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4897752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第一章 绪论1、【名词解释】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2、交通工程的发展【不太重点】(1)步行时代:公元前25世纪(2)马车时代:公元前25世纪-公元19世纪(3)汽车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4)高速公路时代:20世纪30年代以后3、交通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p4)【填空】标志:1930年美国交

2、通工程师学会成立(1)交通工程学创立的初期:20世纪30年代(2)交通工程学发展中期:(3)近期交通工程学发展的发展:4、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5、【常识】(1)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路-丝绸之路(2)世界上最早用车的国家-中国(3)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载货汽车。(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公路仅建成13万多公里。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km。(5)国家公路网布局分为三类:一类12条由北京向全国放射,编号为101-112,计长2.35万km;二类由28条南北走向的纵线组成,计长4.79万km,编号

3、为201-228(后调整为29条,4.62万km);三类30条由东西向横线组成,计长4.79万km,编号为301-330(后调整为29条,4.62万km)(6)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6、7918网: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组成,简称7918网,总规模8.5万km。7、【填空】1980年上海市成立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标志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诞生。第二章 交通特性分析思考题:【可能考试内容】(1)交通设施中哪些情况考虑了驾驶员的交通特性?(2)道路特性哪些方面考虑了汽

4、车的交通特性?(3)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1、交通特性分析是交通工程学的一个基本部分,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交通特性分析既要研究交通系统各要素自身的特性,又要研究交通流的特性以及交通要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特性。2、驾驶员的色感:红色光刺激性强,易见性高,使人产生兴奋、警觉;黄色光亮度最高,反射光强度最大,易唤起人们的注意;绿色光比较柔和,给人以平静、安全感。故红色灯为禁行信号,黄色光为警告信号,绿色光为通行信号。3、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比该区域的面积。一般地讲,路网密度越高,路网总的容量、服务能

5、力越大,但这不是绝对的。4、交通量: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一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5、(1)日平均交通量(ADT)(2)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AADT=(Q1+Q2+Q3+Q365)/365(3)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MADT=一个月的日交通量总和/本月的天数(4)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WADT=(Q1+Q2+Q7)/76、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成为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月不均衡系数或月换算系数),以K月表示:K月=AADT/MADT7、周变系数:年平均日交通量除以某周日的平均交通量。某周日

6、的平均日交通量等于全年所有该周日的交通量除以全年该周日的总天数。K周日=WADT/观测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观测日交通量8、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以%表示),它反映高峰小时交通量的集中程度,并可供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日交通量之间作相互换算之用。9、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PHFt=高峰小时交通量/60*(t时段内统计所得最高交通量)/t10、设计小时交通量:p3711、行车速度的基本定义:(1)地点

7、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地点的瞬时车速,l尽量取得短一点,20-25米为宜。(2)行车速度: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己孙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3)运行车速: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人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4)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5)临界车速:是指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车速。(6)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手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

8、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12、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行车速度与交通量一样,也是一个随机变量。一般呈正态分布。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1)中位车速:也称50%位车速,是指在该路段上在该速度以下行驶的车辆数与在该速度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在正态分布下,50%位车速等于平均车速,但一般情况下,两者不等。(2)85%位车速: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只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速度。(3)15%位车速与速度波动幅度:意义类前。速度波动幅度:S=(85%位值-15%位值)/2.0713、时间平均车

9、速: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速度,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14、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的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为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调和平均值。公式15、交通密度:单位长度的道路上在某一瞬间的车辆总数(双向) K=N/L16、车流密度是指某一瞬间内单位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Q=vK17、车头间距(hd,单位:m/辆):同一车道同一方向同一车流前后两辆车之间在某一瞬间的间隔距离。18、【9分描述题】p4219、车头时距(ht,单位:s/辆,ht=hd/t):同一车道同一方向的一列车队连续

10、行驶前后两相邻车车头通过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20、空间占有率:在某一瞬间一定的观测路段长度内行驶的车辆总长度占该观测段长度的百分比。21、时间占有率:在某一时间段内,车辆通过某一断面的累积时间占该时间段的百分比。第三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1、交通调查是指通过统计、实测与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即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2、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3交通辆调查的目的:1.在某一地点做周期调查,了解交通的组成、分布,掌握交通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据此科预测交通量及其发展趋势。2.为道路规划、建设及交通运营管理与控制,提供交通流量、流向、车速、

