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变异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940098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变异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变异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变异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变异讲稿.ppt(1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变异第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一、一、单体单体(monosomic)(monosomic)的遗传的遗传1.1.单体单体(2n-1)(2n-1)的起源的起源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现象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现象物理、化学因素诱发物理、化学因素诱发遗传控制的染色体不联会或联会消失,在减数分离时单价遗传控制的染色体不联会或联会消失,在减数分离时单价体出现,后期无规律分配体出现,后期无规律分配缺体产生缺体产生n-1n-1配子配子单倍体产生单体(重要来源)单倍体产生单体(重要来源)第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减数分裂染色体的不分离产生异常配子减数分裂染色体的不分离产生异常配子n+1

2、 GmRDRD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的不分离n-1 Gm第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减数分裂染色体的不分离产生异常配子减数分裂染色体的不分离产生异常配子n+1 GmRDRD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姊妹染色单体姊妹染色单体的不分离的不分离n-1 GmnGm第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2.2.单体中的其他衍生类型单体中的其他衍生类型单体单体(2n-1)正常正常单端体:单端体:2n-2+顶端着丝粒染色体顶端着丝粒染色体第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单等臂体:单等臂体:2n-2+等臂染色体等臂染色体正常正常第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正常正常单等臂二体:单等臂二体:

3、2n-1+等臂染色体等臂染色体单端二体:单端二体:2n-1+顶端着丝粒染色体顶端着丝粒染色体第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nn-150%2n-1(n-1)+卵细胞卵细胞 花粉花粉3.3.单体产生配子及遗传单体产生配子及遗传第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硬粒小麦硬粒小麦单体单体1A在减数分裂中期在减数分裂中期,出现出现13个二价体和个二价体和1个单价体个单价体单价体单价体第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2n-1(n-1)+nn-150%2n2n-12n-224%普通小麦普通小麦73%3%卵细胞卵细胞 花粉花粉第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4.4.单体转移(单体转移(monosomic shiftmonos

4、omic shift)有些小麦单体能够诱发其他染色体的部分不联会,有些小麦单体能够诱发其他染色体的部分不联会,从而引起别的染色体丢失。如果由这种部分不联会个从而引起别的染色体丢失。如果由这种部分不联会个体产生的体产生的n-1n-1配子卵中包含有原来的单体染色体,丢掉的配子卵中包含有原来的单体染色体,丢掉的是其他染色体,这个卵子与带有是其他染色体,这个卵子与带有n n条染色体的正常精子结条染色体的正常精子结合产生的单体将与当初的单体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合产生的单体将与当初的单体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单体单体转移转移。第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nn-12n-1(n-2)+3n-1n2n-1单体转移单

5、体转移第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5.5.小麦的小麦的5B5B效应与效应与PhPh基因基因 小麦的小麦的5B效应效应:5B染色体的存在与否,对于部分同源染色体配染色体的存在与否,对于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有重要作用的现象对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Ph基因基因:位于位于5B染色体的长臂上,控制小麦部分同源染染色体的长臂上,控制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基因,显性纯合状态时,促进同源染色体色体配对的基因,显性纯合状态时,促进同源染色体配对(严格),隐性纯合或缺体配对(严格),隐性纯合或缺体5B,部分同源染色体,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三价体或多价体。配对。出现三价体或多价体。第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6

6、.6.单体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单体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1)单体分析单体分析利用单体测定基因的所在染色体利用单体测定基因的所在染色体v如何用单体确定小麦红粒基因如何用单体确定小麦红粒基因R1R1位于哪一条染位于哪一条染色体上?色体上?已知已知小麦小麦 2n=6x=42 适于用单体进行分析适于用单体进行分析小麦单体系统有小麦单体系统有 21 个个第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原原理理小麦单体产生的小麦单体产生的 n 与与 n-1 的的 Gm、Gm的传递率是不同的的传递率是不同的n 25%Gmn-1 75%n 96%Gmn-1 4%2n 24%2n-1 1%2n-1 72%2n-2 3%2n 24%2

