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972731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五讲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ppt(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讲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7页第一节第一节 无讼:无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无讼的字面意思是没有或者不需要诉讼,引申为一个社会因没有纷争和犯罪而不需要法律或虽有法律而搁置不用,亦即所谓的“刑措刑措”。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7页一、传统中国无讼价值观的形成与早期一、传统中国无讼价值观的形成与早期追求实现的途径追求实现的途径第一,传统中国法自然、尚和谐的文化思维,第一,传统中国法自然、尚和谐的文化思维,体现到法律文化中即以无讼为价值取向体现到法律文化中即以无讼为价值取向第二,家国一体化的社会结构以及政治需求现第二,家国一体化的社会结构以及政治

2、需求现实地决定着无讼的价值追求实地决定着无讼的价值追求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7页传统中国的文化思维轨迹是:传统中国的文化思维轨迹是:自然(宇宙自然(宇宙/天地)天地)社会(人生)社会(人生)政治(法律)政治(法律)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7页李约瑟:“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的宇宙哲学。”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7页周易周易华夏文明的总源头中华文化的聚焦点p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只有一本书是儒、道两家共同尊奉的p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进程中,只有一本书对人文、科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p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原名易易、周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易

3、经。古人向神灵卜问吉凶的方法,有龟卜和占筮。古人向神灵卜问吉凶的方法,有龟卜和占筮。l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57页根据八卦的卦象来占卜吉凶文王在伏羲氏“易图”基础上,将周易的逻辑原理应用于心理学系统,对人类的人格进行归纳演绎,最后撰写了易经。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57页全息认识思维观全息认识思维观:“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思想“天人感应”“以天道质人事”“以人事观天道”易经:“法象莫大乎天地”“天垂象圣人则之。”中庸:“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

4、谓教。”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57页礼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汉书。刑法志:“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无刑。因天讨而作无刑。”朱熹:“礼,天理也。礼,天理也。”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57页“礼”既是道的规则,也是自然法则,它具有至上性、普遍性和权威性。按儒家的说法,国家的现行法律必须合乎礼,合乎礼的法律就是“礼法”。“礼法”代表了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体现了法律的道德精神。“礼者,圣人之法制也。有仁义智信,然后有法制。”现在学习的是第1

5、0页,共57页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道是自然生成的,它向自然学习。效法并顺应自然。效法并顺应自然。人作为天、地自然间的一物,从来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和天地合二为一,要学习大道包容万物的胸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7页人道、天道乃是一道人间的道德法则与宇宙的自然法则是相通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则天而行,人君之道,尧、舜、禹、汤、文、武之盛,由此而已。文帝所言,王言也,而其事则非也。宪天者,以庆赏法春夏,以刑威法秋冬,雨露犹人君之惠泽,雷霆犹人君之号令,生成万物之时,固有雷霆,而雷霆未尝杀

6、物,隋文取则雷霆,而乘怒杀人,其违天多矣。”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7页 “自从其历史发端时起,中国就存在着一个事物的自从其历史发端时起,中国就存在着一个事物的自然自然秩序秩序,或者说,或者说自然法自然法(自然法则或者说(自然法则或者说“道道”),包容),包容了宇宙所有部分,并使它们相互间保持和谐。这个自然秩了宇宙所有部分,并使它们相互间保持和谐。这个自然秩序并非是人为的;它存在着以其自身为存在的理由。人类序并非是人为的;它存在着以其自身为存在的理由。人类是它是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必须遵从它。由于这个自然秩是它是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必须遵从它。由于这个自然秩序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对任何

7、一个要素施加序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对任何一个要素施加影响亦会对其他要素产生作用。影响亦会对其他要素产生作用。这种理论在政府和司这种理论在政府和司法领域引起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法领域引起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法国的中国法大家埃卡拉斯法国的中国法大家埃卡拉斯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7页差序合理的(错落有致的)中国阴阳式和谐自然观差序合理的(错落有致的)中国阴阳式和谐自然观传统中国人对自然属性的总认识是“和谐”传统中国的自然观是建立在阴阳原理之上的,由主从式的等级秩序所构成的和谐自然观。从中可推导出从中可推导出:等差等差 尊卑尊卑 礼制礼制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7页第二,家国一体化的

8、社会结构以及政治需求现实地决定着无讼的价值追求这种社会结构导致了国政的原型乃是家务,国法是家规的放大,国家内乱和国民争讼是家内不睦的延伸。因此,一国即如一家,以安定和睦为上;处理国民争讼就像排解家庭纠纷,最好是调解,不得已辅之以刑,目的是求和谐。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7页对实现无讼的模式,诸子百家各有不同的主张道家:道家:“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自然之世自然之世”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7页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

