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5007187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8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3)--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4.3)--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3)--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3)--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摘要: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是系统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当代系统思想的发展带来了三个重要范式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从一般系统思想向应用系统思想的转变,这个转变使系统思想彻底摆脱了一般系统思想以缺乏内容换取其普遍形式的困境。第二个转变是从硬系统思想向软系统思想的转变,它使系统思想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来重新阐释了系统思想的内涵。第三个转变是从功能主义向诠释主义的转变,这个转变使人们对人类活动系统有目的活动意义的诠释理解成为了软系统思想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主要手段。然而,软系统思想内容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在解决人类问题情境中走向诠释主义的极端;二是软系统思想没有把系统运动最新成就

2、吸收进来。关键词:软系统思想,系统运动,范式转向,切克兰德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0-07-27作者简介:闫旭晖(1972 ),北京人,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系统思想和软系统方法论;颜泽贤(1944 ),湖北洪湖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英国著名系统科学家彼得.切克兰德在 20 世纪60-70 年代的系统运动浪潮中建立和发展了软系统思想和软系统方法论。在他的系统思想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无疑是他的软系统方法论(Soft SystemMethodology,简称 SSM)。软系统方法论在 2

3、0 世纪 90 年初进入我国曾引发国内学界颇多的讨论。然而时隔十多年之后,当我们从系统运动史的视野来考察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理论时,我们发现作为软系统方法论之基础的软系统思想则构成了当代系统思想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目前学界对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将从系统运动的视野来考察切克兰德的系统思想内涵并给予合适的哲学评价。1 系统运动的概貌西方系统运动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其主要标志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建立。“系统运动”(system movement)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科学领域那些以系统整体论的思想来寻求对人类世界存在的各种复杂性的解释。系统运动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由这种

4、系统整体论思想来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所有努力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的主要特征体现在科学家们努力采用整体论的思想而不是还原论的思想来解释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对于 20 世纪40 至 70年代的系统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图 1 和图 2的形式勾勒出来。11.系统运动的内容(system movement)2.1系统思想理论本身的研究3.1系统思想理论的发展(如一般系统论)3.2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系统思想的发展4.1硬系统理论工作(如系统工程)4.2辅助决策(如 兰德 系统分析)4.3软系统理论(如软系统方法论)2.2系统思想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图 120 世纪 40至 70 年代系统

5、运动内容的划分图 1 显示 20 世纪 40 至 70 年代系统运动的主要内容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系统思想理论的基础研究,例如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二是对系统思想理论应用研究,例如发源于工程领域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等硬系统理论。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及软系统方法论就是在反思一般系统论和硬系统思想基础上涌现出来的另一种应用系统思想理论。图 2描绘了系统运动中各种系统理论之间的发展关系以及系统思想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由图 2 看出系统思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早期思想主要来源于生物学和工程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生物学领域对生命现象的有组织复杂性的研究24结果产生了一种关注生

6、命整体内在联系的“机体论”(Organicism)学说,这种机体论学说在后来被贝塔朗菲等生物学家发展为一般系统论。早期的系统思想理论的另一来源是工程学领域的控制论和信息论,受工程领域实证主义研究传统的影响,早期系统思想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采用了实证主义。这些系统思想的基础理论随后在解决现实问题的系统实践中直接影响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等硬系统思想的发展。其中控制论思想和实证研究的传统成为了硬系统思想发展的基础。软系统思想则是在反思硬系统思想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另一种应用系统思想,它对硬系统思想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处理人类事务的方法论上,还体现在对早期一般系统论的基础理论和概念的反思。下面将进一步探讨

7、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这种具有革命性范式转换的主要内容。图 2 20 世纪 40-70 年代系统运动的概貌2 系统运动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从系统运动的发展来看,软系统思想理论是切克兰德对系统工程和运筹学等硬系统方法论背后的哲学立场、社会理论基础以及对一般系统思想进行反思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为人类解决复杂而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带来了新的思考和研究进路。对此英国当代系统学家迈克尔.C.杰克逊(2003)指出切克兰德的系统思想是“系统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2我们认为,这场革命是深刻的,它确立了切克兰德的系统思想在系统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促使系统思想领域形成了三个重要的范式转变。(1)从一般系统思想向应用

