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建筑设计规范资料》GBT50622-2010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建筑设计规范资料》GBT50622-2010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GB/T 50622 - 2010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private telephone switch system engineering 2010 - 08 -18 发布2011 - 06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private telephone switch system engineering GB/T 50622 -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
2、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1 年6 月l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4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仁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622-2010,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O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年八月十八日目。吕本规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C2008 J 105 号)的要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
3、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巾,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各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针对建设市场的现状.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并参考了国内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最后经审查定稿o本规范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代号,系统类型反组成,组网及巾继方式,业务性能与系统功能,信令与接口,中继电路与带宽计算,设备配置,编号及IP地址,网络管理,计费系统,传输指标及同步,电源系统设计,机房选址、设计、环境与设备安装要求,接地与防护。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同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应用
4、过程小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地方,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I2S:丹棱街甲16号,邮政编码: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巾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挪拉斯坦特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尹凤庆张宜孙兰瞿二澜董威焦建欣杨映红李文杰刘燕李广南黄洪辉主要审查人:利富梁作君李林朱立膨祁亚东
5、李立晓赵济安李丹江张劲马石 2 目次总则(1 ) 2 术语和代号( 2 ) 2. 1 术语(2 ) 2.2代号(3 ) 3 系统类型及组成( 6 ) 3. 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6 ) 3. 2 调度系统( 6 ) 3. 3 会议电话系统(6 ) 3. 4 呼叫中心( 7 ) 4 组网及中继方式( 8 ) 4.1 局点设置4. 2 网络结构4. 3 路由计划4. 4 中m方式( 8 ) ( 8 ) (14) ( 14) 5 业务性能与系统功能( 1 9 ) .5. 1 业务性能U川5. 2 系统功能. (21) 6 信令与接口门川6. 1信令门川6.2 接口7 中继电路与带宽计算( 28) 7
6、. 1 用户线确定.门们7. 2 业务基础数据取定(28) 7.3 中继电路与信令链路计算.门们7.4 IP电话带宽计算. 8 设备配置9 编号及IP地址门川9. 1 编号计圳9. 2 IP地址10 网络管理-11 计费系统(38)11. 1 计费方式(38 ) 11. 2 计费性能要求(39 ) 12 传输指标及同步J 2. 1 传输指标川12. 2 同步川口电源系统设计.13. 1 供电方式(43) 13. 2 电源设备配置u13. 3 导线选择.(4 5 ) 14 机房选址、设计、环境与设备安装要求U 门14.1 机房选址、设计什7)14.2 机房环境问们14. 3 设备安装要求15 接
7、地与防护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54)附:条文说明川川 2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 2 Terms and symbols ( 2 ) 2.1 Terms ( 2 ) 2.2 Symbols ( 3 ) 3 Type and consttute of system( 6 ) 3. 1 Private telephone switch system ( 6 ) 3. 2 Dispatching system ( 6 ) 3. 3 Audio conference system . ( 6 ) 3.4 Call center ( 7 ) 4 Org
