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宏观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精选PPT.ppt(1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鸿业宏观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第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教学难点: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第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本章主要内容安排: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第六节第六节 名义名义GDP和实际和实际G
2、DP的的第七节第七节 结束语结束语第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第5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Macroeconomics”一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 首次提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主要涉及总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就业状况等。第6页,此课件共132页哦1.国民收入问题(国民收入的核算和决定)2.失业问题3.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问题4.通货膨胀问题5.开放经济问题(国际收支平衡和贸易平衡问题)6.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研究内容第7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基本研究方法1.总量分析方法2.边际分析法3.实证分析
3、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4.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6.即期分析和跨时期分析的方法7.经济模型分析 第8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的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第9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宏观经济学:整个经济,研究整体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
4、一个整体的功能。”第10页,此课件共132页哦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第1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第1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
5、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第1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第1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共同点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
6、经济学产生,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15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很多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站在凳子上看足球比赛?节俭悖论(paradox of thrift)。谷贱伤农。第16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一直是激烈争论的问题,这里有必要多说一些。宏观经济理论,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都把微观经济理论所探讨和得出的某些原理当作既定的前提加以接受,诸如价值形成问题、
7、收入分配的依据问题等并不包括在他们的理论之中。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一直缺乏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寻找微观基础一直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者孜孜以求的工作。第17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几种观点:对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萨缪尔逊早就提出,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作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因而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另外以卡尔多、琼罗宾逊为首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要从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中去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要承认价值本身有客观的、物质的基础,承认分配问题不能脱离特定历史条件和所有权因素来考察。凯恩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8、,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中两大分支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之争,这个争论还在继续进行。第18页,此课件共132页哦货币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问题货币主义者们、尤其是所谓第二代通货膨胀研究者们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们认为,人们的预期的形成与市场信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市场信息的获得不仅需要成本,而且难以充分。因此,只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中货币流通总量和利息率水平,不分析微观经济学领域中的人们对工资和价格的预期、市场信息的传递方式,是显然不够的。第19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希克斯的微观和宏观的结合希克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结合问题上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既不同于凯恩斯主义,也不同于货币主
9、义。早在30年代,他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就着手于二者结合的尝试,在他的理论中,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是一致的。第20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一点说明: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的学问,而经济的总体趋势是经济中数以百万计的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加总的结果,因此,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与构成经济的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企业的微观基本行为相一致。为此,现代宏观经济学采取三个基本步骤:首先,试图从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过程。他们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典型的或平均的家庭或企业,然后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研究它们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环境中怎样以及将要怎样行为。第2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其次,宏观经济
10、学家试图通过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定,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他们将典型家庭或企业的行为以某种适当的方法加以“复合”(multiplied),把经济中的关键变量如价格、产量、消费量等等加总,然后推导出整体数据间的各种不同关系,以图解释关键经济变量间的联系。最后,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以赋予理论经验内容,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就是这样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第2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四、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发展脉络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两个阶段: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形成与发展