8、系统思想转变从 20 世纪 40年代到 60 年代,随着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和“一般系统研究会”的相继建立,一般系统论在科学领域的地位被规划为一种“公众知识”。它的目标旨在考察不同学科领域的概念和定律的同构性并以数学同构模型的形式实现跨学科的运用。然而,在系统实践领域人们发现一般系统论并没有带来多少突破。对此,切克兰德指出一般系统论这种基于同构模型的跨学科运用思想是以“内容缺乏为代价换取了它的普遍性”的。3这种缺陷主要体现在三点上:第一,一般系统论缺乏具有实质性的核心思想概念。由于一般系统论对系统思想的阐述更多是建立在抽象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因此它缺乏一些能够把系统整体性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实质

9、性的思想概念,这个不足导致了系统的整体性思想的远离了现实生活世界,远离了实践。第二,一般系统论为系统实践者们开辟了用同构模型的思想来实现跨学科研究的系统进路,然而它未能在系统实践领域为系统思想的实践者们提供一个有效应对现实世界各种复杂性问题的系统方法论指导,即一套指导方法运用的原则。第三,一般系统在反还原论的立场上未能建立一种明晰的哲学主张作为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以上这些缺陷导致一般系统论在早期的系统实践中陷入了裹足不前的困境。对一般系统论面临的困难,切克兰德敏锐地指出“系统运动中的进步更可能来自系统思想在特殊问题领域的应用而不是完美理论的提出。”4从系统运动的发展史来看,20 世纪 60

10、年代以来许多与系统思想相关的“亚类”学科正在各个专业领域蓬勃地发展起来,它们将系统思想与特别的研究主题结合起来,并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为人类解决特殊领域的问题提供研究进路。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及软系统方法论正是在那个时期的系统运动中突现出来的应用于解决人类复杂问题情境的新范式。在切克兰德系的软统思想体系中我们看到一些具有认识论意义的系统概念已被建立起来。这包括了突现与层级概念(Emergence and Hierarachy)、通讯与控制(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这两组系统思想概念。其中突现与层级概念来源于生物学领域对有组织复杂现象的研究结果,它从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

11、上比活力论和机械论更有效的解释了存在现实世界中各种有组织的复杂性(Organized complex-25 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ity)。突现起源于组织中对一种有组织的复杂性的整体论解释,即系统整体所具有其组分所不具有的,并且不能够根据部分的行为加以预测的性质。对突现的解释引发了对层级概念的研究。英国突现学派哲学家布劳德(Broad,1923)认为“单层次的认识论和单层次的本体论都是不可能的”。5关于这个问题,西蒙于 1962年运用广义进化论和概率论论证分析了生命体“稳定的中间形式”存在的必然性。6这揭示了层级结构既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人类认识世界必要手段。突现与层级概念的建立在认识

12、论和本体论上帮助人类摆脱了对客观世界单层级的认识,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上升到了整体论阶段。通讯与控制的概念起源于系统运动的第二次浪潮的控制论,它为解释开放系统有组织的层级结构以及对环境适应的进化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切克兰德(1981)指出“所有控制过程都依赖于通讯,依赖于以指令或约束形式出现的信息流动,信息的思想先于反馈的思想”。7他认为信息是系统运动中最有力量的概念,其重要性可以和物理学能量概念相比。与通信工程领域对信息的理解不同,他认为现实世界人们更关注信息的内容是给人们带来某种意义而不是信息传输手段。对信息的关注就导致了后来切克兰德把人类有目的行为的“意义”,理解这些意义则被看作

13、是软系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向应用系统思想转变的过程中,切克兰德很重视把系统思想与方法论相结合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运用。他软系统思想和软系统方法论被看作是一个用于解决人类问题情境的有机的整体,这种理念来自于他在行动研究的早期阶段所建立的一种研究人类问题情境的逻辑框架,如图 3 所示。他认为人类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三个要素,它们包括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框架(Framework of i-dea),基于这种指导思想的方法论(Methodology)以及关注的问题范围(Area of concern)。8这三者的关系反映在: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在某种思想指导下把一定的方法论应用于问题情境中,在

