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628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628说课材料.doc(4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628-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医学院二零一三年八月目录1.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12.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标准273.生理学课程标准354.生物化学课程标准485.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标准596.病理学课程标准917.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1088.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1179.诊断学课程标准12710.中药学课程标准14811.方剂学课程标准16012.药理学课程标准18613.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20714.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26015.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30216.中医儿科学课程标准3
2、4117.经络腧穴学课程标准35618.针法灸法学课程标准37319.推拿手法学课程标准38920.小儿推拿学课程标准40021.针灸治疗学课程标准43822.推拿治疗学课程标准443-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类型:职业平台课程总学时:64(学时:40学时:24)总学分:4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人体解剖学主要的分科之一,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它基础
3、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解剖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系统掌握正常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特征和重要毗邻关系,为学习其它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掌握一定的常用解剖学外语词汇,为阅读专业外语书刊奠定基础。二、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绪论目标要求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类别,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3、了解人体的体型,器官的变异和异常。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2、人体解剖学发展史概况,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观点。3、标准解剖学姿势人
4、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4、人体的体型,器官的变异和异常。第一篇运动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构造,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躯干骨的形态、主要结构,椎骨的连结、脊柱的胸廓形态、整体观和运动。3、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颅的整体观及主要结构、鼻旁窦、颅的结构、新生儿颅的特点。4、掌握附肢骨的组成、形态、主要结构、各大关节(包括拇指腕掌关节)的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5、掌握重要骨性标志。6、掌握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功能和肌性标志。7、掌握头、颈、背、膈、胸、腹、四肢各部主要肌的起止、形态功能及上述各部肌的分群、分层、排列、功能和作用。8、了解局部记载,自学各部筋膜。教学
5、内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和功能(运动、支持、保护)第一章骨及骨连结教学内容:1、骨学总论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了解内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临床意义。自学骨的表面形态、发生和发育及其可塑性。2、骨连结总论骨连结分类及其意义: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形式。关节的辅助结构和关节分类。关节的机能与形态、灵活性和稳定性辩证关系。3、躯干骨及其连结(1)脊柱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椎骨的连结概况,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前、后纵韧带的特征。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椎骨关节突关节的基本结构,棘上、棘间韧带。脊柱的组成、整体观的形态、分部和功能。(2)骨
6、性胸部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胸廓上、下口的形态及组成。肋的一般形态、结构。特殊肋的特征、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肋和椎骨、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概况。(3)躯干骨的骨性标志第七颈椎、胸椎、腰椎棘突、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管裂孔、骶角、骶岬。4、附肢骨及其连结(1)上肢骨及其连结上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部。肩带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手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结构。腕骨的排列顺序。上肢骨连结的形式、结构和功能特点。肩关节的形态、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肘关节的组成、功能、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桡腕关节的结构特点和运动。前臂骨的连结、腕骨间关节、腕
