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实施内部审计业务辅导资料汇总(164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师实施内部审计业务辅导资料汇总(164页DOC).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中小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用以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的总称。按其控制目的的不同,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
2、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二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三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四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其经济活动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而内部控制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按照企业管理系统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并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控制网络系统。这既是企业组织管理
3、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保证。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及其危害 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根据国家经贸委发布的2001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我国中小企业以其48.5的资产,安置了69.7的职工就业,创造了57.1的社会销售额,还为国家创造了43.2的税收。事实也证明,凡是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好的地区也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江浙、广东地区可为例证。 但是,中小企业的内控管理不容乐观。我国的中小企业发迹于20世纪80年代的短缺经济,发展于90年代国有经
4、济的调整时期,近几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大多数中小企业具有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相对大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具有很强的生存意识,大多采用了集中一点、寻找空白、特色经营、关键环节突破等经营策略,具备较好的经营弹性。然而,或许正是这些优势造就了它们的诸多劣势: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许多中小企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有法不学、有法不依,想方设法打檫边球,有的逃避纳税、逃废债务的愿望比较强烈;偏好投机取巧,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质量意识较为淡薄,造成客户资源不广,顾客忠诚度低;管理随意性大,制度化、规范
5、化和程序化差,没有预算或预算弹性过大,造成管理粗放,职能部门职责不清,信息不畅,管理死角不少;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重视精神激励,奖惩没有制度,员工的不公平感强烈;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不注重才能,强调忠诚老实,往往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企业留不住人才;财务不透明,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处理随意性大,信息失真严重。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几个对策 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控制环境、控制目标、控制技术三方面的内容。因而,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技术,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6、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1、优化控制环境。 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设计、执行和评价,它必然受到组织结构、职工的胜任能力及忠诚度、分权与责任表达、预算与财务报告、组织牵制与制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控制环境是对控制程序和控制技术的选择及其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但外部环境超出了企业的控制能力,因而不能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他们是否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性质与重要性,是否认真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工作,是否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控制制度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制度
7、的认真执行及科学评价等。制度执行者的态度与素质。执行内部控制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员工是否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对整个控制与管理的意义;各岗位、各环节的执行者,有无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无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诚实的态度。与企业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管理宗旨、经营方式、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外界协调策略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因此,优化控制环境,首要的是企业的管理者重视起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许多企业所有者(他们同时也是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得益于短缺经济、宽松政策和优惠的投资环境,企业快速地成长起来,其效益主要是依靠政策、市场等外部环
