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公司企业文化评价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钢公司企业文化评价分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带钢公司企业文化评价分析带钢公司企业文化评价分析目录一、 礼仪保证与固化3二、 教育保证7三、 切入点的选择9四、 启动时机的选择11五、 卓越原则15六、 共识原则16七、 评价标准19八、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22九、 产业环境分析26十、 必要性分析29十一、 项目基本情况30十二、 SWOT分析33十三、 项目风险分析39十四、 项目风险对策41发展规划分析42(一)公司发展规划421、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42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42一、 礼仪保证与固化企业文化礼仪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所形
2、成的交往行为模式、交往规范性礼节和固定的典礼仪式,礼仪是文化的展示形式,更是重要的固化形式。正像军队礼仪、宗教礼仪对军人和教徒的约束一样,企业文化礼仪规定了在特定文化场合企业成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语言规范、着装规范,若有悖礼节,便被视为“无教养”的行为。企业文化礼仪根据不同的文化活动内容具体规定了活动的规格、规模、场合、程序和气氛。这种礼仪往往有固定的周期性。不同企业的礼仪,体现了不同企业文化的个性及传统。(一)企业文化礼仪的作用企业文化礼仪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保证作用有以下三点。1、约束力量企业文化礼仪能够使企业理性上的价值观转化为对其成员行为的约束力量。文化礼仪是价值观的具体外显形式,通
3、过规范文化礼仪,实际上也就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企业价值观,文化礼仪客观上成为指导企业各项活动和约束员工各项行为的准则。2、文化传播企业文化礼仪是文化传播最现实的形式。企业通过文化礼仪,使难解、难悟的价值体系、管理哲学等显得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由于企业文化礼仪或隆重,或生动活泼,具有庄严性或趣味性,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更易于在企业全体成员之间进行广泛传播。3、情感体验和人格体验企业文化礼仪是企业成员的情感体验和人格体验的最佳形式。在企业各类文化礼仪中,每个企业成员都具有一定角色,他能够身临其境,受到礼仪活动现场气氛的感染,经历情感体验,产生新的态度。(二)企业文化礼仪的种类企业
4、文化礼仪是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的个性往往通过不同的文化礼仪来表现。1、工作惯例礼仪工作惯例礼仪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带有常规性的工作礼仪。一般包括早训(朝会)、升旗仪式、动员会、总结会、表彰会、庆功会、拜师会和攻关誓师会等。工作惯例礼仪的特点包括:一是气氛庄严、热烈;二是直观性强,直接体现所进行文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三是与常规工作直接相关,成为工作禁忌和工作惯例;四是规范性和激励性,直接规范人们的工作行为,强化人们的工作动机。2、生活惯例礼仪生活惯例礼仪是指与员工个人及群体生活方式、习惯直接相关的礼仪。实践这类礼仪的目的是增进友谊、培养感情、协调人际关系。生活惯例礼仪一般在联谊
5、会、欢迎会、欢送会、运动会、庆婚会、祝寿会、文艺会演及团拜活动中运用。生活惯例礼仪的特点包括:一是气氛轻松、自然、和谐;二是具有民俗性、自发性和随意性;三是具有禁忌性,能避免矛盾和冲突,抑制不良情绪,要求人们友好和睡相处;四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有些礼仪直接由社会移植而来,又常常是由非正式组织推行,并在企业中广泛传播。3、纪念性礼仪纪念性礼仪主要是指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活动中的礼仪。实践这类礼仪的目的是对内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归属感,增强自我约束力,对外展示企业的实力和形象。纪念性礼仪主要在厂庆、店庆及其他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中运用。企业庆典活动不宜频繁,按照中国传统,逢五、逢十、逢百的纪
6、念日要庆祝。纪念性礼仪的特点包括:一是突出宣传纪念活动的价值;二是烘托节日欢快气氛;三是强化统一标志,一般要求着统一服装,挂企业徽记,举行升旗仪式,唱企业歌曲等。4、服务性礼仪服务性礼仪是指在营销服务中接待顾客的礼仪。规定这类礼仪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服务品位,满足顾客精神需要。服务性礼仪主要有企业营业场所开门礼仪、关门礼仪、主题营销礼仪、接待顾客的程序规范和语言规范、企业上门服务的礼仪规范等。服务性礼仪的特点包括:一是具有规范性,服务性礼仪的执行不能走样;二是具有展示性,即对外展示企业良好的精神风采,有特色的服务礼仪能够成为企业文化的一景;三是直接反映企业营销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礼仪执
7、行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和效益。5、交往性礼仪交往性礼仪是指企业员工与社会公众联系、交际过程中的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企业在对外交往中应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发扬民族传统。规定这类礼仪的目的主要是,对内创造文明、庄重的工作氛围,对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交往性礼仪包括接待礼仪、出访礼仪、会见礼仪、谈判礼仪、宴请礼仪以及送礼、打电话、写信、发邮件礼仪等。交往性礼仪的特点是既有通用性,又有独创性。通用性是指企业要遵循世界上各国各民族通用的交际礼仪,不遵守这些礼仪会被交往对方看不起,遭到轻视;独创性是指企业自身在与公众交往实践中创造的交往礼仪,这类礼仪往往有特殊的场景和程序,带有鲜明的
8、企业个性和文化魅力,交往对方置身于这种礼仪之中,能感受到友情、友爱,有强烈的被尊重感。企业在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上述企业文化礼仪体系时,应赋予各种礼仪以文化灵魂,将企业倡导的价值观渗透其中;应重视弘扬企业的优良传统,使用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活动素材,采用传统的习惯与做法;应认真组织、精心设计企业文化礼仪的场景,善于制造良好的气氛,使员工通过参加礼仪受到熏陶和教育,使顾客和社会公众受到感染;应积极吸收员工参与创造礼仪,增强礼仪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企业文化礼仪在建设、强化、传播企业文化中的积极作用,避免浮于表层,流于形式。二、 教育保证企业文化的教育保证,是指通过各种培训手段,提高员工的