7、n-1 73%2n-2 3%第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如果如果R1显性基因位于单体染色体上(显性基因位于单体染色体上(1组组)F12n-1(R1O)2n(R1r1)2n1R1R1:2R1r1:1r1r1F2基本上是显性个体基本上是显性个体2n2n-12n-224%73%3%r1OR1R12n-12nP显显:隐:隐=3:1R1R1R1OOO第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如果如果R1显性基因不位于单体染色体上(显性基因不位于单体染色体上(20组组)F12n-1(R1r1)2n(R1r1)F2显显:隐:隐=3:12n2n-12n-224%73%3%r1r1R1R12n-12nP2n1R1R1 2

8、R1r1 1r1r1显显:隐:隐=3:13R1:1r13R1:1r13R1:1r1第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2)部分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鉴别部分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鉴别染色体代换染色体代换(chromosome substitution):):以某品种或近缘种的某条染色体来取代另一个以某品种或近缘种的某条染色体来取代另一个栽培品种一条相应的同源染色体或部分同源染栽培品种一条相应的同源染色体或部分同源染色体。色体。第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染色体添加染色体添加(chromosome addition):):在不改变原有栽培种染色体组结构的情况下,在不改变原有栽培种染色体组结构的情况

9、下,仅仅添加个别近缘种(野生种)的染色体,输入仅仅添加个别近缘种(野生种)的染色体,输入某些野生种的优良性状。在此基础上,还以诱发某些野生种的优良性状。在此基础上,还以诱发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向栽培品种转移部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向栽培品种转移部分有用的外源基因或染色体。分有用的外源基因或染色体。第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二、二、三体三体(trisomic)(trisomic)的遗传的遗传1.1.三体三体(2n+1)(2n+1)的来源的来源同源四倍体同源四倍体二倍体二倍体同源三倍体同源三倍体偶尔偶尔n+1 Gm二倍体二倍体n Gm2n+1 三体三体三体在二倍体植三体在二倍体植物中

10、常见物中常见第二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2.2.三体三体(2n+1)(2n+1)的类别的类别初级三体初级三体(primary trisomic)2n+1(完整的一条染色体完整的一条染色体)=7正常正常2n=2x=62n=2x=6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初级三体的表现型效应初级三体的表现型效应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次级三体次级三体(secondary trisomic)2n+1(一条等臂染色体)(一条等臂染色体)正常正常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三级三体三级三体(tertiary trisomic)2n+1(一条相互易位染色体)(一条相互易位染色体)正常正常第二十四页,

11、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正常正常端三体端三体(telocentric trisomic)2n+1(一条端着丝粒染色体)(一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3.3.三体三体(2n+1)(2n+1)的细胞学行为的细胞学行为粗线期的不同联会形式粗线期的不同联会形式(1)初级三体的细胞学行为初级三体的细胞学行为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初级三体三价体交叉发生地点与中初级三体三价体交叉发生地点与中期期染色体构型染色体构型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2)次级三体的细胞学行为次级三体的细胞学行为-联会联会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3)三级三体

12、的细胞学行为三级三体的细胞学行为-联会联会第三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4)端体三体的细胞学行为端体三体的细胞学行为-联会联会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4.4.三体三体(2n+1)(2n+1)的遗传的遗传(1)三体的基因型三体的基因型基因型类型基因型类型AAAAAaAaaaaa一对等位基一对等位基因为例因为例 Aa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2)三体的传递三体的传递n+1n50%Gm不易成活不易成活2n+1(n-1)+n+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A1A2 aA1a A2A2a A1AAa 产生产生 Gm1AA :2Aa :2A:1an+1n三体产生配子三体产生配子-以以A