8、境获得的,但他们管理企业的能力并没有同步增长,还比较缺少苦炼内功的经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入WTO后形成的开放式经济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小企业在用活政策、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十分注意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从管理要效益。其次,要培育遵守制度的企业文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现代企业也要成为“法治企业”。无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是最基层的企业员工,都应当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以制度为标准检验经营管理的对错和效果,发挥其保护、监督、制衡的作用。再次,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实际而论,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尚处于原始阶段,离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还有
9、相当差距,应该抛弃个人经验主义的一些东西,以谦虚的态度,从大型企业、先进同行那里学习管理中的好制度、好方法。同时,还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和制订适合自身管理和发展的内控制度。 2、明确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是内部控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或收到的效果。目标的主要功能,一是提供一个中心点,来分配组织资源和拟订作业计划;二是提供一个尺度,作为评价进度与绩效的指标。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其经营目标紧密相关,企业经营目标一般包括: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超越竞争对手,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待遇,维持正常的发展,维持合理的投资报酬,重视社会整体利益等。内部控制的目标虽然有多
10、种提法,但主要有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保证各种管理信息的存在、可靠与及时提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以求盈利,保证下放的各种职责得到圆满履行,提高各项作业的效益或效率,预防或查明错误和弊端,为管理政策的制订寻找依据和履行各种法律义务。要实现上述内部控制目标,应确定单位内部每一管理阶层所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内部各阶层应协调合作才能达到预定目标,因此有必要在各部门之间有效地分配资源;将各作业目标与作业计划传达给有关负责人,使其了解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诱导各部门主管尽可能以最精简、最有效的方法领导下属;维持各部门的平衡,促进整体活动的协调;准确而适时地表扬绩效卓越的下属,或批评
11、绩效不佳的下属,并帮助其找出原因及解决办法。 明确控制目标,前提是科学地制定目标。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制订公司年度计划,并将其细分至相关部门,确定产品(技术)、销售、生产、成本、工资、费用、利润、资金等各项部门子计划,各部门再据以制定更详细的目标,如销售分解至片区落实到业务员、成本分解至生产工序落实到班组、费用包干至部门落实到项目等等。有了控制目标,企业的一切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而更重要的,是必须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强化控制目标的刚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总是处于动态之中,实际的运行会与计划有所偏差。一般来说,计划的制订者会根据以往经验和预测因素考虑一些弹性,使制订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更符合实际和切实可行。当
12、实际工作没有达到计划目标时,不能轻易容忍差距,而应认真分析执行过程,寻找原因。这样坚持下去,一方面可以督促企业全体人员施展才干、各负其责,为完成总体计划尽最大努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制订的控制目标更趋科学。 3、改善控制技术。 内部控制技术是实现控制目标的手段,包括特定的政策、计划、标准、人员以及组织与方法。中小企业为更好地实现其内部控制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改善控制技术: 建立健全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企业要有效地从事各项业务活动,必须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行使管理与控制的职能。中小企业在设置组织机构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特点,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设计不同的组织机构,不能
13、面面俱到求得职能部门齐全,也不能因陋就简使得关键职能缺失,而应充分注意部门之间职能的科学划分,做到简单、高效、协调,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根据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系列,确定需要的岗位,根据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要规定各层次主管人员不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要对其下属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各层次目标的实现。组织结构要有利于上下级信息的沟通,避免机构重复,以最小费用取得最大效果。 根据岗位选择合格的人才,不断培养适合自身的人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设置的各个岗位,必须要有能履行其职责的人来胜任。造成中小企业
