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讲义精编版[2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讲义精编版[22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IE讲义第一节 工业工程概述一、 生产率生产率(Productivity)用来衡量生产系统的生产要素经过投入、转换(生产过程),而得到产出物的转换功能,表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生产率产出/投入)。IE主要以各种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各种生产要素组成有效运行的系统而进行设计、改善、控制。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就是人们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就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去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更高和更有效运行的系统,是实现提高生产率目标的工程学科。二、工业工程(IE)的定义1. 定义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
2、于199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表述如下:“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2. 目标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三、IE的特点和意识1. 工业工程的特点1)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IE发展史表明,它的产生就是为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由于只有为社会创造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得到有效的产出,否则
3、不合格产品生产越多浪费越大,反而会降低生产率。所以,不仅要降低成本,还要提高质量,它们是提高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反映IE实质的一个重要特点。2) 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IE的综合性集中体现在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上。通常,人们习惯于把技术称作硬件,把管理称作软件,由于两者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容易形成分离的局面。IE从提高生产率的目标出发,不仅要研究和发展硬件部分,即制造技术、工具和程序,而且要提高软件水平,即改善各种管理与控制,使人和其它各种要素(技术、机器、信息等)有机地协调,使硬件部分发挥最佳效用。所以,简单地说,IE
4、实际是把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学科。3) 注重人的因素是IE区别於其它工程学科的特点之一产生系统的各组要素之中,人是最活跃的和不确定性最大的因素,IE为实现其目标,在进行系统设计、实施控制和改善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和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4) IE的重点是面向微观管理预测订货人物料机器资金信息任务汇总分析市场用户反馈(线、性能、质量、规格、价格、色彩、处理)决策研究开发人财物输入生产过程输出产品服务 能源损失 狭义IE供产销广义IE图 1-1 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圆圈中文字表示对该环节追求的目标以一个企业为例,其生产经营系统如图1-1所示,通常分为经营决策、生
5、产(制造)、市场销售三级,狭义IE主要面向生产过程(所追求的目标见图中所示)。然而,现在IE(广义IE)已向经营级扩展,因为要提高整个企业系统的综合效益,不仅取决于生产过程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科学化,用IE原则和方法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评价和规划。现在,企业由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由以产品为核心转变为以效益为中心,尤其需要从系统整体优化出发来研究问题。5) IE是系统优化技术IE所强调的优化是系统整体的优化,不单是某个生产要素(人、物料、设备)或某个局部(工序、生产线、车间)的优化,后者是以前者为前提的优化,并为前者服务,最终追求的是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少投入、多
6、产出)。所以,IE从提高系统总生产率的目标出发,对各种生产资源和环节作具体的研究、统筹分析、合理的配置;对各种方案作定量化的分析比较,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改善方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要素和各子系统的功能,协调有效地运行。2. 工业工程的意识“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又对物质世界有积极的反作用。所谓IE意识就是IE实践的产物,是对IE应用有指导作用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和效率意识IE追求最佳整体效益(即以提高总生产率为目标),必须树立成本和效率意识。一切工作从大处着眼,从总目标出发;从小处着手,力求节约、杜绝浪费,寻求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式
