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报告电子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报告电子版本.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报告-注重区域均衡发展,打造英语课程实践操作的新高地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再解读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并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教基二20119号),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等19个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省教育厅结合我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就贯彻新课程标准制定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等学
2、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意见,在省教科所牵头组织下,英语学科组结合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我省的实施情况,就英语课程标准的本次修订做出再说明、再解释。一、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与重点。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的以“控制课程容量增强可操作性”为题的、对于“标准(实验稿)修订解读”中获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深刻总结10年实施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广大英语学科的专家、学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标准(实
3、验稿)的修订工作。修订仅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修订后的名称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一)修订原则1.坚持改革方向,适应发展需要。修订组自2007年起对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并认真研读了教育部转发的来自全国的修订意见和调研数据,通过对调研情况和数据的分析发现:各地对标准(实验稿)总体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因此本次修订工作继续坚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保持标准(实验稿)的结构框架和目标体系,并在总结10年来课程改革实验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解决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力求适应未来10年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2.
4、突出课程价值,强调能力培养。本次修订突出体现英语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打好学习英语的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教育要关注对学生的品行、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此本次修订进一步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的意志品格、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3.适当降低要求,促进均衡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重质量的目标。因此本次修订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语言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
5、能方面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适当降低了目标要求。一方面增强了标准的灵活性,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修订重点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英语课程中的渗透。标准(2011年版)更好地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了英语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教材编写建议”提出,教材应选编一定比例的介绍祖国文化的内容,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在“教学建议”中,强调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2
6、.充分体现对新课程理念的巩固和深化。为了巩固课程改革10年以来的成果,标准(2011年版)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调英语课程要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英语课程基本理念,此次修订特别对原有的六条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了重新描述,使之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凸显英语学科的特点,更有利于教师在英语课程实施中把握、理解和落实。3.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反映了国际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外语教育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
7、,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课程目标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化。课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教学中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此,标准(2011年版)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在“教学建议”中从八个方面为英语教师提出了既具有指导意
8、义,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体现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改革方向。4.遵循认知发展规律,体现英语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渐进性。本次修订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并基于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该体系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修订后的英语课程目标体现出更加清晰的三个层次,即: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课程总目标”提出目标的总体框架结构,进一步强调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同时也凸显了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分级目标”则是在整体目标的框架
9、下按级别从五个方面整体描述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表现;而“分级标准”是对总目标和分级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即根据总目标的五个组成部分,对语言技能按五个级别(原为九个级别)描述具体的标准,而对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则按照二级和五级两个级别(原为二级、五级、八级三个级别)进行标准的描述。此次修订还在文字和图表上强化了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区分与衔接,体现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二、具体修订内容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挑战。(一)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负担。对于课程内容的修订主要依据过去10年标准(实验稿)在实验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取得不少成绩的
10、同时,也看到,随着小学英语课程规模的扩大,小学英语师资数量匮乏、质量不高直接影响着课程的质量,补充师资的数量和提高师资的水平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合理调整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成为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任务。1.删减课程内容,降低课程容量。此次修订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同时也考虑到小学英语的师资现状,在二级和五级的语言知识的学习标准中,分别明确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样调整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难度;另一方面是为了更科学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具体来说:压缩容量,降低难度。如:
11、调整和删除了文化意识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删除了五级文化意识标准中的“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2.调整对词汇学习的认识的表述,修订词汇表。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突出了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即词汇并不只是单个的单词;学生应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强调词汇的表意功能(如用词汇来描述或命名事物),而不是词汇本身的含义;用“学会使用”代替以往的“掌握”,更加突出了语言的运用。另外,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表,替换和补充了部分词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量要求增加了弹性(1500-1600词),
12、提供了1500个词汇的词汇表,要求学习和掌握基本词义和用法。此次修订对词汇表的呈现方式也做了较大调整,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这样调整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与英语单词并不完全对等。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3)不
13、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语义表达需要标出。(二)增强“实施建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1.“教学建议”的修订:体现更强的操作性和学生发展的主体性。(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8)不断提高专
