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统一技术措施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928762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统一技术措施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统一技术措施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统一技术措施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统一技术措施教学文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统一技术措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目录1总则2基础资料搜集3保护规划4规划文件和图纸附录:名词解释1总则1.0.1为子贯彻执行部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统一我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深度,提高规划成果的质量水平,便于技术管理,特制订本技术措施。1.0.2本技术措施适用于本院承担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参照本措施执行。1.0.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称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主要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以下称名城)保护

2、的宏观控制原则和目标、保护内容和重点、保护范围和措施。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要进行深化,以避免建设对重点保护地段产生不利影响1.0.4编制保护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和重要标志物,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2)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充分认识和分析城市历史演变及性质、形态、文物分布等特点和价值,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原则、目标、重点和要求,突出名城的历史环境特征。(3)编制保护规划要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

3、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4)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没。(5)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工业、居住以及其它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集中连片的地区,或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6)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当前特别要注意对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不使继续破坏。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在历史文化保护区,要坚持以保护为主,采取保护、整

4、治和进行必要的改造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力求避免大拆大建,以假代真(以仿古建筑取代古建筑)的做法。1.0.5保护规划工作应与当地的规划局、文物局、园林局、城建局、旅游局、环保局等相互协调和充分协商。1.0.6编制保护规划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关的工程措施和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也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及规范。保护规划中的关键名词应与国内法定名词统一。2基础资料搜集2.0.1编制保护规划,首先要搞好对历史古城及市(县)域范围内的综合考察及资料搜集工作。要确保调查资料的质量和可靠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市区为重点,并包括市(县)域内的主要历史文化遗存。2.0.2保护规划编制所需资料,一

5、般应包括历史和殃状基础资料;有关文件和规划以及调查、座谈记录等参考资料。2.0.3基础资料的内容应包括:(1)城市历史:城市历史演变、建制沿革、古城址兴废变迁;应有建置年代、建制变化;主要建城和兴废史实;城市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作用及影响,相关重要的历史事件等。城市的历史文化作用及影响,文化特点、相关的历史名人。(2)城市现存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名称、类别(文物分类)、级别(国家级、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在位置。历史情况:兴建及重建年代、原有规模、制式、主要内容及特点。现状情况:现存规模,完好程度(完好,基本完好,严重损毁,尚存残迹),使用情况(使用性质、方式)。(3)历史地段及民居名

6、城及所在位置,用地规模,用地性质,人口及产权状况;历史形成布局和空间特点,整体文化特色和价值;(4)古城格局:城垣形制,路网、轴线、水系、地貌和内外部空间环境特色;(5)风景名胜及古树名木:风景名胜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与城市的空间关系;风景名胜区或风景区的范围。其中的重要文物古迹分布状况;古树名木的名称、位置、价值和保护状况:(6)革命纪念地和重要近现代建筑;已经鉴定列为保护项目情况;尚需鉴定是否列为保护项目情况;(7)传统文化:包括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手工、艺、传统产业、民俗节庆等;(8)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的有关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设施状况,防火防灾能力等。现存需保护内容及其环境遭受破坏或潜在破坏

7、威胁的状况:如城市用地发展和布局,大型工业、交通干线的影响等。2.0.4文件、规划以及调查资料包括:(1)文件:国家、省市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规、规定、决定、报告、计划等,(2)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有关的其它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资料。(3)规划、文物、园林、环保、旅游部门等的座谈记录材料;社会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有关记录材料。3保护规划3.1保护内容3.1.1确定保护内容要全面系统反映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突出城市的主要特色。3.1.2保护内容一般可分为以下5大类和12中类及若干小类,具体分类可参照下表。大类中类小类备注1、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文物古建筑2、地

