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索.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07324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0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索.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项目管理模式探索索作者:李铮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 年第 26 期摘 要: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有效优化人才培养方式,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近年高校出现了学生申报作品数量逐年增多,但质量与数量并未成正比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在过程”、“松进严出”的管理办法。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模式;导师遴选一、“大创计划”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计划”项目)是教育部“两个工程

2、”的重要规划内容。通过实施“大创计划”项目,可以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的高水平人才。“大创计划”项目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后期孵化”的原则,优化原有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大创计划”项目达到优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切实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强化软硬件环境的搭建,结合学校的科研实力、专家团队,整合社会资源创建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广大创客及其开展的创意创新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平台支撑、产业化发展等服务。二、项目管理现状(一)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了解不深“大创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过

3、程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涉及到从选题、项目研究内容及导师的遴选、项目申报,到阶段性汇报以及结题答辩等。目前情况是,项目申报学生是“主动者”,指导教师成为“被动者”,从而导致指导教师对“大创项目”不了解,不能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申报。“大创计划”项目的宣传工作需要加强,帮助同学更全面了解该项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注意事项,为完成项目奠定扎实基础。(二)项目数量增多但质量不高选题随意性大,对项目整体把握不准。不能只一味地追求题目的新颖性,而不考虑理论依据的充分性和可行性。立项数量逐年增加(从笔者所在学院看,从2012年的 20项,到 2018龙源期刊网 http:/年的 120项),但数

4、量与质量并未成正比,反而质量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为:为获得双创学分、评优加分等;申报初期,热情高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动力和耐心;还有部分学生面临考研等学习压力,没有精力去完成项目。学生参与“大创计划”的动机需要纠正,学业导师要加强对学生选题的指导,使项目的实施成为专业学习的有益补充和加强,而不是单纯的短期活动。(三)指导教师的指导效果不佳目前有如下几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指导效果不佳:其一,指导教师为“大创计划”项目的被动参与者,学生选题内容不一定是指导教师所擅长的研究领域,导致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不能在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帮助时给予足够的指导;其二,因指导教师同时要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项

5、目研究,只能抽出少量时间对项目团队给予指导;其三,学生申报的项目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缺少监管。但为保证学生能够顺利结题,直接将科研成果交给学生。(四)平台建设不完整,缺少配套管理措施目前“大创计划”项目缺少规范化的管理,考核标准也不明确,即使有中期答辩,也只能起微不足道的作用,结项的判定还是以最终的结题答辩为主。即便无法完成的项目,也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从而出现学生申报时报激情高涨,结题时敷衍了事的现象。三、项目管理新模式探索“大创计划”项目的实施,主张以本科生为主体进行创新训练改革,探索以课题为研究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

6、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务实的管理模式,疏通堵点、纾解痛点、攻克难点,为“大创计划”项目增添鲜活的注脚。(一)学院出台项目管理办法“大创计划”项目通过“自由申请、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鼓励开展团队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创计划”项目应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与实战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开设“创新创业培育”等相关内容选修课;学院出台详细具体的管理办法,做到奖惩分明,有章可循,营造良好环境,释放强大动能。笔者所在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确定经费资助额度以及监

7、管经费使用情况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主要为大学生龙源期刊网 http:/KAB创业俱乐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其主要职责为:“大创计划”项目的日常管理;项目的宣传、成果展示;协助“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复审、验收等。“大创计划”项目展开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将理论知识研究透彻,各学科做到融会贯通;项目开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项目的改进,与同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探讨,最大程度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二)扩大立项范围,采取“松进严出”的管理模式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笔者所在学院继续扩大立项范围。鼓励“项目式”

8、教学等教学改革的学生成果、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或从学科竞赛延伸出的研究项目、以及社会调查及其他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项目参与立项。项目选题从学生自身兴趣出发,紧密结合专业知识,以实验为手段,以创新实践为目的、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组织学生申报。阶段性检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定期开展师生座谈会,汇报研究进展,探究项目进展中所出现的问题;阶段检查成绩由答辩、阶段性报告以及日常管理三部分成绩构成。各团队需要定期召開团队会议,对立项团队进行技术、赛事等指导培训,团队出席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表,并计入团队日常管理成绩,对因主观原因造成项目进展不力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必要时暂停使用经费,果断终止僵尸

9、状态的项目。为避免项目负责人负全责的现象发生,采取全员准备,随机抽答的答辩模式。使原有的“团队只靠负责人”的现象减少,评委提问环节出现“团队集体答辩”的现象。通过阶段性答辩,成员之前互学互鉴,不仅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还锻炼了团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使学生有更强的积极性、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获得感。(三)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學院公开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建立完善的导师遴选机制,使学生在导师遴选时方向明确;其次,指导教师与学生采用“双选制”,避免学生对导师不了解,导师对项目不熟悉的现象发生;再次,可以为指导教师在“大创计划”项目指导过程中配备优秀的研究生,既减轻了指导教

10、师的负担,又增强了研究生的实战经验,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指导教师应了解“大创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指导学生完成填报课题申报书、进度安排以及经费预算等内容。后期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项目进行指导,传授研究思路与方法,定期开展项目研讨会,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加强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获得感龙源期刊网 http:/学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节,构建连续递进式三级项目体系,要求教师在课程内设置更多具有挑战性的、让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参与的教学活动,设计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做中学”,实现理论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教学方法改革的针

11、对性与实效性强,实现由“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变,将追求学问、能力培养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的点滴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五)加强专业实验阵地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硬本领学校采取多种措施,要求和鼓励各专业实验室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结合课程项目,全面开设独立设置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通过课程项目和实验教学锻炼学生查阅和利用资料进行设计、研究、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建立面向学生免费开放的创新实验基地,鼓励求知欲望高、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的优秀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型活动,以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四

12、、结语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需要高校培养,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改革,高校建设发展面临科研创新形势更加紧迫,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当今各高校的共同目标。“大创计划”项目使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求证的科学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团队的协同能力。“大创计划”项目要充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 1 蔡宏亚,荀占平,徐美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中的思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 常淑俊.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实践与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6).3 陈红兵,赵丽娅,卢进登.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课题,项目名称:京津冀全民创业政策扶持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JRS-2019-1175。作者简介:李铮(1984.07-;),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现工作于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