11、第一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期革命,标志着现代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学的形成。第二阶段: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完整的凯恩斯主义宏宏观经济学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大量发展,并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时期。第2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古典宏观经济学1.古典经济理论的特点 以经济增长为宏观经济,以至整个经济学的研究中心。理论与政策的分析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有关价值决定问题的论述是分析所有经济问题的基础。但在有关是劳动决定价值还是生产成本等其他因素决定价值上却有不同的看法。所用的宏观分析方法是一种总体分析,而不是以后广泛使用
12、的均衡分析方法。第2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2.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置;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第25页,此课件共132页哦3.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依据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如果允许调整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萨伊法则 利率灵活变动性 工资一价格灵活变动性第26页,
13、此课件共132页哦现代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期革命的出现是现代宏观经宏观经济学济学 的第一个阶段,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形成。第二阶段是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完整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大量发展,并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时期。第27页,此课件共132页哦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0世纪以来许多经济统计学家开始收集并系统地处理总量数据,这是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对商业周期的认识,为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作了方法论上的准备。20
14、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向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发起了猛攻,后人将之称为“凯恩斯革命”。第28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本书所要介绍的,主要不是凯恩斯经济学,而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前者仅仅局限于凯恩斯本人的理论,后者则包括了凯恩斯本人及其追随者和继承者的理论。包括萨缪尔逊、J希克斯、P索洛、J托宾。新一辈的著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主要有:George Akerlof 和 Janet Yeellen、Oliver Blanchard、Greg Mankiw 和Larry Summers,Ben Berna
15、nke,他们号称“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第29页,此课件共132页哦2.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理论的诘问 凯恩斯论萨伊法则凯恩斯反对萨伊法则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他认为,完全相反,“需求会创造出自身的供给”人们将之称为“凯恩斯法则”。凯恩斯不赞同古典理论的观点:利率的自由变动可以确保储蓄等于投资。他强调人们储蓄和投资有许多原因,而不仅仅只有利率这一唯一因素。储蓄不会自动投资。第30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凯恩斯论工资-价格的自由变动性 首先,凯恩斯注意到了,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具有粘性,或称刚性。其次,他认为,即使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是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也不能确保经济会移向充分就业产量,凯恩斯批评
16、了古典经济学家混淆了单一价格和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第3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3.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着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实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该施以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以便使之更加接近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第3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4.凯恩斯将古典理论视作自己理论的一个特例凯恩斯他认为古典理论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方能成立。其条件为:价格和工资完全可以自由变动,特别是下降方向可自由变动;在不甚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产生大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到充分就业水
17、平;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灵敏。第3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投资消费倾向收入(y)利率资本边际效率平均消费倾向(APC=c/y)边际消费倾向(MPC=c/y)流动偏好货币数量预期收益资本重置成本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5.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3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6.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成就 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主要在以下十大研究范围内丰富和发展了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等新的消费函数理论;加速原理、乘数加速原理等许多新的投资理论;货币偏好、资产选择等新的货币理论;第35页,此课件
18、共132页哦AD-AS分析;经济的动态化、长期化的增长模型;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型等通货膨胀理论;菲利普斯曲线;开放型经济理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在需求管理的政策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发展了供给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第36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凯恩斯主义或学派发展的总结凯恩斯主义或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其产生以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的出版为标志。凯恩斯主义者是指那些继承或发展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或收入决定理论以及宏观分析方法,并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西方经济学家。广义的凯恩斯主义则主要指凯恩斯本人、后凯恩斯主义者或原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
19、义者的经济学说。第37页,此课件共132页哦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资世界大战:凯恩斯主义形成阶段,此时仅指他个人的经济学说。二战后至60年代末期:经追随者补充、完善、发展成为官方经济学,处于兴盛时期,此时被称为后凯恩斯主义(post-Keynsianism)主要包括:Samuelson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和Robinson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总体上称为原凯恩斯主义(Original Keynesianism)。70年代后,经补充、吸收其它学派的某些思想形成新凯恩斯主义(New Keynesianism)结论:凯恩斯主义或学派范围相当广泛,含义不清,学习或引用时要十分小
