条件,适应生产对象;另一方面改造生产对象,适应自然条件。交通: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经济发展促使我国农业区位因素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
4、步,城镇化发展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知识拓展】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分 布亚洲季风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区位条件水源条件优越。地形以平原为主。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主要特征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一大一 小,一高三低)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商品
5、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一大两高)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对比:地域类型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地区北美五大湖、中欧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半干旱、干旱气候草场以人工草场为主以天然草场为主分布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地广人稀的地区产品牛奶及奶制品为主肉、皮、毛为主机械化程度高较高市场以本地市场为主以外地市场为主生产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 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环境、政策法规 、科技、文化、个人偏好(1) 经济效益工业特
6、点布局原则 典型运输成本原料容易腐烂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 多建在原料产地附近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产品容易变质或者产品运输成本高多建在靠近市场的地方 肉类加工业、啤酒制造业需要大量运进原料 建在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地方 宝山钢铁厂能源 成本消耗能源多建在能源供应地附近电解铝厂(有色金属冶炼)多建在水电站附近劳动力成本需要劳动力多,对技术要求不高建在多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制造、制鞋、家电装配等技术要求高多建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机器人制造、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工业(二)环境因
7、素工业特点布局原则典型环境 因素 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选择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自来水厂对水、空气污染严重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或尽量少的污染空气进入城区的地方造纸厂、皮革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火电厂、水泥厂等(三)社会因素政策:提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税收,适当的补贴,配套的基础设施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原因: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体现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交通运输、消费市场、信息通达度等区位因素的影响日益增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知识拓展】一、用“工业区位类型”将工业重新分类
8、工业区位类型主导因素工业特点区位选择部门举例原料导向型 原料对原料依赖性高,原材料消耗量大、原料运费所占比例大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市场导向型 市场产品运输不便或产品笨重、庞大,产品运费所占比重大接近消费市场肉类加工业、啤酒制造业动力导向型 动力对能源消耗量大能源丰富地区电解铝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劳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制鞋厂技术导向型 技术 技术要求高高素质人才聚集区集成电路、机器人制造二、“风水”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集聚
9、与工业分散的比较优点缺点工业集聚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工业分散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小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传统工业区的有关知识一个核心:大型工业企业。二个区位条件:煤、铁。三个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四个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五个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鲁尔区“三部曲”繁荣阶段(区位优势)衰落阶段(衰落原因)整治阶段(整治措施)煤炭资源丰富铁矿来源方便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生产
10、结构单一煤炭地位下降新技术革命冲击世界性钢铁过剩 环境污染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优化环境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与传统工业区相比):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工业生产分散,资金分散。(“小、轻、同、专、散”)意大利工业小区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1)重视工艺创新。(2)促进科研机构与乡镇企业合作。(3)提供必要的资助,拓宽融资渠道。(4)发展为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社会网络。(5)引导乡镇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6)加强与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高技术工业的特点:(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
11、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刺激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1)位置优越、 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3)交通便捷(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 (5)市场稳定:美国政府军事订货(6)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服务业区位因素1、分类、区别商业性服务业-以营利为目的。如:零售、餐饮、住宿等非商业性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等。2、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主要
12、受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市场市场最优原则。第1, 市场最优。商业性服务业必须有市场才有存在的可能。第2, 人口规模-尤为重要; 人口平均消费水平; 居民消费偏好。第三,商业性服务业可依据提供服务的类型分为两个级别服务级别较低的商业性服务业和服务级别较高的商业性服务业。交通交通最优原则第1, 交通便利优势:可以扩大消费市场;便于商品运输。第二,交通便利结果:商场分布在市区十字路口或是主要干道旁边。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等。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
13、。集聚(优势):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的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3、非商业性服务业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例如,公立学校医院的布局主要是根据人口分布来确定的。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原因新兴服务业的兴起如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设计等不断涌现。传统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2、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表现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对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服务业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