14、探索问题情境过程中人们获取经验知识,这些经验知识将会指导我们进一步反思原来的思想框架 F、所采用方法论 M 以及关注的问题 A。这种反思和学习将促使 F、M 和 A 不断得到改进并指导人们在探索和改进问题情境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基于这种逻辑框架,切克兰德在此后的系统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软系统思想和软系统方法论。图 3 一般研究开展所需的元素(摘自 Check-land and Holwell,1998 Information,Systemtand Information Systems,p23)(2)从硬系统思想向软系统思想转变硬系思想起源于 20 世纪 30 到 40 年代,其主要代表的学科有运

15、筹学、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等。它强调了一种“目标导向”(goal seeking)实践思想:即存在着目标状态 S1 和一个当前状态 S0,并且有各种方式从 S0 到达 S1,于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定义好S0 和 S1并选择最好的方式来减少 S0和 S1 之间的差距。9对于系统工程来说(S1-S0)意味着实现目标的追求,对于系统分析来说(S1-S0)意味着在对最佳方案的追求。然而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这种硬系统思想却日渐式微,其原因在于这种“目标导向”追求整体优化的系统进路所强调的是一种技术理性,它无法有效处理那些具有多元价值观、目标不明确和无良好结构的人类社会问题情境。面对这种难题,20

16、 世纪 60-70 年代西方传统硬系统思想的领域内开始出现软化的趋势,一些软研究进路、软方法论相继涌现,例如丘奇曼(Churchman)强调辩证性讨论的“社会系统设计”理论(social system de-sign)和阿科夫(Ackoff)强调民主参与学习的“交互式计划”理论(Interactive Planning)。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就是在那个阶段在反思硬系统思想和考察早期软系统进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软系统思想之初,切克兰德敏锐地意识到传统硬系统思想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往往将人类世界丰富的价值排除在思考范围之外,因此它不能真正有效解决有人参与的各种复杂性问题。为此,他在发展系统

17、思想概念过程中引入了“人类活动系统”(Human Activity System)这一关键概念。“人类活动系统”一词是切克兰德引自工业工程领域的一个普通术语,然而它在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26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26 卷第 12 期世界中却具有重要意义。切克兰德(1981)认为人类活动系统概念的本质在于把意义赋予人类活动。这是因为人类活动系统具有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自我意识”的特殊能力。这种自我意识表现在人类具有反思、学习、预见以及选择行动的自由和能力。10这种特殊的能力造就了人类活动系统具有与其它系统不同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反映在人类交往互动过程中各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对人类活动系统这个概

18、念的引入,英国系统学家杰克逊指出:“切克兰德视对人类活动系统的描述为 SSM 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突破。以前的系统思考者一直寻求为物质系统、设计的系统,甚至社会系统建立模型,但是他们不能系统地对待有目的的人类活动。一个人类活动系统是人们为了追求某一特别目的需要进行的各种活动的一个系统模型”。11由此,系统实践者对人类活动系统中存在的复杂现象的探索就必须努力地去理解人类目的活动背后各种可能的“意义”或价值。可见,对人类活动系统的概念界定和认识,就成为了切克兰德系统思想的逻辑起点。沿着这个起点前进,那些由“自我意识”引发的各种有意义的人类目的活动就成为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在系统

19、思想由“硬”向“软”的转变过程中,关于系统概念本身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切克兰德指出硬系统思想习惯于使用一种本体论假定来使用“系统”概念,即把“系统”一词看作是用于标识外在世界中的某个实体的标签。在这种假定下,世界可以看作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实体系统构成,对于那些不能良好运作的系统,人们则可以通过“目标导向”和整体优化的原则进一步设计改造使之成为运作良好的系统。而软系统思想则把系统看作是一种认识论工具,即一个主观建构的整体子(holon)而非客观存在之物。在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中,“系统”一词的不再是运用于对现实世界的描述,而是运用于表达我们处理世界的过程。为此他它特别地采用了“整体子”的概念来区