7、掌关节、掌指关节和指关节的形态结构。拇指腕掌关节的结构特点和运动。(2)下肢骨及其连结下肢骨的组成、排列及分部。髋骨的位置、形态和各部主要结构。股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结构。小腿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形态及主要结构。足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位置、结构。跗骨的排列位置。骶髂关节的结构特点。耻骨联合的结构。骨盆的组成、大、小骨盆分界线。骨盆测量标志、性差。髋关节、膝关节组成、结构、功能。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小腿骨的连结、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足弓和组成和功能意义。(3)附肢骨的骨性标志:锁骨、肩峰、肩胛骨下角、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
8、突、豌豆骨、掌骨头。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大转子、腓骨头、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内踝和外踝。5、颅及其连结(1)颅骨颅的组成和功能。脑颅诸骨、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和形态分部。颅盖内、外面的形态结构。颅底内、外观的形态结构。眶、骨性鼻腔及骨性口腔的位置、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及临床意义。颅侧面观的形态结构,翼点的组成和临床意义,翼腭窝的位置及交通。(2)颅骨的连结颅骨的连结形式。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新生儿颅的特征。颅内的骨性标志:眉弓、眶上缘、颧弓、枕外隆凸、乳突、下颌骨髁突、下颌角、舌骨、顶结节。第二章肌学1、肌学总论骨骼肌的形态结构、起止及作用。肌群配布与
9、关节运动的关系。肌腹与肌腱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肌的形态分类、分布及作用。肌的命名原则。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浅、深筋膜)、腱鞘、滑膜囊的位置和结构特点。自学肌的命名法、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2、头肌(1)表情肌(面肌)表情肌的分布特点及功能。(2)咀嚼肌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头部的肌性标志:咬肌、颞肌。3、颈肌颈肌的分群、分层及功能。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斜角肌位置及斜角肌间隙,舌骨上、下肌群的位置和作用。颈部的肌性标志:胸锁乳突肌。4、躯干肌躯干肌的分部和分层概况。(1)背肌背浅肌、背深肌的位置和组成。背部筋膜的位置和分部。斜方肌、背阔肌、竖肾肌的位置、形态、起止和主要功能。肩胛
10、提肌、菱形肌的位置和功能。背部肌性标志:斜方肌、竖脊肌。(2)胸肌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组成、分布。胸大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的位置、起止和主要作用。胸部的主要肌性标志:胸大肌。(3)膈膈的位置、形态和性能。膈的三个裂孔位置。膈的生理薄弱点、位置和意义。(4)腹肌腹前外侧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层次、形态、纤维方向和作用。腹横筋膜的位置。腹直肌鞘的组成和特点。腹白线的概念。腹股沟管位置、组成。腹肌后群的组成、位置和作用。自学腹部筋膜的层次、分布情况。腹部的肌性标志:腹直肌。5、上肢肌上肢肌的分部、分群和排列情况。肩带肌的配布、名称及三角肌、大圆肌的位置、起止,作用。臂肌的分群、层次及功能。肱二头肌
11、、肱三头肌和形态、位置、起止和功能。前臂肌的分群、层次、排列和作用。手肌的分群和层次、位置及功能。上肢局部记载诸结构的境界及内容。6、肌下肢肌的分部、分群、分层和排列。髋肌的分群、分层及各群的功能。大腿前、后、内侧三群肌的位置、排列层次及各肌群的功能。小腿前、后、外侧三群肌的位置及各肌群的功能。臀大肌、髂腰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和作用。足底肌的分群和层次。自学下肢筋膜的分布情况及髋胫束、隐静脉裂孔的名称、位置。下肢局部记载各结构的组成、境界。四肢肌的肌性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拇短伸肌、拇长伸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跟腱等。第二篇
12、内脏学第一章 内脏学总论目标要求:1、了解内脏的一般结构。2、掌握胸部的标志线及腹部分区。教学内容:1、内脏的一般结构。2、胸部的标志线及腹部分区。第二章消化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消化管道的位置、形态、结构、分部、重要毗邻和功能。2、掌握唾液腺、肝、肝外胆道、胰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引流途径。教学内容:第一节消化管道1、口腔口腔的分部及界限,唇、颊、腭的构成和功能。咽峡的构成。乳牙和恒牙的牙式。牙的形态、构造。舌的分部和粘膜的结构。舌肌的一般配布和机能,颏舌肌和起止、位置和作用。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位置和腺管开口的部位。2、咽咽的位置、形态、分部以及各部结构。腭扁桃体的位置和机能。
13、咽壁和构造。3、食管食管的分段、位置、狭窄部位及其度量。食管的构造和X射线像。4、胃胃的形态、位置和分部。胃壁的构造和各型胃的X射线像。5、小肠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和粘膜特点。空肠、回肠的位置、形态及空、回肠的鉴别。自学小肠壁的构造特征。6、大肠大肠的分部。结肠形态特征。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直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和肛管的形态结构。自学大肠壁的构造特征。第二节消化腺1、肝肝的形态、位置、肝门、第二肝门、分叶和体表投影。肝的主要机能。自学肝段的概念和肝段的划分。2、胆囊的肝外胆道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的组成
14、、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开口部位和胆汗的排出途径。胰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其导管开口。第三章呼吸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呼吸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分部、重要毗邻、功能和肺的形态结构、功能。2、掌握胸膜的形态、结构,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和纵隔。教学内容:1、鼻、咽、喉(1)鼻鼻的分部。外鼻各部的名称。鼻腔各壁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粘膜的分部及其特点与功能。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2)咽(见消化系统)(3)喉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喉软骨、连结,声韧带的构成。喉肌的位置和作用。喉腔的形态结构和分部。喉口和声门的形态变化,小儿喉腔的特点。2、气管、主支气管(1)气管气管的位置、构造和
