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教学文案.doc(2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第一章声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2、 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3、 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 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
2、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二、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四、知识梳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规律传播形式声现象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声音的感知过程声音的特性音调:决定因素响度:决定因素音色:决定因素来源
3、和危害噪音定义防治声音的利用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 复习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二、 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
4、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噪声减弱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_,在耳朵处减弱_。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1、 声音的产生:A、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B、 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C、 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D、 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
5、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2、 声音的传播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C.听觉器官完好.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
6、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1)、例题分析例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例题2: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例题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例题4: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四、堂上练习1、
7、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而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的耳朵的。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3.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嘟”共有六响,从第一声到最后一声,前后间隔10秒钟,最后一响声调比较高。有一天,他听过手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来最后一响的报时声,这是为什么?4.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
8、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l)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实验分析与结论: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过程学完本章要常识性的了解到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使人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就是乐音。声音的三个特性:A、 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B、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
9、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例题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例题7: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例题8: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
10、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三个特征全都有。二、动脑动手填空题1、响度跟发声体的_有关系,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有关系,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_。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和_。3、(06黑龙江)编钟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用相同的方法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4、(06河南)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是靠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5、(06江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
11、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6、(06江苏常州)刚竣工的三峡大坝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三、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过程学习本章要求能常识性地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1.噪声: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教师讲一讲保证工作、学习的声强级、保护人听力的声强级等知识。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声的利用: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回声定位声音中含有能量:超
12、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例题9: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例10:(l)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和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波的种类电磁波声波传播速度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应用事例用于无线电通讯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
13、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例1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例12: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二、学生练习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话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C)真空不能传声。(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不能传播声音的是()(A)真空(B)木头(C)空气
14、(D)水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海水、铁管、空气(B)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D)空气、海水、铁管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
15、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回声(B)两次回声(C)三次回声(D)四次回声7.(06江苏淮安)在城市的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的两旁,两侧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保护车辆的行驶安全B、减少车辆的噪声C、使高架道路更美观D、阻止汽车排放的废气三、综合创新1、小明住的楼房附近正在建筑一座新的高楼,汽车声、人声日夜不停,十分嘈杂。小明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噪声对他的影响?四、教学反思:第二章光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
16、用。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2)、能力目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二、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光现象。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本章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及这些知识的应用。四、知识梳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颜色色光光现象颜料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定义规律现象基本知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凹透镜基本知识
17、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对光的作用紫外线五、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一、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二、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三、复习过程(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
18、,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12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例题1如图1所示的
19、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例题2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在水中的倒影B立竿见影C冰透镜向日取火D鱼翔浅底例题3如图所示,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主要利用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曲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例题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形的。四、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千米/秒。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8千米/秒,则太阳光传到地球需秒。(二).选择题3.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
20、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反射的学习,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特点,会画光反射的光路图。二、基础练习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2.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则反射角是60。若将镜面转动,使入射角成40,此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0。3.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三、复习过程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
21、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要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回答问题时,不要说成
22、“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还要注意到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守反射定律的。例题1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例题2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60B90C120D150例题3(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图12中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例4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
23、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四、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当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时,反射角的大小是,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成80,入射角的大小应是。2.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反射定律。(二).选择题3.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30(B)60(C)90(D)1204.如图5-8,入射光AO与镜面成30夹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120(C)入射光线AO与法线间夹角是60(D)反射角是30(三).作图题1
24、.在图1中,已知入射线OA画出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在图中标明每次反射的反射角。图12.在图2中,已知入射光线与其中一块镜面夹角是30,两块平面镜夹角是60,画出这条光线在两镜间的反射光线。3060图2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反射的学习,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画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知识要有全面的理解。二、基础练习1.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光线发生
25、了漫反射的缘故。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球面镜分凹镜和凸镜两种,凹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使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凸镜能使光线发散。三、复习过程(1)平面镜:1、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大小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4、作用:成像、改变光路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凹面镜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
26、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例题1下列设备主要利用平面镜来工作的是()A、潜望镜B、显微镜C、照相机D、电影机例题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例3“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6),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
27、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二、 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一个人立于平面镜前2米处,此人在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的像。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米。2.物体与在平面镜内的像相距9米时,则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为米,如果以1米/秒的速度正对镜面运动则像将以的速度朝方向运动。这过程像的大小将。(以地面为参照物)3.医生检查耳道时,戴的是镜是利用该镜对光的作用。汽车的观后镜要选用镜,这是因为它比同口径的平面镜有观察范围。4.把凹镜对着太阳,太阳的平行光被凹镜反射后于一点,这一点叫
28、做凹镜的。(二).选择题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远,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小(B)平面镜所成的像总是与物体等大(C)若像与物之间的距离增大20厘米,则物体要向平面镜靠拢10厘米(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岸边的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6.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凹镜(B)凸镜(C)平面镜(三)、作图题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四)实验题。1、(2006锦州)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
29、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距离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113132141431515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006泰安)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
30、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也是光现象,讲述的是折射现象和物体的颜色的初步知识,是选学内容。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4、光源发生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现象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AON5.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
31、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右图所示,其中NN是界面,B右侧是玻璃,BO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N是折射光线。四、复习过程(1)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
32、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例题1: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B、小孔成像C、灯光下的手影D、山在水中的倒影例题2: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B湖边夜景C筷子变弯折D汽车观后镜日偏食A例3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2)从实验知道,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彩色光带的颜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表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通过棱镜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
33、光。复色光分解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关于物体的颜色,要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关于色光的混合,要知道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束。关于颜料的混合,要知道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来。例题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斜插在盛水玻璃杯里的铅笔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三原色颜料混合后与三原色色光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D用照相机照相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在胶卷上形成
34、一个放大的实像例5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五、堂上练习(一)作图题:1、(2006河北)如图8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人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玻璃砖(2006石家庄)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二)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B)晚上灯光下,墙壁上出现人影(C)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D)人们看到平面镜
35、中自己的像(三)、实验题。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2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2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你猜想的依据是。六、教学反思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根据观
36、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二、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三、复习内容本章的知识重点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四、知识梳理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 复习过程(1)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
37、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典型光路FFFF3、填表:例题1:1、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FF图92、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3、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4、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例2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
38、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
39、2f幻灯机uu放大镜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例题3: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例4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上(3)当
40、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2、在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实验表明,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用来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三、堂上练习1、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答:(1)(2)(3)图82、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3、在圆形鱼缸中喂养
41、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镜。4、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镜,对太阳光有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 复习过程例题1: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例题2: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
42、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例3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例4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些(选填“强”或“弱”)。二、堂上练习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
43、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2、(2006衡阳)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3、(2006北京市)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4、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