8、anizing and mode of relay( 8 ) 4. 1 Exchange point setting( 8 ) 4. 2 Network frame ( 8 ) 4. 3 Route planningcl 4) 4. 4 Mode of relay (14) 5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system function (19 ) 5. 1 Service performancecl 9) 5. 2 System function ( 2 1 ) 6 Signaling and interface. (24) 6. 1 Signaling(24) 6. 2
9、 Interface ( 2 5 ) 7 Relay circuit and bandwidth calculation . (28) 7.1 Subscriber line confirmation( 28) 7.2 Obtaining basic data ( 28) 7.3 Relay circuit and signaling link caculation ( 2 9 ) 3 7. 1 IP phone bandwidth calculation( 3 1 ) 8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3 3 ) 9 Code and IP address . (35)
10、 9. 1 C丁odep1iln( :3 5 ) 9. 2 IP address ( 3 6 ) 10 Network management门门11 Charging system . . . (3吕)11. 1 Charging mode ( 38) 11. 2 Charging systcm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39) 12 Transmission target and synchronization( t!l ) 12. 1 Transmi姐lOntarget ( 4 1 ) 12.2 Synchronization( 4 1 ) 13 Design o
11、f power supply system( 43) 13. 1 Mode of power supply ( 43) 13.2 Power supply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 43) 13. 3 Cable sclccting( 4 5 ) 14 Selecting desig口,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installation re quirement of叫uipmentroom ( 47) 14. 1 Selecting and design of equipment room . . . (47) 14. 2 Envirome
12、nt of equipment room( 48) 14.:3 Equipment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 50) 15 Ground and safety( 5 2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5 3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5 j)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5 5 ) 4 1总则1. 0.1 为使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节材、可持续发展,保障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建设,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
13、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用户电话交换系统、调度系统、会议电话系统和日子叫中心t程设计。1. O. 3 工程设计应采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入网的用户电话交换设备、调度电话设备、会议电话设备、呼叫中心设备O1. O. 4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l . 2 术语和代号2.1术语2. 1. 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private telephone switch systern 供用户自建专用通信网和建筑智能化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并与公网连接的用户电话交换机、话务台、终端反辅助设备。2.1.2 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softswitch private t
14、elephone switching 基于分组网上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承载相分离的用户电话交换机。2.1.3 公用电话网public telephone network 电ffflJt务经营者向公众提供的以电话业务为主的双向语音通信网。2.1.4 端局local switch 在本地网区域范围内设置的电话交换届。2.1.5 公用数据网publir data network 电信业务经营者向公众提供数据通信业务的通信网。2.1.6 公网public network 公用网的简称,是由国家授权电信业务给营者建设经营,为憨个社会服务的通信网。2.1.7 专网private network 专用通信网的
15、简称,是铁道、电力、石油、石化、煤炭等部门向电信业务经营者租用电路或自行建设专f共内部业务使用的本地或跨地域的通信网。2.1.8 调度系统dispatching systern 供用户指挥调度使用的调度交换机、调度台、调度终端及辅助设备。2.1. 9 会议电话系统audio conference system 供与会者通过电话网络召开会议所使用的会议电话汇接机、会议电话终端夜辅助设备。2. 1. 10 呼叫中心call center 供用户通过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客户服务的电话交换机、服务器、坐席、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2.1.11 本地电话网local telephone network 在同A个