7、方法去完成。2) 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业工程师有一个基本信念,即做任何工作都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改善无止境。为使工作方法更趋合理,就要坚持改善、再改善。因此,必须树立问题和改革意识,不断发现问题,考察分析,寻求对策,勇于改革创新。无论一项作业,一条生产线或整个生产系统,都可以运用所谓“5W2H”提问技巧来进行研究和改进。3)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IE追求高效与优质统一。IE自产生以来,推行工作简化(Simplification)、专门化(Specialization)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即所谓“3S”,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起到重要作用。4) 全局和整体意识现在IE追求系统整体
8、优化、生产要素和子系统效率的提高,必须从全局和整体需要出发。针对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IE方法,并注重应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才能取得好效果。5)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人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其它要素都要通过人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生产系统的设计、管理、革新和发展,使每个人都关心和参与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第二节:工作研究一、什么是工作研究工作研究(Job study或Work Study)是工业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内容是对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分析,设计,改善和管理。早期主要是对工厂中的工作方法进行分析、调查研究,以制定科学中的工作方法和合理的标准时间(劳动定
9、额)。故工作研究又称为动作和工时研究(Motion and Time Study)。1.工作研究的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1). 在做同一件事(或任务)时,通常总是有许多不同的做法(方案),然而,若对各种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如经过对人、财、设备、能源、厂房、信息等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平衡后,总会发现有一种方法(方案)在当时、当地条件下是最可行、最可取的;(2). 选取最佳方案后, 在工作过程中, 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按科学方法训练过与未经训练者相比, 总是经过训练并掌握了科学方法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 一旦采用了科学方法, 则必然可以将工作中的操作、使用的工具, 作业时间等确定出标准
10、;(4). 有了统一的标准, 就可以将工作实际与标准进行对比, 发现问题, 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实行改正。2.工作研究的任务工作研究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 寻求最经济、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以提高生产率。要提高生产率,主要是消除无效劳动和各种资源(时间、原材料、能源等)的浪费;(2). 公正地评价和分配成果。通过制定最佳的工作程序、操作规程和合理的标准时间,职工的工作有所遵循。同时也能客观地、定量地评价职工的工作,更好地实行按劳分配;(3). 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克服只重技术、轻管理,不重视环境的弊病,避免人为的危险和破坏环境的现象;(4).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有了工作
11、标准和时间标准, 就有了编制生产计划、作业计划、产品定额成本和考核生产成果、分配生产奖金的基础;(5). 保障职工业余时间。3.工作研究的构成与范畴工作研究是由方法研究与时间研究组成。方法研究又称方法工程(Methods Engineering)。时间研究又称工作衡量或作业测定(Work measurement)。工作研究的范畴如图3-1所示: 程序分析产品或材料的流程 流程程序分析布置与线路分析 线路(线路图)、线路图操作分析对整个制造程序或工序的分析 工艺程序图方法研究1 方法、程序2 材料3 工具与设备4 工作环境条件人机操作分析(闲余能量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工作时双手之操作分析动作分析动