14、的各种问题的因素中,归根结底是人才因素。目前,中小企业中关键岗位的人才还主要依靠外聘,要善于挑选能力突出、经验丰富、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端人才为己所用,充分发挥其才智。此外,要着手培养自己的人才,逐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员工培训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技术教育,促进本企业各类人才的快速成长。 控制措施有效、到位。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为准绳,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进行组织、调节和制约,以利于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揭露和纠正。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项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如采取职责划分、审查与核对等措施。为保护财产的完整和安全,要采取限制接近、双重保护、突击检查与核对、盘点等措施。要建立成文
15、的方针和职务说明,保证控制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职能调整与内审工作的开展银监会成立后,基层人民银行(下简称基层人行)内审工作应作何调整以更好发挥其作用?笔者试从基层人行职能的变化出发,分析其对内审工作的影响,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基层人行的内审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一、基层人行职能的调整 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下简称银监会)的挂牌,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合一的管理模式正式结束。在银监会履行原由人民银行履行的金融监管职责后,人民银行职能相应发生了调整,由此,基层人行职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变化后的职能主要有: 1、发行与政府银行职能。基层人行负责发行基金保管、调拨,管
16、理人民币流通,组织反假币工作,履行发行银行的职责;负责经理国库,办理国家预算收入、支出业务,组织国家债券的发行、兑付工作,履行政府银行的职责。 2、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职能。基层人行负责货币政策的传导贯彻工作,要求金融机构按规定缴存存款准备金并对其进行监督,同时对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头寸调剂”,主要通过发放再贷款、提供再贴现及公开市场业务来满足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加强“窗口指导”,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及货币投向;开展宏观经济调查统计分析,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提供支持;做好社会征信、反洗钱工作,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繁荣;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保持社会经济稳定;组织外汇管理部门实施国际收支监测、经常和资本项
17、目管理,完善外汇市场,维护币值稳定。 3、支付清算职能。基层人行办理金融机构开立账户业务,加强结算管理,严格结算纪律,维护金融市场正常结算秩序;开展联行和清算业务,实现异地、同城清算和银行间的资金划拨;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工程,加速社会资金周转。 二、职能调整对基层人行内审工作的影响 由于内审的客体即人行的职能部门因改革而发生调整,因此基层人行的内审工作在审计对象、范围及审计的重心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1、内审对象重新定位。银监会成立后,金融监管活动不再成为基层人行内审部门的审计对象,内审的范围有所变化。原有的人行内审工作制度中,内审监督的内容包括:(1)对各职能
18、部门(含下属部门)建立健全履行货币政策、金融服务职能的工作制度、业务流程和责任制度进行评价;(2)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是否按工作制度、业务流程等开展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3)按干部管理权限对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进行审计,对本行有关职能部门、下属机构负责人进行离任或经济责任审计等。 2、内审重点逐步调整。内审部门是人行内部管理、再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行的工作重心为出发点,设计和开展内审项目。当前基层人行内审部门人员较少,而需要审计的事项较多,所以做好内审工作应把握全局、突出重点。 前两年,由于金融监管一直是人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人行的内审工作也围绕这一要求加大对监管部门的再监督力度,采
19、用同级监督、下查一级方式开展各审计项目,对完善金融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促进监管效率的提高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随着人行职能及工作重点的调整,内审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也逐渐发生变化。银监会成立后,人行职能最大的变化集中表现在“一个强化、一个转换、两个增加”,即强化了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转换了对金融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式,增加了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人行将更加专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维护金融稳定及加强金融服务工作。基层人行内审部门也应围绕人行总、分行工作思路,及时调整审计重点,深入开展各项目审计及专项调查工作。当前基层人行内审重点一是要抓住国库、发行、联行
