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审美心理结构的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审美心理结构的意义.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构建审美心理结构的意义对审美的研究,心理学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费希纳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曾设计了审美心理的实验,开创了实验美学和审美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了心理学从哲学的思辨走向科学的圣坛。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塑造完美人格,而塑造完美人格的中心环节在于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外在的物质文明世界,同时也构造了我们的内在文明,即我们的心理结构。心理结构的建造从个人来说是经过教育的结果,因此,审美教育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它通过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审美感受力,形成平衡协调的心理结构,并间接地影响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最终实现完美
2、人格的塑造。审美心理结构是审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在“按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同时,也在“按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所谓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它是人在审美、创造美时反映事物审美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内部知、情、意系统和各种心理形式的内部构造。审美从对美的形象的具体感知开始,由感官快适的感受进到感情愉悦的活动,任何审美活动都只有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发生,都必须以感知为中介和桥梁。审美感知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审美感知又包含明显的理解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理性积淀于感情之中,审美主体能够以情感为中介,在
3、直觉观照中直接领悟审美对象的本质。情感是各种心理因素的网节点,是审美的动力、内驱力,各种心理因素都渗透了情感。但情感又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规范引导着情感,使它达到尽可能的深度。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最突出的特点是新形象的创造,它虽以客观条件为基础,但有极大的能动性、自由性、创造性,给审美心理功能以无限广阔、充分的内在自由。这几种因素有机结合,构成了审美心理结构。其中,感知是出发点,情感是动力,想象是主导,理解指明方向。这四种心理活动进行积极的调整和组合,达到自由和谐的状态,主客体交融契合,从而造成一种愉快的审美体验。审美认知是个体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核心成分,一切审美信息都是由审美认知进行
4、加工和处理的,审美认知是一切审美活动的信息加工基础,没有审美认知的作用,就没有个体的审美活动。一些审美心理学家对审美认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审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用来说明个体审美认知的发展过程。国外关于审美认知发展阶段的两种理论及其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审美认知发展的三个倾向是:从具体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从具体到抽象,是指对审美对象的把握和喜爱首先是具体化的,如从喜欢具体事物的画到喜欢抽象的画、从喜欢看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题材到欣赏不朽的文学作品,等等。从题材到形式,是指青少年对艺术品的欣赏,首先企图寻找艺术品所表现的题材是什么,对于不能很快发
5、现题材的作品(如抽象画),他们就很难理解和接受。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是指个体首先要能够理解并接受艺术的形式,然后才能用艺术的形式进行艺术的创作。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协调发展包括审美态度发展、审美趣味的发展变化和审美感兴力的提高。审美态度又可称为审美广度,一个人所能接纳的审美形态越多,他的审美广度就越大。审美趣味是主体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趣味是个人文化的产物,它相当于心理学中所说的个性心理的倾向性。个体的审美趣味决定了个体审美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判别性和动力性。审美感兴是审美心理过程的总称,它既包含审美感知心理过程,也包括审美情感的兴发过程,它是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感的综合,
6、是个体审美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儿童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审美心理形成过程中,遗传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在审美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则更加重要。在整个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使得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发展既表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变化,从而表现出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统一。儿童与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分别是审美心理的初步萌芽期、初步形成期、逐渐成熟期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期。一般认为,儿童的审美能力最初来自于遗传得来的普通感知能力,比如几个月大的婴儿就有对颜色的偏爱以及对图案的偏
7、爱。因此,审美心理的萌芽期是在婴儿期,具体地说,婴儿在23岁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感知美的事物的能力。进入幼儿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简单的绘画、音乐、舞蹈等,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能够明显感到与生理快感不同的审美快感,但他们对美的评价的标准还不够完善。比如,在评价歌唱水平时,往往不看歌唱者的艺术水平,而是简单地比谁唱的声音大。他们对自己的创作活动表现出很高的兴致,在自己参与的活动中感受到莫大的愉悦。到了小学阶段,由于儿童开始学习文化知识,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审美能力也逐步提高。以朗读为例,小学低年级儿童常以能否正确朗读为标准,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能在保证朗读正确的前提下,读出抑扬顿挫的感情。
8、对唱歌的评价也开始以音色的好坏、旋律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为评价标准。可以说,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具备了审美的欣赏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审美表现能力甚至是审美创造能力,但这时儿童的审美能力仍然是有限的。这个阶段儿童的审美意识的典型特点是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感知、欣赏和表现美,还不能理解高深的艺术语言和抽象的艺术符号。到了青少年时代,儿童知识范围进一步扩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情感进一步丰富,其审美心理结构有了飞速发展,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评价、审美欲望和审美理想在内的审美意识初步形成。儿童审美对象逐渐扩大,从欣赏简单的艺术美和自然美扩大到对社会美和人生意义的追求。他们开始摆脱成人的评价,能
9、够独立进行审美评价,并开始从对审美对象的外部评价转入对美的内涵、意境、内在美的评价上。同时,青少年的审美感受也变得日益强烈,爱憎之情溢于言表,表现出强烈的审美情感。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毫无疑问,学校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主要场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逐渐重视对各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研究,语文、数学、自然劳动等课程相关的美育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挖掘。但总体而言,大多数教师对各科教材的审美教育的自觉意识较差,尚未形成系统的、贯穿始终的教学模式,因而,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审美内容是零碎的、单调的,因而效果也就不够理想。按照教育美学的要求操作,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
10、应是审美的,教师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形象化,语音的抑扬顿挫,板书字迹的工整优美,教态的举止端庄,表情的亲切自然等,加上能够体现审美情趣的讲授内容,就会产生较理想的情境氛围和综合的审美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之间实现审美认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产生并滋长。其实,教师审美主导意识应该体现在教学流程的美化,即板书设计的美化、教学语言的美化、教学节奏的美化、教学激情与教学机智、教学氛围与学生情绪的协调、知识点与美感的契合等。美的教学流程不但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吸收,而且使学习成为一种双向审美交流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情趣作为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建构因素,不仅是人们进行艺术审美的主观前提,而且是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性基础,是实现理想化人格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论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的至理名言。这就要求教师将审美教育和教育美学综合贯彻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