15、分段(2)主支气管气管杈、气管隆嵴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异及临床意义。3、肺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自学支气管肺段的概念和肺段的划分。4、胸膜胸膜的分部和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和胸膜顶的位置。肺和胸膜前界及下界的体表投影。5、纵隔纵隔的概念、位置和分部。第四章泌尿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功能。2、掌握肾、膀胱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重要毗邻。3、掌握输尿管的三个狭窄部位及女性尿道的特点。教学内容:1、肾肾的形态、位置及其构造。肾的体表投影、肾的被膜及维持正常位置的诸因素。自学肾段的概念和肾段的划分。2、输尿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狭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女性输
16、尿管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3、膀胱膀胱的形态、位置和分部。膀胱三角的位置、粘腊特点及临床意义。膀胱充盈状态变化时其位置所发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4、尿道女性尿道的开口位置及女性尿道的特点(与男性对比)及其临床意义。第五章生殖系统第一节男性生殖器目标要求:1、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男性内、外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3、掌握男性尿道的形态结构及特点。教学内容:男性生殖器官的分部、各部所包含的器官及其功能。1、男性内生殖器睾丸和附睾的形态、位置、睾丸的结构及其功能。输精管的分部和行程,射精管的合成及开口。精索的组成及行程。精囊腺的形态、位置、作用。前列腺的形态、分叶、主
17、要毗邻、作用。前列腺的年龄变化。尿道球腺的位置、功能。2、男性外殖器阴囊的形态、构造及机能。阴茎的分部及构成。阴茎皮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尿道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的位置和临床意义。第二节女性生殖器目标要求: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3、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结构。教学内容: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含的器官及其机能。1、女性内生殖器卵巢的形态、位置、作用及固定装置。卵巢的构造及年龄变化。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及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结构。子宫壁的构造和子宫的年龄变化。阴道和形态结
18、构、作用和位置。2、女性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诸结构的名称、前庭大腺的位置和开口,阴道前庭内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3、附:乳房男性乳头的位置;成年女性乳房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第三节会阴目标要求:1、掌握会阴的概念、界限和分部。2、了解盆膈和尿生殖膈。教学内容:1、会阴的概念、界限和分部。2、盆膈和尿生殖膈。第四节腹膜目标要求: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概念。2、掌握腹膜和腹腔内器官的关系。3、掌握腹膜自身形成及参与围成的结构。教学内容:1、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腹膜的机能。2、网膜、系膜、腹膜韧带的概念。3、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大网膜的位置、构成和功能。4、各系膜的名称和附着,十二
19、指肠是韧带的位置构成和临床意义。5、肝、胃、脾的韧带名称和位置。6、直肠膀胱凹、直肠子宫陷凹和肝肾隐窝的位置和临床意义。第六章内分泌系统目标要求:掌握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基本功能。教学内容:1、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分类、功能和作用方式;2、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兼有内分泌功能的其它器官;3、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位置及机能意义。第七章脉管系统第一节总论目标要求:1、掌握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的组成、功能;2、掌握体、肺循环的行经和意义;教学内容:1、脉管系统的组成及机能意义。2、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4
20、、吻合管、侧副支和侧副循环、动、静脉吻合的概念。第二节心脏目标要求:1、掌握心的位置、形态及心各腔结构特点;2、掌握心壁的构造;3、掌握心的血管、心的传导系统、心包和体表投影。教学内容:1、心的位置、外形、心各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的形态和结构;2、心壁的构造(心壁层次、结构、组织支架、房室肌的不连续性)房间隔与室友间隔的形态结构、卵圆孔未闭的临床意义。3、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及机能概况。4、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主要分支及其分布;窦房结、房室结的血液供应。5、心大、中、小静脉的走行和注入;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6、心的瓣膜位置与功能;心包的构成和分部;心的体表投影。第三节动脉目
