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989269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四章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ppt(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1页第一节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征儿童个性在行为方式上儿童区别于他人的心理基本特征。形成不断地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1页一、儿童个性发展的特征(一)气质及其类型气质指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和量方面的个体差异。气质受神经活动特性的制约。婴儿表现出来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出生时不同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不同的气质,有哭闹型、安静型、易适应型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1页托马斯切斯的婴儿气质论。婴儿气质表现为九个维度3种类型。1.活动水平(活动时间与不活动时间比)2.节律性(身体功能

2、的规律性)3.分心(外部刺激改变行为程度)4.探究和退缩(对新事物和陌生人的反应)5.适应性(适应环境变化的容易性,对新人的适应)6.注意广度和持久性(专心于一活动的时间)7.反应强度(反应的能量水平和剧烈程度)8.反应阈限(唤起一个反应需要的刺激强度)9.心境的性质(与不高兴,不友好的行为相比,友好快乐的行为量)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1页三种类型容易型能很快建立起生活常规,大多比较乐观,乐于探索事物,在新事物与陌生人面前表现出适度的紧张,对新环境适应快。40%困难型日常生活没有规律,对新环境适应慢,且反应退缩消极,对新环境和陌生人敏感,反应强烈。10%慢热型表现不活跃,对环境刺激采取温和的

3、低调的,情绪比较消极对环境适应慢。(15%)混合型气质(35%)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1页不同气质类型婴儿的适应问题70%的困难型儿童在学龄期出现难以适应环境的行为问题。并表现出退缩和攻击性行为。18%儿童学龄期表现出适应性问题。慢热型,开始不会出现适应性问题,到中期有50%的儿童表现出适应性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1页罗斯巴特的婴儿气质维度活动水平在动作的活动水平。可安抚性焦虑哭泣和悲痛,因照料者安抚而减少的倾向。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导向行为或兴趣的持续时间。害怕性对强烈刺激和新刺激反应的谨慎和压力,包括适应新情景所需时间。易怒性欲望满足受挫时表现出来的大惊小怪,苦恼和烦恼情绪。积极情绪

4、愉快表现的频率。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1页2、气质稳定性儿童气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注意周期长短、敏感性、社交能力、害羞等在几周和几年内保持稳定)气质并不一成不变。儿童不同阶段的气质相关不高;内外向只有极端儿童中表现稳定。气质本身及某些气质特点会随年龄变化。活动性归稳定,情绪性、反应性、社会抑制和专注随年龄面变化。气质还表现出恒定的文化和性别差异(男活动女专注)中日与俄比,更安静。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1页二、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对自我各个方面的意识,(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的意识等内容),体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核心内容个性,也是个性是否成熟的标志。现在学习的是第9

5、页,共31页1、自我意识发展新生儿并没有自我意识。12个月还不认识自己,15个月已认识自己,18-25个月是儿童自我认识快速发展时期。(镜子实验)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体现自我描述上。学前主要是那些可见的特征(外表、拥有物及日常行为),但不能区分实际和自己希望的差异。学龄,随认知能力和交往的深化,儿童开始认识自己的稳定特征。8岁能认识自己稳定特征,11岁能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并区分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青春期:随抽象能力发展儿童对自己的描述更加概括。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1页2、儿童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体验是儿童的情感成份,主要解决是否对自己满意等问题,其中自尊是最重要的方面。自尊是儿童对自己的价值

6、作出的判断。并由此判断而引发的情感体验。自尊会影响决定人的行为(认为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1页儿童自尊的内容(哈特)学前有两方面的自尊:社会接受(自己被 他人接受程度)和能力(能与不能做什么)小学自尊结构有三方面构成:(学业、身体、社会自尊)具体见P137自尊水平早期高,小学初中会下降。到青春期随自我评价日赵稳定自尊水平也相对稳定。成年后随工作任务的胜任情况而发生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1页3、自我控制的发展控制满足自身愿望的行为冲动,主动从事自己不愿意但社会赞许的行为能力。新生儿没有自我控制能力。12-18个月能意识到照顾者的希望和意图,也能遵守照顾者简单

7、的要求,表现出对父母的遵从。2岁自控能力逐渐发展,能在没有监督下遵守父母的指示。且能根据他人的要求延迟满足需要。3岁逐渐获得自己连续和自我统一性的认识。更能约束自己行为。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1页二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个体对外部事物是否满足其内部需要的主观体验。新生儿是否有情绪存在两种观点。新生儿有三种基本情绪:爱、怒、怕(华生)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兴奋和冲动。各种情绪是分化出来的。新生儿情绪发生时间、诱因和表现见13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1页(二)新生儿情绪的发展1、微笑自发微笑(0-5周)2、哭泣:原因:锇、冷、痛 模式:基本的、愤怒的和痛苦的。3、害怕:影响因素父母是否

8、在场,环境熟悉否、陌生人特点、陌生人与婴儿交流方式。抚养者多少。母婴亲密度。婴儿接受刺激多少。害怕内容随年龄而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1页4、自我意识情绪在有一定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而产生的情绪,包括内疚、羞耻自豪、尴尬等。其发展见图142.经历基本情绪自我参照行为(做错了会表现出尴尬和羞愧)3岁时出现高级的自我意识情绪(做成了表现出自豪情绪,败羞愧、内疚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1页5、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用于指导特定社会情景中的情绪表达,使之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规则。2岁时还没有学会情绪表达规则,会不顾场合地表达情绪。3岁时显示出一定的掩饰情绪感受

