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教学设计1.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老北京的四合院教案一、导入“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风俗成就了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如土家吊脚楼、充满宗教气息的西藏民居、被称为绿色之家的傣家竹楼等都体现了各自不同风俗下对美与实用的追求。民居建筑的发展,给人类建筑艺术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造就了象北京四合院这样的世界民居奇观。元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四合院不仅是汉民族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也深深的影响了北京人的“素养气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北京的四合院,领略四合院带给我们独特的魅力。二、 四合院简介1、 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四合院2、教师补充并介绍标准四合院结构布局“大门
2、不出,二门不买” “有钱不住东南房 ,冬不暖来夏不凉”其实,四合院在“合”中追求“敞”的设计理念,反映的是人和天地自然之间相从相随的亲近。 它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居住的实用功能和便利的生活功能,还要能承载人与天地自然互相亲近、互相交融的文化功能。这在课文的开头两段讲得非常清楚(学生齐读第1、2段):“四合院之好,在于它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有房门。关上大门,自成一统;走出房门,顶天立地;四顾环绕,中间舒展;廊栏曲折,有露有藏。”这种人与天地自然交融、和合的文化功能,就是作者讲的:“北京四合院好在其合,贵在其敞。合便于保存自我的天地;敞则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视野更大,无坐井观天之弊。”“合”是
3、出于保存自我的一片小天地;“敞”是积极迎取天地自然的大世界。“合”与“敞在建筑上的有机结合,寄托着古人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与天地自然相互往来的愿望。 而且四合院这种独特的设计还影响的居住者的素养气质,形成了北京人达观、坦然、不斤斤计较、缺乏竞争性的性格,同时对春夏秋冬时岁的变化有深厚的情致。三、整体感知本文思路清晰,结构明了。文章总体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根据文章的总体结构简要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主要内容。小结: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次序,逐一描写四合院里种种富有诗意的生活,包括四合院里令人心驰神往的、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生活细节与民风民俗,重点刻画在时间这个维度上人与自然的和合与交融
4、。假如你有机会去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生活,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呢?根据课文里对四合院里春夏秋冬富有诗意生活的描写以及你对四合院生活的了解,阐述理由。四、合作探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相互交流5分钟,然后派一个代表回答。五、交流展示(学生任选两个季节加以阐述)刚才同学们走进我们向往已久的四合院,体味了那里富有诗意的生活细节和民风民俗,那一组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体验、感受?(一)春:示例:我喜欢春天去,有如下理由:文章描写了腊八以后,四合院里的人们迎春、忙年、过年、拜年的场景,以及四合院中人们自在悠闲的生活。其忙碌、欢笑、喜庆都是质朴而真诚的,那些民风民俗如“掸尘”、四合院中花木种植的讲究等,也反映了老
5、北京人热爱生活的文化性格。我们就跟随作者去感受一下老北京别样的春节习俗。1、准备过年的过程忙碌而快乐。从腊八就开始忙年了,结合北京的春节前8段概括介绍北京春节的情况: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商铺加紧上年货-春联、年画、蜜供、水仙花等,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准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过了二十三就更忙了,北京有这样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香满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2、过年、拜年的热闹喜庆。读第6段,简要赏析:“那光芒已照满整个四合院,融化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了”这个特写镜头表现的
