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元总结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整合归纳一、多角度认识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化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18401901年),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1.政治(1)屈辱: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抗争与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发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发起了戊戌维新运动。2.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的出现,使
2、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3.思想: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等先后登场,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4.社会生活:随着中西方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等运动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二、全面认识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1.阶段特征与影响时期19世纪4060年代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侵华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国英法为首,俄美随后除英、法、美、俄外,德、 日、意、奥加入侵略方
3、式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对中国的影响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经济: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基本认识(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
4、明显阶段特征。(2)从发动者和结果来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这使中华民族灾难加深。(3)从失败的原因看: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很难战胜新兴的强盛的资本主义。(4)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三、全面认识中国近代前期的探索1.探索历程背景阶级属性主张结果影响抵抗派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被
5、“惊醒”地主阶级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未实践启迪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太平天国鸦片战争后,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农民阶级有田同耕,平均分配;以法治国;平等外交;等过于理想,与现实环境不符,未能实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其主张影响后世洋务派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中央与地方实力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创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和新式学堂,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维新派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兴民权,
6、实行君主立宪,改革教育制度1898年,戊戌变法,但遭到顽固势力阻挠,失败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主要特点(1)广泛性:近代前期,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2)一致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连。(3)一定的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层次,即从学器物到学政治制度。(4)继承性:各政治派别提出的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5)曲折性: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具有曲折性。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
7、。四、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与织的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逐渐发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些虽然便利了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从抑制商业到放宽限
8、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课时评价作业滚动练2一、选择题1.(2021天津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19世纪30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厂的出产,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英镑印度商品的出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A.打开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合法化C.推广先进技术D.掠夺劳动力答案:A2.(2021河北唐山高一上学期期末)林则徐给英国女王的信中写道:“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导致上述观念的根
9、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B.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C.传统文化长期领先世界D.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答案:A3.(2021山东聊城高一上学期期末)中国黄金水道对外国开放,成为西部和东部经济交往的主要通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战争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4.(2021广东清远高一上学期期末)鸦片战争以来,耆英、伊里布等人有相当大的外交自主权,如允许外国人建立租界、让外国人充任海关税务司等极为重要的决定最初都是由他们做出的,在成为既成事实之后才呈递给省和中央政府最终核准。这反映出晚清时期( )A.专门外交机构已经出现B.近代外交格局已
10、然确立C.外交重臣主权意识薄弱D.地方分裂势力愈益强大答案:C5.(2021黑龙江牡丹江高一上学期期末)鸦片战争刚结束后,在如何处理清朝与英国关系这一问题上,两广总督耆英曾向道光帝上疏:“务求上持国体,下顺夷情,通盘筹算,以为永绝祸根之计。”耆英的这一外交理念( )A.已具有较明确的近代外交意识B.为近代的屈辱外交埋下了祸根C.仍未突破“天朝上国”的理念D.具备相当务实的近代外交特征答案:C6.(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政府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
11、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促进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汉族士大夫觉醒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进入政治权力中心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是太平天国运动,B项正确;鸦片战争与汉族官僚地位上升没有关系,A项错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进行的洋务运动是这场革命推动的结果,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时,曾国藩、左宗棠已去世,D项错误。7.(2021河北唐山高一上学期期末)曾国藩说过:“购买外洋器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据此理解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工业发展B.镇压农民起义C.变
12、革政治制度D.维护清朝统治答案:D解析:“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体现的是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国侵略,两者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选D项;A项属于洋务运动的成果,而非根本目的,排除A项;镇压农民起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B项;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不涉及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8.(2021湖南怀化高一上学期期末)两次鸦片战争后,传播西学的各种新式学堂陆续开办,并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19世纪60年代后期,北京、上海等地开办的同文馆和广方言馆,先后培养了300人左右的翻译和办洋务的人才。这反映了两次鸦片战争后( )A.中西方观念冲突B.教育被列强控制C.教