13、AaAAa基因型为例基因型为例A1A2a(3)三体的遗传三体的遗传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AAa aa1 AAa :2 Aaa :2 Aa:1aa5A:1aAAa AAa35A:1a如果如果 A 对对 a 为完全显性为完全显性如果如果 n+1 与与 n 配子育性相等配子育性相等如果如果 Gm与与Gm 同等可育同等可育1AA2Aa 2A 1a第三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aa AAa 2 Aa:1aa2A:1aAAa AAa17A:1a如果如果 A 对对 a 为完全显性为完全显性如果如果 Gm中中 n+1 与与 n 配子育性相等配子育性相等如果如果 Gm 中中n+1不育不育AAa aa

14、5A:1a1AA2Aa2A 1a1AA2Aa2A 1a第三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三体传递率低的原因三体传递率低的原因单价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滞后,消失单价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滞后,消失n+1配子体或孢子相对较低的生活力配子体或孢子相对较低的生活力2n+1合子和胚胎发育的不正常合子和胚胎发育的不正常种子较低的发芽力和较弱的幼苗种子较低的发芽力和较弱的幼苗第三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5.5.三体三体(2n+1)(2n+1)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1)利用三体测定基因的所在染色体利用三体测定基因的所在染色体水稻上发现了一个矮杆突变体,表现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如何利用水稻上发现了一个

15、矮杆突变体,表现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如何利用水稻的非整倍体把它定位到相应的染色体上?水稻的非整倍体把它定位到相应的染色体上?已知已知水稻水稻 2n=2x=24 适于用三适于用三体进行分析体进行分析水稻三体系统有水稻三体系统有 12 个个第三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原理原理三体为母本或为父本时,产生的三体为母本或为父本时,产生的Gm类型与比例类型与比例是不同的是不同的AAa Gm Gm1 AA :2 Aa :2 A:1a2 A:1a第三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F1P12个三体系统个三体系统待定位隐性基因植株待定位隐性基因植株2n+12n2n+12nF2显显:隐:隐=3:1显显:隐:隐=17

16、:1隐性基因不位于隐性基因不位于三体染色体上三体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位于隐性基因位于 三体染色体上三体染色体上第四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如果如果 d 隐性基因位于三体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位于三体染色体上(1组组)F12n+1(DDd)2n(Dd)DDDdd2n+12nP Gm1 DD:2 Dd:2 D:1d Gm2 D:1dF217 D:1d第四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如果如果 d 隐性基因不位于三体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不位于三体染色体上(11组组)F12n+1(Dd)2n(Dd)DDdd2n+12nP Gm1D:1d Gm1 D:1dF23 D:1d第四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2)利用

17、三体配制大麦一代杂种利用三体配制大麦一代杂种ms rMs Rms r大麦三体品系大麦三体品系Ms-雄性可育基因雄性可育基因ms-雄性不育基因雄性不育基因R-种皮茶褐色种皮茶褐色r-种皮黄色种皮黄色Ms-R紧密连锁紧密连锁第四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ms rMs Rms r雄不育雄不育 黄色种皮黄色种皮Gmms rMs Rms rms rms rms rMs Rms r雄可育雄可育 茶茶褐色种皮保持褐色种皮保持系系Gmms rMs Rms r第四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v 染色体倒位的遗传染色体倒位的遗传v 染色体易位的遗传染色体易位的遗传第五章第五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第四十

18、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倒位(倒位(inversioninversion)的发现)的发现19161916年年,Muller,Muller 发现果蝇的某些材料带有一种特殊发现果蝇的某些材料带有一种特殊的遗传因子的遗传因子,当处于杂合状态时当处于杂合状态时,能够抑制其他连锁能够抑制其他连锁基因的交换值基因的交换值,叫交换减退因子(叫交换减退因子(crossover reducercrossover reducer)或交换抑制因子或交换抑制因子,以以C C来表示来表示.19261926年年,Sturtevant,Sturtevant证明证明3 3号染色体右臂的一个交换号染色体右臂的一个交换抑制因子