21、标要求:1、掌握肺动脉干、主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2、掌握头颈部、上、下肢各动脉主干的重要分支的行程、分布、压迫止血点;3、掌握胸腔、腹腔、盆腔动脉和脏支、壁支两种分支的行程、分布;教学内容:1、动脉的人体的分布规律,器官内动脉的分布规律。2、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的行程。3、动脉韧带的概念、位置,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4、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其分部;升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支(左、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弓的起止、位置和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5、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及其体表投影。6、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形态、位置与功能。7、颈外动脉的行程及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
22、、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的行程、分布。8、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程。自学枕动脉、耳后动脉、咽升动脉的行程、分布。9、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10、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分支及掌浅弓的体表投影。11、胸主动脉的起止、行程、肋间后动脉的行程、分布;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的颁布。12、腹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13、膈下动脉、腰动脉和肾上腺动脉颁布。14、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它们的分支、行程和分布。15、肠动脉的配布特点。16、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行程和分布。17、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程。子宫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的行程和分布。1
23、8、髂内动脉其它分支的分布概况。19、髂外动脉、股动脉、蝈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行程和分布。20、股深动脉的行程和分布;股动脉的体表投影。21、腹壁下动脉、腓动脉、足底内、外侧动脉的行程。22、头、颈、四肢动脉的摸脉部位及常用压迫止血点:颞浅动脉、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足背动脉。第四节静脉目标要求:1、掌握上、下腔静脉的组成、主要属支、回流途径;2、掌握奇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3、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主要属支、侧支循环途径及意义;4、掌握上、下肢浅静脉主干的走行、属支。教学内容:1、静脉系统的组成及静脉的结构特点。2、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等)
24、的特点。3、左、右肺静脉的行程。4、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程。头臂静脉的组成、行程。5、颈内静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属支。颅内、外静脉的交通。6、锁内下静脉的起止、行程、颈外静脉的行程。7、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行程及注入。8、奇静脉的起止、行程。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起止、行程;9、椎静脉丛的位置、交通。10、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的起止、行程。11、下腔静脉、髂外静脉的属支。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及属支。12、小隐静脉的起始、行始和注入。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13、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及属支。14、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侧支循环及临床意义。第五节淋巴系统
25、目标要求:1、掌握各种淋巴管道的结构特点,淋巴干、淋巴导管;2、掌握人体各部主要淋巴结(群);教学内容:淋巴系统的组成和配布特点。1、人体的淋巴管理与淋巴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的结构特点。胸导管的起始、走入、注入、收集淋巴范围。右淋巴导管组成、注入及收集淋巴范围。淋巴的形态结构及基本功能。2、人体各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局部淋巴结的概念。(1)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头颈部的主要淋巴结群的分布部位,各群淋巴结的输入与输出。颈干的形成和收集淋巴范围。(2)上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腋窝淋巴结的分群、分布和收集淋巴范围。锁内下干的形成和收集淋巴范围。(3)胸壁和淋巴管和淋巴结胸壁和胸腔内的各主要淋巴结群
26、的位置。肺门淋巴结位置和收集淋巴范围。支气管纵隔干的形成和收集淋巴范围。(4)腹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的分布、收集淋巴范围。腹腔淋巴结群的分布、收集淋巴范围。腰干和肠干的形成和收集淋巴范围。(5)盆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髂外淋巴结的分布、收集淋巴范围。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淋巴范围。(6)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淋巴范围。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淋巴范围。(7)乳腺、子宫、胃、肝、直肠等器官的淋巴回流。3、脾脾的形态、位置、脾的功能概况。4、胸腺胸腺的位置、形态及功能概况。第八章感觉器第一节感觉器总论及视器目标要求1、掌
27、握感受器、感觉器的概念以及感受器的分类。2、掌握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眼睑、泪器、眼肌、房水循环途径和视网膜的血管。教学内容:1、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感受器的分类。2、眼球眼球的外形及其在眶内的位置。眼球壁的构成(三层膜)、各层分部及其形态结构、机能。眼球折光装置和形态结构。房水循环。3、眼球的附属装置眼睑的形态结构及临床意义。结膜的形态结构。泪器的组成,泪道的形态结构、泪液的引流途径。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的名称、位置及作用。眶脂体、眼球筋膜及巩膜外隙等结构与功能。4、眼球的血管和神经眼动脉的起止、行程、分支和分布。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行程和分支。眼上、下静脉与颅内静脉的联系及临床意义。第二节前庭蜗器