13、育逐步近代化D.崇洋媚外成主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各种新式学堂陆续开办,并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并结合所学,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促进了教育近代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中国人学习西方,未涉及中西观念冲突,排除A项;根据“北京、上海等地开办的同文馆和广方言馆,先后培养了300人左右的翻译和办洋务的人才”并结合所学可知,新式学堂与派遣留学生是由清政府操办的,排除B项;根据“培养翻译和办洋务的人才”并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在学习西方、抵御侵略,而非崇洋媚外,排除D项。9.(2021广东肇庆高一上学期期末)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在广岛设立战时大本营,天皇亲自坐镇,统一指挥军事、政治
14、和外交。清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国防军,鸭绿江沿线数万清军,互不相属,互不支援。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战争双方实力对比悬殊B.清朝政府的军事体制落后C.日本军队军事装备精良D.中日社会动员力存在差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清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国防军,鸭绿江沿线数万清军,互不相属,互不支援”可知,清朝政府军事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挥,军事体制落后,故选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日双方军事管理体制的对比,没有体现实力对比的悬殊,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日双方军事装备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日双方社会动员的力度,排除D项。10.(2021辽宁辽阳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图是19世纪末西方某刊物
15、登载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形象地反映出( )A.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掠夺B.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反帝爱国运动的失败答案:A解析:不难看出,几位列强在撕扯带有“中国”字样的一块布,这与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相符,故选A项;B项始于19世纪中期,排除;C项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排除;D项发生在20世纪初,排除。11.(2021广东清远高一上学期期中)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痛陈对日割地赔款之严重危害,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建议,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份文件被视为维新派最初的政治纲领。这份文件说明( )A.资产阶级是反侵略主力B.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
16、厚C.清朝已确立君主立宪制D.维新思想具有救亡色彩答案:D解析:“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说明康有为等人意在挽救民族危亡,故选D项;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并非中国反侵略的主力,排除A项;19世纪末的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实力并不雄厚,排除B项;19世纪末的中国仍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12.(2021天津南开高一上学期期末)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
17、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答案:B解析:根据“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可得出材料强调维新运动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13.(2021湖南怀化高一上学期期末)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这种“灭洋”是全方位的,只要是来自外国的东西,一律采取排斥的态度。这种态度( )A.深受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影响B.源于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是对帝国主义科学分析的自觉行动答案:B解析:“只要是来自外国的东西,一
18、律采取排斥的态度”体现了义和团运动中盲目排外的现象,这说明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故选B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近代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由农民阶级发动,而非资产阶级,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因民族矛盾激化而产生,且盲目排外无法体现对帝国主义的科学分析,排除D项。14.(2021湖南郴州高一上学期期末)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这一现象表明( )A.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初步形成B.清朝中央权威严重受挫C.维护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D.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答案:B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说明南方各省已经没有
19、把中央的权威放在眼里,可见清朝的中央集权出现了问题,故选B项;北洋军阀是辛亥革命后的,排除A项;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是对清政府统治的蔑视,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排除C项;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并没有导致君主倒台,没有结束君主专制,排除D项。15.(2021广东清远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图所示为漫画近日之新傀儡。漫画所反映的场景出现于( )A.辛丑条约后B.马关条约后C.北京条约后D.南京条约后答案:A解析: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排除B项;天津条约
20、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排除C项;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6.(2021安徽滁州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摘编自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近代国人世界观的思想谱系材料二 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
21、百倍中国。内则狎(轻慢)处辇毂(京都)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认知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求富强”采取了哪些举措?洋务运动没有能够解决“长久之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性;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影响:使部分先进中国人突破封闭狭隘的世界观,开始睁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初步
22、形成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2)举措:创办官办的军事工业;创办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创办近代学校;创办新式海军。根本原因:单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与时代潮流相悖。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可归纳出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一“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可归纳出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根据材料一“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可归纳出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使部分先进中国人突破封闭狭隘的世界观,开始睁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初步形成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2)举措,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作答即可。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是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