9、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等),启发员工的觉悟,开发员工的潜能,使之能够成为承载和建设企业文化的主力军。员工的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层次成正相关关系。很难想象,在一个整体素质极其低下的员工群体中能够孕育或承载高品位的企业文化。因此,发展企业文化必须有良好的教育保证体系,始终把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作为企业一项战略任务。企业培训按对象划分包括领导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以及一线员工培训三个层次。(一)领导人员的培训从广义上讲,企业领导人员包括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及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和总经济师等。他们的道德、文化、业务素质的高低,既是企业
10、经营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否培育起来并得到继承和发扬的关键。对企业领导人员的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到高等院校、培训中心进修学习,出国考察、参观,参加各种研讨会与论坛,在企业内部进行职位轮换,请专家学者到企业来咨询诊断、作专题报告等。对领导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战略思维、政治思想水平、政策水平、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等,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与领导水平,使他们成为经营管理,的专家和内行,成为优秀企业文化的主导力量。(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企业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中坚,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骨干力量,因为大量的、具体的文化推广工作要靠他们来做
11、。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可通过国内外进修、参加专业培训、岗位轮换以及学术交流等途径进行,主要是使他们掌握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专业技术和实际管理能力;同时掌握企业文化的精髓,提高主动实践、传播、建设企业文化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三)一线员工的培训一线员工是企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巩固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基本力量。他们好的意见、建议、看法、发明创造都是企业文化的营养来源,直接滋润着企业文化。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可通过专门的入厂教育、业务技术培训、企业文化教育等专题培训班形式进行,也可通过开展岗位培训、岗位训练、师傅带徒弟等途径进行,还可以将他们送到各类学校
12、深造以及开展演讲、研讨、知识竞赛活动等。目的是使他们树立职业理想,坚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纪律,掌握职业技能,促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奉献企业,成为创造、实践、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力量。三、 切入点的选择除了新创办企业外,多数企业建设自身的文化都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都是“非零起点”。所以,选择建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必须从企业现有文化状况出发。(一)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些企业产品质量不高或服务水平较差,竞争能力不强;有些企业管理混乱,浪费惊人,效率低下;有些企业员工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生产需要;有些企业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有些企业人际关系不协调,相
13、互拆台,能量内耗等。企业应从解决企业面临的上述某一方面的主要矛盾入手,倡导某种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企业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企业风气,纠正偏离企业文化发展模式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做容易引起全员的共鸣和反响,增强企业文化的实用价值。(二)总结和继承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精华和闪光点,包括经营管理经验、习惯、风俗、传统和领导人的特殊工作作风及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选准时机,总结这些优良传统,宣传模范人物的事迹,并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些闪光的东西继承下来,容易抓住企业文化生长的根基,促进企业特色文化的形成。(三)企业资产重组和制度的重大创新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市场成
14、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企业正在进行着急剧的重组,原有企业有的迅速崛起,有的发展,有的转产,有的被淘汰,有的被兼并。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企业,其规模和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配合企业重组和改革,是植入一种新文化或发展某种特色文化的极好切入点。四、 启动时机的选择从企业的现实特点出发,推进企业文化管理,进行企业文化的微观再造和创新,必须选准启动时机。从总体来看,当前中国企业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大改组时期,也是企业制度创新、资产重组、管理变革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期,还是企业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等文化现象受到冲击的时期。这一时期