11、延误、停车等数据。3.通过事前、事后的交通量调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与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4.在交通研究中通过交通量调查掌握交通实态与变化的规律。5.用于推算道路的通行能力、预测与计算事故率即道路运输成本和收益。6.为制定交通政策法规与科学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4、交通量调查的方法: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仪器自动计测法、摄影法【p48-p50】5、车速调查最小样本量:n=(k/E)2其中n-最小样本量;K-置信水平系数;-估计样本的标准偏差;E-观测的车速允许误差值。6、密度调查法得出以下结论:1.实测密度均方差为实测时段和区间长度的减函数2.测时时段达3-5min以上

12、时,均方差受测试路段长度的影响变弱3.测试区间大于80m时,均方差受测试时时段长度的影响变弱。第四章 交通流理论1、标志事件:1959年12月,交通工程学应用数学方面学者在美国底特律举行首届交通流学术讨论会。2、离散型分布: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达到的车辆数,或在一定的路段上分布的车辆数,是所谓的随机变数,描述这类随机变数的统计规律用的是离散性分布。(1)泊松分布(例题:4-1、4-2,p70-p71)1、适用条件:车流密度不大,其它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上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2、基本公式:Pk=(t)ke-t /k!,令m=t,m泊松分布参数。3、递推公式:P0=e-m,Pk+1=mPk/(k+1

13、)4、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都等于t。(2)二项分布(例题:4-3,p72)1、适用条件: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2、基本公式:Pk=Ckn(t/n)k(1-t/n)n-k(k=0,1,2,n) 通常记P=t/n,0P1,n、p位分布的参数。3、递推公式:Pk+1=P(n-k)Pk/(k+1)(1-P)4、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M=nP,D=nP(1-P)5、如果通过观测数据计算出样本均值m和方差s2,则可分别代替M、D,用下式求P、n:P=(m-s2)/m,n=m2/(m-s2)3、连续性分布1、负指数分布 p744【填空】在交通工程中,对于研究车辆延误、通行能力、信号灯配时以及

14、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设施的设计与管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5、排队论的基本原理 1、“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不包括正在服务的;而“排队系统”既包括了等待服务的,又包括了正在被服务的车辆。 2、排队系统的3个组成部分: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方式(1)输入过程:就是指各种类型的“顾客(车辆或行人)”按怎样的规律到达。a.定长输入:顾客等时距到达。b.泊松输入:顾客到达时距符合负指数分布。(泊松:顾客到达的时间是离散的;负指数分布:顾客到达的时距是连续的。)c.爱尔朗输入:顾客到达时距符合爱尔朗分布。 (2)排队规则:值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包括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具体见p76】 (

15、3)服务方式:指同一时刻有多少服务台可以接纳顾客,每一顾客服务了多少时间。包括定长分布、负指数分布、爱尔朗分布。引用符号:令M代表泊松输入或负指数分布服务,D代表定长输入或定长服务,E k代表爱尔朗分布的输入或服务。例如:M/M/N代表: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3、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等待时间、忙期、队长、服务率、交通强度。4、【计算】p76-p785、非自由行驶状态:在道路上行驶的一队高密度汽车,车间距离不大,车队中任一辆车的车速都受前车速度的制约,驾驶人只能按前车所提供的信息采用相应的车速。特性:制约性、延迟性、传递性6、把车流密度的变化,比拟成水波的起伏而抽象

16、成车流波。当车流因道路或交通状况的改变而引起密度的改变时,在车流中产生车流波的传播,通过分析车流波的传播速度,以寻求车流流量和密度、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描述车流的拥挤消散过程。该理论又可称为车流波动理论。7、p83下部 带图第五章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1、(1)定义: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能够疏导或处理交通流的能力。 (2)影响因素:道路条件(指街道或公路的几何条件,包括交通设施的种类、性质及其形成的环境、每个方向的车辆数:车道和露肩宽度、侧向净空以及平面纵面线形等。)、交通条件(指使用道路的车辆的交通流特性设计速度、客车、货车、大车、小车、长途短途等交通组成和分布,车道中交通流量、流向及方向分布等。)

17、、管制条件(指道路管制设施装备的类型,管理体制的层次,交通信号的位置、种类、配时等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性管制条件,其他还有停车让路标志、车道使用限制、转弯禁限等措施。)、其它条件(有气候、温服、地形、风力、心理等因素) (3)作用:道路交通能力是道路交通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重要指标,确定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养护的需要,也是道路交通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以下课题的基础和依据:1、正确确定新建道路的等级、性质、主要技术指标和线形几何要素。2、确定现有道路系统或某一路段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或措施,作为老路或旧街改建的主要依据。3、作为铁