9、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末也。”“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7页儒家:“修礼复仁”孔子的孔子的“仁仁”学理论学理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为政,焉用杀”“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措手足。”最基本的要求是“法”,较高尚的安排是“礼”现在学习的是第18

10、页,共57页孟子孟子:“仁政仁政”学说学说“四端四端”:恻隐之心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仁义礼智的萌芽状态,称谓“四端四端”.在孟子的逻辑中,四端就是天道的体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7页法家:“以刑去刑”商鞅:“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为治而去法令,犹欲无饥而去食也,欲无寒而去衣也,欲东而西行也。”治国“不贵义而贵法不贵义而贵法”统治者统治者“不可以须臾忘于法不可以须臾忘于法”。如是,民畏法,乱止之,奸禁之,国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7页以法为中心的

11、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子(前韩非子(前280233)战国末期韩)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创始人国人,法家学派创始人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7页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禁奸止过,莫如重刑禁奸止过,莫如重刑。”“重刑,连其罚,则民不敢试,故无刑也重刑,连其罚,则民不敢试,故无刑也”“行罚重其刑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7页作为儒家“贵德贵德”对立派的法家思想家

12、们,从“以力服人以力服人”的认识论出发,认为儒家的“贵德”思想史不足为训的。因为在“当今争于气力”的时代,“如欲以宽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悍马,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悍马,此不知患也。此不知患也。”(韩非子)商朝以刑罚畸重、残酷而著称于史:“弃灰于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公道者断其手”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7页道家致无讼的方案道家致无讼的方案:法自然(本道)无为 无讼(和谐/复归自然)儒家致无讼的路径是儒家致无讼的路径是:修礼 复仁 无讼(刑措/治世)先秦法家的治世之道:先秦法家的治世之道:以刑(重刑)去刑(无讼)“刑生威,威生强,强生泰刑生威,威生强,强生泰”的实践

13、之路韩非子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7页墨家:墨家:“非攻非攻”、“兼爱兼爱”而致天下大治而致天下大治墨子:“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墨子:“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之”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7页论语论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7页二、传统中国追求无讼的基本模式及其实践二、传统中国追求无讼的基本模式及其实践先秦中国先秦中国 最终选择了法家的主张最终选择了法家的主张“以刑去刑”成了从管仲到李悝,再从商鞅到李斯的实践法宝,亦构成

14、了春秋战国变法史的主流汉至隋唐汉至隋唐 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礼法结合、德主刑辅 传统中国追求无讼的基本模式得以全面确立传统中国追求无讼的基本模式得以全面确立此后此后 这一模式一直被沿用至清末这一模式一直被沿用至清末,成为传统中国追求无讼成为传统中国追求无讼的基本(制度)模式的基本(制度)模式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7页三、传统中国法律文化无讼价值取向的评说三、传统中国法律文化无讼价值取向的评说首先,首先,无讼作为一种价值和理想,是建立在经验而非科学认无讼作为一种价值和理想,是建立在经验而非科学认识之上的,实际上是一个过于理想的空想图式。识之上的,实际上是一个过于理想的空想图式。其次,无讼导致过

15、分强调秩序和稳定,过分强调秩序和稳定无讼导致过分强调秩序和稳定,过分强调秩序和稳定又导致传统中国失去了应有的发展。又导致传统中国失去了应有的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57页第二节第二节 正义:西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正义:西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说,就是法律和正义的关系史可以说,就是法律和正义的关系史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7页一、法律正义论:一、法律正义论:西方法律家对正义价值的追求西方法律家对正义价值的追求塞尔苏斯:“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理想国(论正义)亚里士多德:“正义”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美德“城邦以正义

16、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而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57页古罗马法谚:“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罗马法对“正义”的定义是:“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西塞罗:“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人类精神意向”洛克:“法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法的目的的问题。法的目的正在于帮助人们在国与国、团体与团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实现正义。”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5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57页对等均衡的西方几何式和谐自然观对等均衡的西方几何式和谐自然观在古希腊思想家看

17、来,“自然”虽亦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但它是一个遵循几何原理的均衡统一体,它在运动中能保持和谐,这完全是因为它是几何法则。由此,在政治伦理思考中,即推导出:法则、秩序、平等法则、秩序、平等、理性、正义、理性、正义等理念马里旦:不正义的法律不是法律不正义的法律不是法律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57页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今天许多人都说法律乃是权力,而我们却总是认为法律是对权力的一种限制。”“但是法律决不是权力,它只是把权力的行使加以组织和系统化起来,并使权力有效地维护和促进文明的一种东西。”因此,法律通过限制权力促进的是文明,法律通过限制权力促进的是文明,亦是正义亦是正义。现在学习的是第34

