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4945884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摘要】20世纪初期,英、美文坛上出现了名噪一时的意象派诗歌运动。美国诗人、批评家埃兹拉庞德是这一流派的创始人、理论家和组织者,他的意象派诗歌开创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新纪元。本文对埃兹拉庞德叙述艺术的野性与理性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庞德;野性;理性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是意象主义的倡导者,美国现代派诗歌运动的鼻祖,是西方现代派诗歌从孕育到发展过程中的最具有影响,同时也最具有争议的文学大师。庞德具有杰出的诗才,又不幸成为政治上的失败者,许多人对此深感惋惜。事实上,庞德是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文主义者,以其思想和人格的巨大魅力对抗平庸化、功

2、利化、物欲化的现实,不断唤醒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思考和渴望。一、野性的呐喊与理性的回归1、野性的呐喊 “六节诗: 澳特弗”是庞德创作的一首 39 行的叙事诗,于 1909 年 6 月发表在英语回顾杂志上。诗歌采用了“狮王理查德”歌剧技巧中戏剧独白的叙述方式。叙述者是法国中世纪南部加斯科尼的一位贵族,中世纪军阀伯特伦波。场景在他的城堡澳特弗内。叙述接受者是帕皮尔斯,中世纪法国和英国的行吟诗人。诗歌前奏第一句使用法文,交代了叙述者。接着庞德用英语和意大利语设定了一种陈述句加疑问句的对话式结构,大胆地将早已在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中被打入地狱的反叛者、法国中世纪军阀伯特伦波推到前台。“但丁已将这个捣乱分子打

3、入地狱。我可以将他重新挖掘出来吗?这里,诗人设定的是一个虚拟的法官、不确定的言说对象,所以问话不需要回答。然后,庞德将叙述权利交给了在这首诗歌中充当主角的中世纪军阀伯特伦波的手中。接下来诗歌的第一节采用了人物之间的对话模式,对话发生在伯特伦波和帕皮尔斯之间。“帕皮尔斯,你这个孬种,来吧! 让我们来听音乐!”尽管诗歌中有一个内在的言说对象帕皮尔斯,但是,在整首诗歌中我们听不到他的声音,也看不到他的身影。这位安于现状,苟且偷生的行吟诗人在具有话语霸权的军阀面前显得何其渺小。在第一节中,庞德一方面用指代词“你”( 帕皮尔斯) 提醒读者保持审美距离,另一方面用指代词“我”( 伯特伦波) 告知读者诗歌的

4、叙述视角。接着庞德采用自由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让被创造出的作品形象活跃在舞台上,充分发挥其叙述功能和组织功能。这里,我们听到了军阀伯特伦波对法国南方沉闷的、苟且偷生的人们的不满和咒骂: “去你的,这该诅咒的,我们南方发霉的和平。”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他对那不可避免的战争淋漓尽致的叙述和描绘: “当战刀出鞘时,我毫无生命可延,当肥沃的疆土,在苟且者脚下血流成河,我不禁怒火燃烧。”接着,庞德使用自由直接引语的叙述方式,借伯特伦波之口,讲述了一个历史事件,也展现了一个军阀的内心世界,使叙述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自由直接引语”是不加提示的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句子的语法特征是没有引导词和引号,并以第一人称

5、讲述。伯特伦波大段独白的叙述方式可以产生戏剧性的张力,可以调动读者的复合感官,因而可以产生更多的审美效果。此时,读者不再是无声的阅读,而是闻到了战争的血腥,看到了战争的恐怖,感到了战争的残忍,触到了战争的尸骨,听到了伯特伦波野性的呐喊: “我愿拼杀在战场血流成河,不愿随糜烂的空气和腐朽的音乐,在咒骂声中虚度和平。2、理性的回归“六节诗: 澳特弗”中戏剧独白的叙述方式使诗歌具有可听性,而该诗重复的意象和循环的诗歌形式也为其增添了丰富的视觉旋律。“六节诗”( Sestina) 诗歌形式起源于 12 世纪法国普罗旺斯州,起初由行吟诗人阿诺德、丹尼尔使用,是一种复杂的诗歌形式。诗歌共 39行,每 6

6、行构成一个诗节,共 6 节,最后 3 行为诗歌的结尾。诗歌不要求严格的音韵,它通过精心构思的、固定的 6 个单词的重复和循环而达到一种视觉韵律。在选定 6 个结尾单词完成第一个诗节后,后面每个诗节要求遵循一定的模式重复这些单词。“六节诗: 澳特弗”充分展示了庞德高超的叙事艺术,他独特而新颖的“野性理性”的叙事模式也为诗歌的叙述增添了魅力。在诗歌中,作者本人并不充当叙述者,而选用了法国中世纪的军阀伯特伦波。这样就增加了叙述者情感的感染性、战争场面描述的真实性。诗歌中的被叙述者是萨利纳亲王,他的故事可使诗歌的情节增加可信性。诗歌中设定的叙述接受者是行吟诗人“帕皮尔斯”,在诗歌中他一言不发,他或许代