20、心。第38页,此课件共132页哦7.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主义危机 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同时存在 模型不具备微观基础 深入分歧:对不完美性应该如何处理 新古典主义 传统结论应重新加以考虑,侧重在没有不完美性(imperfections)的基础上解释经济现象 引入理性预期建模型时强调微观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 传统结论基本正确,但应当更深入地研究市场的不完美性,以及它对经济的影响。第39页,此课件共132页哦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70年代初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对此无法做出提出对策,其他学派的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纷纷出现。在与凯恩斯主义的激烈冲突和争论中除
21、了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在修改自己的理论上做了许多努力外,还产生了几个其他学派,如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及供给学派等。以上各学派在理论观点相同之处是:强调了市场的有效性,只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是能够更好地运行的;强调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第40页,此课件共132页哦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假定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自然率假说理性预期与政府干预Y YO OP PADAD1 1ADAD2 2ASAS1 1ADAD3 3ASAS2 2A AB BC CD DY Yn n第4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定:非市场出清(原因是工资和价格
22、是粘性的)理性预期“经济人”假定Y YO OP PADAD1 1ADAD2 2ASAS1 1ASAS3 3ASAS2 2A AB BC CD DY Yn n第4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古典经济学动态均衡理论货币数量理论凯恩斯经济学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现代货币主义非均衡理论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学派李嘉图第4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政策化。表现:宏观经济学家担任政府要职具体负责经济事务和宏观管理;政府决策者愈来愈需要宏观经济理论作为分析经济形势、进行预测的工具,和制定政策进行评价的依据;理论转化成经济决策的时间大大缩短,有的理论尚未成型,却已在实际决
23、策过程中体现来。第4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动态化,如理性预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合流化。对立学派吸收对方论点,补充修改原有理论;不同学派相互容合,形成新的学派。数学化和社会学化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微观化第45页,此课件共132页哦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第46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案例研究: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贫穷与富裕的比较,我们就无法知道我国的2012年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排在全世界的第二位,比美国的一半多一点;没有GDP我们也无
24、法知道我国人均GDP在2012年已超过6000美元,但仍低于美国和日本的8多倍。没有GDP这个总量指标我们无法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因此GDP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第47页,此课件共132页哦GDP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GDP,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他的风靡世界的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曼昆认为,准确理解GDP的要点是:GDP是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计算的;GDP包括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一切物品和劳务,例如你购买了音乐会的票,票
25、价就是GDP的一部分;只算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环节;是一个国家之内的,例如外国人暂时在中国工作,外国人在中国开办企业。他的生产的价值是中国GDP的一部分。第48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如果你要判断一个人在经济上是否成功,你首先要看他的收入。高收入的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一国的整体经济。当判断经济富裕还是贫穷时,要看人们口袋里有多少钱。这正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作用。第49页,此课件共132页哦GD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的秘诀在于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相同的。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
26、是为什么呢?一个经济的收入和支出相同的原因就是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如你雇一个小时工为你做卫生,每小时10元,在这种情况下小时工是劳务的卖者,而你是劳务的买者。小时工赚了10元,而你支出了10元。因此这种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无论是用总收入来衡量还是用总支出来衡量,GDP都增加了10元。由此可见,在经济中,每生产一元钱,就会产生一元钱的收入。第50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一、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含义)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第5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对GDP
27、含义的理解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 产量。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的劳务),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最终产品是指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第5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时期数,存量是时点数;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例如人口出生数与人口总数,就分别是流量与存量。这一说法的含义就是计算时不
28、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第5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GNP则是一个国民的概念。两者的区别是:GDP 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GNP 是按“国民原则”来计算的。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7.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名义GDP 即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它是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数量与其现行价格乘积的总和(PQ);实际GDP 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二者关系为:实际GDP=名义GDP 价格指数 x 100第5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举例说明:例如
29、在美国,如果以1929年的物价指数为100,已知1933年的物价指数为75,名义GNP为480亿,则有1933的实际GNP=480亿75 x 100=640亿美元1933年的名义国民收入反映了由大危机造成的实物和价格同时下降的后果;实际国民收入则排除了价格下降而只反映实物的减少,所以它高于名义国民收入。第55页,此课件共132页哦请以下列数据测定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年份 名义GNP 物价指数 实际GNP 增长率1972 1171 1001975 1529 127.2 1977 1890 1411979 2369 165.5通常把名义GNP折算成实际GNP所用的价格指数,称为GNP的紧缩指数。第
