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doc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4963923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20广安,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変,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B.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C.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D. 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

2、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2.(2020呼伦贝尔,12)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B. 若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像C. 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D. 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3.(2020临沂,2)在线学习期间,小明使用手机收看老师的教学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听到的讲课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老师戴口罩讲课时响度变小

3、,音调变低C用耳机听课能在声源处减弱讲课声对家人的影响D直播时老师与摄像头的距离应小于摄像头的焦距4.(2020临沂,18)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光屏上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相同C仅将凸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D仅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远视眼二、填空题1.(2020东营,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兴趣小组用某凸透镜完成了一次成像,如图所示然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该透镜替换为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那么此时烛焰成的像为_(选填“虚”或“实”)像

4、,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成像的2.(2020上海,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将烛焰与光屏置于凸透镜的_(选填“两侧”或“同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所成的_像最清晰(选填“实”或“虚”),像是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13.(2020金昌,20)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理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4.(2020湘西

5、,18)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由此可知,放大镜是 透镜。三、作图题1.(2020广安,20)请将下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2.(2020河池,21)请作出图中与凸透镜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3.(2020呼和浩特,16)如图所示,画出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4.(2020海南,18)在图乙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四、实验探究题1.(2020锦州,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

6、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2)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是_(填”正立”或“倒立”)、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_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移动。(两空均填“上”或“下”)2.(2020鞍山,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7、2)将蜡烛移到10cm刻度线处,烛焰所成的像是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生活中的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3)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需要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光屏。3.(2020呼和浩特,8)雪灵儿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下:(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

8、入倒扣的烧杯中(如图甲),杯中有烟雾,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2)实验中蜡烛在原来位置越烧越短(如图乙),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_(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3)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丙)放在离凸透镜6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丁中的_(请填序号)。4.(2020云南,22) 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_。 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

9、.5 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_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 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 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 (选填 “向上”或“向下”)移动, 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_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_ 点所成像的性 质与眼睛的相同。(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

10、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_ 眼 (选填“近视"或“远视”)。5.(2020金昌,25)吴江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光源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3)吴江小

11、组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实验序号物距像距像的性质14013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340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吴江小组忘了记录第1次像的性质,表格中标有“”的位置像的性质是_;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_侧(选填“左”或“右”)。6.(2020包头,8)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

12、,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_cm;(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40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调节;(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34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续向左移动10.0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移动一段距离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透镜及其应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20广安,

13、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変,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B.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C.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D. 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答案】A2.(2020呼伦贝尔

14、,12)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B. 若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像C. 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D. 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答案】B3.(2020临沂,2)在线学习期间,小明使用手机收看老师的教学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听到的讲课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老师戴口罩讲课时响度变小,音调变低C用耳机听课能在声源处减弱讲课声对家人的影

15、响D直播时老师与摄像头的距离应小于摄像头的焦距【答案】C。4.(2020临沂,18)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光屏上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相同C仅将凸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D仅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远视眼【答案】C。二、填空题1.(2020东营,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兴趣小组用某凸透镜完成了一次成像,如图所示然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该透镜替换为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那么此时烛焰成的像为_(选填“虚”或“实”)像,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

16、“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成像的【答案】 (1). 虚 (2). 放大镜2.(2020上海,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将烛焰与光屏置于凸透镜的_(选填“两侧”或“同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所成的_像最清晰(选填“实”或“虚”),像是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答案】 (1). 高度 (2). 两侧 (3). 实 (4). 倒立13.(2020金昌,20)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17、人眼的成像原理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答案】 (1). 乙 (2). 照相机4.(2020湘西,18)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由此可知,放大镜是 透镜。【答案】凸。三、作图题1.(2020广安,20)请将下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答案】2.(2020河池,21)请作出图中与凸透镜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答案】3.(2020呼和浩特,16)如图所示,画出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答案】4.(2020海南,18)在图乙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答案】 四、实

18、验探究题1.(2020锦州,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2)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是_(填”正立”或“倒立”)、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_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移动。(两空均填“上”或“下”)【答案】 (1). 同一高度

19、 (2). 倒立 (3). 放大 (4). 投影仪 (5). 上 (6). 下2.(2020鞍山,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移到10cm刻度线处,烛焰所成的像是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生活中的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3)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_(填“凸透镜”或“凹

20、透镜”),可用于矫正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需要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光屏。【答案】 (1). 15 (2). 缩小 (3). 照相机 (4). 凸透镜 (5). 远视眼 (6). 向上3.(2020呼和浩特,8)雪灵儿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下:(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倒扣的烧杯中(如图甲),杯中有烟雾,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2)实验中蜡烛在原来位置越烧越短(如图乙),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_(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3

21、)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丙)放在离凸透镜6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丁中的_(请填序号)。【答案】 (1). 会聚 (2). 往上移 (3). A4.(2020云南,22) 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_。 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 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_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2)实验

22、进行一段时间后, 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 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 (选填 “向上”或“向下”)移动, 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_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_ 点所成像的性 质与眼睛的相同。(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_ 眼 (选填“近视"或“远视”)。【答案

23、】 (1). 同一高度 (2). 25.0 (3). 蜡烛变短 (4). 向上 (5). C (6). A (7). 近视5.(2020金昌,25)吴江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光源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3)吴江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

24、乙所示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实验序号物距像距像的性质14013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340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吴江小组忘了记录第1次像的性质,表格中标有“”的位置像的性质是_;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_侧(选填“左”或“右”)。【答案】 (1). 10.0cm (2). 同一高度 (3). 倒立缩小的实像 (4). 远离 (5). 左6.(2020包头,8)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

25、规律”(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_cm;(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40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调节;(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34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续向左移动10.0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移动一段距离【答案】 (1). 8.0 (2). 上 (3). 等大 (4). 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