20、别于常被用作于日常用语的“系统”概念。12他指出软系统思想对系统性(syste-micity)的理解已发生了转变,这种从客观世界向探询客观世界过程的转变成为我们区别“硬”与“软”的两种基本系统思想形式的智力关键。13他对此解释道“系统论在它是一种本体论之前(它作出这种陈述:“世界是成系统的”),首先是一种认识论(作出这样的陈述:“某种知识可以用系统论的语言来表述”),而在其关心的东西乃是社会现实的研究中,用系统论的语言来做出本体论的陈述决无可能。”14由此可见,软系统思想在对系统的理解上已由实证主义的哲学主张转变为现象学的哲学主张。对于这种转变,切克兰德用图 4 来形象地表示软系统思想和硬系统

21、思想之间的区别。图 4软系统思想和硬系统思想的区分在新的系统概念指导下,软系统思想以一种整体论视野来考察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据此切克兰德在多年系统实践反思中发展软系统方法论。该方法论由四项活动构成:首先,问题研究人员要以参与者身份介入问题情境,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感受问题情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接着,按照现实世界人们日常的活动类型来主观建构一些与问题情境中人类活动相关的概念模型,其中每种概念模型背后都代表着某种指导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建模完成后,就需要比较概念模型与现实情境中的人们的活动,比较的目的在于识别现实情境中存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引发导致可能变革的讨论。最后,在

22、这些可能存在分歧的价值观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并找出一种具有系统逻辑性和文化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在软系统方法论整个活动过程中这四项活动是反复进行的学习过程,因此该方法论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具有反思和学习功能的循环系统。15(3)从功能主义向诠释主义转变在系统实践领域,系统思想总是与当代社会理论是紧密相联的。这种密切的关系最显著地体现在功能主义与硬系统思想之间的关联上。切克兰德指出自 20 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1895)开辟了社会学研究的功能主义传27 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图 5 SSM 中 4 个主要活动构成的学习循环统以来,功能主义就一直遵循把社会事实当作事物来研究

23、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个基本原则,社会学的解释要么是因果的,要么是功能的。系统思想在功能主义解释社会现实的理论结构中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迪尔凯姆把社会系统看作是一个关系的集合,这个关系集合所突现出来的整体特征代表了社会现实;帕森斯把生物领域的控制论的思想作为构造其关于社会系统四个功能规则的理论基础。切克兰德(1981)指出由于功能主义与系统论这种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许多学者把系统理论看作是的功能主义的另一种当代形式。这种把系统理论看作是功能主义的观点在系统思想的哲学主张尚未明确提出的早期阶段显得尤为严重。然而,对于这种观点,切克兰德敏锐地指出这种看法是一种“很有局限性的、错误观点”。16这是因

24、为功能主义采用系统思想是仅是一种硬系统思想的立场,而不代表系统思想的全部内容。他对此明确指出当人们将硬系统方法用于分析现实世界人类问题时,其在系统思想上显然是做出了一个实证主义的假定,即在现实世界中有一个这样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能够加以界定。根据这个假定,“硬”系统方法论便与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学传统联系起来,同时它与人类目标导向的行为模型联系起来。考虑到结构功能主义所遵循的实证主义在解释社会行动上是一种很有局限性的看法,切克兰德最终转向韦伯主义的传统,特别是在现象学和诠释学基础上发展了他的软系统思想和软系统方法论。韦伯的诠释主义认为社会学研究就是对人类社会行动的主观理解,通过理解行为背后的主

25、观意义和价值来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17沿着韦伯主义的脉搏,切克兰德进一步追踪到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要思想,是依据意向性(intentionality)思想,它强调我们所关注的是关于我们对世界思考的内容,而不是独立于我们的世界本身。至此,切克兰德认定软系统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不在任何外在现实而在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在他们的精神过程而非这些过程的对象”。18对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采用现象学和诠释主义为主导的系统进路。据此,他的软系统思想便实现了从功能主义向诠释主义的转变。根据这转变,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方法论中方法论实施过程被看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系统,软系统方法论

