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性学习报告- 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性学习报告- 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doc(18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周宇航 陈怡文 刘睿 张婧雅 蔡云鹏 高帮豪 王晨沣 赵九洲王若涵 张嘉毅刘振羽刘婷婷刘知远李潇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主席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2014年3月,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程前往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那里也是焦裕禄同志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在河南考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次来又考察了黄河河南段防洪等相关工作。1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
2、展一、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流域省份2018年底总人口4.2亿,占全国30.3%;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占全国26.5%。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
3、典著作。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沙地,沿河两岸分布有东平湖和乌梁素海等湖泊、湿地,河口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黄河流域自然景观壮丽秀美,沙漠浩瀚,草原广布,峡谷险峻,壶口瀑布更是气势恢宏。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农产品主产区,粮食和肉类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黄河流域又被称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
4、金属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主要有汉、回、藏、蒙古、东乡、土、撒拉、保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10%左右。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上中游地区和下游滩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积极支持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水害严重,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据统计
5、,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北达天津,南抵江淮。1855年,黄河在兰考县东坝头附近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了现行河道。封建社会战争和军阀混战时期,更是人为导致黄河决口12次。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难以抵抗日军机械化部队西进,蒋介石下令扒决郑州北侧花园口大堤,导致44个县市受淹,受灾人口1250万,5400平方公里黄泛区饥荒连年,当时灾区的悲惨状况可以用“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来形容。“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
6、、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长期以来,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再加上人为破坏,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根本改观,黄河沿岸人民的美好愿望一直难以实现。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减灾体
7、系基本建成,保障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龙羊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河道萎缩态势初步遏制,黄河含沙量近20年累计下降超过8成。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流域用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入渤海水量年均增加约10%,通过引调水工程为华北地区提供了水源,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江源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53%。下游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发展水平
8、不断提升。郑州、西安、济南等中心城市和中原等城市群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2014年以来沿黄河9省区1547万人摆脱贫困,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加快推进,百姓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可以说,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一是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后续动力不足,水沙调控体系的整体合力无法充分发挥。下游防洪短板突出,洪水预见期短、威胁大;“地上悬河”形势严峻,下游地上悬河长达
9、800公里,上游宁蒙河段淤积形成新悬河,现状河床平均高出背河地面4米至6米,其中新乡市河段高于地面20米;299公里游荡性河段河势未完全控制,危及大堤安全。下游滩区既是黄河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190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防洪运用和经济发展矛盾长期存在。河南、山东居民迁建规划实施后,仍有近百万人生活在洪水威胁中。二是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黄河上游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汾河等支流污染问题突出;下游生态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湿地萎缩。黄河流域的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面源三方面污染,加之尾矿库污染,使得2018年黄河137个水质断面中,劣质类水占比达12.4%,明显高于全国
10、6.7%的平均水平。三是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曾何等壮观,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断流。四是发展质量有待提高黄河上中游7省区是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同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源头的青海玉树州与入海口的山东东营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差超过10倍。对外开放程度低,9省区货物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2.3%。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5个涉及黄河流域。
11、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习主席曾经提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第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
12、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对汾河等污染严重的支流,则要下大气力推进治理。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第2,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