16、长途编号K域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茹汇接J组成的电话|坷。2. 1. 12 支间branch switch 本地电话间的组成部分,设置直达中继至最近的公网端J;j.隶属于所接口的端局,占用端局千群号的交换机。2.1.13 汇接局tandem switch 将若干端间或节点连接起来,实现业务互通的交换机。2.1.14IP 网f各internetprotocol network 采用瓦联网协议的网络O2.1.15 TPj:也 lltIP address IP协议定义的在全网唯A的通用地址格式。2. 1. 16 平A网IP1也力tp n va te IP adclress 非注册的,仅供组织机构内部使川
17、.h联网l兀法访问到的IP 地址。2. 1. 17 公网IP.t也 ltpublic IP addrcss 给过注册的,互联网t使用并能访问到的IP地址。2.2代BHCA 忙时呼叫次数;BID一半自动呼入:1:1 言 3 CT1-一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DDN 数字数据网;DID 直接呼入;DOD 直接呼Hi;DSSl-数字用户信令1: DTMF -双音多频;E-mail-一电子邮件;FTP-文件传送协议;FR帧中继;1AD 一综合接入网关;IP 互联网协议;11 1BX -.-1P用户电话交换机;1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1SPBX-ISDN用户电话交换机;IVR 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NAT
18、网络地址转换;PAMA一专用自动通话计费系统;PBX 用户电话交换机;PC 个人计算机;PCM 脉冲编码调制;PHS 个人通信接入系统;PSTN 公共电话交换网;Pr巳sence一呈现;SBC 会话边界控制器;SDH 同步数字系列;S1P 初始会话协议;SNMP一简单网络管理协议;Telnet一一远程登录;UPS 一一不间断电源系统; 4 VPN-;主.j:(专开J叫;Web一一万维网;WAP一无线应用协议。产 ,J 3 系统类型及组成3.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3.1.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应由用户电话交换机、话务台、终端及辅助设备组成。3.1.2 用户电话交换机可分为PBX、ISPBX、IPPB
19、X、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等。PBX和ISPBX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N065和(N-ISDN第二类网络终端(NT2型)设备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YD,了928的有关规定。3.1. 3 终端可分为PSTN终端、ISDN终端、IP终端等。3.1.4 用户电话交换机应根据用户使用业务功能需要,提供与终端、专网内其他通信系统、公网等连接的通信业务接口。3.2调度系统3.2.1 调度系统应由调度交换机、调度台、调度终端及辅助设备组成。3.2.2 调度交换机应提供与调度台、调度终端及对外的通信业务接口。3.2.3 调度台应配置直通键和标准键盘,可采用触摸屏、PC等
20、多种方式实现调度操作。3.2.4 调度终端应支持多种类型与应用场合,并配置有直通键和标准键盘。3.3 会议电话系统3.3.1 会议电话系统应由会议电话汇接机、会议电话终端及辅助 6 设备组成。3.3.2 会议电话汇接机应提供与会议电话终端及对外的通信业务接口。3.3.3 会议电话终端应包括多种协议终端。3.4呼叫中心3.4.1 呼叫中心应由电话交换机、CTI服务器、IVR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E-mail服务器、WAP服务器、坐席、局域网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组成;呼叫中心远端节点应由电话交换机远端设备、少量坐席、局域网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组成。3.4.2 电
21、话交换机应提供与公用电话网连接的接口,呼叫接入呼叫中心,应能成批处理呼叫,并将呼叫按规定的路由传送到具有类似职责或技能的坐席。3.4.3 Web/E-mail服务器、WAP服务器应提供与公用数据网连接的接口,实现呼叫由公用数据网接人呼叫中心。3.4.4 呼叫中心应满足客户统一服务。 7 4 组网及中继方式4. 1局点设置4.1.1 局点设置可分为单局点或多局点。4.1.2 单局点设置时,应设置用户电话交换机。4.1.3 由多局点组成的专网可分为中心局点和远端局点。中心局点应设置用户电话交换机,远端局点可设置用户电话交换机、远端模块或接入设备。4.2网络结构4.2.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应与公网连
22、接,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在公网中的位置(图4.2.1)处于本地电话网的末端,属于专网和公网间的接口局。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与公网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长途网公用电话网本地端局本地网长途局口叫据网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图4.2.1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在公网中的位置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接入公用电话网的方式应符合下列8 规定:1)以端局方式接入公用电话网端局,用户电话交换系统通过中继电路连接到公用电话网端局的中继端口。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用户号码将占用本地电话网的万号组,其信号方式、编号计划等必须符合本地电话网的相关技术规定。2)以支局方式接入公用电话网端局,用户电话交换系统通过中继电路连接到公用电话网最近一个端局的中继
