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收购的定位与尽职调查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收购的定位与尽职调查样本.doc(10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上市公司收购的定位与尽职调查 发表时间: -8-3 11:19:02 对于收购方而言, 公司并购最大的风险来源与收购方对出让方和目标公司的信息不对称, 而上市公司收购的过程中, 由于目标公司的特殊性及游戏规则的特殊性, 这种不对称性更加突出。 信息的不对称最终演化的风险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并购当中的陷阱债务黑洞的陷阱、 担保黑洞的陷阱、 人员负担的陷阱、 无效乃至负效资产的陷阱、 违法违规历史的陷阱、 输血成本超过承受极限的陷阱等等。收购方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涉足并购, 最终身陷泥潭而望洋兴叹时, 这一切风险因素很可能在收购的前期准备
2、工作中经过精心策划而加以剔除。 由于中国的公司并购市场尚处于初级市场阶段, 市场规则的完善性、 市场参与者的成熟程度、 监管方式的先进程度等等诸多要素都有着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在这种不成熟的并购市场体系下, 收购方经过并购的方式进行企业规模与市场份额的扩张, 其风险因素更需要在试水之前进行全盘的规划。可是很多收购方因为利益的诱惑或者机会成本的考虑而最终放弃甚至没有考虑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也正是这种不成熟的举措, 并购市场上一个又一个惨败案例让企业家们扼腕叹息。 收购的战略定位 成功的并购都是以成功的并购战略为基础进行的。对于收购方而言, 并购的战略可能是较并购本身更为重要的问题, 道理很简
3、单方向如果错了, 结果不大可能正确。 ”收购战略”是指在收购方产业扩张的进程当中, 收购上市公司这一环节在整个企业扩张规划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或要达到的目的。上市公司收购的战略能够分为战略型收购和财务型收购两种类型。 战略型收购: 当前国内很多企业的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 这些企业的现金流本身能够保证现有产业的正常发展, 但基于规模效应的考虑或者产业协同的考虑而产生扩张的需求。这种扩张的需求是对相同行业企业或者上下游产业企业的收购需求。我们将这样的收购定位为战略型收购, 其中包括行业整合和产业链整合两种类型。 行业整合是指收购方对同行业企业的收购, 这种收购一般是基于扩大市场份额, 抢占市场龙头
4、地位的考虑, 是以产业为核心的点状辐射。国内产业市场当前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市场的集中度很低, 大部分行业的集中度都没有达到20%, 而市场需求的扩张又处于不断增大的趋势, 这一点与美国1 前的产业市场是非常相似的, 行业集中度低的最大问题是行业进入门槛低、 市场无序、 竞争手段低劣, 由于缺少行业龙头的”大佬”级企业提高行业门槛、 维持市场秩序、 制订行业规则, 对于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是很不利的。美国的第一轮并购浪潮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进行的, 并购的结果造就了AT&T、 洛克菲勒这样的全球巨型企业。国内现在许多企业”跑马圈地”似的收购行为( 如华源集团的收购、 TCL的对外扩张) 是典型的
5、行业整合型的收购。 产业链的整合是基于降低单个产业的经营成本、 增加企业抵抗行业系统风险而进行的对产业链条上下游的环节的收购。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公司的扩张战略就是典型的产业链整合。该公司”上控能源、 中控物流、 下控网络”的战略明晰地反映了整个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协同整合、 降低成本、 增加规模效益的扩张模式。如果说行业整合是点状辐射, 那么产业链整合更象是链条的辐射, 规模的效应更加明显, 但收购的系统工程的特征更加明显, 也更加复杂。 当前国内的并购市场上, 经过上市公司收购进行行业的整合或者产业链的整合已经初露端倪, 各种产业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大量类似的收购行为发生。 财务型收购: 财
6、务型收购是相对战略型收购而言的。国内公司融资的渠道有限, 公司产业的发展缺乏市场化的金融工具支持是当前公司融资市场的一个瓶颈。 这种瓶颈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 银行惜贷而且对民营企业采取差别待遇, 公司债券市场处于不断萎缩的趋势, 而信托产品又是新生儿, 在这种情况下, 经过上市公司解决资金需求成为大部分公司的最后选择。同时IPO市场的有限容量又使得许多公司选择了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 基于上述原因而发生的上市公司收购属于财务型的收购。 我们强调收购战略在收购前期准备工作当中的重要性, 是因为收购战略将统领收购方的顾问团队乃至收购方自身在收购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从目标公司标准的确定到搜寻、 确