14、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2.“评价建议”的修订。标准(2011年版)继续强调评价应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和评价目标的多维化。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导向作用,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坚持课程评价“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次修订将原来的8条评价建议调整为9条,同时对附录里的案例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了大量的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分小学和初中两个部分呈现,在各自部分又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呈现,特别是突
15、出了对小学和初中不同阶段的评价指导。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的修订。根据前期调查的反馈意见,标准(2011年版)整合原有表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四项具体建议,并在“建议”的第四条提出要重视“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这是结合实际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的。“建议”强调学生资源蕴藏在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之中,也隐藏在他们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重要意义,通过创设开放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平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三)倡导多种途径开展教学,调整对“任务型教学”的表述。在标准(实验稿)
16、“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中,任务型教学途径得到了倡导。从近1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实践看,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对于如何实施任务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一些教师甚至误以为标准(实验稿)只倡导任务型教学,因而忽视使用其他多种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方法。此外,在外语教学界,对于任务型教学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有争议;也有人直接借“任务型教学”批评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过于西化,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针对以上问题,本次修订调整了对此的表述,倡导采用多种途径开展教学。(四)标准(2011年版)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第一,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英语课程对国家
17、和学生发展的价值,深入理解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课程价值、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虽然核心的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对于不少教师,这些理念还没有转变为自觉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教师需进一步明确方向,努力学习,大胆尝试,在实践与反思中加深对课程价值、课程性质的认识,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既重视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充分吸收和继承各种方法,取长补短,优化教学方式,建立起先进理念与自身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逐步做到知行合一。第二,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质。目前还有不少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不高,给有效实施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带来了困难。为
18、此,教师要从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出发,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重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应用、学习策略的发展、情感态度的调动、文化意识的提升和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激发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经验,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思维、交流情感和学会学习的过程。第三,是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挑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进一步推进所关注的重点。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规律以英语教学
19、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确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清晰的教学步骤,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此外,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与反思,教师有机整合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教师还应通过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制与其他教师主动分享,加强交流,逐步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成为一名不断进取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
20、的英语教师。第四,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如大班教学、学生差异、教材适应度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和考试评价的局限等,特别是评价改革尚未能与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全同步以及中小学衔接尚未引起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也需要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的共同努力,相信标准(2011年版)能够为深化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三、陕西省实施标准(实验稿)时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全面落实标准(2011年版)的建议。10年来,在我省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以下主要
21、问题:课程理念的实施仍不深入;一线部分教师仍然对教材的理解有所偏差;我省部分县、校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与课标要求有所差距;仍有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有效指导;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仍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进较大,但课堂“讨论”的随意性太强;教学过程中评价的效度不高。(一)关于课程理念在落实的建议1.深刻领会标准(2011年版)中倡导的课程理念的实质(1)课程理念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
22、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版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
23、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二)关于教材处理与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建议1.进一步明确目标,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2011年版)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
24、,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初中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基本词汇,教师应打破过分依赖教材的倾向,正确处理课标、教材、学情、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完成教学目标的科学含义,“用教材教,而不是一味地教教材”,要善于扩展教材资料,在实际教学中,搭建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脚手架”,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三)关于保障学生课外阅读量与课标要求一致的建议。总体原则为:落实标准要求,重视阅读量的配合与语言的积累。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一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低于4万词,初二学生的阅读量不低于10万词,
25、初三学生的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随着信息社会步伐的加快,流行阅读大有取代经典阅读之势。在电脑、手机、iPad伴随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初中生,阅读习惯的改变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代初中生更习惯网络和手机等更为快捷的阅读方式,这更符合这一代孩子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学中应系统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英语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能使学生有效的扩大词汇量,更多的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真正提高综合阅读能力;而阅读方法是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习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从策略上进行探索,首先必须为学
26、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条件,重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此,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1指导学生精选阅读材料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要有以下特点:(1)难度适中,有梯度。在整体安排上要做到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2)体裁多样、题材丰富。这样的阅读材料能保持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3)阅读材料要符合中学生口味,语言必须地道、实用和富有时代感。(4)检测题要设计合理,有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设计课外阅读登记表,实现学生有效自我管理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管理能力,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可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质量的监控方法3.