26、中观察、建模、比较、讨论等重要活动都是围绕着理解问题情境中各种目的活动背后的意义而展开的。(4)软系统思想内容的归纳根据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在系统运动史上带来的三个重要转变,我们可软系统思想内容归纳为如下七点:19系统思想十分注重关于整体的思想理念,这种整体的思想表现在整体所具有的而个体所没有的突现特征。为了运用系统思想来分析问题,我们需要构造一些抽象的整体(系统模型)来描述被观察的世界,这些系统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窥探现实的状况。在系统思想领域存在两个互补的流派:硬系统思想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系统性的,软系统思想把对问题情境的探询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软系统方法论是一个探询问题情境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

27、当中又采用了一些系统模型。因此软系统方法论内在某些特殊环节上又包含了硬系统思想。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尽量避免把日常用语的“系统”当做专业术语来使用,而采用“整体子”表达抽象的整体概念。软系统方法论采用了一类特殊的整体子,即所谓的“人类活动系统”,这个整体子包含了突现与层级、通讯与控制等系统思想。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整体子来帮助人们理解现实世界目的行为,因此需要构建关于人类活动系统的多个可能的模型,并对此展开必要的讨论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3 偏颇与评价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以其新的哲学基础和社28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26 卷第 12 期会理论范式对系统思想进行重构,它引发了系统思想领域的一场革

28、命,从而确立了它在系统运动史上的里程碑的地位。然而,正如切克兰德在 1981 年反思一般系统论时所指出的那样,任何理论的提出都不是以一个完美的形式被提出的,我们认为从系统运动背景来看切克兰德的系统思想同样也存以下几点偏颇。(1)极端的诠释主义英国系统学家迈克尔.C.杰克逊(2000)认为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与其他一些披着“软”语言的硬方法论相比,他算是“最纯的诠释系统思想家”。20然而也许就是切克兰德这种对诠释主义的执着追求,致使他的软系统思想和软系统方法论引起诸多争议。功能主义学派认为软系统思想过于主观性和理想化,忽视了社会系统客观存在的组织结构特征。激进社会学派认为软系统方法论忽视了组织内

29、存在的政治权力的不对等性,这导致方法论的不彻底性。英国系统学者明格斯(Mingers,1980,1984)认为切克兰德忽视了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这过于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21旅英学者朱志昌(2009)指出SSM与实用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把行为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强调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但他也指出软系统思想作为一种认识论,它缺乏了必要的本体论承诺作为其客观分析的依据。22综合而看,以上对软系统思想的批评主要在于它的极端主观性所带来的局限性。我们认为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强调主观分析的特征是与他所采用的哲学和社会理论基础密切相关。现象学的哲学主张使他的系统思想关注的是人们对世界思考的内容,而不

30、是世界的本身。诠释主义的社会研究范式使他坚定地认为社会现实是建立在个体行动过程基础上的,对个体行动的主观理解是研究社会现实的主要进路。切克兰德(1981)对此认为:“社会现实是这样一个社会过程永远变化的结果,在这个社会过程中,作为基因遗传和从前经验产物的人不断与其他人协商,他们对外在于他们自身的世界的把握和解释社会现实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实质性说明,因为不存在可与宇宙中经受了充分检验的物理规则性东西相并列的社会现实。”23可见,他关于社会现实本质的认识完全是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了社会现实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认为在系统运动史上,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实现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范式转向。但是,在这些转向的

31、过程中,它没有做出辩证性的处理,最终结果走向了诠释主义的极端。(2)有限的系统思想概念切克兰德关于“突现与层级、通讯与控制”的系统思想是在 20 世纪 70年代以前人们对有组织复杂性现象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然而,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这种系统思想是不够完善的。众所周知,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系统运动的第三次浪潮是以自组织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自组织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物质系统演变进程中并影响其演变方向。例如流体力学中贝纳德元胞试验、化学反应系统中的 BZ 反应、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哈肯研究的激光的形成、混沌动力系统中的吸引子、康威的生命游戏中的二维元胞等例子