18、页,共57页庞德:法律的总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为了正义的实现法律的总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为了正义的实现。正义是一种制度正义是一种制度,它意味着这样一种关系的调整和行为的安排,即能使生活资料满足人类对享有的某些东西和做某些事情的各种要求的手段,能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给予满足。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57页二、通过法律实现正义:西方追求正义的一般途径或者说基本模式卢梭:毫无疑问,存在着一种完全出自理性的普遍正义;因此,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能符合于它的目的。为什么只有通过法律才能实现正义呢?为什么只有通过法律才能实现正义呢?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57页通过法律实

19、现正义的实践通过法律实现正义的实践首先,从古希腊以来,一直将法制建设作为社会政治事首先,从古希腊以来,一直将法制建设作为社会政治事务中最重要的方面来对待。务中最重要的方面来对待。古希腊的理性思维愈趋深化和强化;古罗马,形成了一个凝结理性思想的司法体系;中世纪,在形式上将其神学化近代以来,古典自然法学说集其大成现代,新自然法学派对其作出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57页国法大全国法大全中中学说汇纂学说汇纂和和法学阶梯法学阶梯第一卷第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标题都是一篇第一章的标题都是:“正义与法律正义与法律”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57页其次,西方还通过对法律的具体运用其次,西方还通过对法律的具体运用司

20、法实践司法实践来追求正义的实现。来追求正义的实现。一是司法官可以根据正义的原则来挑选可资援用的先例;一是司法官可以根据正义的原则来挑选可资援用的先例;二是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司法官可以依据正义原则二是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司法官可以依据正义原则作出新的裁决,实现个案正义。作出新的裁决,实现个案正义。英国上诉法院院长英国上诉法院院长丹宁勋爵丹宁勋爵说:说:“制定法和法律文件的制定法和法律文件的语言永远不可能是确定明确的,因此解释它们的时候就有语言永远不可能是确定明确的,因此解释它们的时候就有两种可供选择的道路,我总是倾向能够实现正义的解释。两种可供选择的道路,我总是倾向能够实现正义的解释。”现

21、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57页早期的英格兰王国各地法律不统一,各自遵行当地的习惯法习惯法。1066年,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加强中央集权,派出王室法官巡行各地,裁断诉讼纠纷,这些王室法官的判例糅合了地方的习惯,逐渐形成能够通行整个英格兰地区的“普通法普通法”(common law),并逐渐排斥了原来各地的习惯法。不过普通法注重程序,死板僵硬,陈陈相因,在13世纪末世纪末为补救普通法的缺陷,国王又委派法官受理普通法上得不到救济的案件,这些法官裁决依据是所谓“衡平衡平”(equity)原则原则。衡平法官开始时注重“从良心上解决问题从良心上解决问题”,不怎么拘泥形式,常常可以“普遍的伦理”观念,尤其是“

22、基督的启示”来裁断案件。颇有点中国古代经义决狱的意思。事实上,早期的衡平大法官都是由大主教担任的。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57页衡平大法官的判例在15世纪形成了世纪形成了“衡平法衡平法”,一般就不再直接引用圣经等教义作出裁判,在英格兰的法律体系中发挥补充普通法发挥补充普通法的作用。的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57页1616年,英国发生了这么一个案子:有个人还了债以后把债权人签把债权人签发的收据给弄丢了发的收据给弄丢了,债权人知道了这事,就要求他再次清偿要求他再次清偿,那人当然不愿意,债权人就向普通法法院起诉债权人就向普通法法院起诉。在法庭上无论那人怎么申辩,可是因为拿不出证据证明已经清偿,

23、结果被判败诉,必结果被判败诉,必须再次向债权人清偿须再次向债权人清偿。判决下达并过了上诉期限后,那人在家中找到了那张关键的收据,他赶紧向法院说明情况,请求撤销判决,可普通法中没有这种程序,普通法院拒不受理,坚持要按照原判决强制执行。那人转而向衡平法院起诉,衡平法院大法官衡平法院大法官爱尔斯密爱尔斯密判决他胜诉判决他胜诉。这样一来就引起了两大法院之间的冲突。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57页普通法法院著名的大法官柯克柯克激烈反对衡平法院的判决,坚持维持普通法法院的原判,而衡平法大法官爱尔斯密爱尔斯密则认为他只是向诉讼当事人发出禁止令,并不是向普通法法院发出禁止令。最后是英王詹姆士一世裁决衡平法院的判