8、下遗存1、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简称:革命纪念建筑)含陵园建筑2、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简称古建筑)3、石窟寺4、石刻及其它5、古遗址(古城、古文化遗址等)6、古墓葬(古墓冢)2、古典园林及风景名胜3、古典园林及名木古树4、风景名胜7、皇家园林8、私家园林9、其它园林10、名木古树11、人文景点12、自然景点(与城区密切相关者)3、历史地段民居与近现代建筑5、历史地段6、传统民居7、近现代建筑13、传统街区14、传统村寨15、其它特色地段16、单幢民居17、特色建筑群18、近现代建筑及雕塑19、近现代构筑物4、古城格局和山川形胜8、古城格局9、整体空间特色10、山川形胜20、城垣形制21、路

9、网22、轴线及主要建筑布局23、水系24、制高点和轮廓线25、通视廊26、建筑风格27、城内自然环境28、城郊自然环境含城垣、城河等5、传统文化和风物特产11、传统文化艺术12、传统产业29、地方传统文化30、地方特色艺术31、民风民俗精华32、传统工艺品33、地方土特产品34、传统特色食品说明:1、以上分类仅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各个城市可根据情况选用和调整3、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古典园林重复时,可根据其主要内容选列一类。3.2宏观保护控制3.2.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就城市总体规划层次的宏观保护措施提出控制性要求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协调,3.2.2城市现状用地布局调整和发展用

10、地选择;道路、工程管网及其它大型工程设施的选线和选址应符合文物保护法和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特别注意避开大遗址和重要地下遗存。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外围的用地性质要做明确界定,安排与之相关连或与之相容的内容。确保无干扰或将干扰减少到允许的最小程度,反之,应对用地性质和界线做相应调整。对现状和规划用地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应视为需要进行调整之列:(1)侵占和切割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有损保护内容所在用地完整;(2)因防火、防爆、防洪、防震、防污染和侵蚀文物古建及其重点保护的环境,而未达到相应的安全距离,已经造成破坏或确有潜在破坏威肋;(3)严重影响保护区的环境

11、景观和历史形成的格局、轴线、脉向、通道、及视廊等历史文脉的延续;(4)严重影响改善城市文化、居住和旅游环境。3.2.3对历史古城区的功能应做必要疏解,包括:适当降低人口规模;增加绿化用地;确定合理的高度控制和容积率;避免交通干道穿越历史古城和盲目拓宽古城内道路。3.2.4提出建筑风格、古城风貌要求。一般可按保护区、旧城区和新区提出不同要求;但其重点应放在保护区及旧城区。3.2.5编制保护规划中发现有关城市总体规划层次的保护问题,应及时与规划、文物和有关部门协调,并在调整布局上提出不同的可供选择方案。经协调统一意见后,纳入保护规划或作为专项建议由城市主管部门上报确定。3.3保护区划3.3.1保护

12、规划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村镇、建筑群等应划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对分散的单幢或规模较小的古建(构)筑群,可视其等级划为保护点。保护区和保护点均需划定保护范围。3.3.2有一定用地规模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重点保护范围(一级保护区,亦即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区)。一般以文物主管部门核定的范围为准,如有必要调整应与文物部门协调并按程序呈报。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按风景区规划。城郊文物古迹区和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文物古迹均应纳入保护规划;对市(县)域范围内以自然风景为主的大型风景名胜区,在保护规划中,可以只反映其中与城市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文物古

13、迹和以人文景源为主的景区部分。3.3.3保护区分级,一般分为三级保护,每一级均需明确范围和要求。(1)重点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保护区内,一切修缮和新的建设行为均要求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执行。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地段)的重点保护范围内,应以保存、修缮和维修为主,必须完整保留其中尚存的历史真迹部分;地段内允许局部改造、加固危房和改善内部设施;严格控制恢复和拆除重建的比例;改建、恢复和重建要与地段格局及整体风貌相协调。(2)建设控制地带(二级保护区或一般保护区)除规模较小的一般保护项目外,均应划出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该区的目的是保障重点保护区的环境不受新的建设影响,严格控制的内容包括用