23、端口。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用户号码将占用所接入端局的下群号,其信号方式、编号计划等必须符合公用电话网的相关技术规定。3)以用户交换机方式接入公用电话网端局,用户电话交换系统通过小继电路连接到公用电话网端局的用户电路端口。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中继线引示号码占用所接入端局的用户号码。2 用户电话交换机为IPPBX或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时,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可接入公用数据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经路由器和会话边界控制器连接公用数据网,路由器应具备防火墙、NAT功能。防火墙功能也可采用独立的设备实现。2)连接公用数据网的路由器、会话边界控制器、防火墙设备均应配置固定的公网IP地址,并可共用
24、公网IP地址。4.2.2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组成专网,专网接入公用电话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076 的有关规定。专网组网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汇接组网方式(图4.2.2-1)应符合下列规定:1)专网中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相互之间距离较远或相互联系较少时,宜选择一个或两个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作为专网 9 汇接局,其余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可采用端局、远端模块方式接入汇接局。2)专网汇接局可为具有汇接功能的端局,也可为不接用户仅具有汇接功能的交换局。3)专网中各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与汇接局之间宜采用问级局间连接方式。4)专网汇接局与公网应设置中继电路。除汇接局外,当用户电话交
25、换系统与公网话务量较大时,也可就近与公网设置中继电路。图4.2. 2-1 1接组网方式2 网状组网方式(图4.2.2-2)应符合下列规定:1)专网巾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相互之间通信业务联系较密切j时,宜采用网状组网方式,并指定某一个或两个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兼有汇接功能。2)各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之间!但设置巾继电路,点与点相连。3)各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之间宜采用同级局问连接方式。4)具有汇接功能的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与公rXxJ11设置中继屯路。除汇接同外,当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与公网(T务过较大时,也可就近与公闷设置巾继电路。同时该局也可作为专网的第三汇接局。. 八Vl . 罔4.2. 2-2 网状组网方式3
26、rl昆合组网方式(图4.2.2-3)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选择一个或两个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作为专网汇接局,各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应与汇接局连接,通信业务联系较密切的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之间宜设置中继电路。2)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与专网汇接局间、用户电话交换系统问宜采用同级局间连接方式。3)专网汇接局与公网应设置巾继电路O4)除汇接局外,当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与公网话务量较大时,也可就近与公网设置中继电路。同时,该局也可作为专网的第二汇接局。至公网11. 4 专网中各局的设局位置可为本地或异地,各局间传输电路可租用或自建。4.2.3 调度系统可设置不同级别,分为上、下级调度系统,但不宜超过3级。调度系统组网方式(图
27、4.Z. 3)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专网中调度系统之间采用星形或树形结构组网,下级调度交换机与上级调度交换机连接。调度交换机一级调度交换机卡一斗| 气级调度终端调度交换机三级图4.2.3调度系统组网方式2 各级调度系统可独立工作,也可协同工作。F级调度系统故障,不得影响t级调度系统正常工作。3 各级调度交换机宜与专网内用户电话交换机或公用电话网本地端局连接,可作为调度室和重要调度用户调度电话的业务备用路由。4 各级调度系统设局位置可为本地或异地,各级调度系统之间宜采用PCM数字中继或IP网络连接,其传输电路可租用或自建。4.2.4 会议电话系统可设置不同级别,可设置一级或三级汇接,各级间连接以及
28、与公网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一级汇接方式组网时,会议电话终端均连接到会议电话汇接机上。2 采用二级汇接方式组网时,第二级会议电话汇接机连接第一级会议电话汇接机,会议电话终端连接所属会议电话汇接机上。 12 3 会议电话系统组网方式(图4.2.4-1和图4.2.4-2)中会议电话汇接机宜通过用户电话交换机或直接与公网连接。阁1.2. 4-1 会议电话系统组网方式1图4.2. 4-2 会议电话系统组网方式24 各级会议电话系统可独立召开会议,下级会议电话系统故障,不得影响上级会议电话系统正常工作。4.2.5 呼叫中心可分级设置,不宜超过3级,组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置一级呼叫中心时,呼叫均