12、作要素分析动作经济原则设定标准工作法1. 方法、程序2. 材料3. 工具与设备4. 工作环境条件运用上述分析技术,实现工作方法、程序、环境、条件的最佳化,为制定工作标准打下基础,也为时间研究做好准备直接法密集抽样时间研究密集抽样法(秒表法)分散抽样时间研究法工作抽样合成法预定动作时间方法时间测量(MTM)工作因素法(WF)简易WF法模特计时法(MOD)标准法(PTS)标准资料法制定工作标准标准工作法+标准时间+其他要求+工作标准训练操作工人实施标准,产生效益作业测定决定时间标准图3-1. 工作研究的范畴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管理手段的更新,工作研究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期以个别人
13、、个别作业的工作方法研究为主,现已发展为包括操作系统设计、作业方式设计以及生产线的组识设计等;早期以直接时间测定为主的时间研究,现已发展为包括直接时间定、预定动作时间制、标准时间和宽放时间的确定等;此外,现代工作研究还包括作业环境和疲劳的研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将现代工作研究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工作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工序设计、作业改进、小组作业设计、人机作业设计、流水线组织设计、作业时间测定、标准时间的制定和宽放时间的确定等。另一部分为扩大的工作研究内容,包括随着办公事务自动化的发展,有关办公事务的组织、事务信息处理系统、办公事务环境、事务处理能力及时间等业务管理;原以作业人员为中心的生产
14、线组织设计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出现了自动化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和工厂自动化,其中的生产组织设计以及对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微细动作分析设计等。4、工作研究的职能(1) 工作和作业的计划和方法的改进与设计;(2) 作业方法、条件标准化的制定;(3) 对操作者进行培训;(4) 指导现场改进工作;(5) 根据标准时间进行作业管理;(6) 测定生产率;(7) 作业范围的设计。工作研究是导循的科学的方法,在无需增加投资或只需极少量费用情况下开展研究,寻求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工作方法。实施“工作研究”,可以达到对人力、物力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二、工作研究使用的方法前面研究提过,工作研究是由方法研究
15、和时间研究组成,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这两部分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一) 方法研究1. 方法研究的定义方法研究是指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等)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查,并以此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的研究性工作。2. 方法研究的目的方法研究就是通过现行的工作系统进行科学的分析,在给定的制约条件下,开发出更有效、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率的目的。其具体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使作业变得容易、安全并减轻劳动强度;(2) 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兴趣;(3) 降低成本;(4) 增加产量;(5) 缩短生产周期;(6) 提高产
16、品质量;(7) 改进作业环境。方法研究包括生产过程(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作业分析(Operation analysis)与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生产过程分析是以整个工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作业分析与动作分析则缩小到以某个作业或操作动作为研究对象。显然,应先做好程序研究,然后再做动作研究为宜。3. 方法研究的程序(工作步骤)完整的方法研究有以下五个步骤:(1) 选择准备研究的工作对象方法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在工厂里,全部生产过程,即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以及企业管理的各项活动都可以成为方法研究的对象。(2) 调查了解并详细记录现行方法这是
17、方法研究的基础。方法研究能否收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记录是否准确与详尽。因为分析和开发新方法都是以此为基础。记录是在通过查阅数据,现场观察之后,采用一些符号和图表,把现行方法的全部事实表示出来,可一目了然。符号有生产过程的工序符号,动作要素的符号等。图表有生产过程分工序分析图表、工艺流程分析图表、人机联合分析图表等等。此外,还可用摄影机和录像机对现行工作方法进行记录。(3) 严格分析记录的事实,寻求新的方法这是特别重要的一步。事实记录下来后,就要各项考查,寻求改善的新方法。通常采用“5W1H”法(六何分析法)和“四种技巧”,并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六何分析法”是一种询问考查方法,如
18、对一道工序或一项操作都是从原因、对象、地点、时间、人员、方法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考查。如表3-1所示。表3-1 “ 六 何 ”分 析 表逐级提问 “六 何” 第一次提问第二次提问第三次提问结 论现 状为 什 么能 否 改 善新 的 方 案原 因干的必要性理由是否充分有无新的理由新的理由对 象干什么为何要干它能否干别的应该干什么地 点在什么地方干为何在此干能否在别的时间干应该在什么时间干时 间在什么时间干为何在此时干能否在别的时间干应该在什么时间干人 员由何人干为何由他干能否由别人干应该由谁干方 法怎样干为何这样干能否用别的方法干应该如何干在对上述六个方面经过认真考虑后,在构思新的工作方法时,可