27、掌握阅读方法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理解教学很好对学生是阅读很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阅读方法得益于老师的指导。初一时,不少学生仍然有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回读、唇读、喉读、指读等,要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技巧,要求学生以意群为单位和扩大视距的方法,在课堂上进行限时阅读,使学生逐渐养成高速阅读的习惯。重视对学生进行略读、跳读、猜词义等方法的指导、采用阅读后复述故事或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对阅读效果进行巩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长难句的理解能力。.4.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评价课外阅读的评价可采取自评或老师直接评价,或定期进行评选回答。自评是一个自我反思的好方法,老师要
28、求学生就一个月内所读内容、时间、速度、和目标做个总结,而老师的评价主要依据还是课外阅读登记表,评选活动能激发阅读兴趣,可评选“读书心得优秀习作”、“最快书虫”和“最佳书虫”等。(四)关于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建议。总体原则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善于学习,熟悉外语教学的最新教学成果,掌握外语教学的有效策略,重视外语教学的方法引导。因地制宜地使用“交际教学法”、“听说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国内外教学方法与策略。以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例:主要有:重均衡用力,轻主次分明;重孤立讲解词义,轻创设语境;重词汇的字面意义,轻词汇
29、的文化内涵。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与策略进行教学:利用直观教具教单词;利用音形结合、构词法教单词;通过句型或上下文来教单词;利用情景教单词;通过歌曲、谚语、成语、格言、绕口令、习语、说唱、诗歌、笑话、谜语等辅助词汇教学;用框架结构图来复习、归纳词汇;利用旧知识猜测词义。(五)关于教学方法多样科学化的建议。总体原则是:增强理论学习,采用多种途径开展教学。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例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
30、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再如修订稿中的课堂教学用语更具体、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语言也更具有时代气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1)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2)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潜能,
31、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3)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灵活的方法妥善处理语言实践中出现的错误。(4)强调打好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2、。一节课是否做到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可以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来衡量:教师方面:1.教学内容的相关化,内容选择(教材整合)后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对学生的思想有所启发,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教育意义,这也是教材内容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方面。2.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目标上不是简单地只想语言知识的灌输,而是有意识地把学习语言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启发学生提问和思考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主动提问和主动寻求答案的活动及体验中学得知识。3.教学活动层次化。活动的安排应该遵循差异性原则,让不同层
33、次的学生都感受到参与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取得学习进步的喜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方面:1.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是否在其最近发展区内,是否涉及到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个人体验。2.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主动参与、分享信息及取得个人进步。学生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时的面部表情、欢呼声、兴奋状态等。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运用了恰当的学习策略来发现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是否有自我评价意识并运用了自我调控策略。(六)关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建议。总体原则为: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将“用”落到实处。本次修订“教学建议”中建议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
34、学习。英语课外活动应是课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应能为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提供更大的平台。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应注意:(1)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剧,以及英语角、英语墙报、校园或班级刊物等,还可以举办演讲会、英语演出会、英语主题班会、英语作品展示会等,甚至可以参与社区英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参与有组织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2)注重兴趣,鼓励参与。英语课外活
35、动设计应注意课内外活动的沟通、延伸和拓展,要着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注意鼓励、动员、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为他们设计适合的形式和内容,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学习兴趣、动力并获得成功。在活动中要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热情,尊重他们的参与方式,并注意因势利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外活动具有新鲜感和活力。(3)鼓励自主,提供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策划和选择,要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做好活动的顾问和服务工作。学校要积极引导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避免使英语课外活动变成课业补
36、习活动。(七)关于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建议。总体原则为:教师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给学生充分的个人思考的时间,增强课堂讨论的实效性。教师首先要明确通过讨论能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认识到讨论的结论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想了什么”和“怎样想的”,即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课堂讨论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吴炜,2007:23-25)1.优化讨论的话题。在创设讨论话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个真实的、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讨论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