15、、这一环境确是摒弃企业旧文化,培植企业新文化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切入点。换句话说,企业文化管理的加强,特别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变革,主要是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经营方式、组织规模、制度等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原有文化对企业发展已经产生阻碍作用的情况下进行的。总结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可以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和征兆出现时,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最佳启动时机。(一)企业进入快速增长期企业一旦进入快速增长期,一般表现出人员大量增加,组织规模迅速膨胀,分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资本迅速扩张,市场迅速扩大且占有率骤升,经营业绩直线上扬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沉酒于成功
16、的喜悦之中,忽视文化的建设。实际上,企,业经营迅速发展时,企业文化往往滞后,很难同企业经营发展保持同步,当二者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企业经营没有相应的文化支撑,就会降低发展速度,甚至急剧下滑。所以,当企业发展超常,进入快速增长期时,实际上就已开始孕育一定的文化危机,企业发,展越迅速,潜伏的文化危机就越大。只有抓住适当时机,变革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二)企业经营业绩平平或陷入困境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企业往往在科技开发、市场开拓或组织调整上下工夫较多,很少检查自身的文化,这可能是一个误区。企业经营的业绩好坏,固然受
17、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文化的优劣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当企业经营效益低下或陷入困境而找不到直接原因或明显原因时,就应该检查一下本身的文化是否滞后,是否阻碍了企业经营的发展。如果时机抓得准,及时变革文化是改善经营的首要任务。(三)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机构雁肿,职责不清,政令不畅,内部矛盾明显增多,人际关系异常复杂,管理效率下降的现象。此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机构改革上,即企图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过不了多久,机构又开始膨胀起来,使企业陷入“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
18、。实际上,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一般是文化滞后造成的。如果只在机构上做文章,不去变革文化,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当企业出现了上述不正常现象时,应配合机构变革,大力推进文化的革新,用一种新文化武装一个新机构,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四)企业面临的科学技术环境迅猛发展一般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企业产品的更新、技术设备的换代。尤其当涉及企业经营领域的技术大幅进步时,对企业的影响就会更直接。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经营的方式上,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传统习惯,甚至给企业的价值观带来冲击。科学技术的进步同企业文化相比总是超前的,只有抓住时机,推动企业文化的进
19、步,才能使之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五)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瞬息万变,总是会给企业文化的发展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尤其是当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就会导致企业文化的重大变革。比如,原有的产销渠道被阻滞,竞争对手迅速崛起,传统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处于饱和或衰退阶段,亟须更新换代,而新开发的产品市场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企业没有优势,或者企业对这类市场极不熟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说明市场发生了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企业审慎地研究一下传统的价值观是否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否则,市场环境已经变化,而企业还在固守着旧的价值观,企业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六)企业领导层调整一任领导班子,尤其是一任主要决策人
20、(如董事长、总经理、CEO等)在任时,很难改变其倡导和信守的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决定的制度、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不管这些文化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因此,当企业领导人更迭,新的领导人上任时,正是总结、传承前任的经验,创新和变革企业文化的极好时机。新人、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作风与倡导的新文化相得益彰,企业文化管理的效果会比较好。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陷入“只要领导层调整就要变革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一个企业形成好的文化是一种财富,不应朝令夕改,应一以贯之。这里只是说当一个企业的文化需要变革时,企业领导层调整是抛弃旧文化、启动建设新文化的契机。近年来,由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与条件急剧变化,一方面给