7、定最终的目标公司, 从交易条件的提出到目标公司后期的整合, 正确到位的收购战略将成为贯穿并购整合过程的脉络。 收购战略定位后 确定目标公司的原则 确定目标公司的范围是前期准备工作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也是一个必须经过的环节。可是如果对目标公司缺乏标准或者标准制定不当, 会让让个收购过程变得盲目而没有方向, 就向一支箭射出后发现没有明确的标靶一样被动。 当收购方的收购战略定位之后, 就需要根据收购战略确定目标公司的范围。在一千三百多家上市公司中找到比较适合收购同时又有出售意向的上市公司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此确定目标公司需要一定的原则, 但又要有一定的灵活度存在其中。 我们需要提醒收购方的
8、是, 在选择目标公司时或给你的财务顾问交代目标公司的条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定出的标准不能过分严格否则可能发现可交易的对象寥寥无几。 2.保持标准的灵活性把握原则, 知道取舍。 3.有时最棒的交易对象会突然出现, 这家公司可能在某一方面的强劲优势弥补了它无法满足的其它条件。 经过并购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直接投资设立并IPO的上市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 不可能存在十全十美的”梦中情人”。目标公司标准不是漂亮的图表, 不是装裱在办公室墙壁上供人观赏的, 关键是可行性, 知道哪些标准是必须要的, 哪些标准没有也无妨大雅。 战略型收购中目标公司的一些标准: 1.市场份额 2.行业地位 3.
9、区域位置 4.是否具有”整合利润” 5.财务结构条件 6.现金支付能力 7.人员条件 8.负债及或有负债的条件 9. 财务型收购中目标公司的一些标准: 1.净资产规模的标准 2.是否具有融资资格 3.支持流通股价格的市盈率 4.是否”净壳” 5.权益摊薄的承受限度 6.”壳资源费”的支付能力 7. 对收购方的尽职调查 在收购开始之前, 根据专业性判断的需要,财务顾问需要对收购方进行尽职调查。在对收购方的资产状况、 产权结构、 盈利能力、 行业前景、 收购目的、 目标公司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之后,财务顾问方能设计符合收购方客观情况的收购计划, 并开始在目标公司资源库中寻找与
10、目标公司匹配的目标公司。 如果尽职调查工作阶段缺失,在并购开始后, 在目标公司的匹配、 收购资金与资产的运用、 收购主体的构建、 目标公司后期整合、 资产重组的实施等方面都会出现衔接障碍, 阻碍整体收购程序的顺利进行。 在成熟的并购市场中, 收购方进行收购之前要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团队, 该团队既包括收购方内部的团队, 也包括外部的专业机构的团队。在国内, 大部分对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司都第一次涉足并购, 由于对并购风险及专业性认识的不足, 收购方经常表现出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收购行为, 当收购出现问题时才想起咨询专业的机构解决问题, 我们一般将在这种情况下接管的项目成为”烂尾楼项目”。这种亡羊补牢的
11、并购使得收购方要额外耗费巨大的机会成本与沟通成本, 无形当中增加了市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成本。 一般收购方的外部团队要包括以下专业机构: 财务顾问, 律师, 会计师、 评估师( 如涉及到重大资产置换) 。 尽职调查工作的作用, 是对收购方实力进行客观、 专业的判断, 对收购方的资产、 股权结构、 债务等情况进行逐一核实, 搭建适合的收购主体,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比较匹配的目标公司, 如果收购方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资产置换, 还要对拟置换资产进行核实、 整合的工作。 由于监管机构对收购方的实力与资产的认可具有严格的标准, 而在收购之前, 收购方可能由于不了解运作的规则而对自身收购实力的认识停留
12、在感性认识的层面, 譬如: 用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或者银行抵押贷款认可的价值来衡量实力, 或者用投入项目的未来利润衡量( 特别是房地产公司) , 而这种衡量的结果与财务报表的表现是两种结果, 甚至有的收购方认为现有资产评估溢价能够直接入帐。这些错误的认识往往会误导收购方在对自身的资产与结构不作任何调整与输理之前就开始进行收购, 在开弓之后遇到监管机构的质疑时就非常被动, 事后修补与事前输理相比成本是悬殊的。 由于溢价置换资产很难找到具有说服力的理由使监管机构信服( 如从商业角度很有价值的资产产生的利润都在未来体现, 而用收益贴现的方式又得不到监管机构的认可, 未来的盈利在当前又无法用数字量化)
13、, 因此需要在置换之前将资产真实的价值( 包含溢价部分) 体现在帐面上, 这里需要财务顾问对该资产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一定的技术性处理, 但同时又要合理避免大量的所得税。 公司购并动因与效应分析( 一) 文章摘自:公司购并原理与案例 企业兼并的动机与效应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些兼并的起因来源于一些兼并将会出现的后果。综合考察, 企业兼并的原始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购并动因1追求利润的动机。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清楚, 在市场经济中, 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 必然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这是其生产的目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如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西方企业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宗旨, 企业兼