29、接入该呼叫中心;设置二级或三级呼叫中心时,按总部、分部、远端节点分级设置,呼叫分别接入所属区域的呼叫中心。2 呼叫中心采用分级设置时,各级呼叫中心之间应采用IP网络连接。3 呼叫中心语音网络组织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呼叫中心电话交换机就近接入公用电话网端局,呼叫经公用电话网端局接入呼叫中心。2)呼叫中心与下属区域的电话交换机远端节点设备之间采用直达中继电路或IP网络连接,以实现话务接续和转接。4 日于叫中心数据网络,上下级呼叫中心可采用DDN、FR,IPVPN、SDH等方式连接。电路可租用或自建。 13 4.3路由计划4.3.1 专网内各用户电话交换系统间及专网与公网间的呼叫应首选直达路由,
30、当直达路由发生话务溢出或中断时,选择迂回路由完成呼叫。4.3.2 专网内各用户电话交换系统间呼叫不可达时,可经公网完成呼叫。4.3.3 专网与公网间应由专网汇接局或由本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与公网之间设置的直达中继实现互通。与公网设有直达路由的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当直达路由发生故障时,也可通过汇接路由经专网汇接局完成与公网间的呼叫。4.4中继方式4.4.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进入公用电话网端局,宜采用双向出、入中继线;当需要保证业务疏通时,可采用单向出、入中继线。用户电话交换机接入公用电话网的中继方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动用户交换机进网要求)YD344的有关规定。4.4.2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应按进入公用
31、电话网的话务量确定中继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呼入、呼出话务量均不小于40Erl时,宜采用全自动直拨中继(DODl+DID)方式(图4.4.2-1)。交换网络交换网络用户电话系统端局图4.4.2-1全自动直拨中继(DOD1+DID方式 14 2 当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呼入话务量不小于40Erl、呼出话务量小于40Erl时,宜采用全自动直拨中继(DOD2十DID)方式(图4.4.2-2)。3 主与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呼入话务量小于40Erl、呼tJl话务量不小于40Erl时,宜采用半自动单向中继(DODl卡BID)方式(图4.4.2-3)0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用户电话系统端局图
32、4.4.2-2 全自动直拨中继CDOD2十DlD)方式: 1 l旦jI坠j1: :1网1I网1:中继电路端局话务台图4.4.2-3 半自动单向中继CDOD1十BID)方式4 当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呼入、呼出话务量均小于40Erl时,宜采用半自动双向中继(DOD2+BID)方式(图4.4. 2-4)和半自动单向中继(DOD2十四D)方式(图4.4.2-5)。 15 2门可1B!D DUD21l! 1: : r-l:l-r-;回归中继电路| 端局话务台图4.4.2-4半自动双向中继mOD2十四川方式交换网络交换网络中继电路话务台端j司图4.4. 2-5 半自动单向中继mOD2十四川方式5 按工程状况
33、还可采用人工中继方式、混合中继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呼入或呼出话务量小于10Erl时.或在特殊情况下,采用人工巾继方式(图4.4.2-6)迸入端局。2)当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容量较大时,宜采用混合入网巾继(DODl、BID和DID方式(图4.4.2-7)和泪合入网中继(DOD2,BID和DID)方式(图4.4. 2-8) .并应使任一方向的呼叫首选单向中继线,次选双向中继线。J 6 交换网络用户电话系统(I话务台周端动向日或工人路电继中图4.4. 2-6 人工中继方式雪i回IBIP I四川I人II陆l艺生|阴IDID I匮1I 局端路电继中A口U路统系话电户用图4.4.2
34、-7混合入网中继(DODl、BID和DID)方式用户电话系统交换网络交换网络端局图4.4.2-8混合入网中继CDOD2,BID和DID)方式 17 6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与公用电话网呼入、呼出业务应采用合群巾继。4.4.3 ISPBX进入公用电话网应采用全自动直拨巾继方式。 18 5 业务性能与系统功能5.1业务性能5.1.1 PBX应支持基本业务与新业务,业务性能应符合下列规足- 1 基本业务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持音频、传真、数据等电信业务。2)支持对用户的目的码进行限制或接续。如支持来电显示业务。2 支持缩位拨号、热线服务、呼出限制、免打扰服务、转移呼叫、呼叫等待、会议电话、闹钟服务、遇忙
35、回叫、缺席用户服务、三三方通话、房间控制、房间状态、留言中心、自动叫醒等新业务,新业务含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附录)YDN 065的有关规定。5.1. 2 ISPBX应支持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业务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除应支持本规范第5.1. 1条的规定外,还应支持下列基本业务:1)基于电路型、64kbit/ s, 8 kHz结构支持不同的承载业务。2)改进的闹钟服务,并按用户预设的时间和周期对用户电话机进行振铃。2 补充业务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持直接拨入业务。2)支持多用户号码业务。3)支持经公用数据网建立的私有数据传输通道,实现IP 19 VPN业务。4)