6、是四合院里人们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其乐融融的景象。3、我们要真实的感受老北京四合院中悠闲自在的生活。朗读第8、9段,这里写了四合院中人们悠闲地仰望飞鸽、聆听葫芦、孩子们快乐的抖空竹的情景。可以说真的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向往。春这是四合院春风中的一首散文诗。(仰望飞鸽,聆听葫芦) 这又是四合院春风中的一首小诗。(抖空竹)教师小结:现在我们虽然还在过着春节,但今天的春节,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已经难觅传统春节的韵味了。当你花2元钱就能从超市把一瓶腊八粥带回家,当你一个电话打过去,就有了除夕的年夜饭,你还能感受到多少过年的激动、真诚与热闹呢?四合院中这种天人合一的栖居环境,悠闲惬意的生活,同学们有没有
7、马上就去体验的冲动呢?(二)夏:我喜欢夏天去,理由如下:1、 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夏天不仅时间特别长,而且酷热难耐,可是四合院里的人们消暑度夏时冷布糊窗、竹帘映日、冰桶生凉、天棚荫屋,是如此的有诗意,学生齐读第11段。这就是老北京人的生活智慧,总是把生活过成诗一样。2、这里形容北京四合院夏日风光的顺口溜“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特别令人向往和憧憬。天棚,就是四合院中间的天井上搭上木架,下边种上葡萄和紫藤等,夏天四合院不通风,非常闷热,一家人在棚下纳凉聊天,可谓一件趣事。鱼缸,鱼缸是四合院庭院中不可缺少的点缀。养金鱼意喻“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等,还体现了北京人的闲情雅趣。石榴树,四合
8、院中间栽一颗石榴树,开花结果,而且石榴果多。象征多子多孙,家业发达,人丁兴旺。至于“老爷肥狗胖丫头”,描写的是四合院内夏天消暑纳凉的悠闲情境。教师小结: 每遇炎夏,高搭天棚以蔽烈日,闲庭信步在石榴树和鱼缸间,如置身清凉世界,顿忘尘寰纷嚣,那是十分惬意的享受。3、宁静闲适的生活,令人向往不已。第13段描写的“隔着竹帘,闲望院中的日影,带露水的花木,雨中的撑伞人;晚间上灯之后,坐在黑黝黝的院中乘凉,望着室中灯下朦胧的人影,都是很有诗意的。”第16段:“休息的日子,下午一觉醒来,躺在铺上朦胧睡眼,听知了声,听胡同口的冰盏声,听卖西瓜的歌声”第17段:观察雷阵雨及雨后蓝天彩虹的情景;第18段:“搬个小
9、板凳,到院中坐坐,芭蕉叶有意无意的扇着”,这样的闲适宁静的生活,对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来说,已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品了!夏午梦初回,闲情似水,这便是一首夏之歌了。这一部四合院消夏乐章也可以抵得上“香格里拉”了。教师小结:这种适宁静的生活,恐怕真的是一种永久的怀念了。(三)秋:我更倾向于秋天去体验四合院的生活,有这么几个理由:1、 喜欢四合院秋天的特别有趣风俗故事。朗读第23段:“秋之四合院,如从风俗故事上摄取美的镜头,那七月十五日似水的凉夜间”这里讲了两个民俗节日:中元节和中秋节。(分别描绘这两个节日的盛况,并阐释其文化内涵)2、 很喜欢小院中描写的绚烂的秋色。找两个同学分别读这两段。教师小结:无论是
10、平民百姓,还是富贵人家,身在封闭的四合院内,却不忘在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来装点美化生活,表现了老北京人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调。3、 如果机会好,你会在“好雨初晴,金风乍到”的秋夜或者傍晚,遇到被四合院的秋所感染从而诗兴大发的文人,他们触景生情、随感而发的即兴诗作,颇有古时文人骚客的遗韵,那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美事。秋这就是在宣南四合院内外所感受到的秋之诗情。 这都是开在夏尾,盛在秋初,点缀得陋巷人家,秋色如画了。(四)冬:其实我们小组更喜欢体验冬天的四合院,冬天的四合院别有一番情趣。首先是“在狂风怒吼之夜,户外滴水成冰,家人好友围炉而坐”笑拉家常,思考人生,这种难得的温暖温馨深深吸引着我。
11、(读26段)第二、冬天外面寒冷,一个人在暖和的房中,忽然想起儿时早上趴在玻璃窗上看冰冷的情景,顿时整个人好像返老返童,这种童心、童趣、童真,是多么美好啊?(读27段)第三、下雪后的四合院就是另外一番风味了。引着孩子们堆雪人,或者静静地呆在暖暖火火的房中,静看屋外下雪的情景,完全融入天地自然的怀抱,这种内心的宁静,这种闲情逸致,真是太另人羡慕了。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冬在暖暖和和的房中,听着雪花洒在纸窗上的声音,是特殊的乐章。白雪妆点了北京四合院,那风光,那情趣,那梦境教师小结四合:问学生:如果分别用一个短语或者句子来概括老北京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精神,怎么概括呢?哪个同学说一说?诗意栖居的追求