14、并作为一种商品经济活动也不例外, 它最初产生的动力就源于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由于经过企业兼并能够提高经济规模, 增加产品产量, 获得更多的利润, 因此企业家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企业兼并的途径获得更大的利益。投资银行家受高额佣金的诱使, 也在极力促使企业兼并的成功。因此, 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动机刺激了企业兼并的不断产生和发展。2竞争压力的动机。企业兼并的另一动力来源于竞争的巨大压力。有市场就会存在竞争, 这几乎是市场经济中一条铁的法则。尽管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从最根本上讲, 竞争还是单位成本的竞争。哪一厂商产品的单位成本低, 就会获得比其它企业更多的利润, 从而在市场上站住脚, 占有更多
15、的市场份额, 打败对手。当然, 竞争的前提是其产品适销对路。以上两点仅仅是西方企业兼并的原始动力。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兼并的原始动力又是以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 企业并不但仅由于某一种原因进行兼并, 实际的兼并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过程。西方学者认为, 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西方企业兼并活动: ( 1) 经营协同效应; ( 2) 财务协同效应; ( 3) 企业发展动机; ( 4) 市场份额效应; ( 5) 企业发展的战略动机。二、 效应分析1经营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即2干24的效应。兼并后, 企业的总体效益要大于两个独立企业效益的算术和。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指的是, 兼
16、并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企业兼并对企业效率的最明显作用, 表现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企业规模经济由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两个层次组成。兼并对工厂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是: ( 1) 企业能够经过兼并对工厂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 达到最佳经济规模的要求, 使工厂保持尽可能低的生产成本。( 2) 兼并还能够使企业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情况下, 在各个工厂中实现产品的单一化生产, 避免由于产品品种的转换带来的生产时间的浪费, 集中在一个工厂中大量进行单一品种生产, 从而达到专业化生产的要求。( 3) 在某些场合中, 企业兼并又能够解决由于专业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7、现代化大生产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很多生产领域中要求实行连续化生产, 在这些部门, 各生产流程之间的密切配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经过兼并, 特别是纵向兼并, 能够有效地解决由于专业化引起的各生产流程的分离, 将它们纳入同一工厂中, 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节间隔, 降低操作成本、 运输成本, 充分利用生产能力。规模经济的另一个层次是企业规模经济, 经过兼并将许多工厂置于同一企业领导之下, 能够带来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这主要表现在: ( 1) 节省管理费用。由于中、 高层管理费用将在更多数量的产品中分摊, 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能够大大减少。( 2) 多数企业能够对不同顾客或市场面进行专门化生产
18、的服务, 更好地满足她们各自的不同需要。而这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利用同一销售渠道来推销, 利用相同技术扩散来生产, 达到节约营销费用的效果。( 3) 能够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 发展、 设计和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 迅速推出新产品, 采用新技术。( 4) 企业规模的相对扩大, 使得企业的直接筹资和借贷部比较容易, 它有充分的财务能力采用各种新创造、 新设备、 新技术, 适应环境和宏观经济的变化。2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兼并给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 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 而是由于税法、 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金钱上的效益