19、是由于倒位引起的抑制因子是由于倒位引起的.第一节第一节 染色体倒位的遗传染色体倒位的遗传第四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倒位的概念倒位的概念是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发生了两处断裂,其间的是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发生了两处断裂,其间的区段倒转区段倒转180180后再重新连接起来后再重新连接起来.倒位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倒位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它并它并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因而对细胞和个体的发因而对细胞和个体的发育过程影响不大育过程影响不大,可以代代传递可以代代传递.但其有许多特殊的细胞遗传行为但其有许多特殊的细胞遗传行为,可以用于遗传可以用于遗传设计

20、和植物育种设计和植物育种.第四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一、一、倒位的类别倒位的类别二、倒位的细胞学鉴定二、倒位的细胞学鉴定三、倒位的遗传学效应三、倒位的遗传学效应四、倒位的应用四、倒位的应用第四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一、倒位的类别一、倒位的类别1.1.简单倒位简单倒位臂内倒位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臂间倒位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断片重接断片重接a b c d e fa b c d f e断片重接断片重接a b c d e f ga b c d f e g第四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2.2.复合倒位(复合倒位(complex i

21、nversioncomplex inversion)独立倒位独立倒位(independent inversion)正向衔接倒位正向衔接倒位(direct tandem inversion)反向衔接倒位反向衔接倒位(reversed tandem inversion)内含倒位内含倒位(included inversion)重叠倒位重叠倒位(overlapping inversion)在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一次以上的倒位的现象在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一次以上的倒位的现象第五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独立倒位独立倒位A B C D E F G H I J K A C B D E F G H I J K A

22、 C B D E F I H G J K 两个倒位在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独立发生,它们之间被未倒位的染色体节段所隔开第五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正向衔接倒位正向衔接倒位A B C D E F G H I J K A C B D E F G H I J K A C B F E D G H I J K 两个连续的染色体倒位发生在相邻的染色体节段,它们依旧彼此相邻,前后衔接第五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反向衔接倒位反向衔接倒位A F E D B C G H I J K A F E D C B I H G J K A B C D E F G H I J K 两个相邻的染色体节段各自发生倒位,它们

23、彼此衔接,但两个倒位本身又发生前后位置互换第五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内含倒位内含倒位A B C D E F G H I J K A I H G D E F C B J K A I H G F E D C B J K 在一个大的倒位段内又发生了一个小的倒位,小倒位包含在大倒位之内,上面的基因顺序又恢复到当初未倒位的状态第五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重叠倒位重叠倒位A B C D E F G H I J K A E D H G F B C I J KA E D C B F G H I J K 在一个倒位发生之后,又发生了第二个倒位,第二个倒位包括前一个倒位的一部分和与其相邻的另一段正常染色

24、体第五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二、二、倒位的细胞学鉴定倒位的细胞学鉴定-粗线期染色体行为粗线期染色体行为倒位区段较长,形倒位区段较长,形成倒位环成倒位环黑腹果蝇幼虫唾腺染黑腹果蝇幼虫唾腺染色体色体倒位区段十分倒位区段十分长长倒位区段较短倒位区段较短第五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三、三、倒位的遗传学效应倒位的遗传学效应a bA BC DE FGc de fg单交换单交换二线双交换二线双交换四线双交换四线双交换三线双交换三线双交换1.1.倒位杂合体产生部分败育配子倒位杂合体产生部分败育配子第五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A BC DE FGa bc de fg粗线期粗线期配子配子A B C

25、D E F G正常、可育正常、可育a b f e d c g倒位、可育倒位、可育倒位环内无交换倒位环内无交换臂内倒位臂内倒位1234第五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后期后期粗线期粗线期A BC DE FGa bc de fgA B C D E F Ga b f e d c gA BC De fa bF GEc gd双着丝粒桥双着丝粒桥无着丝粒断片无着丝粒断片倒位环内单交换倒位环内单交换1234第五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配子配子F GEc gd断片丢失断片丢失A B C D E F Ga b f e d c gA BC De fa bA B C D E F G正常正常可育可育a b f e