14、地和建筑性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及风格;建筑密度;绿化环境及重要地形地貌。(3)环境协调区可根据需要划定。主要控制严重影响保护区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及风格;古城格局;山川形胜特征和重要地形地貌。3.3.4划定保护范围应当科学合理,符合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其主要依据和要求是:(1)保持历史文化遗存的完整古建筑群和主要附属建筑、构筑物;历史形成的格局和形制;(2)历史文化遗存的安全防护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防火、防爆、防洪要求: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列为重点保护的建(构)筑物,标准规范未有明确规定的,不得低于一级重要公共建筑的标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按高于一级重要公

15、共建筑的标准。防振要求:凡机场、铁路、公路干线和有强烈振功的工矿业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成影响者,应要求委托方进行实测或模拟测试后,分别确定重点保护建设控制地带范围。防震防雷按古建维修和维护标准执行。古建(构)筑物的外沿(围墙散水或铺装地面的外沿)至重点保护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一般不小于8米,特殊情况不小于3米;地下遗址的最小距离一般不得小于遗址底部埋深加8米绿带;在土质松散易滑塌地方应根据具体情况加大。(3)环境景观要求:重点保护区的范围,应包括与主体建筑构成整体的历史环境核心部分和构成景观特色的紧邻山体、台地、水面和林木。(4)可界定性和实施管理要求:明确标出以为界,或距米的四至界限,并在地

16、形图上有可识别的标志物。产权归属及进行管理或调整的可能。3.4古城格局和视廊3.4.1保护古城格局和城市主要历史性标志物的视廊及一定的视域,以展示古城的整体形象和空间特色。3.4.2保护构成古城格局的主要要素:路网、轴线、城垣、河湖水系、重要古建筑和制高点与古城的空间关系等。保护要求:保持各主要要素的历史延续不致中断和破坏;保持重要古建筑和制高点在古城天际轮廓线的突出地位。3.4.3城市主要历史性标志物之间,或与主要观景点之间,应划出必要的通视走廊(视廊)范围,以保持历史形成的相互通视和对景、借景不被现代高层建筑遮蔽。视廊的宽度宜以两组古建筑群的视线连线为界,以保持可视景面完整;但视廊的最小宽

17、度必须保持古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部分可视景面完整;独立的塔(亭)建筑视廊的最小宽度不得小于塔(亭)体宽度的4倍。在空间高度上,由主要观景点看可视景面中主体建筑基座以上部分(城门楼的门楼部分,寺庙建筑檐部,塔身的三分之二)一般即为可通视。对现状严重影响通视的建筑,应经调查和协调后,提出处理意见。3.4.4保护古典园林和古建筑借景空间。必须保护借景空间的原意境,避免出现不应有的隔断;对古典园林中无空间界定意境的保护,在划定保护范围控制地带时,宜适当扩大范围。对已造成的破坏,要提出处理意见。3.5维护与整治3.5.1保护规划对维护、整治和恢复提出原则要求,对近期实施的重点保护、整治地段(含必要的恢复重建

18、)提出详细规划意向方案。3.5.2保护规划中的维护系指对各类有损保护项目的安全问题进行鉴定(一般由文物部门进行)和提出防护措施或建议;对濒临严重损毁需要抢救的古建筑,经协商后,列为规划整修项目。3.5.3整治主要指整治和展示重点保护区环境及区外主入口环境。包括:(1)拆除违章建筑,清理重点保护区内违章经营的项目和摊点;(2)清除与原有历史环境气氛不符的树种和建筑小品,改造架空管线;(3)对遗址中有碍安全和卫生部分进行必要的清理;(4)整治入口区环境。划定旅游入口、商业经营及停车场的范围。3.5.4重点保护区内应严格控制恢复和重建。文物古建筑的恢复和重建应符合确有依据,确有必要的原则,规划提出意