24、决有效詹姆士一世裁决衡平法院的判决有效。从而确立了衡平法院判决优先的原则。衡平法院判决优先的原则。法官严格地按法律规则判决,有时无法考虑个案判决的正义或非法官严格地按法律规则判决,有时无法考虑个案判决的正义或非正义问题。正义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57页自然状态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法理性理性/正义正义法律法律在这一逻辑序列中,在这一逻辑序列中,“正义正义”成了法律的基础和价值取向成了法律的基础和价值取向西方从自然状态出发考察的结果,为什么是正义而不是无讼?正义的核心是自由正义的核心是自由,没有自由亦无所谓正义从自由的角度谈论正义三权分立是西方世界的民主政体三权分立是西方世界的民主政体现在学

25、习的是第44页,共57页无讼的理想是取消法律正义恰恰相反,它必须通过法律来实现自己作为一种理想和价值取向,正义对法律的进作为一种理想和价值取向,正义对法律的进步与完善具有永恒的召唤力。步与完善具有永恒的召唤力。亚里士多德:“正义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正义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础”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57页李庄案与程序正义2010年2月9日,重庆市一中院终审宣判,60多天案件走完全部程序,李庄最终被认定犯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57页程序正义原则程序正义原则脱胎于800年前英国大宪章的程序正义原则,是历经英美、欧陆等大量民主国家司法实践不断

26、增益的成果。“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之母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之母”,已成为全球司法界的共识。为实现程序正义,应满足两方面的要求:第一,司法权独立,即经过合法程序任职的法官个人,基于良法和良心自由心证,独立裁断,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涉,包括权力、金钱、人情、民意等;第二,涉讼的民间纠纷,以及诉讼前或诉讼中的公民与国家纠纷,均应根据基于公平和正义的良法程序来寻求最终结果。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57页实质正义是重要的,要实现它却很艰难。只有保证审判的每一个步骤公平正义,最后的结果才有可能公平正义。所谓程序正义原则,是指基于法官个人的独立审判,以及诉讼双方当事人实质公平与公开原则的法定程序实现具体司法过程

27、,以防范因程序不公导致的实体不公,最大限度实现司法的结果正义。忽视程序正义的人往往认为结果正义就足够了,过程并不重要。程序正义观念则认为,结果正义诚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义的过程,结果的正义是不可靠的,在通常情况下也是不可能的。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57页桑德尔的名气近年来如日中天。他为哈佛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公共课程“正义(Justice)”,不仅是哈佛校园中最受欢迎的课程,而且其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供全世界哲学爱好者免费观看。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里有一个角色据说就是以他为原型。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57页当代哲学大师罗尔斯认为,正义的本质在于公平,只要能通过“无知之幕”屏蔽掉社会地位、个人素

28、质等后天“偶然”因素、让所有人都在原初的平等状态下做出选择,就可以保证资源分配的公平,保证“作为公平的正义”。这一观点强调规则公平和程序正义,忽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57页聂树斌案等死刑冤案,可谓程序不正义导致结果不正义的典型案例。佘祥林案“被害人”于2005年3月28日回到湖北京山,赵作海案“被害人”于2010年4月30日回到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赵楼村,两起事件发生的时间相隔不过五年。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57页美国辛普森案审判中,辛氏杀人嫌疑极重,却因警察刑侦程序违法无法获得有效证据,最后法院只能宣判辛氏无罪。主审法官伊藤曾悲怆泣下,却只能服从法律。这体现了司法正义至

29、高无上的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57页正义女神正义女神双目微闭双目微闭 象征象征“用心灵裁判用心灵裁判”,手持宝剑,手持宝剑,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57页白袍白袍象征道德无瑕,刚正不阿象征道德无瑕,刚正不阿;蒙眼蒙眼因为司法纯靠理智,不靠误人的感官印象;天平天平比喻裁量公平,在正义面前人人皆得其所值;宝剑宝剑表示制裁严厉,决不姑息。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5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57页獬豸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异兽,能辨别是非,见人争斗就用角顶非正义的一方。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异兽,能辨别是非,见人争斗就用角顶非正义的一方。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57页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被时代杂志喻为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日本作家。三度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被媒体形容为继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之后“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日本人”2009年2月他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前往受奖时发表了永远站在鸡蛋那方的著名演讲。作为知识人应该毫无保留地站在鸡蛋这一边。这样做可能不一定是完全客观的、理性的或公正的,但是应该说是离客观、理性、公正最近的方法与方式。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5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