19、。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经过兼并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税法对个人和企业的财务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资产所征收的税率是不同的, 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 营业收益和资本收益的税率有很大区别。由于这种区别, 企业能够采取某些财务处理方法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在西方现有税法下, 税收对兼并的刺激作用主要有两种。一种同兼并的形式无关, 另一种则同兼并的形式紧密相关。( 2) 企业能够利用税法中亏损延递条款来达到合理避税目的。所谓亏损延递指的是, 如果某公司在一年中出现了亏损, 该企业不但能够免付当年的所得税, 它的亏损还能够向后延递, 以抵消以后几年的盈余, 企业根据抵消后的盈余交纳所得税
20、。因此, 如果企业在一年中严重亏损, 或该企业连续几年不曾盈利, 企业拥有相当数量的累积亏损时, 这家企业往往会被考虑作为兼并对象, 或者该企业考虑兼并一盈利企业, 以充分利用它在纳税方面的优势。当企业B兼并企业S时, 如果企业B不是用现金购买企业S的股票, 而是把企业S的股票按一定比率换为企业B的股票, 由于在整个过程中, 企业S的股东既未收到现金, 也未实现资本收益, 这一过程是免税的。经过这种兼并方式, 在不纳税情况下, 企业实现了资产的流动和转移, 资产所有者实现了追加投资和资产多样化的目的。在美国1963年至1968年的兼并浪潮中, 大约有85的大型兼并活动采用这种兼并方式。( 3)
21、 买方企业不是将被兼并企业的股票直接转换为新的股票, 而是先将它们转换为可转换债券, 过一段时间后再将它们转化为普通股票。这样做在税法上有两点好处: 企业付给这些债券的利息是预先从收入中减去的, 税额由扣除利息后的盈余乘以税率决定, 能够少交纳所得税。企业能够保留这些债券的资本收益直到这些债券转化为普通股票为止。由于资本收益的延期偿付, 企业能够少付资本收益税。( 4) 预期效应对兼并的巨大刺激作用。财务协同效应的另一重要部分是预期效应。预期效应指的是由于兼并使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预期效应对企业兼并有重大影响, 它是股票投机的一大基础, 而股票投机又刺激了兼并的发
22、生。在西方市场经济中, 企业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股东的收益, 而股东收益的大小, 很大程度决定于股票价格的高低。虽然企业股票价格受很多因素影响, 但主要取决于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 这一流量只能依据企业过去的表现作出大致的估计。因此, 证券市场往往把市盈率, 即价格一收益比率( Priceearnings ratio , PE) 比率作为一个对企业未来的估计指标, 该指标综合反映了市场对企业各方面的主观评价。企业在t时刻的股票价格等于它在t时刻每股收益与PE比率的乘积。在外界环境相对平静的情况下, 一个企业在短时间内PE比率不会有太大变动, 只有当企业的盈利率或盈利增长率有很大提高
23、的情况下, PE比率才会有所提高。因此, 股票价格在短时间内一般不会有较大波动, 当企业B兼并企业S时, 由于兼并方企业规模往往较大, 企业B的PE比率一般被用作兼并后企业的PE比率。当企业S的PE比率低于企业B的PE比率, 但每股收益高于企业B的每股收益时, 说明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S评价偏低。兼并后, 企业B平均了企业S的每股收益, 使兼并后的每股收益有可能上升, 从而引起PE比率的上升, 造成企业B和企业S的股票价格剧烈上升。一个企业, 特别是那些处于兼并浪潮中的企业, 能够经过不断兼并那些有着较低PE比率, 但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 使企业的每股收益不断上升, 让股份保持一个持续上升
24、的趋势, 直到由于合适的兼并对象越来越少, 或者为了兼并必须同另外的企业进行激烈竞争, 造成兼并成本不断上升而最终无利可图为止。预期效应的刺激作用在美国1965年至1968年的兼并热潮中表现得非常显著, 在绝大部分的兼并活动中, 兼并方的PE比率一般都大大超过被兼并方。在西方, 由于预期效应的作用, 企业兼并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股价波动, 因此造成了极好的投机机会。所谓内幕交易( Insider Trading或Insider Dealins) 就是掌握了兼并内幕信息的企业或个人, 预先购入兼并方或被兼并方的股票, 待兼并完成后, 按上涨的价格将股票售出, 从而获得巨大利益。这种情况与称为风险营利