21、企业经营带来了危机,迫使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改变组织形式、经营方式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对企业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迫使企业激浊扬清,挣脱传统企业文化的束缚,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新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所以,企业必须抓住目前的极好时机,经过自身努力,并依靠或借助社会力量来推动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企业文化的革命性进步。五、 卓越原则(一)卓越是优秀文化的一种状态卓越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向上精神。追求卓越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的生命与灵魂。大凡优秀的企业文化,肯定是一种卓越的状态。竞争是激发人们卓越精神最重要的动力,一种竞争的环境,促使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去努力学习,努力适
22、应环境,努力创造事业上的佳绩。显而易见,坚持卓越原则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因为无论任何企业在竞争的环境里都不甘于做平庸者,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卓越的精神,营造卓越的氛围。卓越是人的社会性的反映。人生活在社会上,相互之间比较、竞争,都有追求最佳的意愿,也可以说这是人的本性。但人的这种本性不一定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完全释放出来,这要取决于他所处环境给予他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有没有取得最好、最优的条件。企业文化管理的任务之一就在于创造一种机制、一种氛围,强化每个人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并把他们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有无强烈的卓越意识和卓越精神,是区别企业文化良莠的标志之一。(二)卓越原则的实
23、践贯彻卓越原则,成功的实践做法如下所述:(1)善于建立卓越标准,建立反馈和激励机制。当人们知道什么是最好、最佳的标准并树立了相应的价值判断时,才能克服平庸和知足常乐的惰性心理,为实现组织倡导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否则,尽管卓越文化的倡导者天天在喊口号,但缺乏对“卓越”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进行具体的描述,人们的行为像不知终点的赛跑,因此即使有一定的卓越意识也不会保持长久。当然,反馈与激励也非常重要,反馈时由组织告诉每个人:你在卓越的路上跑到什么地点,与别人的差距有多大;激励时应及时奖励领先者,鞭策后进者,这些都能够增强人们追求卓越的动力。(2)造就英雄人物也是不可缺少的。企业英雄是体现卓越文化的典型代
24、表,这些人物曾经或正在为实现企业理想目标而拼搏、奉献,他们取得过显著的工作业绩,并且得到企业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奖赏。在具有这类英雄人物的企业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英雄人物卓越精神的感染,进而仿效英雄人物的行为。六、 共识原则(一)创造共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共识”,是指共同的价值判断。创造共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企业文化管理强调共识原则,是由以下三点所决定的:(1)由企业文化的特性所决定。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判,断,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在一个企业中,任由每个人按自己的意志和方式行事,企业就可能成为一盘散沙,不能形成整体合力。企业文化不是企业中哪个人的“文化”,而
25、是全体成员的文化。因此,只有从多样化的群体及个人价值观中抽象出一些基本信念,然后再由企业在全体成员中强化这种信念,进而达成共识,才能使企业产生凝聚力。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本身即是“共识”的结果。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这一原则。(2)由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所决定。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经营活动的成效如何,受企业内外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尤其是在信息爆炸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科技环境、市场环境和管理环境都异常复杂且瞬息多变,单靠一个人的知识、智慧、经验和判断力,很难保证做出正确的决策,规避企业遇到的各种风险,也很难保证在经营管理中寻找到最佳的途径和办法,避免企业资源的浪费。因此
26、,只有强调共识,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使决策与管理都建立在全员智慧与经验的基点上,才能实现最科学的决策与管理。(3)由人的心理规律所决定。在现代企业中,员工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脑力劳动者在全体劳动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的主动精神和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只有把握员工的这种心理需求特点,创造更多的使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才能激发人们把实现自我价值与奉献企业结合起来,促使全员共同信念的形成。(二)共识原则的实践在实践中,贯彻共识原则应坚持以下两点:(1)充分发挥文化网络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企业成员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不断认同、内化和自觉实践的过程。而要加速这一过程,就需要发展