19、以运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种技巧,考虑改善的可能性。1) 取消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工作。任何一项工作或活动如能取消的话,当然是最大的改善。2) 合并合并必需而可能合并的工作。如不能取消,则应考虑可否将两个或更多活动项目合并。3) 重排(或改变)重排所有必需的工作的程序。通过改变工作程序,使工作的先后顺序重新组合,达到改善工作的目的。4) 简化简化所有必需的工作。在经过取消、合并、重组之后,再对该项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方法和动作尽量简化,使新的工作方法效率更高,成本最低。(4) 拟定并建立新的工作方法在一项工作通过上述分析考查后,下列问题就可得到解答:应该做什么?应在何处做?应在何时做
20、?应由何人做?应该如何做?为何这样做?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制定出最佳方案。然而最佳方法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一般需设计若干方案(至少两个方案),从中评选出最佳方案。判断最佳方案的愿则是适用性。主要包括:经济性应对新工作方法作技术经济分析,并与旧的工作方法作对比,如计算新工作方法所节省的“动作次数”、“移动距离”、“工时”和费用,即视其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安全性新的工作方法是否安全,劳动强度如何?心理因素新的工作方法能否取得现场主管和有关人员的同意和合作。将评选出的最佳方案,正式绘制出工作改进图表,写出报告书,报经有关领导批准,作为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实施。(5) 贯彻实施新的工作方法在开始推行一种新的
21、工作方法时,一般存在两种困难:一是不了解; 二是不习惯。所以需要广泛宣传新方法的内容、意义、好处,还要对职工进新方法的技术培训,并加强现场指导。推行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允许职工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4方法研究几种常见方法介绍41 程序分析411 程序分析记录符号为了能清楚地表示任何工作的程序,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将吉尔布雷斯设计出的40种符号加以综合制定出5种符号,1979年由美国制定为国家标准(ANSLY15.3M-1979),以便以标准格式精确地记录详细信息。程序分析的基本记录符号为:(1) 表示操作 它是工艺过程、方法或工作程序种的重要步骤,如搅拌、机加工、打字等。操作是使产
22、品接近完成的活动之一,因为无论是机加工、化学处理或装配,总是把物料、零件或服务向着完成推进一步。(2) 表示搬运、运输 它是工人、物料或设备从一处向另一处的移动。(3) 表示检验 它是对物料的品质和数量或者某种操作执行情况的检查。(4) 表示暂存或等待 它是运行中的等待,如前后两道工序间处于等待的工作或零件,等电梯,等候批示的公文或等待开启的货箱等。(5) 表示受控制的储存 它是物料在某种方式的授权下存入仓库或从仓库发放,或为了控制目的而保存货品。(6) 表示同时或同一工作场所由同一个人执行着操作与检验两种工作 它是在原来五种符号的基础上派生出的符号。412 程序分析技巧掌握了记录符号和记录技
23、术(用符号作图表进行记录的技术)后,下一步是应用分析技术对记录的全部事实进行分析。分析技巧机体包括的内容是“一个不忘,四大原则,五个方面和六大提问技术”。为别为:一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在后面介绍);四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五个方面操作、运输、储存、检验、等待;六大提问技术对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和原因进行提问。413 程序分析的实施(1) 基本原则 尽可能取消不必要的工序;合并工序,减少搬运;安排最佳的顺序;使各工序尽可能的经济;找出最经经济的搬运方法;尽可能地减少在制品的储存。(2) 工序或操作的因素考虑可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寻找必要的工序或操作;改变工序顺序;改变设备
24、或利用新设备;改变工厂布置或重新编排设备;改变操作或储存的位置;改变定购材料的规格;发挥每个工人的技术特长。(3) 考虑取消;合并、重排、简化搬运的因素 取消某些操作;改变物品存放的场所或位置;改变工厂布置;改变搬运方法;改变工艺过程或工作顺序;改变产品设计;改变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规格。(4) 考虑有无检验工作能取消、合并、简化的因素 它们是否真的必需?有何效果?有无重复?由别人做是否更方便?能否用抽样方法?414 程序分析的步骤参照工作研究步骤,程序分析的步骤如下。(1) 选择 选择所需研究的工作。(2) 记录 用程序分析的有关图表对现行的方法全面记录。(3) 分析 用“5W1H”提问技术,对
25、所记录的事实进行逐项提问,并根据“ECRS”四大原则,对有关程序进行取消、合并、重排、简化。(4) 建立 在以上的基础上,建立最实用最经济合理的新方法。(5) 实施 采取措施使此新方法得以实现。(6) 维持 坚持规范及经常性的检查,维持该标准方法不变。42 工艺程序分析(只做简单介绍)421工艺程序分析的意义与内容(1) 工艺程序分析的意义 工艺程序分析是对现场的宏观分析。它把整个生产系统作为分析对象,分析的目的是改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工艺内容、工艺方法、工序程序或作业现场的空间配置,通过严格地考查分析,设计出经济合理、最优化的工艺方法、工艺程序或空间配置。进行工艺程序分析要用到工艺程序图