36、补充业务可按用户需求和使用范围进行比例设定,补充业务含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附录)YDN 065的有关规定。5.1. 3 IP PBX应支持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业务性能应符合F列规定:1 除应支持本规范第5.1.2条第1款的规定外,还应支持下列基本业务:l)IP终端到IP终端的IP语音电话业务和IP视频电话业务。2)IP终端与PSTN终端间IP语音电话业务。3)IP传真业务。2 除第5.1. 2条第2款规定的补充业务外,还应支持Web类业务、H.323业务、呼叫保持等IP电话补充业务。5.1. 4 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应支持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和增值业务,业务性能应
37、符合下列规定:1 支持第5.1. 3条第1款的基本业务性能。2 支持第5.1. 3条第2款的补充业务性能。3 支持Prensen町、IPN、即时消息等增值业务。5.1.5 调度交换机应支持调度业务,业务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持自动接通、自动挂机的语音调度业务。2 支持一键呼叫业务,并支持按键自定义编程。3 支持组呼/群呼、会议、呼叫排队业务。4 支持双工、半双工、单工通信方式。5 宜支持视频调度业务。5.1. 6 会议电话汇接机应支持三方及以上电话会议及会议录放音业务。5.1. 7 呼叫中心应支持自动语音呼叫、人工语音呼叫、传真业务、数据业务。 20 5.2系统功能5.2.1 PBX应具备
38、的系统功能除处理本规范第5.l. 1条的基本业务和新业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持(DODl十DID)、(DOD2十DID)、(DODl十BID)、CDOD2十BID)中继方式完成呼叫。2 支持互不控制、主叫控制、被叫控制等控制复原方式。3 具有话务员功能。4 支持本交换机分机、外部用户的主方以上通话功能。5.2.2 ISPBX应具备的系统功能除处理本规市第5.l. 2条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持本规范第5.2.1条规定的功能。2 支持2B十D和30B+D速率接口功能。3 支持信令转换功能。4 支持自动加拨IPVPN接入号,实现IPVPN业务。5.2.3 IP PB
39、X应具备的系统功能除处理本规范第5.1. 3条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持本规范第5.2. 2条规定的功能。2 支持语音信号的编解码功能,支持G.729、G.723. 1、G.711等算法。3 支持静音压缩功能。4 配有输入缓冲,尽可能消除时延抖动对通话质量的影响。5 支持在话路内开放传真和传送数据的非话音业务,并能保证非话音业务不被其他呼叫插入或中断。6 支持SIP协议。7 支持E.164和SIP号码转换。8 支持PSTN终端、ISDN终端、IP终端接人。9 支持实现呼叫中心功能。5.2.4 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应具备的系统功能除处理本规范 21 第5.1. 4条的基本
40、业务和补充业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持本规范第5.2. 3条规定的功能。2 支持内部电话跨省、跨国界放号功能。3 支持H.248协议。4 支持标准应用协议和接口,扩展新业务和新功能。5.2.5 调度交换机应具备的系统功能除处理本规wi第5.1. 5条的业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持强插、强拆功能。2 支持单呼、组呼、群呼功能。3 支持组播、广播功能。4 支持自动应答、自动挂机功能。5 支持一键呼叫功能。6 支持对讲、禁话、转接(人工/自动)功能。7 支持双工、半双工、单工通信方式。8 支持固定建组和临时建组功能,并且可修改、删除。9 支持终端监昕和状态监控功能。10 支持多种类型终端
41、和多种应用场合终端。11 支持用户分级管理和日志管理功能。12 支持与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互通功能。13 宜支持视频调度功能。14 宜支持与报警检测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等联动功能。5.2.6 会议电话汇接机应具备的系统功能除处理本规范第5.1. 6 条的业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具备会议电话汇接功能。2 应支持会议管理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持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会议室。2)支持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会议操作员。3)支持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会议组成员功能。4)支持参会成员的接通情况、所在会场类型、发言情况的状态币,尽功能。5)支持会议资源奇询功能O3 应支持
42、多种会议功能,并庇符合下列规定:1)支持预约会议和i即时会议的会议类型。2)支持呼入、呼tH和吁入/呼tl1混合的呼叫方式。如支持单日子租群呼功能。4)支持分组会议功能,并支持同时召开多组会议O5)支持掉线用户的自动重呼功能。6)支持会议过程中会议成员加入和退出。7)支恃主持人功能。8)支持会议发言申请功能o9)支持终端会议控制和Web会议控制方式。4 J茧支持电话号码库功能,并能存储多个会议电话组。5 应支持录放音功能O6 应支持回声抑制功能o7 应支持PSTT终端、ISDN终端和IP终端接人,并支持不同协议转换。5.2.7 呼叫中心应具备的系统功能除处理本规范第5.1. 7条的业务外.还应
