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实务第一章(14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实务第一章(14页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第一章总论学习目标:本章主要讲述了财务会计的概念、特点和职能等基本概念,以及财务会计基本假设、要素内容及其确认与计量、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记录与报告等基本理论,还包括财务会计规范、分类、账务处理程序和电算化等基本常识。本章的学习目标就是:学生要熟知重要的财务会计概念、特点、职能等、掌握财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记录与报告等基本理论内容,了解财务会计的分类、财务会计规范、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电算化等基本常识,树立专业思想,为财务会计课程后续知识点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述一、 财务会计概述财务会计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
2、,确认,计量、记录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记录营业收入的取得、成本费用的发生和归集,以及损益的行成与分配,定期以财务报告形式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情况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以编制财务报表为目的,主要向企业外部投资人和贷款人、政府机关及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的一门会计学科。财务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1. 财务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2. 财务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3. 财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二财务会计的特点第一, 在内容上
3、,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属于铁定主体一般的经济业务,通常这些经济业务可以正确的确认和可靠的计量,可以分别确认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对特定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费用的核算,进行编制通用的财务会计报表时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第二, 在运用理论上,财务会计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所依据的理论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有关对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和报告基本是以公认会计准则理论为指导的。)第三, 在采用的方法上,财务会计所运用的方法仍然是传统的会计方法。(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主要是面向特定主体已经
4、发生的经济业务,对其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而设计的,运用这些方法提供的信息也是以历史信息为主。)第四, 会计信息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外部现有的和潜在的厉害关系人。(具体说)1.投资者:企业的投资者运用合法资产直接投资于企业,是企业的所有者,包括政府、法人单位、个人、等。 2.贷款人: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购买者及其他提供贷款的单位和个人。 3.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包括向企业提供原材料、设备和劳务等以企业为顾客的单位和个人。 4.顾客:包括一切适用企业商品、劳务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与企业有长期性联系或者依赖企业供应和售后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5.职工:包括职工个人和工会组织。 6.政府
5、及其机构:包括税务、海关、统计、工商行政和主管部门、财政审计机关等。 7.社会公众:包括各种受到企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财务会计目标是指: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借以将受托者所承担的经营责任向委托者交代明白。既:主要通过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核算,提供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服务。财务会计目标包括 1.谁需要会计信息,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问题。 2.使用者需要哪些方面的会计信息 3.财务会计系统能提供什么信息,即解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问题。三、财务会计的职能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和能发挥的作用,他是会计客观内涵。(
6、即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的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一) 会计核算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按照会计的基本程序,采用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最终产生能满足经济管理需要的有用的会计信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是会计核算的显著特征。会计就是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去记账、算账和报账,以便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反应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核算要求做到:真实: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第一原则。准确:要求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合理、合法的,有关数字的计算是正确的。完整:要求对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各方面或全过程都得到全面的记录、计 算和报告,不得有所遗漏。及时:是要随着经济业务
7、的发生,暗示得到会计处理和记录、计算,并根据有关规定按时向有关对象报告。比较: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做出恰当的估计和判断,做到投入少而掺入多。是会计核算的内核属性之一。(二) 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监督工作应发挥的作用,或它应有的功能。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企业、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进度的内容主要表现在:1. 监督经济业务的实性。 (企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2. 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就是要监督企业、单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
8、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3. 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企业单位的公共财产,包括其各项资产。)(三)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和前提。监督职能的发挥能否更好的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能使企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实现管理最优,效益最佳的目的。实践证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四、财务会计规范 近两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会计改革措施,1999年10月31日从新修订并通过会计法,2000年6月21日发布企业财务报告条例,2001年统一企业会计制度的实
9、施,2006年从新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体系分为四个层次: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一) 会计法律-全国人大制定会计法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会计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为现行的会计法。自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分为7章52条。会计法作为法律规范,在会计规范体系中起到的是统领作用,为其他规范的制定提供法律依据和保证。(二) 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是2000年6月21日颁布,自2001年1月1日执行的企业
10、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1990年12月31日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三) 会计部门规章-财政部规定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财政部第33号部长令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会计准则体系作为会计技术规范,有着严密的结构和层次。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三部分内容构成:1. 基本准则,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中扮演者概念框架的角色,起着统驱作用。2. 是38项具体准则,是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对具体交易或者事项会计处理的规范,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3.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做出的操作性规定,这
11、三项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构成统一整体。(四) 会计规范性文件-财政部规定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2月财政部财会【2006】3号文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同年10月财政部财会【2006】18号文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1.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要求,对企业各类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做出具体规定,共有38个具体准则。2.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财会【2006】18号文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应用指南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对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
12、存货等38想具体准则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对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做出的规定。五、财务会计分类 (一)企业会计按其不同的服务对象、工作内容等方面不同划分: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1.财务会计 是以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经济业务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影响为中心内容,并主要向外部提供财会信息的一种会计。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不分行业、带有普遍性的企业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信息主要为企业外部提供信息,对企业内部管理也不可缺少。 2.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以资金的预测、规划和控制为中心,想企业内部提供经营决策管理活动所需信息的会计 管理会计信息主要用于内部管理,但也会为企业外部报告提供相关信息。 (二)按应用范
13、围划分 1.企业会计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企业会计涉及从接受投资到资本营运、盈利获得、利润分配的全过程。 2.非盈利组织会计 没有获取经济利益或按照提供比例收回投入资金的要求,业务营运的目的在于提供某种服务 为其服务的会计就是非盈利组织会计 企业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在会计要素、核算原则、处理方法、报告等多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3.会计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 财务会计 基本理论 专业会计 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 基础会计 管理会计 审计 财务报告评价与分析第二节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企业财务会计理论是从理论的角度对企业财务会计事物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和说明会计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研究财务会计基本