27、文化网络。在特雷斯迪尔与阿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文化网络”被认为是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之一,它是企业内部主要的却是非正式的沟通手段,是公司价值和英雄式神话的“载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表层或深层、大范围或小范围等各种网络系统,相互传递企业所倡导的这种价值标准和反映这种价值标准的各种趣闻、故事以及习俗、习惯等,做到信息共享,以利于全员共识的达成。(2)逐渐摒弃权力主义的管理文化,建立参与型的管理文化。权力主义的管理文化过分强调行政权威的作用,动辄用命令、计划、制度等手段对人们的行为实行硬性约束,在决策与管理中,往往用长官意志代替一切,这样做肯定不利于共识文化的生长。因此,打
28、破权力至上的观念,实行必要的分权体制和授权机制,是充分体现群体意识,促使共识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七、 评价标准企业文化的评价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企业文化发育和成长客观状态的评价,另一类是对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评价。本书所阐述的主要是对企业文化发育和成长客观状态的评价。从根本上讲,评价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企业文化与企业所从事的事业及市场环境是否相适应,是否有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力,是否有助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具体来说,评价一个企业的文化优劣,要看企业文化的引导力、教化力、维系力和激励力这四种力量的大小。(一)引导力企业文化无形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引导企业的行为,引导员工的行为。优秀的企业
29、文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座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进的方向,把人们引向光明之途。当企业制定一项营销决策时,它会提示决策人不能为一时的销售盈利而丧失企业的商誉,应处理好企业利益与消费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当企业推出一项新的分配制度时,它会告诫管理者,分配制度的精神不在于惩罚,而在于正面激励;当员工早晨走上工作岗位,它会提醒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做好每一件事,不能把工作当成负,担和赚钱的手段,而应从中寻求创造和奉献的乐趣。毫无疑问,劣质的企业文化一定会把人们引向迷途和黑暗。只要看企业主流文化能否对企业和员工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或引导力大小,即可对企业文化的优劣状况给出一个大体评价。
30、(二)教化力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有成效,首先要看它能不能提供对企业从上到下各种角色的教化与训练。企业文化的教化力,往往不只是能提供保证企业业务经营正常运转的职业训练和角色训练,即不只是一种纯粹的职业技能、技术和专业素质训练,也不只是常规的社会道,德教育,而是能造就特有的“企业人”。健康、完美的企业文化,反映着企业看问题的独特的视角、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给人以责任感、正义感,使人能够区分善恶美丑、是非曲直,引导员工做人以诚相待,做事讲信誉,公私应分明,工作应进取,对“企业人”起着全方位的正面教化作用。而一种病态的企业文化,其教化作用则是负面的,它给予员工的必是人世间无公平可言,信誉、名声不
31、值钱,做人要圆滑、老到,环境本来是充满敌意的,工作说得过去就行等。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其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只要看其教化作用的方向以及教化力的大小,便能得出较为正确的评价意见。(三)维系力维系企业共同体存续的核心和基本力量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只要有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有了价值支柱,就有了精神寄托,就有了追求和向往,就有了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勇气和力量。没有资金,可以用信用得到贷款,引进资金;没有主意,可以集思广益,获取情报,也可以引进人才与技术;陷入困境,可以全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遇到“外敌人侵”,大家可以“同仇敌气”,协同作战。企业文化维系力的大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32、得到检验:一是企业能否提供一种物质诱因(或物质刺激)与员工贡献相平衡的机制,使员工在企业困难时期能够牺牲报酬,在景气时期能够分享收益;二是企业能否提供职业安全保障机制,满足员工职业安全感的需要;三是企业能否创造一种团体认同感,使员工有归属感,形成一种靠对共同事业的认同而不是靠血缘关系或物质利益带来的团体凝聚力;四是企业能否通过创造一种成就感与机会均等感,让员工看到有实现理想的可能;五是企业能否通过对员工自我价值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协调,使员工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和最大的发展空间。(四)激励力企业文化的激励力,也就是企业文化对文化行为主体能够产生激发、动员、鼓动、推进的力量。激励的结果往往具有某种放
33、大效应。事实上,依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能够满足企业员工各个层次需要的企业文化,在其发挥维系作用的同时,又具有激励力。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人以明确的目标,在企业主导价值观念的引导下,鼓励人们坚持个性,不断创新,为人们提供露头角的广阔天地;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为每一个人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动力,鼓励每一个人恪尽职守,超越自我,创造佳绩。一种不良的企业文化肯定没有这种力量和功效。因此,从企业文化对组织成员是否具有激励作用和激励力的大小,可以对企业文化的优劣程度做出一个大体的评价。八、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一)国外研究成果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查因教授和西保留地大学商学院的金卡梅隆教
34、授,用了多年时间,构建了一个评价组织有效性的量表,在建立两个成对维度(灵活性与稳定性、关注内部与关注外部)基础上,将指标分成四个主要群类,分别代表不同特征的组织文化,即团队型、创新型、层级型和市场型。该量表概括出六个指标来评价组织文化,即主导特征、领导风格、员工管理、组织凝聚、战略重点和成功标准,使之分别对应四种类型的组织文化,然后画出图示。该量表对企业文化评价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的德尼森教授构建了一个能够描述有效组织的文化特质模型,认为适应性、使命、一致性和投入四种特质与组织有效性相关,在此基础上,又在每种特质下面开发出三个子维度。这个模型经过多年试验,社会认可度