26、A B C D 缺失缺失不育不育a b f e d c g倒位倒位可育可育第六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配子配子倒位环内二线倒位环内二线双交换双交换A BC DE FGa bc de fg粗线期粗线期正常、可育正常、可育A B C D E F Ga b f e d c g倒位、可育倒位、可育正常、交换正常、交换可育可育A B C d e F G倒位、交换倒位、交换可育可育a b f E D c g1234第六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后期后期A B C D E F Ga b f E D c gA BC De fa bF Gec gd双着丝粒桥双着丝粒桥无着丝粒断片无着丝粒断片倒位环内三线双交

27、换倒位环内三线双交换粗线期粗线期A BC DE FGa bc de fg1234第六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倒位环内四线倒位环内四线双交换双交换A BC DE FGa bc de fg粗线期粗线期后期后期1234A B Ca b fA BC de fa bF Gec gd无着丝粒断片无着丝粒断片DEE F GDc g 双桥双桥第六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各种交换的结果各种交换的结果N:正常;in:倒位;dp:缺失 第六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c d粗线期粗线期A BC DE FGa be fg配子配子倒位环内无交换倒位环内无交换a b f e d c gA B C D E F G正

28、常、可育正常、可育倒位、可育倒位、可育臂间倒位臂间倒位1234第六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A B C D E F Ga b f e d c g A B C D e f b aG F E d c g粗线期粗线期A BC DE FGa bc de fg后期后期倒位环内单交换倒位环内单交换1234第六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A B C D E F Ga b f e d c g A B C D e f b aG F E d c g配子配子A B C D E F G正常、可育正常、可育a b f e d c g倒位、可育倒位、可育缺失缺失重复重复不育不育A B C D e f b a G F E

29、 d c g第六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粗线期粗线期A BC DE FGa bc de fg后期后期倒位环内二倒位环内二线双交换线双交换A B C D E F G正常、可育正常、可育a b f E d c g A B C D e F G倒位、交换倒位、交换可育可育正常、交换正常、交换可育可育a b f e d c g倒位、可育倒位、可育1234第六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粗线期粗线期A BC DE FGa bc de fgGm倒位环内三倒位环内三线双交换线双交换A B C D E F G正常、可育正常、可育a b f E d c g倒位、可育倒位、可育缺失缺失重复重复不育不育A B C

30、 D e f b a G F e d c g1234第六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粗线期粗线期A BC DE FGa bc de fg倒位环内四线双倒位环内四线双交换交换后期后期A B C D E f b aA B c d e f b a g c d e F G g C D E F G1234第七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各种交换的结果各种交换的结果第七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总之,倒位圈上发生交换最直接效应就是产生缺失、重复-缺失染色单体;凡含有缺失、重复-缺失染色单体的四分孢子败育,所以倒位杂合体都具有配子部分不育现象。第七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2.2.能够抑制或降低倒位区段内

31、基因间的重组、交换能够抑制或降低倒位区段内基因间的重组、交换靠近断点附近的染色体配对不好,常常发生局部不联会甚至异源联会,阻碍正常交换的进行。倒位段内基因之间发生的任何单交换都导致重组型配子死亡,在双交换的情况下,也只有少数重组型配子可以传递给后代,所以倒位段内的基因表现为很强的连锁或是很低的交换第七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3.3.“染色单体桥染色单体桥”的纽带效应与的纽带效应与“桥桥-断裂断裂-融合融合-桥桥”循环循环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4 4个大孢子,是呈个大孢子,是呈直线排列的,交换后产生的缺失直线排列的,交换后产生的缺失重复配子,由于重复配子,由于“