19、见,经过较高层次的专家论证,并按程序报批。3.5.5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要求,为原则性要求并起指导作用,不是具体实施规划。(1)标明保护区的范围及与其直接相邻的街区、道路、通道和其它环境要素。(2)表达清楚历史、现状和规划的原物保存、整治和恢复以及新建的内容和意向。(3)标明根据需要没置的游览入口、停车场地、游览和商业服务区等。(4)恢复或改善与历史环境协调的绿化。3.6保护与利用3.6.1保护规划应提出处理保护与利用的总的意向和原则,并分类说明文物古建筑、传统街区和民居和以及历史性街巷水道等的利用要求。3.6.2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风景名胜和古典园林的利用应符合有关法规和规划要求

20、:(1)不改变原貌和不造成潜在破坏;(2)根据其价值、功能及设施状况,确定利用性质、方式和强度,严禁不相容和超强度利用。(3)旅游服务基地、市场、公用停车场不得在一级保护区内利用古建筑、占据历史性铺装及地面选址建设。3.6.3传统街区和民居等的利用要保护尚存的历史真迹和整体风貌。对其建筑内部和工程管网设施允许做必要的改造更新以提高和改善环境条件。3.6.4对传统街巷、小道、桥涵等的保护和利用应分别提出要求:(1)原样保留,不改变现有状况,但严格限制利用范围(如不许机动车通行)。(2)局部调整或加固,确定控制利用范围。(3)允许改造,提出控制宽度、走向和使用性质。3.7规划实施3.7.1保护规划

21、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可对有关规划实施的地方立法、宣传、管理、以及其它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出建议,在有条件的名城可以协助地方根据规划完善现有的条例或细则。4规划文件和图纸4.1一般要求4.1.1保护规划成果一般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4.1.2规划文本:表述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4.1.3规划图纸:用图象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图例要统一,图文要相符。图纸上要标明图名、图例、比例尺、规划单位、规划日期。4.1.4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观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基础资料

22、可与说明书编在一起或单独分编。4.2规划文本(参考格式)1总则1.0.1编引规划的目的1.0.2规划依据:主要根据法律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地方相关法规和规定。1.0.3规划适用范围、重要改变的约束。2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2.0.1城市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名城定性定位如江陵曾是楚国、的国都,长期以来是楚文化的中心和军事重镇。)2.0.2现存主要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古城格局等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及文化内涵。2.0.3主要文物古迹和历史古城的空间环境特色。2.0.4其它方面的民族和地方特色。3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3.1保护原则和指导思想3.1.l依法保护

23、和城市协调发展3.1.2根据名城的实际情况采取的保护原则。3.1.3保护、整治与利用的结合。3.1.4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3.2保护内容3.2.1现存各级文物古迹共xx处;(名单详附件)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本次规划(或已经文物主管部门)确定拟(正在)申报列级的处,3.2.2规划确定保护的历史地段x处(分别列出名称及性质如街传统商业区、里传统民居等);列为保护的民居处(幢)。3.2.3古城格局(要明确具体内容和特征,如古城内以和街为轴线的十字形格局)。3.2.4其它保护内容可据名城特点概述或分别列出。3.3保护重点3.3.1

24、确定保护的文物古迹处(或片),分别列出名称;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片,分别列出名称;重点保护的其它内容(如格局,风景名胜及空间特色等)。3.3.2规划提出建议将等共个历史地段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4保护和控制范围4.0.1保护区分级和要求(可分节)规划按分级保护原则,划分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确定各级保护的控制范固及要求。重点保护区的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控制要求环境协调区控制要求4.0.2历史古城保护(可分节)各主要文物古迹(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级保护的具体范围。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分级保护的具体范围;城区其它要保护项目的分级保护范围,(如内容较多,可在