18、路、公路、水运、空运等各种方式的方案比选与采用的依据。4、提出某一线地段线形改善的方案。5、可做为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改建及交通设施配置的依据。6、可以作为城市街道网规划、公路网设计和方案比选的依据。7、可以作为交通管理、运营、行车组织及监控方式确定或方案选择的依据。(4)分类(p89)2、道路服务水平 (1)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2)不同的服务水平允许通过的交通量称之为服务流率或服务交通量。 (3)服务水平划分指标: 1、行车速度和运行时间2、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度(通畅性)3、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的程度,以及行车延误和每

19、公里停车次数。4、行车的安全性5、行车的舒适性和乘客的满意程度6、最大密度 7、经济性 (4)道路服务水平:服务水平亦称服务等级,是用来衡量道路为驾驶人、乘客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等级,其质量可以从自由运行、高速、舒适、方便、安全满意的最高水平,到拥挤、受阻、停停开开、难以忍受的最低水平。 (5)服务水平选用原则: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应采用二级服务水平设计,其它公路一般应采用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6)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惯例均按基本路段、交织、匝道和连接处四个部分进行分析。3、按照交通流运行特性的变化,科将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分为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匝道及通道连接点。4、基本路

20、段系指道路不受匝道立交及其附近合流、分流、交织、交叉影响的路段,它是道路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5、基本通行能力(又称理想通行能力或理论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或每一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6、影响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1、道路条件的修正系数(1)车道宽度修正系数fw(2)侧向净空受限的修正系数fcw(3)纵坡度修正系数fHV(4)视距不足修正系数S1(5)沿途条件修正系数(S2) 2、交通条件的修正系数【例题5-1,p101】(1)交通组成修正系数(2)横向干扰修正系数7、规划(或设计)通行能力: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按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

21、通行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担的服务交通量,通常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C(设计)=Cx服务交通量/通行能力8、通常以靠近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的车行道为第一条车行道,其通行能力为1(即100%),第二条车行道的通行能力为第一条车道的0.8-0.9,第三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则为0.65-0.8,第四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则为0.5-0.65。多车道的总通行能力N: N多=N1(K1+K2+Kn)N1第一条车道通行能力;K,个车道折减系数9、交织区通行能力 (1)交织是指行驶方向大致相同而不完全一致的两股或多股车流,沿着一定长度的路段不借助于交通控制与指挥设备,自主进行合流而后又实现分流的运行方式。 (2

22、)从入口段三角端部宽0.6m处至出口三角端部宽3.6m处之间的一段距离称为交织区长度。交织区长度不应小于50m也不应大于60m。短,操作困难;长,费用高。10、交织流量比(VR)为交织交通量(QW1+QW2)与总交通量Q总之比,即V R =(QW1+QW2)/Q总11、交织比(r)为交织交通量中较小的交织交通量(QW1)与较大的交织交通量(QW2)之比,即r= QW1/ QW212、连接处通行能力的主要计算指标。一般分析计算连接处通行能力时,要分析三个关键交通量,一是汇合交通量Vm,它是相互汇合车流交通量之和(veh/h);而是分离交通量Vd,是即将分离或分流的交通量(veh/h);三是主线交

23、通量Vf,是匝道与高速公路连接处最大的主线单向交通量,即分流点上游或合流点下游高速公路单向交通量(veh/h)。13、平面交叉口 1.定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称为平面交叉 2.影响因素:面积、形状、入口引道车行道的条数、宽度、几何线形或物理条件、相交车流通过交叉口的运行方式、交通管理措施 3.分类:不加任何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中央设圆形岛的环形交叉口、设置色灯信号交叉口 4.环形交叉口 (1)优点:车辆可以连续行驶,安全,无需管理设施,平均延误时间短,很少制动、停车,节约用油,噪声低、污染小。缺点:占地大,绕行距离长,非机动车和行人过多及有直向行驶的电车时不宜采用。(2)分类:

24、常规环形交叉口(中心岛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米以上,交织段长度和交织角大小有一定要求,入口引道一般不扩大成喇叭形)、小型环形交叉口、微型环形交叉口(3)常规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沃尔卓普公式 QM=254W(1+e/W)(1-P/3)/(1+W/l)式中:QM -交织段上最大通行能力(辆/h)l交织段长度(m)e环形交叉口入口引道平均宽度(m),e=(e1+e2)/2 e1入口引道宽度(m)e2环道突出部分宽度(m)P交织段内进行交织的车辆与全部车辆之比,以百分率计算。适用条件:1.引道上没有因故暂停的车辆2.环形交叉口位于平坦区域,纵坡坡度小于或等于4% 3.各个参数的限制(p117)14

25、、停车线法:以入口引道的停车线作为基准面,认为凡是通过盖面的车辆就已经通过交叉口,所以称为停车线法。(详细p122)15、(1)定义:延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2)延误种类:(1)基本延误(2)运行延误(3)行车时间延误(4)停车延误(3)延误产生的原因:(1)基本延误主要产生在车辆通过交叉口时,这种延误与交通流动特性无关,是由信号、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及平交道口等原因造成的(2)运行延误是因受其他车辆或行人干扰而产生的第六章 交通规划0、交通规划:(狭义)通常是指根据历史和现状的交通供需状况与地区的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

26、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对地区未来不同的人口、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情形下,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分析和预测,确定未来交通运输设施发展建设的规模、结构、布局等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必选,确定推荐方案,同时提出建设实施方案(包括建设项目时序、投资估算、配套措施等)的一个完整过程。1、按交通规划研究的地区范围不同,可以分国家级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2、社会经济系统、运输设施服务系统和交通活动系统是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3、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目的是为了弄清所研究区域内人和货的交通特性。(2)术语 1.起点:一次出行起始地点2.终点:一次出行结束地点3.出行:指居

27、民或车辆为了某种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的移动过程4.境界线:规定调查区范围的边界线5.期望线:连接各小区型心的直线6.核查线:为检查OD调查数据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割线,一般用天然的或人工的障碍。(3)OD调查方法:家访调查、发表调查、路标询问调查、公交月票或公交智能卡调查第八章 交通管理与控制1、交通管理就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法规、政策、条例等的规定和道路交通的实际状况,运用各种手段、方法、设施、工具、措施等科学合理地疏解、协调、禁限、约束、组织和指挥交通。控制就是运用现代化的遥测、遥控、监控、传感、检测装置采集信息,并用电子设备、光缆、通信设施、信号系统、电脑及相关软件传送信息、处理信息,从而

28、达到对运行中的车辆禁行准确地组织、指引、诱导和调控,并极大地降低交通事故、保障行车与行人的安全畅通。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构成现代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2、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p1733、交叉口的信号控制 1.交通信号是汽车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产物,凡在道路上用以传达具有法定意义、指挥交通行、止、左转、右转的手势、声响、灯光等都是交通信号。 2.【标志】1886年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安装煤气照明灯,用以控制路口马车的通行,标志交通信号机控制的产生。3.交通信号的作用是从时间上将相互冲突的交通流予以分离,使其在不同时间通过,以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交通信号对于组织、指挥和控制交通流的流向、流量、流速、维护交通秩

29、序等均有重要的作用,迫使车流有序地通过路口,提高了路口效率和通过能力,也减轻了噪声,降低了汽车废弃的污染。4.交通信号控制装置的基本方式:手动单点信号装置,很少用;定时或称定周期自动信号装置,普遍采用;车辆感应式控制装置,又分为全感应式和半感应式;线控联动信号是用,亦称绿波系统。4、信号相位、阶段与基本参数 1.信号相位是按照路口车流获得信号显示的时序来划分的,有多少种不同显示时序排列就有多少个信号相位。 2.信号阶段是根据路口通行权在一个周期时间内的变更次数来划分的,一个信号周期内通行权有几次更迭就有几个信号阶段。 3.周期时间是红绿灯信号显示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为信号阶段的一个完整的系列。5、感应式交通信号控制机工作原理:对交叉口入口引道的检测器进行车辆检测,并根据各个入口引导的车辆要求安排道路通行权。【详细p197】6、交通标志的依据:交通标志必须有高度的显示性、清晰意见与良好的易读性、广泛的公认性颜色、形状符号与文字三方面选择称为交通的三要素主标志就其含义不同分为6种 1)警告标志2)禁令标志3)指示标志4)之路标识5)旅游标志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7、交通预测通常分四阶段进行: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