13、,丝毫不能放松警惕。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要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第3,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第4,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
14、展8月26日,我在中央财经委第5次会议上强调,要支持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就不宜发展产业经济,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
15、改革、促发展。第5,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四、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
16、性、协同性,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特别是不能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第1, 抓紧开展顶层设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要会同有关方面组织编制规划纲要,按程序报党中央批准后实施。党中央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第2, 加强重大问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一些重大问题,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第3, 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全流域重大规划政策,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有关
17、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省级层面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动员和推进实施。市县层面按照部署逐项落实到位。要完善流域管理体系,完善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加强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2结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参考文献:1王孟龙.浅析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区域治理,2018,(40):249.2凌庆生,侯景英,张兵, 等.浅析黄河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
18、执法J.2018,(2):74-7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周宇航 陈怡文 刘睿远 张婧雅 蔡云鹏 高帮豪 王晨沣 赵九洲 王若涵 赵九洲 张嘉毅 刘振羽 刘婷婷 刘知远 李潇摘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综合黄河流域水行政执法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作改革,探索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推动黄河流域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高效开展。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探索协同工作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构建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保证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化建设发展,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的稳态平衡。关键词:黄河流域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化发展;两者关系分析;发
19、展形式分析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化发展的关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黄河流域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新形势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做好重新谋划和重新构建的。具体而言,为了处理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与实际开发布局之间的关系,以及重点区域发展建设规模与生态资源环境承载之间的关系,以及重点突破内容与系统统筹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及机制保障与因地制宜之间的关系。(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与实际开发布局之间的关系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是有机整体,维护流域沿线的生态环境安全和格局稳定是长久性的工作任务。遵循人与自然之间和
20、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以及绿色发展观,都是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基础,尊重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促进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开发和利用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基础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是对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规划和布局,都要严格遵循上述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以保持流域内生态环境格局的稳定性最为基本前提。同时,国家制定的生态功能区所具有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发挥,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持安全稳定格局的基本标志。所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关键性的生态功能和生态要素作为依据,确定整个黄河流域内经济社会的生产力分布情况、发展规模、发展模式。(二)重
21、点区域发展建设规模与生态资源环境承载之间的关系保障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的人居环境安全性,保持其整体的经济发展活力、竞争力、潜力,这也是当前黄河流域发展的基本目标。协调好黄河流域重点开发区域和城市地区的建设发展规模与环境资源承载之间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对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企业产业发展结构的升级,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缓解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约束影响。同时,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更加科学和安全的生态环境格局,是提高重点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关键要素。所以,要加强国土资源开发适应性的评价和分析,以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开发方式提