26、和流程程序图。工艺程序图仅展示并描述程序中的“操作”以及保证操作效果的“检验”两种主要动作,从而避免了图形的复杂,可以很方便地研究整个程序。(2) 工艺程序图的内容 工艺程序图含有工序程序的全面概况及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根据工艺顺序编制,且标明各工序所需时间。工艺程序图能清晰地表明各种材料及零件的投入过程,可作为制定采购计划的依据。工艺程序图还包含各生产过程的机器设备、工艺范围、所需时间及顺序。一次在进行程序分析时工艺程序图可提供:a各项操作及检验的内容及生产线上工位的设备;b原材料的规格和零件的加工要求;c制造程序及工艺布置的大概轮廓;d所需工具和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因而也提供了生产
27、所需的投资数额。通过程序分析能清楚得了解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可清楚地看到它在整个程序中的位置,以便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43 操作分析(简单介绍)431 操作分析的定义与类型定义: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的分析。类型(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分类):人机操作分析 联合操作分析 双手操作分析432 人机操作分析意义与目的:在现代生产中,机器设备几乎都是全自动或半自动的,工人的主要工作变成了“监督”机器,在人与机器共同工作过程中,无论是人还是机器,总有许多闲余时间,这些
28、闲余时间如果能加以利用,就可以提高生产率,提高工人的收入。人机操作分析用于研究在人与机器的共同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操作周期(加工完一个零件的整个过程为一个操作周期或周程)内机器操作与工人操作的相互关系,以充分利用机器与工人的能量,进行平衡操作。433 联合操作分析定义:在生产中,有两个人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同时对一台设备或一项工作进行操作,称为联合操作作业,而联合操作分析则是对这种联合作业的分析。目的与意义:参考人机操作分析。434 双手操作分析定义:生产现场的具体操作,主要靠工作人员的双手完成。调查了解并分析如何经济地用双手进行实际操作称为双手操作分析。作用:双手分析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
29、点: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平衡。发掘“独臂”式的操作。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使动作规范化。44 动作分析441 动作分析的意义与目的动作分析在程序决定后,寻找并取消人体各站动作的浪费,以寻找省力、省时、安全和经济的动作。动作分析的实质时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并提高工作效率。动作分析的目的是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并在此的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做技术准备。442 动作分析方法动作分析是由吉尔布雷斯夫妇首创的,发展到现在,按精确程度
30、不同,有下列三种方法:(1) 目视动作分析 即以目视观测的方法寻求改进动作方法。一般是详细观测各个操作单元,采用双手操作分析的方法及动作经济原则来进行分析。(2) 动素分析 人完成的操作虽然千变万化,但人完成操作的动作,均可由17个动作基本要素构成,这17个基本动作要素称为17动素。动素分析将操作种所用的各个动素逐项分析以谋求改进。(3) 影片分析 即用摄影机将各个操作动作拍摄成影片放映,而加以分析。目前也多采用摄像机,将生产线上各个动作拍摄下来,然后放映加以分析,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于分析。443 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为吉尔布雷斯首创,经多位学者研究改进,后由美国巴恩斯将此原则分为22条
31、,可进一步归纳为3大类共10条。任何工作中的动作,合乎这些原则,皆为经济有效的动作,否则,就应改进。动作经济原则有两大功用,即帮助发掘问题和提高建立新方法的方向。下面列出归纳的10条:第一条, 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第二条, 人体的动作应以尽量应用最低级而能得到满意结果为妥。第三条, 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功能,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弹道式运动较受控制的运动轻快,动作尽可能使之轻松有节奏。第四条, 工具、物料应放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处,并依据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第五条, 零件、物料应尽量利用其重量堕送至工作者前面近处。第六条, 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工作台及坐椅式样和高度使工作者保