12、天人合一的理想总结四合院诗意的栖居:文章的主体,写的是老北京四合院随着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而变化着的诗意般的生活风景和人们的心境,其实呈现出的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对话。 四合院的“四合”,一个是指空间上的东南西北,同时也指时序上的春夏秋冬。所谓“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就是强调人们的生命活动在节奏和旋律上与天地之间的四时往复相统一。所以作者调动一切手段,重点揭示的是: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带来四合院里的生活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带来人们心情上的摇曳四合院这一“小天地”始终随着大天地的变化而变化。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所总结的,人的内在世界和自然的外在世界,都统一在春夏秋冬的流转不息之中:冬情:素淡而和暖 春梦:混
13、沌而明丽夏景:爽洁而幽远 秋心:绚烂而雅韵。因而四合院中人们的生活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闲适、优雅而富有诗意的,这正是古人努力想实现的“天人合一的理想”,不断追求“诗意栖居”的表现。七、品味语言本文读起来显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活泼恣纵,极具跳跃和想象的空间。试从句式、修辞等角度简要赏析。(1) 句式灵活,节奏鲜明,富有诗意。文中运用大量的短句,间以长句,错落有致,节奏鲜明。如:第8段“暖日暄晴,春云浮荡,站在小小的四合院中,背抄着手,仰头眺望鸽子起盘,飞到东,看到东”这里短句、长句交替使用,错落有致,节奏鲜明,三言两语,从空中写到院中,再现人与自然之间悠然相融的刹那画面。(2) 大量引用 ,富有文
14、学色彩。文中大量引用一些与四合院诗意生活有关的诗、词、文以及儿歌、谚语等,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为了表现四合院秋之绚烂的色彩,作者直接引用小院中有关“秋色”的两段描写,表现了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富贵人家,秋天院子里总是色彩绚烂,秋色如画,充满生机与活力。把北京人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3) 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如“午梦初回,闲情似水,这便是一首夏之歌了”“在暖暖和和的房中,听着雪花洒在纸窗上的声音,是特殊的乐章。”“那一夜室中热气,凝聚在窗上的图画,每天一个样,是山,是树,是云,是人,是奔跑的马,是飞翔的鸽子”等运用
15、比喻、排比手法,将四合院中的生活写得富有诗意,令人陶醉。语言特色小结: 同样的手法,同样的语言,时时跃动在文章里,使文章读起来,犹如一首深邃的散文诗,也像一幅灵韵的风景画,更像一曲把自然、人生编织在一起的醇和的乐章。七、拓展延伸其实,我们土家族、苗族也有一些很有特色建筑,如土家吊脚楼、土家四合院等,试简单介绍其结构并试着阐述其蕴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谁来说一说? 吊脚楼:是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一般人家房屋规模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者6排扇5间屋。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木,但有讲究,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
16、”谐音,不吉利。吊脚楼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土家民居建筑注重龙脉,同时还有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观念。这种接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尤其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很明显:“上一步,望宝粱,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使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家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和宇宙浑然一体。全文总结:人们在建筑上对某种风格的偏爱,其实是对自己的智慧的呵护。某一种建筑风格的诞生,就是与之相应的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诞生;而这种建筑风格的经久不衰,究其根源是文化观念和精神的不断延续。中国民居文化丰富多彩,需要我们继续探寻与挖掘,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