22、供了科学依据,并通过开展系列化的基础性工作,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保护区域永久性基本农田,积极开发城市边界区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强化环境质量底线管理,确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建设格局。(三)重点突破内容与系统统筹规划之间的关系黄河流域的保护工作和开发利用,涉及到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内容、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是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化工程。所以,在解决黄河流域面临的问题时,都需要采用系统化的理论、方法、手段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黄河流域内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全面了解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化特征,针对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要在编制相应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23、和科学论证,这是系统观念的具体化体现。同时,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保护,都需要尊重其系统化特性,了解生态环境的整体性,找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切入点,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突破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真正的做到集中办大事。(四)机制保障与因地制宜之间的关系建立统筹全局的协调机制,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稳态平衡,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高质量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高质量化的发展战略的落实,是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聚焦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性问题。但这种系统化的保障机制,牵引着各种类型流域区域的差异化保障策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黄河流域的协调化发展。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24、与高质量化发展的形式(一)打造高素质化的执法队伍首先,执法人员要具备为黄河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且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是离不开执法人员的付出,充分的体现出黄河治理人员的整体形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相应的执法工作。其次,要注重提高执法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引导执法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并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丰富执法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提高黄河流域治理的整体水平。最后,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要是因为执法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多是面对普通群众开展工作,这就会出现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因此
25、,针对各类的违法行为事件,要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办法,主动姐姐黄河流域的发展问题。(二)积极开展联勤的协同工作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中,由于执法对象的不配合,且实际的执法力度较为薄弱。再加上水违法案件的整体性质较为特殊,与多个部门的工作之间产生了交集。所以,水行政执法队伍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司法机关、执法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建立顺畅的联动执法机制,提高整体的执法效果。同时,水行政执法队伍可以联合其他部门单位开展巡查工作,集中化的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震慑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要掌握部门执法办案的工作流程和注
26、意事项,还要借助这次机会进行黄河流域文化和执法的宣传,做好各项工作的衔接,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加大水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作为日常开展发展工作的重要环节,经常会被工作人员忽略。水行政执法面对的执法对象是黄河流域两岸的社会群众,且这部分社会群众存在着法律思想意识薄弱的现象,导致水违法违规现象多发。因此,水执法人员要重视法律法规内容的宣传,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如发放宣传单页、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法治标语等等,向黄河流域沿线的社会群众开展普法教育。此外,充分利用“世界水日”等宣传机会,开展普法进校园、普法进社区、普法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形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
27、良好环境氛围,降低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结语综上所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化的发展,是需要对各方面工作进行统筹的规划和协调,其中水政执法工作是重要的组成环节。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黄河水行政执法人员要抓住机遇,总结工作经验,创新日常的管理制度,协调各项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强日常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果。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001-005.2陈耀,张可云,陈晓东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思考要点J.区域经济评论,2020(
28、01):008-022.3陆大道,孙东琪.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J.地理学报,2019(12):2431-2436.4杨永春,穆焱杰,张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核心策略J.资源科学,2020(03):409-423.5董战峰,郝春旭,璩爱玉等.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思路与重点J.生态经济,2020(02):196-201.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的趋势与进展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周宇航 陈怡文 刘睿远 张婧雅 蔡云鹏 高帮豪 王晨沣 赵九洲 王若涵 赵九洲 张嘉毅 刘振羽 刘婷婷 刘知远 李潇摘要:黄河治理属国计民生事项,历史上因洪水而造成的水灾异常严重,而黄河下游
29、常有洪水泛滥、决口等发生,因此黄河下游治理一直是民族大事。本位主要对该地区治理目标及及当前治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当前黄河下游滩区及河道治理研究发展进行阐述,仅供参考。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滩区治理研究引言:黄河下游常有大量淤泥堆积,因此“二级悬河”形成,随着历史发展,黄河数次改道,因此导致滩区过大。随着社会发展,下游滩区群众居住用地与防洪安全、行洪空间、滩区发展矛盾日渐增加,但同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工程材料、模拟手段等在不断创新,因此为该地区的治理研究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作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主要为改善防洪压力并降低受灾风险、减少行洪空间挤压。一、黄河下游河道
30、与滩区治理主要研究趋势黄河问题研究需长期进行,属社会公益研究性质,随着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国家实力不断增强,模拟手段及工程材料都在进一步改进,推进了黄河治理工作发展步伐,且发展前景广阔。该研究项目意义重大,是首次针对黄河下游及及滩区治理的重点科研项目,黄河治理及开发研究为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研发领域提供无限可能。该研究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应以明确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洪水不利条件及河床后续演变形势,并有针对性提出河槽输沙及河道综合稳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具体技术措施,并科学合理制定滩区良性治理及下游河床不淤高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将河道及滩区治理进行工程操作示范,建立完善的河道及滩地治理机制,为后续几十年黄
