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古筝历史起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古筝历史起源.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古筝历史起源 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一共10级。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
2、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国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也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
3、优美,并附有装饰。 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筝的产生就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 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发
4、音铮铮而得名。集韵就持分瑟为筝之说:秦俗薄恶,姐妹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这些大同小异的传说也正好说明这些说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识而言,瑟分为二就就成了破瑟,岂能算筝?若将瑟破为二而修补成筝,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吧?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其发音的性质而得名,刘熙释名中筝,施弦高,筝筝然,就持此说。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这音色显然乃是对瑟的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因乐器的来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乌),这儿的筝因音色发音筝(铮)筝然,而得名也未尝不可。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既然分瑟为筝之说不可信,那么出事的筝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么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3 第 3 页 /总页数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