43、符合下列规定:1 支持自动呼叫分配功能。2 支持多种接入功能。3 支持用户数据存储、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功能o 23 6 信令与接口6.1信令6.1.1 交换机支持的用户信令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持通过用户线直流环路的通、断来表示监视信令。2 PSTN终端应采用双音多频CDTMF)信令方式,也可采用直流脉冲信令方式接入交换机。3 ISDN终端应采用DSSl数字用户信令接入交换机。4 IP终端应采用SIP协议接入交换机。6.1.2 交换机支持的局间信令应符合下列规定,当交换机之间采用数字传输系统时,应首先采用数字信令方式。1 用户电话交换机应采用随路信令或公共信道信令(七号信令、DSSl信令)
44、与公用电话网端局互通。2 用户电话交换机之间应采用随路信令、公共信道信令(七号信令、DSSl信令和QSIG信令)或SIP协议互通。3 用户电话交换机与调度交换机、会议电话汇接机之间采用随路信令或SIP协议互通。4 用户电话交换机与呼叫中心的电话交换机之间采用随路信令、DSSl信令或SIP协议互通。5 调度交换机之间应采用随路信令、公共信道信令(七号信令和QSIG信令)或SIP协议互通。6 会议电话汇接机之间应采用随路信令、公共信道信令(七号信令和QSIG信令)或SIP协议互通,应采用随路信令或公共信道信令(七号信令、DSSl信令)与公用电话网端局互通。7 呼叫中心之间以及与公用电话网端局间应采
45、用随路信令或公共信道信令(七号信令、DSS11言令)互通。24 8 专间内通信设备为同一厂家设备时,系统之间也可采用厂家私有信令旦通。6.2接口6.2.1 用户电话交换机应配置用户侧接口和中继侧接rL接口方式Jl符合下列规定:1 用户侧接I-llw.符合F列规定:l)PSTN终端应采用二线模拟Z接口接入用户电话交换机。2)ISDN终端rJJ采用2B十D四线So接口、2B十D二线U接口、30B十D四线S2Mf妾口或30B寸D二线U.f:主口接入用户电话交换机。3)IP终端应采用以大网接口接人用户电话交换机。2 ft,继侧接UJ也符合F歹IJ规定:1)采用数字巾继A.j:妾口(速率为2048kbi
46、tj飞)接入公用电话网PSTN端局。2)采用数字,/1继丁接n2B十D基本速率戎30BD基群速率接入公用电话网ISDN端局。3)采用工线模拟中继接口接人公用电活网PSTNi: TSDN 端局。4)IPPBX、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应采用以太网接口接入公用数据网。5)用户电话交换机之间应采用二线模拟中继接口、数字中继A接口(速率为2048kbps)、2B十D基本速率接n、30B+D基群速率接口或以大网接口连接。6)采用二线模拟中继按,1、数字中继A接口或以大网接口与无线集群系统、语音信箱、寻呼中心、PHS系统、WiFi等专网其他通信系统连援。6.2.2 调度交换机应配置用户侧接口和中继侧接口,接口
47、方式应 25 符合下列规定:1 用户侧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 )PSTN终端应采用二线模拟Z接口撞入调度交换机。2) ISDN终端应采用2B十D茶水速采l且!线S,或30B卡D基群速率j线也Mt主口接入调度交换机。3) IP终端应采用以太网接t在入调度交换机。2 中继侧接口应符合下罗IJ规定:1)采用二线模拟中继接口、数字!-l继A接口、2B十D基本速采接r、30B十D基群速采接口与专网内用户电雨交换机连接。2)调度交换机之间应采用二线模拟巾继接口、数字中继A接口或以太网接口连接。3)采用二线或四线标准音频接口与广播系统连接。4)采用无线对讲接口与无线对讲系统连接。6.2.3 会议电话汇撞机应
48、配置用户侧接口和中继侧接口.接口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用户侧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l)PSTN终端采用二线模拟Z接口接入会议电话汇接机。2)ISDN终端采用2B+D四线So接口、2B十D二线U接口、30B+D四线S2M接口或30B十D二线U接门接入会议电话汇撞机。3)IP终端采用以太网接口接入会议电话汇接机o2 中继侧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二线模拟中继接口、数字中继A接口、2B寸D基本速率接口、30B十D基群速率接口或以太网接口接入专网用户电话交换机。2)会议电话汇接机之间采用二线模拟中继接口、数字中纳A接rJ、2B十D基本速率接口、30B十D基群速采接口或以太网接门连接。 26 6.2
49、.4 日于叫中心应配置用户侧接口和中继侧接口,接口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月1户侧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坐席的PSTN终端采用二线模拟Z接口接入电话交换机。2)坐席的IP终端采用以点二网撞口接入电话交换机。3) -J6.席的计算机终端采用以太网接口接入呼叫中心局域网。2 rfl继侧接口应符合F列规定:1)采用二线模拟i1继接口、数字中继A接口或以太网接口与用户电话交换机连接。2)采用以太网接口与公用数据网连接。 27 7 中继电路与带宽计算7.1 用户线确定7.1.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近期用户线容量宜按实际工位、人员数世戎开放业务的信息点数量确定,远期可技信息、点总数量或预测的人员数量确定。
50、7.1.2 调度系统近期用户容量宜按实际岗位数确定,远期可按企业发展规划j确定。7.1.3 会议电话系统容量近期宜按实际需求确定,远期可技企业发展规则确定。7.1.4 呼叫巾心坐席数宜按社会服务面、服务内容和l服务质量等级确定。7.2 业务基础数据取定7.2.1 业务基础数据应对历史数据调查、统计、计贺和分析后确定,当历史数据无法获取时,业务基础数据可按表7.2. 1l、表7.2.1-2的规定确定。 28 表7.2.1-业务基础数据每线务量ISDN终端汉调度终端话务量CErll 中继线话务量CErl/条)十O() 表7.2.1-2话务流向、流量分自己比例话务流向、流最分配比例取信本局务最比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