35、较高。美国加州大学的查特曼教授为了从契合度的途径研究人与组织契合和个体结果变量(如组织承诺和离职)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组织价值观的OCP(组织文化概评)量表。完整的OCP量表由54个测量项目组成七个维度,分别是革新性、稳定性、尊重员工、结果导向、注重细节、进取性和团队导向。这一研究也具有一定影响。(二)国内早期研究成果有关企业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较早的成果是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经济研究所1995年发布的专门课题研究报告,该报告意在建立评价企业文化优劣的客观尺度,并提供可供进行企业文化调查的具体操作方法。报告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把观念形态等软性因素转化为数量关系进行
36、比较,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四类共52个具体指标,其测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反映企业成员素质的客观指标主要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在本企业的工作时间、现任职务。2、反映企业成员一般价值观念的指标主要测度个人独立意识和奋斗精神、对工作意义的理解、对工作稳定的重视程度、对自己所在企业的社会地位及个人晋升机会的重视程度、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组织的偏好。3、企业成员关于企业的观念主要测度对技术及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对管理及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目标的认识、理性地评价企业的程度、从情感出发评价企业的程度、理性地对待企业中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的程度、
37、从情感和道义出发评价企业中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的程度、对企业内外部竞争关系的接受程度、对个人与企业关系的理解、对企业内个人之间及部门之间收入差距的可接受程度。4、企业成员对企业状况的评价主要测度企业横向沟通状况、企业纵向沟通状况、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对企业机构设置状况的评价、对企业文化管理状况的评价、对企业知名度的评价、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对企业的喜欢程度。这一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的提出在中国具有开创意义。该体系指标设计视野较宽,内容较全,数量适中,逻辑关系较清楚,为客观地评价企业文化状况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但是,企业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正确评价一种企业文化的优
38、劣,除了通过问卷获得上述若干“主观”,评价以外,还应有客观的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指标;除了应有评价企业自身系统功能的指标,还要有企业对外部环境适应性的指标。从方法上看,除了有企业员工、管理者的自我评价,还要有社会评价,包括投资者、合作者、竞争者、消费者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及相关专家的评价。这样,实现主客观评价结合,企业内外评价结合,才能使企业文化的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实用。(三)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国内有关企业文化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的研究十分活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因循国外企业文化量化研究的思路,根据案例实证分析的结果,确定了由七个维度组成的测评量表:即人际和谐、公平奖惩、规范整合、
39、社会责任、顾客导向、勇于创新和关心员工成长,这一量表有一定的价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企业文化测评项目科研组”,在对中外企业文化的量化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八个维度40多个测试项目组成的测评量表。八个维度分别为:客户导向、长期导向、结果导向、行动导向、控制导向、创新导向、和谐导向和员工导向。这一量表较为详细,能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企业文化的优势所在。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在吸收了国外成熟的企业文化量化研究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数百家中国企业的实践检验后建立了“中国企业文化综合测量系统”。该系统由企业文化类型评价、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评价和企业文化环境评价等部分组成,分
40、别从组织和员工个人的角度,测评出企业文化状况及运动方向和规律,使用效果较好。应该说,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也就会进入科学化轨道,长期困扰理论界的企业文化的量化问题就会有重大突破。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其实用化和市场化的前景无疑也是广阔的。九、 产业环境分析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率先发展。着力建设一流的经济开发区,打造现代制造业先进配套基地。以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以项目建设为发展支撑,深入推进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率先发展,形成先进制