32、都说明自组织机制的存在。自组织机制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开放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机理条件。对于 20 世纪自组织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Ervin Laszlo,1986)认为,当各门学科的自组织理论产生后,人们对从宇宙到文化的所有进化现象作详尽考察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一种新范式正在从许多科学领域中涌现出来。2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系统运动进入以混沌理论和复杂性科学为研究背景的第四次浪潮。在这次浪潮中,人们通过研究复杂系统的演化,发展了关于系统的适应性进化的概念。由此,我们认为切克兰德原来的两组系统思想概念需要根据系统运动的第三次和第四次浪潮的主要成

33、就进行有益的扩充,把“自组织”和“适应性进化”等概念包容进来。(3)评价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思想开启了系统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它是系统运动的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实现了系统思想领域三个范式转变。这三个转变体现了软系统思想以现象学和诠释主义来探询人类活动系统问题情境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然而,任何理论都不是以完美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在我们看来这种系统思想是不够完善的,一是软系统思想采用一种极端的诠释主义态度来处理人类社会问题情境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二是在系统思想概念的构建上它还未能把系统运动发展的最新成果包容进来上。总的看来,我们认为切克兰德的系统思想作为系统运动的里程碑它做出的重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34、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相信软系统思想在未来系统实践反思中将会有更大的作为。29 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参考文献1Checkland P B.Soft Systems Methodology:a 30-year Ret-rospective M.Chichester:Wiley,1999:97.211迈克尔C 杰克逊.系统思考 M.高飞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75,199-200,175.3471014 161823P 切克兰德,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 M.左晓斯、史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18,111,21,146,306,334,348,356.5 Broad,C D.T

35、he Mind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M.Lon-don:Kegan Paul Trench and Trubner(Reissue 1980)1923.6 Simon HA.The A 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 C.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62,106:467-482.8 Checkland,P B,and Holwell,S E.Action Research:ItsNature and Validity J.Systemic Practice and Ac

36、tion Re-search 1998,(11:1):9-21.9 H A Simon.1960.T he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M.Harper&Row:New York.中译本:H 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7.12 Checkland P.T he Case for Holon .J.Systems Practice,1988,1(3):235-238.13 Checkland P B.Soft Sy stems Methodology:a 30-yearRetrospective M.Chichest

37、er:Wiley.1999:A1015 Checkland P B.Soft Sy stems Methodology:a 30-yearRetrospective M.Chichester:Wiley.1999:A917 马克思,韦伯.韦伯作品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M.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9.19 Peter Checkland,Jim Scholes.Soft Sy stems M ethodologyin Action M.Chichester:John Wily&Sons,Ltd,1990:27.20 Mike C Jackson.Sy stems Ap

38、proaches to M anagement M.New York:Plenum,2000:247.21 Mingers,J C.Subjectivism and Soft System M ethodology-a critique J.Journal of Applied Sy stem Analy sis,1984,11:85.22 Zhu Z.O R Without Ontology?A Pragmatist Critique ofSSM.In O R51 Keynote Papers,Cordoba-Pachon J(ed.).The OR Society:England,2009

39、:90-112.24 Ervin Laszlo.Evolution The G rand Syhthesis M.1986,闵家胤译.进化广义综合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The Review of Checkland s Soft System ThinkingYAN Xu-hui1,YAN Ze-xian2(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2.Research Centre of Sy stems Science and Sy stems Managem

40、ent,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Abstract:Checkland s Soft System Thinking i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western system movement history because it brings three importantparadigm shifts.T he first shift is that the system thinking is developed from the general sy stem thinking

41、 to applied systems thinking.It helpssystem thinking get rid of the plig ht that it gains the universality at the cost of content.The second shift is that the applied system thinking istransferred from Hard System Thinking to Soft System Thinking.It makes phenomenology become the philosophy basis of

42、 sy stem thinking.T he third shift is that the social paradigm of applied sy stem thinking is diverted from functionalism to the interpretive tradition.It enables theinterpretation of human activity become the main method to improve real problematic situation.This paper also indicates that ex treme subjectiv-ism and conservative system concept are two important shortages for Soft Sy stem T hinking.Key words:soft sy stem thinking;system movement;paradigm shift;Checkland30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26 卷第 1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