25、( Risk Hbitrage) 交易的行为虽然是同出一辙, 但由于后者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 因而是常见的和允许的; 而前者是一种利用事先的信息从事的经营活动, 因而是违法的、 不允许的。但在股票市场上, 这种对投机利益的追求反过来又极大地刺激了企业兼并。3企业发展动机。在竞争性经济条件下, 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和增强它在市场中的相对地位, 才能够生存下去。因此, 企业有很强的发展欲望, 但同时又不能盲目地扩张, 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能够运用两种基本方式进行发展: 1) 经过内部投资新建方式扩大生产能力; 2) 经过兼并获得行业内原有生产能力。比较而言, 兼并往
26、往是效率比较高的方法。这是因为: ( 1) 兼并有效地降低了进入新行业的壁垒。1) 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 面临着现有企业的激烈反应, 若以小规模方式进入, 却面临着成本劣势。2) 产品差异使用户从一种产品转向购买新进入者的产品时, 必须支付高额转置成本, 使新企业难以占领市场。3) 资金限制。某些资本密集型行业要求巨额投资, 企业进入新领域时, 存在较大风险, 使企业在筹资方面有一定困难。4) 由于原有企业与销售渠道之间长期密切的关系, 企业要进入新市场时必须打破原有企业对销售渠道的控制, 才能获得有效可靠的销售渠道。 5) 新企业还可能面临其它一系列不利因素。例如原企业拥有专门的生产技
27、术、 取得原料的有利途径、 有利的地理位置、 累积的经验、 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当企业试图进入新的生产领域时, 它能够经过在新行业中投资新建的方式, 也能够经过兼并的方式来实现。在运用投资新建的方法时, 必须充分考虑到全部进入壁垒, 还必须考虑到由于新增生产能力对行业的供求平衡的影响。如果新增生产能力很大, 行业内部将可能出现过剩的生产能力, 从而引发价格战。在运用兼并方法时, 进入壁垒能够大幅度降低。由于兼并并没有给行业增。添新的生产能力, 短期内行业内部的竞争结构保持不变, 因此引起价格战或报复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了。( 2) 兼并大幅度降低了企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投资新建的方法并不但仅涉及到增
28、加新的生产能力, 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获取稳定的原料来源, 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 开拓和争夺市场。因此, 这种方法涉及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应的风险较大, 资金市场所要求的风险成本较高。在兼并情况下, 企业能够利用原有企业的原料来源、 销售渠道和已占有的市场, 资金市场对原有企业也有一定了解, 能够大幅度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降低风险和成本。( 3) 兼并充分利用了经验一成本曲线效应。运用兼并发展的另一巨大优势是取得经验曲线效应。在很多行业中, 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验越积累越多时, 能够观察到一种单位成本不断下降的趋势。成本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人的作业方法和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 专用
29、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对市场分布和市场规律的逐步了解、 生产过程作业成本和管理费用降低等原因。这种成本随经验下降的现象对一些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企业最有好处。这些企业里的工人必须从事难度较大的、 复杂的生产作业。经验的积累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 使经验一成本曲线效果格外显著。由于经验固有的特点, 企业无法经过复制、 聘请对方企业雇员、 购置新技术或新设备等手段来取得这种经验, 这就使拥有经验的企业具有了成本上的竞争优势。采用投资新建方法进入某一新的经营领域时, 新企业由于不具备经验优势, 其成本必然高于原有企业( 除非新企业在技术、 效率方面有重大突破) 。新企业为了获得经验并与原有
30、企业保持均势成本, 必须承担由于价格低于成本或接近成本而引起的巨额投资亏损。企业经过兼并发展时, 不但获得了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各种资产, 还获得了原有企业的经验, 经验一成本曲线效应对混合兼并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混合兼并更经常进入那些新的经营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 经验往往是一种有效的进入壁垒。经过混合兼并, 混合一体化企业的各部分能够实行经验分享, 形成一种有力的竞争优势。虽然兼并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发展方法, 但它存在很大局限性。从社会角度看, 兼并并没有新增生产能力, 社会生产能力的增加只有靠内部投资才能实现。在很多时候, 企业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合适的兼并对象, 这可能是对兼并发展的主要限制