32、桥桥”的存在,总是处于中间两个大孢子的位置,的存在,总是处于中间两个大孢子的位置,而胚囊是由基部大孢子发育而成。这样,缺失而胚囊是由基部大孢子发育而成。这样,缺失重重复大孢子就被排除在有功能的大孢子之外,这种现复大孢子就被排除在有功能的大孢子之外,这种现象称作象称作“染色单体纽带效应染色单体纽带效应”。这也是胚囊和花粉的育性不同的原因这也是胚囊和花粉的育性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在主要是在发生臂内倒位时,会产生发生臂内倒位时,会产生“染色单体纽带效应染色单体纽带效应”的现的现象。象。第七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A B C D E F Ga b f E D c gA BC De fa bF Gec

33、 gd双着丝粒桥双着丝粒桥无着丝粒断片无着丝粒断片第七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桥桥-断裂断裂-融合融合-桥桥”循环循环A B C D E F Ga b f E D c gA BC De fa bF Gec gd双着丝粒桥双着丝粒桥无着丝粒断片无着丝粒断片这种循环发生在染色单体之间,故把这种循环称为染色单体循环。第七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 McClintock通过对通过对6个臂内倒位的个臂内倒位的“桥桥-断裂断裂-融合融合-桥桥”循循环的研究,发现断点并不是随机发生的。它们或者发生在着丝环的研究,发现断点并不是随机发生的。它们或者发生在着丝粒两侧的异染色质区,或是靠近异染色质区,并在

34、下一循环中,粒两侧的异染色质区,或是靠近异染色质区,并在下一循环中,断裂常常发生在同一地点。断裂常常发生在同一地点。第七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四、倒位的分子机制四、倒位的分子机制第七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五、倒位的应用五、倒位的应用果蝇的果蝇的ClB测定法测定法 鉴别果蝇鉴别果蝇X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果蝇的果蝇的ClB品系品系cLbClB性性杂杂合合体体C:X染色体上的一个大的倒位染色体上的一个大的倒位倒位杂合体产生配子中无重组配子倒位杂合体产生配子中无重组配子l:隐性致死基因隐性致死基因B:显性棒眼基因显性棒眼基因16区区A段的重复段的重复表型上的鉴别标表型上的鉴

35、别标记记第七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PGmClB正常正常cLbClBcLbcLbcLbClB正常正常cLbcLb死亡死亡ClBcLbClBClBcLb正常正常第八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雄果蝇雄果蝇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的隐性突变?正常正常cLbcLbX射线射线?隐性非致死突变隐性非致死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致死突变?与与 l l 是等位基因是等位基因?与与 l l 是非等位基因是非等位基因?第八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ClB正常正常PcLbClBcLbGmcLbcLbClBX射线射线acLb正常正常正常正常cLbcLbacLbClBaa=l隐性致死突变隐性致死突变棒眼,死亡第

36、八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ClB正常正常PcLbClBcLbGmcLbcLbClBX射线射线acLb正常正常正常正常cLbcLbaClB棒棒眼眼cLbClBa第八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ClB棒棒眼眼cLbClBa正常正常cLbcLbClBClB棒棒眼眼正常正常cLbcLba隐性突变隐性突变cLbaa=隐性非致死突变隐性非致死突变第八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ClB棒棒眼眼cLbClBa正常正常cLbcLbClBClB棒棒眼眼正常正常cLbcLba死亡死亡cLbaa l 隐性致死突变隐性致死突变第八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是指染色体的片段转移,主要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区段转移。是

37、指染色体的片段转移,主要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区段转移。1 1 易位与交换的区别易位与交换的区别 2 2 易位的易发性: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变异易位的易发性: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变异 3 3 基因连锁群的改变,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改变基因连锁群的改变,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改变 4 4 生物进化、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进化、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节第二节 染色体易位染色体易位(translocation)第八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一、一、易位的类别易位的类别二、易位的细胞学行为二、易位的细胞学行为三、易位的遗传学行为三、易位的遗传学行为四、易位的应用四、易位的应