9、的能力。小学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进入青少年期能更熟练地用情绪表达规则。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1页(三)情绪理解的发展指儿童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适当情绪反应能力。作用;利于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具体涉及:表情识别辨别和理解他人情绪所传递的信息新生儿三天能识别成人高兴伤心惊奇的表情。7-9个有能理解情绪信息。1岁能利用他人情绪作为行为参照。2岁能正确辨别面部表情,识别他人情绪与自己的不同。4-5岁能对高兴情绪、生气、害怕有识别力。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1页2、混合情绪理解发展指个体意识到同一情境可以同时诱发两种不同甚至矛盾的情绪反应能力

10、。不可能阶段继时性阶段同时性阶段。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1页3、儿童情绪归因的发展对情绪产生原因的理解称情绪归因。3岁能识别情绪和引发情绪的情境。对情绪产生原因进行解释。5-6岁能对他人的情绪产生作出合理的解释。对积极情绪的识别更稳定。成功归因于外部失败归因于自己。9岁对还不能很好地对内疚进行理解。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1页4、情绪调节的发展对情绪内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部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通常表现为:消极情绪的抑制和积极情绪的唤起。出生后几个月,情绪调节能力有限。3个月能采取一定的方法调节情绪。会爬后会用回避刺激方法调节情绪。2岁后伴随言语和表征能力出

11、现,儿童情绪调节方法日趋复杂。(限制感觉输入、自言自语和转变目标)来减少消极情绪产生。入学后因希望得到他人赞许,会控制自己消极情绪。10岁后形成一套恰当的情绪控制技巧。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1页三儿童道德发展特点(一)道德认知的发展对是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知。幼儿很早就有道德认知,但只是依行为结果,而非动机。到小学高年级(8-9岁)会注意行为动机和意图。青少年期开始摆脱权威的束缚,对道德行为判断也开始超越个人水平。会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1页(二)道德情感发展是对是非善恶行为的感受,以及激发道德思考和道德行为的感受。如移情、内疚、羞愧、自豪等。九岁前儿

12、童道德情感落后于道德认知。刚出生时看他人哭时也会哭,即有移情(觉知他人情绪体验时,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的萌芽。移情分四个阶段发展不加区分的移情。自我中心的移情认知移情(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能区分自己和他人内部状态不同)超越直接移情阶段。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1页(三)道德行为的产生基于道德情感而产生的行为。其中主要的有新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新社会行为有利于他人的任何行为。始于婴儿期,不足2岁的婴儿表现出分享和安慰行为。攻击性行为试图伤害他人的行为。分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攻击。关系攻击以破坏他人的人际关系为目的的攻击方式。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1页四、儿童交往发展特点(一)依恋产生和发展依恋

13、婴儿对熟悉的人(父母和照顾者)所建立的亲密情感联系,进而对其表达出各种依恋行为:如追随,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接触。成因:母亲的哺育行为能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降低其内驱力。行为主义认为依恋是条件反射的建立。有奶便是娘(恒河猴)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1页依恋四阶段论前依恋阶段用哭或笑等情绪让母亲留在身边。减少危险,同时获得食物,增加生存机会。依恋关系建立:将熟人和生人分开,并对不同的人作不同的反应。形成:对母亲离开表示抗议,出现分离焦虑。互惠关系形成:能理解母亲为何离开,会跟大人讲条件。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1页安斯沃斯的依恋类型说安全型:在陌生环境中,把妈妈当作安全基地,在场时会积极探索

14、周围环境,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出不太强烈的抗议。回来时寻求与新人的接触。回避型:对妈妈没什么反应,离开不抗议。回来不亲密。抗拒型:常抱紧母亲不探索环境。离开表示强烈抗议。回来因生气拒绝与母亲接触。混乱型:在陌生环境中,离开和回来时表现混乱。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1页(二)亲子关系发展婴儿期,通过依恋感受爱和安全,培养亲子信任。幼儿期:通过由父母的单方控制,调节,学会对权威的服从和模仿和认同。获得父母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爱好、动机、态度。小学:允许儿童自决,但会对其进行监督和生活照顾。子女在享受父母关爱时,同时承担家庭成员义务。青春期:出现与父母的分离和追求独立的需要与寻求父母的指导的帮助矛盾。

15、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1页(三)同伴关系婴幼儿时已有交往出现。单向微笑、双向模仿、用言语影响同伴。幼儿园时,游戏成为主要交往方式。好友就是一起玩玩具的朋友。小学:同伴交往成交往的主要形式,互相帮助成为友谊关系的主要特点。并理解交往的规则:信用、守约等。青少年期交往呈两个特征:亲密和互信青春期后:性别意识觉醒,开始对异性感兴趣。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1页第二节促进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一、促进良好个性发展1.接受儿童的独特性(气质的独特),为其创造接纳的抚养气氛。教育要与气质协调。2.组织多种游戏,培养儿童个性(能、性格)3.及时反馈给予儿童成就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4.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做能力所及之事;其次在成人指导下让儿童自决;对交友,可让其自决,只要确认是正常群体就行)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1页二、促进其自我意识发展1.给予温暖、亲切和一致的照顾,保证良好的亲子关系。2.提供实践机会,给予积极反馈3.尊重儿童独立意识,帮助其顺利度过其青春期。4.培养良好自我控制力。(自决,训练良好习惯,明确自己努力目标。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