20、等重点职能部门、重点领域即人行自身风险点,强化央行自身的内控;二是要注重传导贯彻货币政策、金融稳定职能的履行情况,关注政策的有效性、诚信环境的营造及金融秩序的稳定等;三是要关注央行自身资产如再贷款等质量的提高;四是要监督好外汇管理部门履行职责情况。 3、内审风险更加突出。由于职能调整导致基层人行的重心发生了转变,基层人行在认真做好货币政策的传导贯彻、金融稳定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金融服务工作的开展,尤其重视职能部门内控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这就对内审部门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内审的主要对象一是与资金往来有关的业务,如国库、发行、联行等;二是涉及整个金融市场,对社会经济影响重大的货币信贷
21、业务;三是不断发生变革的外汇管理业务。这些业务多属高风险领域,业务专业性强、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对开展此类项目审计的内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目前基层人行内审同级监督普遍存在被审对象的抵触情绪较浓、内审缺乏权威性等情况,往往容易造成内审风险的增加。三、改进基层人行内审工作 基层人行内审部门要结合此次人行体制改革,密切关注人行工作思路变化及新问题,紧紧围绕总行内审工作要求,督促好各职能部门稳妥、高效地履行其管理职责。 1、要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内审工作层次。内审的思维方式从当前侧重微观、就事论事开展评价向微观与宏观并重的方向转变。要跳出为审计而审计的框框,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看问题,分清
22、问题的主次,从政策、制度等宏观层面查找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被审计对象内控制度的完善、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保证与咨询作用。 2、要把握人行工作思路,发挥内审对政策的支持作用。要通过开展货币政策职能履行等有针对性的项目审计或调查,对政策效果及影响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充分发挥内审对央行政策制订和执行的支持作用。 3、要结合国内外内审理论发展,更新内审理念。要紧紧围绕总行内审工作思路,结合国内外最新内审理论的发展情况,探索新的内部审计方式、方法,实现由合规性审计向风险性审计转变,促进被审对象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实现规范管理和提高效率的目标。加快内审工作重心向监督和评价并重的方向转变,既要
23、做好监督工作,以促进内部管理不断加强为目标,加大检查纠正违规和管理控制风险力度;又要全面评价被审计对象,为其改进管理出谋划策。 4、改进审计方式,大力提高内审科技含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规范业务操作,提高审计效率。同时要结合央行业务科技化趋势,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审计。 5、重视内审分析,充分运用审计成果。要通过开展充分、透彻的分析不断提高内审质量。不但要充分运用定量分析工具,取得说服力强的审计依据,还要善于归纳总结,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好定性分析工作。要认真核实被审计对象的整改效果,督促内审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落实整改责任。加强后续审计,及时跟踪被审计单位的整改
24、措施到位情况及整改效果。 6、提高人员素质,打好内审基础。要实行内审人员准入制度,把好内审“入门关”。通过培训、资格考试等方式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内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内审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内审部门的凝聚力。在计划审计业务时考虑舞弊的潜在可能舞弊与错误的区别:舞弊是有意识的,错误是无意识的,结果损人利己,舞弊的风险因素是控制弱点,助长因素:无效的内部控制,员工的勾结,流动资产的存在 防止舞弊最有效的方法:保持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危险信号:是在总结以往舞弊的基础上得出的在这些条件下舞弊发生的比率较高,不一定记录,收集,坐支是舞弊的因素,该名词被大家
25、熟悉,并产生积极影响 舞弊类型:1、为组织谋取利益而进行的舞弊事例 2、谋取组织利益的舞弊迹象或征兆 3、为个人谋取利益行为 4、谋取个人利益征兆 对舞弊行为采取的行动: 1、已经发生的舞弊迹象,做出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或提出调查的建议 2、足够证据证明舞弊迹象,可以提出调查建议时,要通知适当的权力机构 3、得出结论提交报告,报告内容:发现问题、结论、建议和纠正措施 如何实现内审协助发现舞弊职责:就是评价控制系统在防止潜在风险暴露方面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舞弊者承认舞弊,应记录成工作底稿,签字,报告高级管理层,请示下一步行动。 银行内部审计外包的操作与控制内容提要:银行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策略,不仅
26、能节约内部审计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文中就银行在操作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时,如何把握好风险评估、外包商选择、外包合同审查和事后监督控制等主要环节进行了探讨。(一)银行业务外包是一种商业战略,就是银行把自身内部业务的一部分承包给外部专门机构。外包的理论基础是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根本思想就是彻底摈弃大工业时代的模式,重新塑造与当今时代信息化、全球化相适应的企业模式。它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企业组织如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包括把内部审计业务等一些银行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已成为一种趋势。就银行方面而言,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策略的