30、56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例题分析-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2.用上一年度的面粉生产的面包和用本年度的面粉生产的面包对GDP的核算没有影响。()3.外国专家为支持本国的经济建设而在本国获得的报酬应当计入GDP。()4.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对GDP的贡献大一些。()5.假如某人不出租它的房子,而是供他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就不应当计入GDP。()第57页,此课件共132页哦6.某人自己在家吃饭和他在饭店付费吃饭对GDP的影响是一致的。()7.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当计入GDP,从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也应当计入GDP。()上述例题说明:
31、在复杂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用GDP的定义来核算GDP一般是不可能的;GDP核算是一个会计或统计意义上的“事后”的概念,不是“事前”的概念,是一个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概念,而不是我国自创的概念,因此,我国的统计口径必须要与国际接轨。第58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及其相互关系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及其相互关系基本含义1.总产出:就是GDP,即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总收入:生产GDP的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3.总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GDP的总支出第59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总产出、
32、总收入、总支出的关系1.(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由于产出品的价值实际上是生产该产出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产出品的价值增值都要全部转化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第60页,此课件共132页哦2.(总)产出等于(总)支出。从全社会来看,总产出的去向无非是两个:销售+存货。而销售是最终消费者的支出,存货是生产者的支出。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总产出就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具体地说,总产出=市场购买总支出+存货总投资(支出)用公式表示即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 第6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重要意义从理论上
33、说,GDP=PiQi。如果用Q1,Q2,Q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量,用P1,P2,P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Q1P1+Q2P2+QiPi=GDP。但实际上,这种计算不可能。因为一是无法找到明确的标准来区分最终产品,二是即使找到了,也由于数量巨大而无法算清楚。通过“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一公式,我们就可以通过其它比较简单的方法(支出法、收入法)来计算清楚GDP。第6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第6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一、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的三种核算方法的三种核算方法1.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
34、ch)。通过核算各行业(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得。其理论依据是GDP=PiQi。2.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得。其理论依据是(总)产出等于(总)支出。3.收入法(income approach)。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其理论依据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第6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三种核算方法的关系 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外贸(净出口)最终产品归属或流向支出法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租金企业家利润收入法用途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所有企业资产增值的总和生产法第65
35、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分析:三种核算GDP的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最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第二种方法最具可操作性,但不尽准确。第三种方法介乎于一、二种方法之间。常用的是第二、三种方法,尤其是第二种方法。现在各国一般都把第三种方法作为核算国民收入最基本的方法。第66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二、用支出法核算GDP1.含义:这是指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核算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该时期的GDP。2.在核算实践中,“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具体表现就是核算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由此引出相关概念:第67页,此
36、课件共132页哦消费支出C(Consumption Expenditure):居民个人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这一项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最大的一个部分,约占三分之二左右;而在消费中劳务又是最大的部分,约占一半左右。第68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投资支出I(Investment):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存货)的支出。它具体包括以下两大类: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等)。为什么它不属中间产品?主要原因是中间产品一次购买、一次消耗,而资本资产则是一次购买、长期消耗。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包括一工厂使
37、用的原料、材料、燃料、零部件、在制品、半制品以及尚未销售出去的库存制成品。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第69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G(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但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包括在内。原因是这些活动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净出口X-M(Exports-Imports):指进出口的差额。把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计算GDP可以写成:GDP=C+I+G+(X-M)。第70页,此课件共132页哦100.010028国内生产总值-3.4-348.9产品和劳务的进出口18.41858.0政府对产品和劳务
38、的购买15.71586.0私人国内总投资69.36987.0个人消费支出百分比金额(10亿美元)构成美国2001年GDP 总支出结构 中国近年gdp支出法构成第7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三、用收入法核算三、用收入法核算GDPGDP1.含义: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的收入相加,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收入法核算GDP应包括以下项目: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特指不受人雇佣的独立生产者的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第7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2.间接税与直接税说明:间接税:
39、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由纳税人直接承担,可以转嫁出去。直接税: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能转嫁,由纳税人直接承担。第7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四、支出法与收入法的一致四、支出法与收入法的一致GDP可用支出法与收入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核算,它们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消费者购买最终产品、劳务生产性劳务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家庭企业第7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在环形图上部,人们支出货币购买最终产品,其花费的货币流量加总即是以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环形图下部,产出成本的流量加总即是以收入法计算出的GDP。理论上两种计算的结果必然相等。但在实际核算中经常会出现误差,因而在实际核算中要加上