14、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于1、 说明或解释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实务,如选择合理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等的理论指导:2、 指导企业财务会计实务并预测、规划其发展,如企业财务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必须以企业财务会计理论为依据,以企业财务会计理论评价及修订现行财务会计核算办法等。l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重点包括会计假设、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纪律与报告等内容。财务会计理论能都有效地指导和影响去也财务会计实务。一、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构成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础,它表明财务会计的环境特征。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
15、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换将等所作的合理设定,是构成财务会计及其规范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以货币为只要计量单位假设等四个方面。1.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例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偶那个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反应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
16、提。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规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工作中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2.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3. 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
17、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区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4. 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应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二、财务会计要素内容 会计要素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经济业务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他是财务会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的划分应充分考虑项目内容的基本特征,即项目的同质性、独立性和系统性。(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静态要素侧重于反应
18、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动态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表要素)1、 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有如下特征)l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流入企业的潜力。是资产的重要特征)。l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有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l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
19、事项)。l 将资源确认为资产还要买足二个条件(1.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资产。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只有当有关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时,资产才能予以确认。l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
20、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投资。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如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商誉等。)2、 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负债具有如下特征)l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这是负债的基本特征。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能确认为负债。l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有一个本质特征。如果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l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1、(确认为负债还要满足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在实务中,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当以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与现实义务有段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反之,如果企业承担了现实义务,但是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就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l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两种。(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
22、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的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后一年以上的负债。只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负债卷、长期应付款 等。)3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成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说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其
23、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即包括狗证企业注册资本(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几家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鬼覅那个计入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下反应。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要素1.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
24、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收入是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特征:1.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因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欲者权益的减少。费用确认应符合的条件1.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
25、可能流出企业2.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 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费用的确认还应当注意一下几点:1 .企业已经归属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或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2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在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3 .企业发生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责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郑
26、家,业绩得到了提升,如果企业发生亏损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应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利润三、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1、 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
27、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是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为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做到(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他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是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的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2、 相关性相关性要去企业提供的
28、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3、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勇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29、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4、 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包括(1.可比性要求统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当然,企业按照规定或者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可以变更有关会计政策。但是,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在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2.可比性还要去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关
30、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去提供有关会计信息5、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所以,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质量应当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来反映,够则,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6、 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 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
31、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8、 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
32、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发布财务报告,便于报告使用者使用和决策。四、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 (一)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实际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不能计入当期损益。其实质是以责权发生制和责任的发生与转移作为收入和费用发生并确认的标志,而不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收入费用登记入账的依据。采用责权发生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有助于正确、真实、公允地计算和反映