27、主要好处不仅能节约内部审计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以优补绌。我国各家银行内部审计资源普遍不足,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一是缺少普遍适用的专业实务标准和审计条例。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在收集信息、检查、评价和交流方面能力不够,审计的手段、方法落后,不能适应银行业务活动日益增加的技术复杂程度和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承担的繁重任务。三是银行审计理论滞后。国内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是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但尚无一成熟的理论和专业标准。从银行方面讲,内部审计业务外包能使银行利用自身所没有的专业技能,有机会利用外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理论,比如获得特别审
28、计项目的专门技能和知识,而银行内部是不具备这种知识的。通过业务外包可扬长避短,以优补绌。对于某些规模和风险程度都不大的小银行来说,可以考虑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给外部专家,并由高级管理层负责监督实施审计师的建议,确定负责实施建议的人员。2、降低内部审计成本。国内银行的内部审计机构从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或区域内部审计中心,估计银行系统的内部审计人员超过3万人。这样庞大的机构和众多的人员,银行系统每年为此需耗费数十亿元成本。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可以部分削减这方面昂贵的招聘、培训和福利支出,从而可大大降低银行相应的成本。3、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作为银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商的会计师事务所,其注册会计师是审计领域的
29、专家。他们所掌握的审计手段、技术、方法和专业水准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专家来做能更好地完成审计目标。4、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内部审计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物质基础。我国银行的内部审计体制虽经近年改革,但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而外包商不涉及银行的经营活动或选择或实施内部控制措施,也可以避免和被审计银行机构发生任何利益冲突。所以,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可从根本上解决独立性问题,外包商可以向银行管理层和银行监管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信息。从社会方面看,银行内部审计外包可利用比较优势,使社会审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外包商-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C
30、PA)方面来说,银行内部审计不仅是一个专业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因为它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随着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社会化是世界性的趋势,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中国的银行内部审计市场,对CPA来说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有20多万个,金融从业人员300万人,有待审计的银行资产达几十万亿元。这就是说,现在不是有没有金融审计市场的问题,而是中国的CPA有没有能量去占领这个市场的问题。对CPA来说,目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原逐鹿,不知鹿死谁手。竞争的对手不仅是国内同业之间,更多的还会来自国际上的知名会计公司。我国CPA业应
31、作战略性的调整,将现有的审计资源向金融审计倾斜,作好充分的准备,以迅速占领这个市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是现代经济系统的核心,谁掌握了中国未来金融审计的市场,谁就掌握了中国审计市场的未来。它的意义不仅在于银行审计本身的巨大市场,而且可带动整个审计市场;它不但是审计市场新的增长点,而且对传统审计业务可起到优化和催化作用。金融审计业务可提高我国CPA的整体素质,提高事务所的竞争能力,而银行内部审计业务是金融审计业务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在给银行带来上述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银行在实际操作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时,应当把握好风险评估、外包商选择、外包合同审查和事后监督控制等主要
32、环节。1、风险评估。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负责了解与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相关的风险,并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程序的充分到位。作为董事会职责的一部分,董事会应当就内部审计外包对银行战略目标和计划的支援情况、与外包商的关系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没有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阶段,内部审计外包就可能与银行的战略计划不一致,或代价不菲,或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评估应当考虑下列情形:金融机构的战略目的、目标和经营需要;评价和监督外包关系的能力;内部审计业务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和被外包的风险程度;对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明确要求;必要的控制和报告程序;外包商的合同义务和要求;内部审计的应急计划;对内部审计外包协
33、议的持续评估,以评价是否与银行战略目标一致和外包商的工作业绩;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和有关准则。2、选择外包商。一旦银行完成了风险评估,管理层就应当对内部审计外包商进行评估,以确定其运行情况和财务状况是否满足银行的需要。管理层应当将银行的需求、目标和必要的控制要求告诉潜在的内部审计外包商。管理层也应当对外包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讨论。在选择一个合格的内部审计外包商时,银行应当考虑外包商以下三个因素:即专业知识和技能、运行情况和控制情况、外包商的财务状况。在外包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银行应当考虑:评估外包商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经验和能力;识别银行必须对外包商进行支援以全面管理风险的领域;评价外包商在未来预