31、。在某些行业中, 由于技术和设备变化很快, 经验一成本曲线效果不明显, 企业只有经过内部投资的方法才能赶上生产技术的最新发展。当企业进行的是依靠世界技术的创新性发展, 或首次采用某种生产新方法时, 也只能依靠内部投资来建设。因此, 企业兼并不能完全代替内部投资的方法, 只是在某些情况下, 能够提高企业在发展方面的效率。作者: 陈共 周升业 吴晓求 公司购并动因与效应分析( 二) 文章摘自:公司购并原理与案例 4市场份额效应。市场份额指的是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 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企业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 能够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 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
32、优势。因此这方面的原因对兼并活动有很强的吸引力。企业兼并的三种基本形式-横向兼并、 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 都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势力, 但它们的影响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1) 横向兼并。横向兼并有两个明显的效果: 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行业集中程度。横向兼并对市场势力的影响主要是经过行业的集中度进行的, 经过行业集中, 企业市场势力得到扩大。横向兼并对行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 减少竞争者的数量, 改进行业的结构。当行业内竞争者数量较多而且处于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行业内所有企业由于激烈的竞争, 只能保持最低的利润水平。经过兼并, 使行业相对集中, 行业由一家或几家控制时, 能有效地降低竞争的
33、激烈程度, 使行业内所有企业保持较高利润率。2) 解决了行业整体生产能力扩大速度和市场扩大速度不一致的矛盾。在规模经济支配下, 企业不得不大量增加生产能力, 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但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往往是与市场需求的增加不一致的, 从而破坏供求平衡关系, 使行业面临生产能力过剩。实行企业兼并, 使行业内部企业得到相对集中, 既能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 又能避免生产能力的盲目增加。3) 兼并降低了行业的退出壁垒。某些行业( 如钢铁、 冶金行业) , 由于它们的资产具有高度的专业性, 而且固定资产占较大比例, 从而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很难退出这一经营领域, 只能顽强地维持下去, 致使行业内过剩的生产能力无
34、法减少, 整个行业平均利润保持在较低水平上。经过兼并和被兼并, 行业能够调整其内部结构, 将低效和陈旧的生产设备淘汰, 解决退出壁垒成本过高的问题, 达到稳定供求关系、 稳定价格的目的。横向兼并经过改进行业结构, 使兼并后的企业增强了对市场的控制力, 并在很多情况下形成垄断, 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因此, 对横向兼并的管制一直是各种反托拉斯法的重点。( 2) 纵向兼并。纵向兼并是企业将关键性的投入一产出关系纳入企业控制范围, 以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处理一些业务, 以达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经过对原料和销售渠道及用户的控制来实现这一目的。纵向兼并使企业明显地提
35、高了同供应商和买主的讨价还价能力。企业主要经过迫使供应商降低价格来同供应商进行竞争, 经过迫使买主接受较高的价格来同买主进行竞争。这种讨价还价的能力主要是由买卖双方的行业结构,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决定的。企业经过纵向兼并降低了供应商和买主的重要性, 特别是当纵向兼并同行业集中趋势相结合时, 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纵向兼并往往导致连锁效应。一个控制了大量关键原料或销售渠道的企业, 能够经过对原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 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因此, 即使纵向一体化不存在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防止被竞争对手所控制, 当一家企业率先实行纵向兼并时, 其余企业出于防卫的目的, 也必须考虑实
36、行纵向一体化。( 3) 混合兼并。从表面上看, 很难看出混合兼并对市场势力有何明显影响, 混合兼并对市场势力的影响, 多数是以隐蔽的方式来实现的。在多数情况下, 企业经过混合兼并进入的, 往往是与它们原有产品相关的经营领域。在这些领域中, 它们使用与主要产品一致的原料、 技术、 管理规律或销售渠道。这方面规模的扩大, 使企业对原有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控制加强了, 从而提高了它们对主要产品市场的控制。另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是: 企业经过混合兼并增加了企业的绝对规模, 使企业拥有相对充分的财力, 与原市场或新市场的竞争者进行价格战, 采用低于成本的定价方法迫使竞争者退出某一领域, 达到独占或垄断某一领