38、用第八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一、一、易位的类别易位的类别单向易位单向易位断片重接断片重接a b c d e a b c d1 2 3 4 5 e 1 2 3 4 5相互易位相互易位断片重接断片重接a b c d 1a b c d e1 2 3 4 5 e 2 3 4 5断片重接断片重接第八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插入易位插入易位 a b c d e f g h i a b c d g h e f i a b c d e f g h i a b e f c d g h i第八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 a b c d e f g h i 1 2 3 4 5 1 2 e f 3 4 5

39、第九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 a b c d e f g h i 1 2 3 4 5 a b c d e f 3 4 5 1 2 g h i a b c d e f g h i 1 2 3 4 5 a b c d e f 2 1g h i 3 4 5易位的特殊类型易位的特殊类型第九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多对染色体易位多对染色体易位-复合易位复合易位(complex translocation)A BC DE FA FC BE D3条染色体的循环易位条染色体的循环易位第九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多对染色体易位多对染色体易位-独立易位独立易位(independent transloca

40、tion)A BC DE FG HA CB DE GF H第九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易位染色体的表示方法易位染色体的表示方法以玉米为例:以玉米为例:1 1、T89a(T T表示易位,表示易位,8 89 9表示染色体,表示染色体,a a发现序号)发现序号)2 2、T8L.2-9L.4(易位断点在易位断点在8 8号染色体长臂离着丝粒号染色体长臂离着丝粒2/102/10处处;在在9 9号染号染色体长臂离着丝粒色体长臂离着丝粒4/104/10处处)3 3、89(表示(表示8 8号染色体着丝粒号染色体着丝粒+9+9号染色体断片),号染色体断片),98(表示(表示9 9号染号染色体着丝粒色体着丝粒+

41、8+8号染色体断片)号染色体断片)第九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二、易位的细胞学行为二、易位的细胞学行为v 粗线期联会粗线期联会v 交叉形成与终变期构形交叉形成与终变期构形第九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简单易位杂简单易位杂合体合体a b c d1 2 3 4a b cd 1 2 3 4联会配对联会配对1 2 3 41 2 3 4da b ca b cd第九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相互易位杂相互易位杂合体合体a b c d1 2 3 4a b c 1d 2 3 4联会配对联会配对a b ca b cd12 3 42 3 4d1第九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交叉形成与终变期构型 易位杂合

42、体的4个染色体臂是否发生交叉或交叉发生的多少,决定于易位段与中间段的长度。a b ca b cd12 3 42 3 4d1第九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交叉形成与终变期构形交叉形成与终变期构形 如果断点接近着丝粒,中间段因太短而不能发生交换,着丝粒之外的4个臂都可以发生交换,到双线期形成交叉.终变期由于交叉端化而形成4条染色体组成的张开大环,以O4表示。a b ca b cd12 3 42 3 4d1第九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如果中间段较长,除4臂之外,中间段也发生了交换,终变期会形成8字形结构。a b ca b cd12 3 42 3 4d1第一百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如果一个易位

43、较短,不发生联会,或者虽然联会但没有发生交换,而另外一个易位较长,发生交换,其他两臂也发生正常的交换,这样的易位,会形成4条染色体组成的链C4结构而不是圆环。a b ca b cd12 3 42 3 4d1第一百零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第一百零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三、易位的遗传学行为三、易位的遗传学行为易位杂合体的配子具有半不育性易位杂合体的配子具有半不育性易位杂合体自交后代的表现类似于带有一对杂合基易位杂合体自交后代的表现类似于带有一对杂合基因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因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假连锁(假连锁(pseudo-linkagepseudo-linkage)现象)现象第一百零三页,讲稿

44、共一百一十七页哦中期排列中期排列后期后期分离分离相邻式分离相邻式分离交替式分离交替式分离配子全不育配子全不育配子全可育配子全可育1 2 3 41 2 3 4da b ca b cd1 2 3 4a b ca b c dd 1 2 3 4a b c d1 2 3 4a b c d 1 2 3 4简单易位简单易位杂合体杂合体第一百零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相互易位相互易位杂合体杂合体配子全不育配子全不育配子全可育配子全可育后期后期分离分离相邻式分离相邻式分离交替式分离交替式分离中期排列中期排列a b ca b cd12 3 42 3 4d11 2 3 4a b c 1a b c dd 2 3 4