34、期的运作环境下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经验知识;必要的话,要进行现场督察,以更好地了解外包商是如何开展内部审计服务的。在外包商的运行和控制情况方面,银行应当考虑:确定外包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标准、政策和程序的健全性;审查外包商的审计报告,以确定内部审计范围是否全面,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完备;评价银行是否能够完全、及时地获得外包商的内部审计信息。在外包商的财务状况方面,银行应当考虑:分析外包商最近被审计的财务报表和年报;考虑外包商在内部审计行业中的执业期限有多长、市场份额有多大。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外包商必须是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适当的知识技能、内部控制完备、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他们应当是一批既精通国际银行游
35、戏规则又熟悉国际审计游戏规则的人才。就我国国情而言,银行内部审计的外包商主体主要应当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我国注册会计师要通过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总结、归纳和创造一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自身特点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金融审计方法与理论。银行在选择内部审计外包商时除上述因素以个外,还要综合考虑:一是外包商的资质。经人行和财政部许可,目前国内有68家会计师事务所取得从事金融审计业务的资质。二是评价客户在社会上执业信誉如何。三是外包商在银行审计领域的专业水平如何。四是外包商的收费标准。3、审查外包合同。内部审计外包合同是银行机构与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外包商之间签订的一项契约。合同应当考虑银行经
36、营需求和在风险评估、选择外包商阶段被识别出的重要风险因素。合同应当明确采用书面形式,内容应当具体详细,包括: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业绩标准、安全保密、控制措施、审计条款、报告制度、争议解决等。(1)服务范围:合同应当明确规定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外包商的任务和职责;外包商实施的风险分析和制定的计划必须事先得到银行高级管理层的批准。(2)业绩标准:业绩标准规定了外包商最低的服务水平要求以及如果未能满足标准实施的补救措施。银行机构应当定期审查外包商的业绩标准,确保其内部审计服务与银行战略目标相一致。外包商必须亲自承诺将所需资源应用于根据审计计划有效地执行其任务(3)安全保密:合同应当规定外包商有
37、保守银行信息资源机密的义务,以防止银行商业机密的泄密。(4)控制措施:银行应当考虑外包商的内部控制措施;遵循监管要求的合规性;外包商保持的有关记录;高级管理层或其代表、外部审计师或其代表及监管当局有权在任何时候接触与外包商任务有关的记录,包括审计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5)审计条款:合同应当订明外包商提供的内部审计报告类型(如财务、内部控制和安全评估)。合同也应当订明内部审计次数、有关审计成本和银行获取内部审计结果的权利。银行应当特别关注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内部审计服务。(6)报告制度:合同条款应当规定银行收到的内部审计报告的类型和次数。(7)争议解决:银行机构应当在合同中订立一个争议解决规定,以解
38、决未来潜存的问题。银行管理层应当考虑合同是否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技术和金融机构运作的变化。所以银行与外包商之间也应当订立可以改变合同条款的协议,尤其是如果发现重大问题需要扩大审计工作的时候。在签字之前,应当由法律顾问进行审查。4、控制和监督。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可以给银行带来很大的好处,但另一方面外包也可能给银行带来风险,比如丧失或减少对外包业务的控制。尤其是当银行将一项重要职能外包出去的时候,就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和监督。而且,外包也可能对监管当局收集信息或要求改变被外包的职能的运作方式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高级管理层应当确保银行达成一项有效期较长的合同,同时确保外包商精通必要的专业知识
39、,能够考虑到有关银行的特点。即使外包商提供了内部审计服务,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仍旧要负责确保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内部审计职能)得到有效的运作。银行机构应当让具资深和经验丰富的审计师担任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并考虑维持一支少量精干的内部审计队伍。外包商协助审计人员确定要审查的风险,提出建议,实施经内部审计经理批准的审计程序,并与内部审计经理共同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报告其发现。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十分精通银行各项重要业务,以检查和评估这些业务内部控制措施的功能、效率和有效性。但外部专家也可以承担某种内部审计部门不会或不十分精通的检查任务。另外,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当了解外部专家的知识要融入其所在部
40、门,有可能的话要让其一到几个部属参与外部专家的工作。当银行机构实施外包安排时,其运作风险就会增加。监管机构应当寄希望于银行就外包将对银行总体风险组合和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而言,银行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外包商实施监督控制程序:(1)在监督外包商的财务和运作状况时,银行应当定期评价外包商的财务状况;审查审计报告和获取的监管检查报告,评价外包商系统和控制措施的完备性;跟踪检查审计报告所指明的任何缺陷;定期审查外包商与内部控制有关的政策;监督外包商在内部审计方面的人事变动;实施现场监督检查。(2)在评估外包商提供的内部审计服务质量时,银行应当定期审查有关外包商业绩的报告,确定这些