37、域的目的。由于巨型混合一体化企业涉足很多领域, 从而对其它相关领域中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威胁, 使一般的企业不敢对它的主要产品市场进行挑战, 以免引起报复, 结果造成这些行业竞争强度的降低。虽然以上三种形式的兼并都能够增加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但比较而言, 横向兼并的效果最为明显, 纵向兼并次之, 而混合兼并的作用则主要是间接的。企业市场势力的扩大有可能引起垄断, 因此, 各国反托拉斯法对出于垄断目的的兼并活动都加以严格的管制, 问题是有时很难确切地说企业经过兼并就是为了达到垄断, 兼并的各种后果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5企业发展的战略动机。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每一个企业的产品都有一个开发
38、、 试制、 成型、 衰退的过程。对于生产某一主导产品的企业, 它一方面能够不断地开发新品种以适应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 另一方面则能够制定较长远的发展战略, 有意识地经过企业兼并的方式进行产品的转移。例如, 以生产万宝路香烟而著名的菲利普莫里斯( PhiliP Moms) 公司, 从60年代起就意识到香烟市场将会逐步萎缩, 因此, 有意识地将从香烟上获得的利润进行转移, 兼并了一系列食品行业的企业, 其基本的战略目标是要在本世纪末将公司转变为一个拥有大量利润的有香烟分部的食品公司, 而不是一个附带生产食品的烟草公司。再如, 在 1989年底震惊美国的日本索尼公司购买美国最大电影制片公司-哥伦比亚
39、影片公司中, 索尼公司的战略很清楚, 它要借助哥伦比亚公司雄厚的制片能力和旧片库存来占领高清晰度彩色电视及录像机市场。索尼公司曾由于软片的不足, 致使其首创的大12录像机在竞争中遭淘汰, 被迫退出这一重要市场。因此, 索尼公司在美国一系列的兼并活动是为占领21世纪的视听器材市场作准备。从财务的角度而言, 这种为战略目的进行的兼并, 往往使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下降( 至少短期内如此) 。例如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食品销售额已占总销售额的50, 但其盈利仅占30。而哥伦比亚公司则是一个负债累累和严重经营不善的企业。这一情况有力地说明了企业出于战略目的而进行兼并的重要性。近年来出于这种动机进行的兼并活动越
40、来越多, 而且明显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企业经过兼并有效地占领市场。企业进入新的行业要克服行业壁垒, 企业进入新市场时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壁垒。经过兼并进入一个新市场, 企业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这种进入壁垒。日本自行车企业就成功地利用了这种战略, 在70年代中期打入美国自行车市场, 并在70年代末完全占领了这一市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各种国家、 地区壁垒相应地不断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 兼并就成了占领和反占领某一地区市场的有力武器。德国的西门子公司为了阻止日本进入西欧的计算机市场, 不惜花费巨资兼并了一一系列的西欧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公司。而日本企业为了能在欧共体
41、中进行自由贸易, 也在英、 法、 德等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活动, 试图解决关税壁垒和贸易摩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 企业经过兼并能够实现经验共享和互补。这里的经验不但包括经验一成本曲线效应, 还包括企业在技术、 市场、 专利。产品、 管理等方面的特长, 也包括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经过兼并能够在以上各方面、 各部分之间实现共享或取长补短, 实现互补效应。下面以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成长来说明这类动机。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在50年代还只是美国六大烟草公司中最小的一个, 该公司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之后, 终于成功地制造出崭新的淳厚浓香口味的万宝路香烟, 并首次在男性香烟上加上过滤嘴, 同时非常成功地运
42、用广告塑造了万宝路香烟粗护的西部男子汉形象。到7O年代末, 它的销量已跃升为全美第一。随着企业战略的转移, 该公司逐步进入食品行业, 于1969年兼并了米纳布鲁因( Miller Brewing) 啤酒公司。该啤酒公司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 它们都面临一个逐渐衰退的市场, 都是生产大众消费品, 竞争者之间的产品质量都差不多。根据这些情况,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推出了低热量啤酒。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在1987年兼并了生产麦氏咖啡的通用食品公司( General Foods CorP) , 随后推出低脂肪食品。该公司充分利用了它在生产万宝路香烟中获得的经验和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专长。它首先根据