40、一个统计误差。视频:高端访谈GDP是怎样统计出来的第75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案例研究:我国GDP是如何确定的?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据国家统计局专家讲,我国的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
41、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第76页,此课件共132页哦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当然,我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我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
42、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了。第77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例题分析例题分析 假设一个经济社会只有生产服装的一系列商家构成,该社会没有政府,且居民消费一律沿用上一年度的存货。已知条件如下表(单位:百万元)。01.9消费者01.91.8专卖店41.81.5制衣厂0.51.51.2布厂2.11.21.0纱厂0.81.00棉农当年存货产品销售原料采购生产单位第78页,此课件共132页哦试求:用定义法计算GDP;用生产法计算GDP;用支出法计算GDP;用收入法计算GDP。第79页,此课件共132页哦问题的解:根据定义,GDP为当年所有最终产品的总价值,中间
43、产品不计入在内,最终产品分为被消费者消费掉的和被企业以存货形式保存的,故由定义可知:GDP=1.9+4+0.5+2.1+0.8=9.3(百万元)。用生产法计算GDP,即考虑所有企业的资产增值的总和。于是:GDP=(企业当年生产总值企业原料采购总值)=(1.91.8)+(4+1.81.5)+(0.5+1.51.2)+(2.1+1.21)+(1+0.80)=9.3(百万元)。第80页,此课件共132页哦用支出法计算GDP,我们知道,GDP=C+I+G+NX,显然,这里有,G=NX=0。又为,企业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存货投资+本年度重置投资,本题中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置投资都等于0,
44、所以投资仅限于存货投资,所以:I=存货投资=4+0.5+2.1+0.8=7.4(百万元)。GDP=C+I=1.9+7.4=9.3(百万元)。第8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用收入法计算GDP,有: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在本题中,我们可以把存货看成企业的利润,把销售资金看成企业的工资,其他项目没有。经过这样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GDP=(各企业工资)+(各企业利润)=(1.91.8)+(1.81.5)+(1.51.2)+(1.21)+(10)+4+0.5+2.1+0.8=9.3(百万元)。第8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第四节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
45、入第8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一、几个概念一、几个概念在西方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除了要弄清上面所说的GDP与GNP以外,还要弄清以下几个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如前所述,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未扣除当年的资本耗费。2.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s)ND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折旧第8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
46、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等于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4.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第85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二、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二、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由上一节中用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得: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有:NDP=GDP-折旧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PI=NI-公司留利-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47、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DPI=PI-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第86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三、例题三、例题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右表:试计算:国内生产净值(NDP)净出口净税收(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30政府预算盈余960政府购买3000消费300净投资800总投资4800国内生产总值第87页,此课件共132页哦解:NDP=GDP-折旧;根据GDP=C+I+G+(X-M)可得;根据BS=T-G,可得T=BS+G 个人可支配收入yd=NDP-T 个人储蓄S=yd-C 第88页,此课件共132页哦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第89页
48、,此课件共132页哦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两部门经济(two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和居民户这两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没有折旧,没有间接税收,没有政府支出,没有进出口贸易,是一种最简单的经济。第90页,此课件共132页哦2.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作为存货投资,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投资用代码表示:即Y=C+I 第91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从收入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作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与租金的余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的的一部分用
49、作消费,另一部分则当作储蓄。于是,从供给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国民收入产量的总和各种要素供给的总和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用代码表示:即Y=C+S 第92页,此课件共132页哦3.储蓄-投资恒等式由C+I Y C+S,可以得到I S,即:投资=储蓄4.对储蓄-投资恒等式的说明储蓄-投资恒等式只是在假设的两部门经济条件下,根据储蓄与投资的定义得出的,而不是根据经济运行实际得出的(下同)。弄明白这一点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指整个经济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企业而言。第93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三
50、部门经济(three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通过税收与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第94页,此课件共132页哦2.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从支出(总需求)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 说明:政府的转移支付事实上将转化为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因而只在C+I 中考虑,而不将它单独列出。第95页,此课件共132页哦从收入(总供给)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等于所有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当作储蓄,一部分还要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