31、河下游治理提供充足技术支撑1。此外,根据研究目标预测未来50年的黄河下游形态演化,并确定主槽到达平衡状态的水纹及地貌条件,对50年后的河口淤积对下游河道影响进行研究,评估后续黄河滩槽的稳定性及河槽维持状态。二、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现存问题黄河治理难度较大,现实中治理问题及矛盾日渐增加,且尤为突出。黄河下游治理目标明确,是为避免频繁出现河流改道及下游堤防决口问题,而为保证这一治理目标尽快实现,需严格掌控下游河道淤泥抬升情况,从根本减少上流泥沙流入。除避免水土流失外,需将黄河洪水及泥沙问题有效解决,对调水调沙及水库拦沙功能充分利用,以此增加下游河道的输沙及过流能力。调水调沙的最终使用效果与水沙占
32、比有直接关系,但现在黄河治理体系中并未构建水沙调控系统。随着近些年来水土工程拦截、上游水库调节及周围环境气候影响,下游泥沙量与基流明显减少,因此黄河下游较大洪水出现几率明显降低,因此则出现输沙能力变差现象,从而导致槽过多,滩过低、堤根洼的断面形态,且河道边界及滩区对大量减少的洪水流量极不适应,大大削弱了控导工程影响及作用,此情况下,一旦上游黄河流势发生变化,则会出现“斜河、横河”,对防洪形势有巨大冲击。此外,宽河固堤中的滞洪沉沙特性,严重限制社会经济发展,并通过多种方式对黄河下游治理影响充分反映,且被社会群众广泛关注,因此解放黄河滩区,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呼声日渐增高。三、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
33、理研究进展1. 学科基本理论研究进展为有效治理黄河下游河道及滩区问题,需在学科基础理论上获取突破,针对黄河治理研究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讨论,具研究表明,弗劳得数并不适用所有黄河河段,因断面几何形态、水流特性有直接影响关系,通过断面开方值提出面积型弗劳得数,并由此计算出滩地、河槽及断面的弗劳得数差距,通过该方式将地势复杂的复式断面不同区域水流大小及强度进行描述2。进一步研究则发现,复杂河流的稳定程度、河床充淤及区划河型等都有明显推动作用。例如:将水流连续方程引入临界关系式,依据河流断面尺寸将区域河段整治流量进行计算,或依据具体的整治流量将整治河宽求出,再将曼宁公式引入,由此得出多项河床形态公式。下
34、游平滩流量与输沙关系,当主河平滩流量值最大,输沙能力同样最大,此时求极值可得知流量最大是主河断面尺寸,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可得最大输沙流量所对应的最佳主槽断面宽度与水深间的主要关系。将此作为下游断面形态的河相关系式,为黄河下游整治及输沙流量最大的河槽宽度提供理论支撑,由此表明完善相关工程整治布局,对水流流路集中处理是最高效的治理途径。2. 下游河道充淤预测及输沙效率对黄河沙质河段进行实测发现,对河道水力因子进行调整,将水沙条件变化动力机制与河流动力学相结合,引入水流挟沙力该研究,并同时将其引入输沙率公式,建立符合不同黄河区域流段的挟沙水流状态下的充淤泥沙计算模型,与此同时对花园口站的洪水实测资料
35、选取16组进行预测模型检验,根据实际模拟发现,该计算方式快捷、简单,可完全满足研究进度需求,只需对断面洪水水深、实测流速、水流量、含沙量、泥沙平均沉速等多项水沙因子作为进口条件加以引入,对河段区域来沙来水等水力因子充分反映,快速预估治理河段充淤量。以此为基础,采用模型预测下游不同流段的含沙量、历史条件及充裕量,依预测结果表明下游输沙效率最大流量值为3500-4000m3/s。3. 河道整治规划设计方法及形势通过对黄河进行大量模型试验并将现场实测资料进行整理,模型小河及天然河流的水流形态及参数特征有清晰认知,例如:断面最大区域单宽流量所引出的河道整治流路及流水动力轴线都呈圆滑曲线形式,因此正弦派
36、生曲线可描述自然冲击下,河流导线变化方程框架。对弯道幅度及弯曲系数计算式采取大量模型进行拟合,而流路起始角计算式则将河流整治差异及实际作用流量间的主要影响进行考虑,将平槽流量下流速与河床流速用来反映河床稳定性,弯道跨度则对弯道环流强度具体作用充分考虑,建立适用于不同河床组成的流路变化方程,并对不同流量作用下河道主流现变化规律进行描述3。同时,对送溜能力与河湾形态间的直接关系进行分析,将其作为制衡机制的河段区域性导向设计方程依据。以热力学概念推导出河床稳定条件,将泥沙运动方程及水流运动方程与之结合,将均衡河宽求出,并对河沙流域不同水沙条件下对设计整治河宽加以计算。经过研究人员长期观察及测试发现,
37、“以弯导流”是必然治理形势,而“以坝护湾”则有一定局限性,尽管坝垛可有效消杀溜势,但水流能量消耗极大,且影响输沙效率,此外,需长期进行抛石防护,人力物力双重消耗。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对黄河下游治理形势发生一定改变,将过去的“以弯导流、以坝护湾”转变为如今的“平顺护湾、顺湾导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黄河下流河槽输沙力并且具有造价低、施工快、抗水毁能力强等特点,可将防洪协调的多项问题有效解决。结论:综上所述,黄河流域治理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可有效降低防洪灾害,最大限度的提升下游滩区防洪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当前该区域治理因科技进步,也取得显著进展,学科基本理论、河道充淤预测及输沙效率、
38、下游整治规划方法及治理形势都有一定进展,对黄河流域后续治理有充足的技术及理论支撑。参考文献:1张红武,李振山.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01):99-100.2张红武,李振山,安催花,方红卫,黄河清,戴文鸿.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的趋势与进展J.人民黄河,2016,38(12):1-10+23.3刘兆存,秦耀辰,金生.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及滩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02):32-38.4夏军.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人民黄河,2019,41(10):157.黄河流域规划与黄河流域系统治理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周宇航 陈怡文
39、 刘睿远 张婧雅 蔡云鹏 高帮豪 王晨沣 赵九洲 王若涵 赵九洲 张嘉毅 刘振羽 刘婷婷 刘知远 李潇摘要:黄河流域还存在许多环境问题,并且上中下游都有各自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因此,如果使用同一种治理办法来治理黄河的话,效果不会很好。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来提出不同的治理方案。让黄河流域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治理方案,进行有效的治理。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开展黄河系统治理的研讨会,召集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来探讨,如何科学系统有效的治理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对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研究制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
40、政策措施。鉴于此,本文对黄河流域规划与黄河流域系统治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黄河;复杂性;水沙关系;系统治理;对策建议引言黄河流域的治理不仅仅是治理自然环境这么简单。治理的过程中也要同时关注到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并且抓住主要问题,把重点放在水资源污染、宣传节约用水意识等问题上。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秉持着着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念,加大对黄河领域系统的治理。一、黄河流域用水状况黄河以不足全国3%的水资源量支撑着全国近12%的人口、13%的粮食产量、14%的GDP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目前黄河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接近80%。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向流域外的供水占全河来水的1/