41、造业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到“十三五”末,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每年新增15家以上,达到220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以上。(一)着力推进园区率先发展以规划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招商引资进度,以“工业新城生态园区”为目标,助力产业转型发展、率先发展。(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配合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低端钢铁压延、低端零配件加工制造等技术含量低、高耗能低产出行业,实现传统特色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三)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车辆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数控设备生产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
42、支撑。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一般成卷供应,具有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优、表面质量好、便于加工等优点,可用来制造焊管、垫圈、轮圈、链条、卡箍、锯条、刀片、五金件等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家电制造、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建筑工业、日用五金等领域。受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持续退出,2017年以来,带钢行业产能下降,开工率逐步提升,产量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同时,我国环保督察日益严格,带钢行业限产现象增多,而带钢行业下游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带钢整体库存
43、处于偏低水平。在此情况下,201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带钢行业景气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盈利能力增强。2019年,我国带钢行业产能在1.48亿吨左右。北方地区是我国带钢行业的主要集中地,京津冀地区带钢产能占据了国内总产能的绝大部分,占比达到85%左右。其中,河北省是我国带钢生产大省,对全国带钢供应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国带钢行业区域集中度高。按照轧制方法来划分,带钢可以分为热轧带钢和冷轧带钢两大类。热轧带钢可以直接使用,用于生产焊接钢管,自行车车架、轮圈和链条,以及锯条、刀片等产品,也可以作为冷轧带钢原料使用。其中,焊接钢管是热轧带钢最大需求市场,消费占比达到49%;其次是冷轧带钢领域,消费占比为
44、21%。热轧带钢可广泛应用在家电、汽车、建筑等领域,市场前景良好。冷轧带钢是以热轧带钢和钢板为原料,采用冷轧方式制成的产品,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力学性能等优于热轧带钢,被广泛应用在包装、机械、仪表、家电、汽车、建筑、航空等领域。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正在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电子信息、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将会带动市场对冷轧带钢的需求持续增长。在供给侧改革与环保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带钢行业产能下降,而下游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尽管带钢行业开工率提升,但整体库存仍处于偏低水平,因此行业景气度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盈利能力增强。2019年,我国带钢产能小幅回升,预计未来
45、五年内带钢产能将继续保持平稳或小幅增长态势,行业较好的景气度有望持续。十、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
46、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十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集团)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45.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9151.15万元,其
47、中:建设投资15077.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73%;建设期利息391.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4%;流动资金3682.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3%。(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9151.1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1164.42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7986.73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46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7110.3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469.7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0.69%。5、全部投资回
48、收期(Pt):6.01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8731.80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0000.00约45.00亩1.1总建筑面积47402.60容积率1.581.2基底面积17700.00建筑系数59.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2.042总投资万元19151.152.1建设投资万元15077.032.1.1工程费用万元12783.72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949.642.1.3预备费万元343.672.2建设期利息万元391.352.3流动资金万元3682.773资金筹措万元19151.153.1自筹资金万元11164.423.2银行贷款万元7986.734营业收入万元44600.00正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