25、文本中概括后。说明详见规划说明或附件)4.0.3市域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可分节)2(城区以外)市域其它主要文物古迹分级保护的具体范围;(城区以外)市域风景名胜等分级保护的具体范围;必要说明(如市域内保护项目的具体范围详见说明或附件:本次规划未及划定者要求子以补充等)。5宏观保护措施(以下各条可分节)5.0.1城市总体规划层次的保护措施。如城市有关保护发展用地的调整。交通干线和其它大型基础设施与保护的协调,旧城更新与疏解。城市建筑风貌分区父风格要求等。5.0.2视廊和城市轮廓线保护通视走廊的选定及其起止点,视廊宽度和建(构)筑物高度控制,重要城市轮廓线选定及其起止点,控制要求。5.0.3风景名胜

26、和自然环境保护分别提出城内和城郊重要地区的保护和控制要求。6保护、整治与利用6.1保护和整治6.1.1提出确定近期需进行抢救性维修和整治,以及必要恢复项目的原则。6.1.2列出近期重点抢救性维修、环境整治以及必要恢复的文物古迹项目及其主要内容。6.1.3历史地段的保护和整治的主要内容(含建筑、道路和工程网环境等)。6.1.4风景名胜及其它内容的保护和整治。6.1.5本次规划对(具体名称)等处重点保护和整治地段提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详见规划方案图。6.2保护与利用6.2.1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等利用的原则要求和意向。(如在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旅游开发;以文化内容为主题和特色,为重点,

27、形成的总体构想)6.2.2主要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经整治或修复后的利用方式和设想,以及对现有利用方式的意见。6.2.3历史地段的利用方式和设想(如传统商业街区要提出利用与保持特色的要求)。6.2.4其它相关的设想。7规划实施管理措施7.0.1有关地方立法、宣传和管理的建议(如制定或完善实施细则等)7.0.2本次规划未解决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落实的意见。7.0.3其它有关实施建议(扣资金、材料方面,以及发展地方特色产品方面等)。8附则8.0.1文本的法律效力8.0.2规划解释权文本说明:做为城市总体规划中一章的专业规划,可包括文本规定的基本内容:但要明确保护内容、分级保护要求、宏观保护措施等。而比较

28、详细的其它内容,可放在专项说明书内。4.3规划图纸4.3.1保护规划图纸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1)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分布图(可简称为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分布图)。比例尺为15000125000。可以将市域和古城区按不同比例尺分别绘制。图中标注名称、位置、范围(图面尺寸小于5毫米者可只标位置)。(2)保护规划总图。比例尺l5000一l25000。图中标绘各类保护控制区域,包括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位置、界线和保护控制范围、古城空间保护视廊等,对重点保护的要以图例区别表示;标绘规划实施修整项目的位置、范围和其它保护措施示意;(3)重点保护区域保护界线图。在绘有现

29、状建筑和地形地物的底图上,逐个、分张画出重点文物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逐片、分张画出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的具体范围;(4)重点保护、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比例尺l50012000。(5)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有关历史资料、图纸、分析示意图纸和图片。附录:名词解释1、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2、历史地段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3、历史文化保护区指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子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4、城市历史地段保护对城市中历史地段及其环

30、境的鉴定、保存、维护、整治以及必要的修复和复原。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设计。6、城市文物古迹区指城市中一定用地范围内的一个或几个文物保护单位构成的地区及其环境,经城市规划确定为重点保护的地段。7、建设控制地带为了保护文物安全和环境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周围,划定的必须进行控制建设的一般保护区。8、古城风貌反映古城历史文化的建筑形式、环境特征(包括建筑高度、体量和色彩;路网、水系、格局和街巷、绿化空间等),以及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整体面貌和格调。9、保存(Preservation)指对文物古迹等根据法规要求保留历史原样,不允许做任何改变(含改建和拆毁)。10、维护(Protection)一般指对保护项目的安全防护工作,如防火、防洪、防震。以及防止人为损坏等,规划中所指的维护一般非指对建筑物的具体维护和维修。11、保护(Conservation)指对保护项目及其环境的鉴定、保存、维护、修缮,以及依法进行必要和科学的修复和复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