28、目标要求:1、了解前庭蜗器的概念、分部。2、掌握前庭蜗器的位置、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1、前庭蜗器的概念、分部及功能。2、外耳外耳的组成、外耳道的分部和走向及新生儿外耳道的特点。鼓膜的位置和分部。3、中耳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分部、六个壁的主要结构及鼓室的交通。听小骨的名称、连结及作用。鼓膜张肌及镫骨肌的作用。咽鼓管的位置、分部、作用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4、内耳内耳的位置和分部。骨迷路、膜迷路的分部、形态及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关系。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的形态和功能。声波的产生和传导机制。内耳道的形态及通过的结构。第九章神经系统第一节总论目标要求
29、:1、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作用、区分。2、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反射弧的概念。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在人体的作用和地位。2、神经系统的区分。3、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神经元的分类。4、白质、灰质、网状结构、纤维束、髓质、皮质、神经核和神经节的概念。5、反射弧的构成反射的概念。6、突触的基本概念。7、神经胶质的概念。第二节周围神经目标要求:1、掌握脊神经的组成、分支、分布和纤维成分。2、掌握颈、臂、腰、骶神经丛的组成,主要分支、分布和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及意义。3、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出入脑部位、出入颅部位、纤维成分、各脑神经的主要分支、行经、分布、损伤后的主要表现。4、掌握内脏运动神经
30、的交感部、副交感部的低级中枢和周围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分布范围。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教学内容:1、脊神经脊神经的组成、分支、纤维成分及其走行、分布规律。(1)颈丛颈丛的组成及位置。各主要皮支的浅出部位。膈神经的组成、行程和分布。(2)臂丛臂丛的组成和位置。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行程和分布及它们损伤后的主要表现。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易受损伤的部位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3)胸神经前支胸神经前支的行程、分布。皮支的节段性分布及临床意义。(4)腰丛腰丛的组成及位置。股神经、闭孔神经的组成、行程、位置及主要分支、分布。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
31、经、股外侧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5)骶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坐骨神经的起始、行程及体表投影。胫神经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其支配的肌群。腓总神经的走行、分支、分布、支配的肌群及易操作部位和损伤后的主要表现。阴部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臂上神经、臂下神经和股后皮神经的分布。2、脑神经脑神经的名称、顺序、成分、附着脑的部位和进出颅的部位。嗅神经的功能、性质与分布。视神经的功能、性质和走行。动眼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支配眼球外肌的情况及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分布与功能。睫状神经节的位置、性质及动眼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滑车神经的走行、分布。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三叉神经节的性质、位置。三大主要分支在头面部的皮肤分
32、布区。眼神经的主要分支(额神经、鼻睫神经和泪腺神经)的分布概况。上颌神经(续为眶下神经)主干的走行及分布概况。下颌神经主干的走行、主要分支(耳颞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及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的分布。展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损伤后表现。展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主要分支(鼓索、岩大神经、面肌支)及分布。面神经损伤后的表现。翼腭神经节和下颌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前庭蜗神经(前庭神经、蜗神经)的走行及功能。舌咽神经的成分、主要分支(舌支、颈动脉窦支)及分布。耳神经节的位置、性质。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主干走行及其分布,喉上神经的前行、分布。左、右喉返神经的走行与分布。迷走神经
33、前、后干在腹腔的分支与分布。副神经主干的走行、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舌下神的走行、分布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3、内脏神经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及机能概况。(1)内脏运动神经(自我神经、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节前、节后纤维的概念及分布概况。1.1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部位、组成。椎前节(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肠系上、下节)的位置。灰、白交通支的概念。交感神经前、节后纤维的分布规律。颈部:颈上、中、下神经节的位置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胸部: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分布概况。腰部: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盆部: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1.2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颅部:
34、动眼神经、而神经、舌咽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的位置和纤维联系概况。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神经节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骶部:盆内脏神经的起始与分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比重分布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了解瞳孔、心脏、支气管、胃肠道、胱膀的内脏运动神经的双重支配及意义。(2)内脏感觉神经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结构概况及内脏感觉的特点。牵涉痛的概念及意义。第三节中枢神经目标要求:1、掌握脊髓和脑(脑干、小脑、间脑、端脑)的基本形态、结构和机能。2、掌握脊髓和脑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的产生、循环路径。3、掌
35、握脊髓、脑主要神经通路。教学内容:1、脊髓1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位置、末端水平和外形结构。12、脊髓节段和节段性分布的概况。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13、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横切面上灰、白质的配布及各部名称。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前角运动细胞、中间外侧核、后角固有核和胶状质),A细胞的概况。脊髓灰质的分层结构。脊髓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的位置和机能。脊髓小脑前、后束的位置和机能。脊髓主要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的位置和机能。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内侧纵束的机能。脊髓固有束的位置和机能。14、脊髓的功能概况2、脑脑的位置和脑各部的区
36、分。(1)脑干脑干的组成及其在颅内的位置。脑干各部的外形与内部结构的关系,脑干内部结构的概况。第三阶段312对脑神经核的位置及与脑神经的联系。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红核、黑质等核团的位置及其功能概况。各主要上、下行纤维束(锥体系、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在脑干各部的位置概况。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和位置。第四脑室的位置及交通。(2)间脑间脑的位置和分部。背侧丘脑的位置和分部。下丘脑的组成及其机能概况。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纤维联系。上丘脑的组成及机能概况。底丘脑的机能概况。第三脑室的位置及交通。(3)小脑小脑的位置与分部。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临床意义。小脑的分叶及小脑核团。三对小脑脚及新
37、、旧、古小脑的划分、小脑的功能。(4)端脑外形:大脑半球的主要脑沟、脑回等表面结构及分叶概况内部结构:躯体运动区、感觉区的位置、定位关系。视觉、听觉和语言区的位置。内脏活动皮质区的部位及边缘的概念和组成。基底核的位置、组成及其主要机能概况。纹状体的概念。胼胝体的位置与联系概况。内囊的位置、分部、通过内囊的各主要纤维束的局部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和交通,侧脑室脉络丛的位置。3、传导路1、感觉传导路1.1本体(深)感觉传导路(包括精细触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的起止、各级神经元胞体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丘系交叉的位置及皮质投射区。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的概况。1.2痛、温
38、、触(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痛温觉传导路的起止、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交叉部位和皮质投射区。头面部痛温觉传导路的起止、交叉部位及皮质投射区。1.3视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的组成、纤维交叉情况及皮质投射区、视野与视网膜间光线投射的相应关系,瞳孔对光反射路径。1.4听觉传导路听觉传导路的组成、纤维交叉及皮质投射区。2、运动传导路2.1锥体系锥体束的起止及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管理概况。皮质脑干束的起始、通过内囊的部位及其对脑神经运动核控制的概况(两侧与对侧控器)。核上瘫与核下瘫不同表现的形态基础。皮质脊髓束的起始及其在内囊和脑干内的位置。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与皮质脊髓前束的
39、走行、终止概况。2.2锥体外系锥体外系的组成及机能概况。纹状体苍白球系和皮质、脑桥、小脑系的组成4、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1)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和脊髓被膜的名称和层次。硬膜外膜、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及其内容物。硬脑膜结构特点及形成的特殊结构。海绵窦的位置、内容物及交通。其它硬脑膜窦的位置及通连。蛛网膜的结构特点及蛛网膜下隙的概况。小脑延髓池、终池的位置、内容。软脑膜和软脊膜概况。(2)脑和脊髓的血液的供应脑和血液循环特点。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与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机能意义。脑静脉的结构特点、配布及回流情况。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及其临床意义。脊髓血液供应情况。
40、(3)脑室系统、脑脊液及其循环途径脑室系统的组成、位置与通连情况。脑脊液及其循环途径。脑屏障的概念及其结构基础。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思想,要以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进化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要遵循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及教书育人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适当反映本学科的一些新进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解剖学采用大、小课结合,小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大课讲授理论内容,主要为各系统的总论部分;小课包括理论讲授和实习两部分,小课理论讲授各系统的具体