37、能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2.合理设计讨论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讨论话题的题材及任务的难易合理选择讨论的形式。常见的英语课堂讨论有以下三种类型(赵叶,2003:36-38):(1)小组分散式讨论。这种形式适用于中心议题多、难度小的问题。(2)议论式讨论。这是为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或在教学中遇到有争议的问题,(3)填表式讨论。让学生以阅读材料为依据,在教师设计或教材给定的表格问题引导下,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强化教学过程的“操作”意念,在共同讨论中发展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3.选择讨论的最佳时机。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展开讨论;在重、难点处展开讨论。4.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营造民主、和谐的课
38、堂气氛,使所有学生都敢于发言、乐于发言,扩大讨论活动的参与面。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意见相左时,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商榷,不轻易否定其对某一问题的独到的看法。5.加强组织调控首先,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目标是否具有定向、激励和评价作用,直接影响着讨论的成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话题的难易度分解任务目标;其次,合理划分小组。小组的划分必须有利于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八)关于增强评价有效性建议。总体原则是: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应反映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
39、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要注重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1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时测验、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
40、,在诸如期末、学业等考试中,应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笔试中,客观性和主观性试题要合理配置。2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其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评价活动,及时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困难,为下一步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应坚持激励原则。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使学生通过参与展现自己学习进步的各种评价
41、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3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学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终结性评价应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部分。口试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策略的使用。听力测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避免单纯辨音题等脱离语境的题型。终结性评价应以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为主,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对语言
42、知识的考查不能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更不能考查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小学的终结性评价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式和内容,做到简单、实用。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根据成绩对本地区或学校作任何形式的排名。4、评价案例采撷(1)课前5分钟活动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可以主题演讲,背诵朗读或即兴表达等;教师随堂记录报告的效果,并做出评价(以优缺点为主),每个人的成绩(A、B、C、D等级制)将记入小组成绩。(2)课堂中评比一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学生结成四人或五人小组,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自编自演小品:教师根据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表演效果给各自打分,并公布成绩。(3)小组知识竞答(记录优胜
43、小组)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如分成:A、B、C、D、E、F、G等组,时刻教育小组成员要以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为努力目标。利用这一特点,将所教单元的知识点设计成尾追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不同分值的题可供选择)内容包括听读音拼写单词,限时词汇首尾接龙拼写,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或判断正误以及用所给单词造句等。激发学生的小组意识,每周都评出优胜小组。(4)单元知识点总结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笔记或参考书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总结的方式可以是造句,也可以是抄录并完成参考书上的有关练习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由教师进行口头或书面解答,以提高学生
44、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程度、正确率和书写情况,按四个等级(A、B、C、D)并在期末折合成平均分,作为教师本学期单元总结性的最终成绩。(5)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价的习惯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在课外收集新单词的词汇本。新单词可以是与教师在课堂中呈现的某个主题相关的生词,也可以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自主收集的生词。学生每两星期上次一次词汇本,教师利用自习课,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并选出本组整理得最好的词汇本,张帖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栏内公开表扬。(6)编辑班级英语学报、互相评价的习惯可让每位学生每学期编辑、出版两期(期中、期末)英文报刊。内容
45、、版式和色彩由学生自行决定,内容主要围绕本学期所学内容,可以摘抄、剪切,但一定要注意搭配。全班同学上交后,充分发扬民主,让同学评选优秀作品58幅。评选时要注意报纸的创意、内容的精彩、色彩的协调等,并及时地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J人民教育,2012.增刊4.刘坚余文森徐友礼.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J人民教育2010年第17期5.陈琳王蔷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