45、a b c d1 2 3 4a b c 1d 2 3 4第一百零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易位杂合体自交后代的表现类似于带有一对杂易位杂合体自交后代的表现类似于带有一对杂合基因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合基因个体自交后代表现易位易位 杂合体杂合体自交自交1易位纯合体、配子可育易位纯合体、配子可育2易位杂合体、配子半不育易位杂合体、配子半不育1正常纯合体、配子可育正常纯合体、配子可育易位易位 杂合体杂合体1易位杂合体、配子半不育易位杂合体、配子半不育1正常纯合体、配子可育正常纯合体、配子可育正常正常 纯合体纯合体测交测交第一百零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假连锁”现象 两对染色体上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如果靠

46、近易位断点,由于杂易位总是以交替分离方式产生可育配子,所以两个基因总是进入到一个配子.表现出连锁现象第一百零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1.检验简单或复杂遗传基因所属的染色体四、易位的应用四、易位的应用 2.利用易位创造玉米核不育系的双杂合保持系利用易位创造玉米核不育系的双杂合保持系3.家蚕的家蚕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诱变及应用诱变及应用4.易位与家蚕的雌雄鉴别易位与家蚕的雌雄鉴别第一百零八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6号染色体号染色体雄性不育基因雄性不育基因ms雄性不育雄性不育雄性可育基因雄性可育基因Ms雄性可育雄性可育第一百零九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F1Ms msPms msM

47、s Ms雄不育雄不育雄可育雄可育雄可育雄可育?第一百一十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玉米的双杂合体玉米的双杂合体6ms169Ms199杂合体:杂合体:Ms ms杂合体:杂合体:易位杂合体易位杂合体配子配子96ms1可育可育969Ms1花粉败育、胚囊可育花粉败育、胚囊可育第一百一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66ms1ms199核核不不育育系系669ms1Ms199双双杂杂合合体体69ms1花粉可育花粉可育6ms16ms199核不育系核不育系第一百一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669ms1Ms199双杂合体双杂合体配子配子96ms1969Ms1可育可育花粉败育、胚囊可育花粉败育、胚囊可育第一百一十三页

48、,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66ms1ms199核不育系核不育系669ms1Ms199双杂合体双杂合体配配子子96ms1969Ms1花粉、胚囊均可育花粉、胚囊均可育花粉败育、胚囊可育花粉败育、胚囊可育第一百一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易位与家蚕的雌雄鉴别易位与家蚕的雌雄鉴别雄蚕雄蚕:身体较壮身体较壮,食桑量少食桑量少,吐丝较早吐丝较早,茧层率高茧层率高,出丝率比出丝率比雌蚕高雌蚕高20-30%,丝质要好丝质要好雄蚕的性染色体雄蚕的性染色体:ZZ型型;雌蚕的性染色体雌蚕的性染色体:ZW型型第一百一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将控制家蚕将控制家蚕卵颜色卵颜色的基因的基因B(黑卵壳黑卵壳)在第)在第10号染色体上。它的等位基因号染色体上。它的等位基因b使卵壳成白色。使卵壳成白色。田岛用田岛用X射线处理雌蚕,使带有射线处理雌蚕,使带有B的一段的一段10号染色体易位到号染色体易位到W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用这样的雌家蚕与白卵雄家蚕杂交,后代中用这样的雌家蚕与白卵雄家蚕杂交,后代中黑卵黑卵的全部为的全部为雌蚕雌蚕,白卵白卵全全部是部是雄蚕雄蚕,鉴别家蚕的雌雄性别。,鉴别家蚕的雌雄性别。WBZ1010ZWB第一百一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感谢大家观看第一百一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一十七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