41、5,同时还承担着规模巨大的输沙任务。近年黄河年均供水500亿m3左右。其中,流域内地表水供水量在280亿m3上下波动,地下水开采量基本稳定在120亿m3;流域外供水量大体稳定在100亿m3。农业用水比重依然较高,占71%;生态环境用水仅为5%。二、黄河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2.1黄河中下游地区水旱灾害频发黄河中下游属于季风区,每年降水基本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天气干燥,降水比较少。这种分层明显的降水时间会导致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一旦水旱灾害发生,那么持续的时间就会很长,影响的范围也会很大,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也会对农业生产者造成一定的影响,黄河附近的土地土壤肥沃,并且灌溉方便,
42、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在黄河边上种植农作物,但是这也同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一旦黄河发生洪灾或者旱灾,那么农作物将会全部被损害。2.2黄河流域存在着水资源浪费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的提倡节约用水。但是在黄河流域资源浪费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黄河流域不断地进行城市化建设以及农业种植和工业生产,这些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黄河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水资源被使用,导致黄河无法入海。水资源的浪费使水循环系统无法正常的进行,导致黄河里的水越来越少。比如很多农户在进行农业灌溉时,使用的是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水漫溉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会让土壤出现盐碱化的情况,导致土壤肥力越来越低。政府也可以免费对农户进行农业种植的培训,让
43、他们了解到如何进行农业灌溉,才是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最有帮助的,解决农业灌溉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三、如何推进黄河流域的系统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3.1以系统思维统筹兼顾协同治理黄河是一个整体,进行区域治理很难彻底解决黄河存在的问题。虽然现在国家对黄河流域的治理很重视,但是还是存在碎片化的管理问题。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是站在地区发展的立场上来进行黄河治理,因此,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对黄河进行统筹兼顾、协同治理,对黄河未来的治理做出整体性的规划。让各个流域统一起来,实现上中下游互补发展。3.2加快推进生态保护治理省水利厅积极协同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合力推进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治理保护工作。编制完成了甘
44、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治理保护建设方案。针对河南黄河流域入河泥沙量大的实际,编制完成了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治理保护建设方案,在减少入河库泥沙的同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3着力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针对省内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实际,先节水、再调水。按照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的思路,制定印发了河南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本辖区节水工作的主体责任,提出了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缺水地区节水开源、科技创新引领6大重点行动。建立了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协同推进节水。编制完成河南省深
45、度节水、极限节水实施方案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强力推进全社会全行业节水。3.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千年大计。全省水利系统将持续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谋划长远,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根据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水利专项规划,抓紧完善我省水利规划,统筹推进省内大流域的水系连通和生态保护,实现“多水互补、多源互济”,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3.5联合开展黄河重大问题攻关黄河治理任务艰巨复杂,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历史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又要统筹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多个领域
46、和多个利益群体。建议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相关重大问题,采取更加开放的研究方式,坚持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战略合作,为建设“幸福河”共同努力。3.6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在水法规层面,尽早出台黄河法,规范全河用水行为,保障河道内外基本用水权益,构建用水奖惩机制,解决沿河各省(自治区)用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依据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等,加强黄河干、支流耗水指标细化工作,确保黄河全流域用水有据可依且更具可操作性。二是在水政策层面,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实施水权转换,进一步完善水价和水资源税征收管理制度,推行阶梯水价和累进加价,力争通过经济杠杆使水价更好地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成本;推进黄
47、河流域水权交易或转让、不同省(自治区)生态补偿、区域节水奖惩机制等相关政策。三是在水文化层面,继承、创新黄河先进水文化,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引导等手段不断改变传统的不合理用水行为。3.7加强黄河生态环境保护黄河存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问题,国家要加快黄河保护法的出台,规定黄河上中下游的权利与责任。并且要强化流域生态环境的监管对于水资源浪费、污染等问题出台相关的政策,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大力地植树造林。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及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成科技支撑体系。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政策法规,加强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结束语一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先行一步,走在前
48、列”的工作要求,全省水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施近谋远、率先发力,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参考文献1陈晓东,金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J.改革,2019(11):25-32.2王立新,李永宏,梁存柱,卓义.水陆统筹的流域综合治理与管控J.北方经济,2019(10):26-27.3李彬.推进黄河流域保护治理的建议J.北方经济,2019(10):21-22.4江恩慧.黄河流域系统与黄河流域的系统治理J.人民黄河,2019,41(10):159.黄河流域水沙变化影响与区域响应相关研究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周宇航 陈怡文 刘睿远 张婧雅 蔡云鹏 高帮豪 王晨沣 赵九洲 王若涵 赵九洲 张嘉毅 刘振羽 刘婷婷 刘知远 李潇摘要:本研究决定对黄河流域水沙变化影响进行研究并与区域响应,有利于对黄河水沙关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