7、表的是法国南方沉闷、苟且偷生的懦弱者,或许代表的是维多利亚时代诗风的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者,或许代表的是理性看待矛盾、和平解决战争的“中庸者”。这一叙事模式充分体现了庞德的诗学态度。他的野性来自于激情与睿智,他的理性来自于爱心与学识。正如查尔斯伯恩斯坦所说的那样,他是 20 世纪上半叶最具野心、最有影响力、最敢创新的诗人之一。庞德的野心主要来自于他的激情,他的开拓,他的文学要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庞德的影响来自于他诗学态度的求真务实,以及他诗歌语言的多元和开放、奔放与细腻; 庞德的创新来自于他诗歌形式的继承与革新、诗歌艺术的借鉴与交融。二、 针砭理性现实的同时,又充满对理想国家的向往1、

8、继承传统,针砭现实庞德在童年时代就对东西方古代灿烂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曾攻读罗曼语言文学学位,对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拉丁语系的古典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1906年,庞德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这对庞德的文学创作以及思想认识影响较大。他的第一本诗集灯火熄灭之时的标题即源自于但丁的炼狱篇,显示出庞德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喜爱。在以“我的祖国”为标题的一系列激进的社会和文学评论文章中,庞德频繁地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与美国的现状作对比,呼吁在美国推进一种全新的国家文化,迎来美国的文艺复兴。庞德继承传统、崇尚古典的理念贯穿在他的诗论及其整个文艺思想体系中,他始终崇

9、尚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和英国文艺复兴等时期的经典文明,从汉字、中国古典诗歌、儒家思想、日本诗歌等东方优秀的文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构建和容纳中西传统中的各种人类文化资源。而庞德将自己描述成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以日日新的精神对传统进行开拓创新,试图找到精神的武器批判现实。随着美国的消费活动和消费机构的迅速膨胀,高消费、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使文艺复兴以来的天职观念逐渐转化为单纯的经济冲动和对财富的追求。尤其在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真正进入挥霍性消费时代,自由经济理想泛滥导致物质追求的狂热和享乐主义的蔓延。同时,技术的进步、机械的改良并没给人们带来感情上的满足和有意义的价值准则,科学戳穿古老的神话也

10、并没带来新的理想。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把物质追求和享乐当成生活的理想和目标,把钞票当作人生成败的数据,抛开曾约束他们父辈的道德戒律,生活上放浪形骸。美国的文化也摆脱传统价值,投入到现实世俗的商业运作中。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庞德孜孜不倦地鞭笞美国和美国诗人,痛斥美国的商业文化系统和枯死的杂志,认为美国不适合严肃的艺术家,美国的大众市场杂志让艺术家们成为商人,使艺术家们忽视自己责任,并认为90%的美国人为名利出卖灵魂。面对美国这片诗歌沙漠,庞德选择流亡,去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欧洲寻找美国缺失的文化资源,并试图以伦敦为大本营,发起一场艺术复兴运动。庞德成为伦敦一名富有影响力的著名诗人、批评家和现代艺术的指

11、导者,成为各种重要的理论运动的中心。2、理想国家的向往庞德试图与世界斗争,建立一个地上的乐园。作为一位诗人,庞德早期积极投入各种诗歌创作、翻译实践中。当意识到先前的意象主义( Imag-ism)、漩涡主义(Vorticism)等艺术实践并不能解决现实矛盾时,庞德逐渐从诗歌艺术实践转向政治实践,超越象牙塔中的文人形象,成为一个自以为可以改变现状的狂妄的政治空想家。庞德在感性的诗歌形式中推崇人的力量,试图恢复人的理性和价值,以人的努力去改变现实。这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追求有某种内在的契合,人文主义者们普遍要求冲破宗教神权,解放人的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理性,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

12、人性的崇高与完美,追求现世的幸福和欢乐。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正如恩格斯所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庞德向往这个巨人的时代,在其诗集人物中,庞德写到:上帝,要是你的子孙都长成如此细小蜉蝣, 我就吩咐你抓住混沌,生下堆成山的卵,养出一代巨人,重新扰乱这个地球。庞德将上帝的子孙比喻为细小的蜉蝣,并与蜉蝣形成强烈对比,吩咐上帝养出一代巨人。蜉可以被视为无法抗拒命运,在战争中自相残杀,在生活中被世俗物欲所异化的现代人,而庞德渴望现代人摆脱种种精神束缚,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潜力,成为一代巨人重新扰乱欧洲平庸的现状。庞德崇尚文艺复兴时期那些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为人类

13、未来奋斗的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人,例如诗人但丁。事实上,庞德批判风雅明确倡导英美诗歌的现代派,逃离美国文化氛围去欧洲流亡,超越西方文化去东方寻找拯救之路,从文学领域转入政治经济领域,这些人生轨迹证明,庞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代巨人中的一员,以扰乱的姿态拯救这个世界。结论:庞德是一位文学大师,他杰出的诗歌艺术和诗学成就受到评论界的普遍关注。除此之外,庞德孜孜不倦地寻求文化力量,热切盼望建立理想政府,执著地在诗歌世界中追求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人主体情感的释放。庞德的人生轨迹和著书立说表明,他不仅仅是一位现代派诗人,更是一位坦坦荡荡的人文主义者。庞德以其诗歌中复杂多样的形式、晦涩难懂的语言、杂乱无章的内容以及破碎零乱的审美意象,引领读者在诗歌的审美过程中释放主体情感,发挥内心想象,挽救被现代社会窒息的心灵,最终使现代人以古代的审美世界为参照,为改变现代世界而努力。参考文献:17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8虞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张子清.20世纪美国诗歌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15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