41、报告是否准确;及时追查内部审计的任何问题,评估外包商加强内部审计水准的计划;评价外包商支持和增强银行战略导向的能力;定期与外包商会晤讨论业绩和运作问题。(3)在监督合同遵守情况和进行必要修改时,银行应当审查内部审计外包收费的发票;定期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得到遵守,是否有必要根据银行需要和技术发展状况对某些条款进行修改;保留与合同遵守、修改和争议解决相关的档案记录。如果外包合同突然出现终止的情况,银行应当具备应急计划。假如在内部审计领域有许多可待选择的外包商,应急计划应当对一个候选外包商进行详细的调查。假如新外包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开展工作的话,银行就必须考虑临时增加其自身的内部审计努力。要做好对子公
42、司的内部审计1、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发挥内审作用的组织保证。只有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两级经营管理体制中,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决策、执行、监督、奖惩,内审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2、明确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审计的定位,是内审顺利开展的前提。对于母公司来说,对子公司内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公司决策、管理层的重视,要按照现代内部审计的理念、组织制度和要求赋予内部审计职能定位,让内部审计部门不再成为“摆设”,有效地发挥内审人员的职责作用。对于子公司来说,内审的顺利开展在于母公司审计工作的重点转向为子公司服务,使审计者逐步成为被审计者的合作伙伴,双方
43、的理解和沟通才不会产生障碍,形成审计者与被审计者密切合作,携手检查问题,堵塞漏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局面。 3、高素质的人员是提高内审工作的内在要求。内审的重点放在内部控制系统和经营风险预测的审计,突出了内审机构的重要作用,也加大了内审部门的责任,对内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注意复合型人才的选拔培养,要使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进入审计;其次,要密切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借助有关职能部门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此外,要加强内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以确保内审工作的质量。 4、规范的审计程序是提高内审效率的制度保障。为使内部审计工作规范、
44、有序、高效地开展,内审程序的建立完善是重要的制度保障。内审的程序,可以分为以下阶段:第一步,资料准备阶段,即熟悉子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情况。方法是发出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子公司提供有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会计报表等资料。第二步,调查阶段。方法是发出审计调查表,调查该公司的领导意识以及主要职能部门的管理程序和办法,考察内部控制环境,找出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第三步,实地考察阶段。方法是深入基层座谈或现场观察一周左右,以了解制度的健全性,程序的规范性以及制度、程序的落实执行情况。第四步,重点检查阶段。方法是确定审计重点,进行实质性检查,若通过考察发现工程管理薄弱,则在审查账簿时将工程竣工决算
45、表的审计列为重点,必要时聘请专家进行工程质量的抽样检查。 系统控制小规模企业审计风险要控制小规模企业的审计风险,要从企业的审计环境、审计规范和审计风险等方面进行治理 小规模企业审计规范应当把风险审计的观念贯穿在每项条款中 小规模企业审计规范应当明确规范注册会计师根据委托人的真正委托目的 针对小规模企业审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单从审计技术和方法上研究是难于解决问题,需要系统治理小规模企业审计的环境、系统完善小规模企业审计的规范、系统研究小规模企业审计风险。 治理方法之一: 系统治理小规模 企业审计环境 (1)强化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管。首先,对会计信息实施监管的职能部门应当树立依法监管的理念,增强监管
46、的科学性,减少随意性。其次,治理多头监管,相互制肘的监管局面,降低监管成本。第三,强化会计监管责任。监管部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严格惩戒监管不力、行政不为给会计监管市场带来的混乱。 (2)合理运用审计报告。由于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履行其行政职能时往往需要企业提供审计报告,如工商管理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国资部门等,这本是拉动小规模企业审计需求的一件好事,但由于有些职能部门只是利用审计报告当作转嫁风险的工具;有些职能部门给注册会计师提出超出其职责的过分要求;有些职能部门把行政监管的职责强加给注册会计师等等,这使得审计报告的作用要么被不适当地抬高,要么被贬低,不能真正发挥其正确的职能。因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当与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及时沟通,在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相关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出台以前,参与其中表明注册会计师能够起什么作用、出具什么报告,承担什么责任,从而使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了解如何正确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更好为市场经济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 (3)规范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小规模企业不规范的会计行为主要表现在:大额提现和现金交易多;会计处理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设置多套账,隐藏资产或收益;缺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