32、持良好的姿势及坐立适宜。第七条, 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替手。第八条, 可能时,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工具合并为一。第九条, 手指分别工作时,各指负荷应按其本能予以分配。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与手的接触面大;机器上的()、手轮的位置,尽可能使工作者少变动其姿势。第十条, 工具及物料应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事前定位)。(二) 时间研究1时间研究的意义时间研究又称作业测定。其根本目的是寻求在标准状况下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即一个合格工人(具有正常的体力和智力,在劳动技术方面受过良好训练,并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工人)在标准的作业方法和条件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完成某一工作所需的时间, 这种时
33、间称标准时间,相当于我国企业的劳动定额时间。它是一项作业的纯作业时间与宽放时间之和。标准时间(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以下几个方面都需要以准确的标准时间作为依据:(1) 制订及评价生产计划、工时计划、作业计划;(2) 工作场地布局、配置机械设备及配备设备的数量等;(3) 成本及价格的计算及经济核算;(4) 配备人工数量及级别;(5) 评价工人工作好坏,决定工资级别及奖金;(6) 改进操作方法及环境条件;(7) 训练工人。总之,劳动定额是合理组织劳动、实行计划管理和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依据;是实行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竞赛、推广先
34、进经验的有力工具和手段。2劳动定额的形成劳动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或者规定在一定劳动时间(如分、小时、天)内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前者称为“时间定额(标准时间)”,后者称为“产量定额(标准产能)”。二者都是劳动计量标准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3时间研究的方法时间研究的方法主要有: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与工作抽样法。311 经验估工法由定额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组成估工小组,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工装条件和设备状况,以及生产组织形式,凭各自的实践经验来估计工时定额。估工有粗细之分。粗估工
35、是按整个工序估算。细估是按工序各组成部分分别估算,然后汇总确定工序的工时定额。此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工作量小,制定定额快,并有一定群众基础。缺点是单凭经验,技术根据不足,受估工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大,难免出现偏高或偏低等现象,因而定额的准确性较差。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以及新产品试制和临时性生产中。312 统计分析法 根据过去生产的同类型产品(零件、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和完成定额的统计资料,并分析当前生产条件的变化,通过计算确定定额。 此法有较多的统计资料为依据,比经验估工法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但是也存在一定缺点。由于它依据的是过去的统计资料,其中可能有某些不合理的因素,比如在实际消耗的工时中包括了
36、一部分浪费工时、加班加点时间等,又如原始记录不准等,必然要影响到制定定额的准确性,使定额水平不够先进合理。为提高统计分析法制定定额的准确程度,必须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特别是要加强以对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剔除其不合理部分,还要考虑当前生产条件和过去条件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定额有什么影响。一定要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各种可能因素,如推广先进的操作方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等考虑进去。此法常用于生产比较正常,产品比较稳定,品种较少,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比较健全的情况下。采用统计分析法制定劳动定额时,不能用算术平均法求取的总平均值作为定额。因为生产数据存在一定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波动较大的情
37、况往往是由于管理上存在问题所造成。如果用算术平均法或中位数法确定定额,等于默认存在这种问题是合理的,这样会把劳动定额定得偏低。313 技术测定法这种方法是在分析研究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挖掘生产潜力的基础上,对组成定额的各部分时间,通过实际观测或分析计算来制定定额。由于取得时间数据的方法不同,它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时间测定法,即通过现场观测记录取得第一手数据来制定定额。它是作业测定是基本的方法。属于这类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有秒表法和影像法。另一种是间接时间测定法,即根据事先制定的工进定额标准来计算制定定额。属于这类方法的主要是PTS法(预定时间标准法)。采用这两种方法制定的定额都称为技术定额。技术