43、市场的发展, 占领某一个区别于竞争者的细分市场, 并运用有效的广告宣传使消费者接受这些产品, 然后再向市场的其余部分渗透和发展。很快,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低热星啤酒和低脂肪食品都已为消费者普遍接受。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在食品行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后, 1988年, 它又以 130亿美元的巨资兼并了卡夫食品公司( Kraft) , 以弥补通用食品公司在产品品种上的不足, 同时利用卡夫公司的包装、 食品保鲜专长和通用食品公司良好的分销渠道, 大幅度地降低销售费用, 使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成为仅次于雀巢公司的世界第二大包装食品公司。( 3) 企业经过兼并能获得科学技术上的竞争优势。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
44、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成本、 质量上的竞争往往转化为科学技术上的竞争。企业常常为了取得生产技术或产品技术上的优势而进行兼并活动。日本汽车业战胜美国汽车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日本的汽车制造企业广泛采用机器人进行生产, 这样不但降低了成本, 而且提高了质量。面对日本的有力攻击, 198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GM) 新任总裁罗杰斯上任后, 明确提出了高科技的赶超战略。对通用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重组, 使通用公司从一些领域中退出, 同时兼并了一系列高科技企业。这些兼并活动既围绕着通用公司的核心产品-汽车的生产, 又在一系列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依靠地位。经过兼并, 通用公司成功地实现了全面计算机化和机
45、器人的生产自动化。同时, 通用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子器件和国防产品生产厂商, 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研究和制造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和计算机服务企业。这些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全面运用, 极大地缩短了同日本汽车厂商的差距, 生产一辆小汽车的成本差距从近200美元下降到40美元, 平均质量疵点从17个下降到7个8个。作者: 陈共 周升业 吴晓求 西方购并理论及评价-代理问题与管理者主义 (Agency Problem and managerism) 文章摘自:公司购并原理与案例 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公司管理层与公司股东两者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由于管理层只有公司的小部分所
46、有权, 使得管理层会偏向于非现金的额外支出, 如豪华办公室、 专用汽车等, 而这些支出则由公司其它所有者共同负担。这种情形在大公司更为严重, 由于所有权更为分散, 对于个人股东更缺乏动力花费成本以监控管理者, 即使监控管理者, 所费资源仍属于代理成本。因此代理成本能够扩大为以下范围: ( 1) 所有人与代理人的签约成本; ( 2) 监督与控制代理人的成本; ( 3) 限定代理人执行最佳决策成本或执行次佳决策所需的额外成本; ( 4) 剩余利润的损失。这一理论对公司购并的解释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收购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公司的代理问题可经由适当的组织设计解决, 当公司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时, 决策的
47、拟定和执行与决策的评估和控制应加以分离, 前者是代理人的职权, 后者归所有者管理, 这是经过内部机制设计来控制代理问题。而收购事实上能够提供一种控制代理问题的外部机制, 当目标公司代理人有代理问题产生时, 收购或代理权的竞争能够降低代理成本。2管理者主义。穆勒( Muller) 于1969年提出假说, 认为代理人的报酬决定于公司的规模, 因此代理人有动机经过收购使公司规模扩大, 而忽视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但李魏仑( Lewellen) 。汉斯曼( Huntsman) 在1970年的实证分析表明, 代理人的报酬与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有关而与公司规模无关, 此结果与上述假设相反。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收购本身实际就是代理问题的产生。3骄傲假说。罗尔( Roll) 在1986年认为收购者在评估目标公司时, 往往过于乐观, 尽管该项交易并无投资价值。如将所有的收购都归因于骄傲理论, 必须具备强式效率市场的前提, 但在实际的经济体系中, 强式效率市场是很难存在的,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