33、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与责权发生制相对应的是会计基础叫做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受到核付出作为收入和费用发生、确认的标志,并据以计量入账,而不论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与转移。收入实现制有助于全面、真实的反应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量情况,体现企业实际的现金流水平,而现金流是报表使用者极为关注的重要会计信息,所以,它是企业会计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 (二)财务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时为了将符合去人条件的会计要素正确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全过程,就是对经济业务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衡量,其实质是以货币表示的价值数量关系解释经济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是会计正
34、确计量的基本要素,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正确确认会计要素入账的金额。会计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的某一会计要素的特性方面,反应会计要素的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1. 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要求资产入账价值金额以购置、形成或取得资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货币价值支出额为基础来计量,而负债入账金额以形成现实义务的过去交易成交价格(即未来履行义务需支出的货币金额而非其当前折现价值)为基础来计量。 2.重置成本计量属性重置成本计量属性下,资产要按照现实正常同类商品活跃市场重新购置所应支付的价格为基础来计量;而负债则应按照现行履行义
35、务所需支付的现金金额来计量。3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在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受到的货币金额,扣减改资产为达到可销售状态估计应发生的加工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后的金额来计量。4. 现值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而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计量。5.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三) 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应用要去1. 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要求正确应用责权发生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的要求:1.对收
36、入和费用,应当以能够提此案各个会计期间的经济成果和收益情况为标准,来确定其归属期;而收入和费用与不同会计期间经济成果和收益情况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的关系,依赖于会计人员正确的专业判断。2.会计期末已预收的收入和已预付的费用,应分别采用应收、应付,预收、预付、以及待摊、预提等方法,正确记录当期实现的收入和当期发生的费用。2. 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要求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但选择使用会计计量属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如企业购入存货、建造厂房、生产产品等,应当以资产形成或取得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作为计量基础
37、。五、财务会计记录与报告(一)财务会计记录 财务会计记录是指采用专门的方法在会计凭证、账簿、报告体系中登录记载经济业务事项的过程。它主要是解决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在会计上“如何登记”的问题。企业财务会计记录包括记账方法、记录文字、账证和报告格式及要去等内容。 企业会计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账簿、会计凭证和报表,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企业可以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也可以以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已经确认,不得随意改变。如果确有必要变更,应当报经批准,自新的会计年度开始时变更。以某种外币做为记账本位币
38、的,期末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换算为人民币金额。(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通过编制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对外输出会计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签章审核程序等。财务会计作为对外报告会计,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帮助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承担这一信息载体和功能的便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他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成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扭到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
39、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第三节、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与电算化一、账务处理程序(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该程序包括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由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编制财务表便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 (二)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
40、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其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较大。它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定期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根据汇总记账凭证汇总登记总分类账。其优点是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能够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按照每一贷方科目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不利于会计核算的分工。它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
41、业务量较多的单位。3.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指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其特点是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登记总分类账。有点事:有利于减轻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并可做到试算平衡,简明易懂,方便易学。其缺点是: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它适用于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
42、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一) 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要求1、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设计单位内部各个方面,单位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当妻子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凶恶条单位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供出实现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2、 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3、 企业要积
43、极支持和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会计电算化只是培训,逐步使多数亏啊及人员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条件的单位,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负责会计软件的维护,并培养部分会计人员逐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4、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集团企业,应当加强对集团内各个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在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剩,逐步做到报表汇总或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电算化,并逐步向集团网络化方向发展。5、 会计电算化工作应当讲求效益原则,处理好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与勤俭节约的关系,即不要盲目追求采用最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也不要忽视技术的发展趋势,造成设备和快陈旧过时。6、 各级财政部门
44、应加强对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指导,在软件选择、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积极提出建议,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7、 亏啊及电算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的单位,要研究并逐步开展其他管理工作电算化或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工作,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单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单位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单位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二) 实施会计电算化对软、硬件的要求1、 硬件要求财务会计部门处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结构负责、处理方法要求严格和安全性要求高,各单位用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管理,硬件设备不较多的单位,财务会
45、计部门可单独设立计算机室。2、 软件要求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配备软件主要有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三种方式,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的技术力量选择配备会计软件的方式。(1.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因为通用会计软件投资少,见效快,在软件开发或服务单位的协助下易于成功。2.定点开发会计软件包括本单位自行开发、委托其他单位开发和联合开发三种形式。3.配备会计软件要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相适应,可逐步从微机单用户软件,向网络会计软件,客户机/服务器会计软件发展。(三) 替代手工记
46、账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是指应用会计软件输入会计数据,由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输出会计账簿和报表。1. 代替手工记账配备的条件(1.配备了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2. 具备条件的单位应尽快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应根据规定计算机与手工并行三个月以上一般不超过六个月且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一致,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3. 替代手工记账的过程是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核算的过渡阶段,由于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工作,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各单位应该合理安排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4. 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账簿、报表,作为会计档案保存的单位,应按要求打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