41、内容。小课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示教、小结,学生独立观察和辨认标本、模型、挂图和分组讨论的方法。小课中适当结合活体观察、临床应用举例和临床病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理解和记忆。四、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次教学内容学时数1骨、关节学总论、躯干骨及其连结12上肢骨及其连结13下肢骨及其连结14颅及其连结25头、颈、背、腹、隔肌16上肢肌和下肢肌17消化系统28呼吸系统19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110女性生殖系统111腹膜,会阴112心脏213头、颈、胸部及上肢动脉214腹、盆部及下肢动脉215静脉、淋巴系统216视器、位听器117脊髓、脊神经(颈丛、臀丛)218脊
42、髓、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319脑干的位置和外形620脑干的内部结构621脑神经(一)322脑神经(二)323小脑、间脑324大脑425脑、脊髓的被膜和脑、脊髓的血管626传导路327内脏神经,内分泌系统4合计64五、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崔慧先主编,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参考书目:1、于频主编,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王永贵永编,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3、郭文光等主编,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4、南京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编人体解剖学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六、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试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43、: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类型:职业平台课程总学时:48(学时:30学时:18)总学分:4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医学专业基础课,在职业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课程。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该课程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在细胞水平、亚分子水平及分子水平研究探讨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研究人体胚胎的形成过程(受精卵新个体)、发生、发育机制及畸形儿的形成机制和预防。它与许多前沿课、基础课、临床课有密切的联系,为微观形态学的研究范畴;它对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成、发育、变化,对探索人体生命的奥秘、探索人体的来龙去脉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该课程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
44、能力、动手能力、探索求知能力,为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打基础,为早期发现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积累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医学人才的必修课。本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比例约为2:1,可依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二、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2.理解常用的染色方法及计量单位3.了解组织学、胚胎学的研究动态和方法第二章细胞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细胞质内各细胞器的主要功能2.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细胞核的基本结构3.了解细胞的分裂繁殖和生长发育第三章上皮组织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分类2.掌握各种被
45、覆上皮的形态结构、分布及功能3.理解上皮表面的特殊结构及功能4.了解腺上皮及腺体的概念、分类第四章结缔组织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组成成分的形态结构及功能2.理解结缔组织的特征及分类3.了解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第五章软骨和骨教学内容及要求1.理解骨组织、长骨的形态结构及功能2.了解软骨的结构、分布及功能第六章血液和血细胞发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血细胞正常值、形态、微细结构及功能2.理解血液的组成3.了解血发生第七章肌组织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2.理解心肌纤维光镜及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3.了解平滑肌纤维结构特点4.了解骨骼肌纤维收缩原理第八章神经组织教学内容及要求1、 掌握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2、 掌握突触的光、电镜结构特点及功能。3、 理解神经末梢的分类、结构及功能。4、 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功能。了解神经纤维、神经的结构。第九章循环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 掌握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及三种毛细血管的电镜结构及功能。2、 掌握中动脉的组织结构。3、 理解大动脉及心壁的结构特点。4、 了解静脉的一般结构特点。第十章免疫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