38、测定法的优点是比较科学,有一定技术根据,较为准确。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秒表法和影像法因工作量太大,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中的典型零件或工序。 以上三种制定定额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法,应从实际具体情况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坚持群众路线、实行专群结合和加强思想工作。这里仅着重介绍预定时间制中的模特法。3131 预定时间制预定时间制(Predetermined Time System)简称PTS法。它以每个预定的基本动作要素时间值为基础,求得每道工序的标准时间(定额)。这种方法的原理是:1).一项作业(工序)可分解
39、为作业单元。一个作业单元又是由许多基本动作动素组成的;)当条件(如移动距离、物体重量)一定时,一个人进行一次基本动作的平均的时间也基本一定。只要知道各种具体条件下的动素标准时间和一项作业的基本动作,就可制定出作业的标准工时定额,而无需测时。这是一种把动作分析和时间分析结合为一体的时间研究方法,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可对未投产的工序制定劳动定额。目前西方和日本通常使用的有WF法(Work Factor system -工作因素法)、MTM(Motion Time Analysis-动作时间分析法)和MODAPTS法(模特排序法或简称模特法)。现将MODAPTS法简要介绍于下。MODAPTS中,将人的动
40、作分成种基本动素,如表3-6表中字母表示活动类别,如M-移动,G-抓取,等;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该活动所需时间值,单位为MOD(模数),如M1代表手指移动,所需时间为MOD。MOD的时间值如下:普通速度:1MOD=0.129秒 =0.215DM(IDM=1/100分)表3-6 MODAPTS动 作符 号模 数动 作符 号模 数动 作符 号模 数手臂的移动指M11抓取接触G00其他找出E22重抓R22手腕M22单纯G11考虑D33踏F33前臂M33复杂G33压A44回转C44上臂M44定位不要目视P00步行W55肩M55必要目视P22弯身B1717重量附加L11非对称P55生下S3030快的速度:1
41、MOD=0.1秒包括疲劳宽放后:MOD=1/7秒观察或分析作业者身体的活动部位,就可以确定动作时间。(1) 基本动作说明)移动动作从手指到肩由于动作距离逐步加长,因此时间值也依次增加。如表3-7所示。M1“手指”动作这是到手指根为止的移动动作,每进行一次,需要人模数。例如,以食指挠额头次,如果只动手指,那么就是M1的动作,手指来(挠)次,回次,合计为MOD。M2“手腕”动作这是以手腕开始的手指头的移动动作,手腕位置不动,而只是转动。这种动作每进行一次需要个MOD. 例如,使手腕动,在纸上用铅笔划一条长57.5cm的线条。M3“前臂”动作这是胳膊肘前的移动,但肘不能动,每进行一次需MOD。例如,
42、在纸上用铅笔划出长度厘米的线条。M4“上臂”动作这是以肩为轴心手的移动动作。这是常见的上肢动作,动作范围比较广,每进行一次需MOD。表3-7 移动动作分类符号说明MOD(MOS)有节奏的手指动作0.5M1用指动作(约cm)1M2用手腕动作(约10cm)2M3用前臂动作(约1125cm)3M4用上臂动作(约2645cm)4M5用肩动作(约4660cm)5(M7)上体弯曲动作7L1每增加kg1M5“肩”动作这是包括使用肩肌肉在内的、伸出手臂的动作。这动作表现充分伸出手臂,但不能有身体的辅助动作,每次需MOD。例如,伸手够高架上的物体。M7“上身弯曲”动作这是手要伸得很长并有身体的辅助动作,取7MO
43、D。使用工具的反复动作对于使用锉刀锉东西,鎯头砸东西或拉锯等这类快速、上下或前后的反复动作,不要给以过高值。只使用工具时可采用如下值:手腕以前的反复动作MOD(单程)胳臂肘以前的反复动作MOD(单程)肩以下的反复动作MOD(单程)总之,要比普通的移动动作的时间值要少个MOD。对于如用橡皮擦掉字时的手指来回多次反复动作,每个单程可给0.5MOD,表示为M0.5。L1重量因子搬运物体时,根据物体的轻重,在时间值上要加以区别。时间值中的重量因子用L1表示。物体有效重量每增加公斤,就在该“移动动作”的模数上加MOD。所谓有效重量,是指一只手所承担的重量。(两手搬动时为物体重量的)。有效重量在公斤以下时
44、忽略不计。让物体滑动来进行搬动时,有效重量应为该物体重量的。例如用两手搬动公斤物体时,在该“移动动作”的模数上加MOD,而让其滑动时,则重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 抓取动作抓取动作分类如表3-8所示。 G0“接触”它是指手指或手掌去接触目的物,不是抓住物体,仅仅是触及,所以它不具有作业动作时间。表3-8 抓取动作分类符号说明MODG0接触0G1抓取1G3G0、G1以外的抓取3(G11)手全张开抓取11 G1 “抓取”它表示仅合拢手指的简单的抓取动作。例如,轻轻抓住火柴盒的动作。 G3 “复杂的抓取”它是仅以收拢手指不能完成的复杂的抓取动作。例如,拿起放在桌面上平滑的金属垫圈或从零件盒内取出螺钉等。 G11 “特别的抓取”它是需要手指充分张开,然后去抓的动作。3) 放置动作放置动作分类如表3-9符号说明MODP0放置0(P0. 5)放置到别人手中0.5P2放到一定的地方2P5放到正确位置5(P13)需要嵌入13P0 “放置”它是在不用眼看就能把物体放置到要放的地方。例如,把某物 “咚”地放在桌上。P2 “放在给定的地方”它是边用眼看边调整方位地把物体放在给定的地方的动作,要求一次就能定位。例如,在螺杆上放一个垫圈。P5 “放置到正确位置”这是用眼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