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尊重教材的编写体系,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形式,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折射规律(初步);3.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二、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方法。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活动,将目标细化为可以操作的指标。(1) 关于目标1,我设计了如下四个活动,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活动一、观察水中的筷子,并描述现象特点。(如图1所示)图1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学生能观察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正确的描述筷子的弯折方向即为达标。活动二、教师演示:激光束
2、穿过空气射到光屏上,激光束被放大镜折射后,使原来光屏上的光点移位;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和班级交流。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感悟光的折射现象实质上就是光进入了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进而将它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进行区分。活动三、观察:隔着厚玻璃砖看到的钢笔错位了(课本48页图5),头偏向左、右侧时,看到的情况有何差别?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和班级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光从何种介质穿过了何种介质进入人的眼睛,以及头偏向左侧、右侧时,看到的情况有何差别?感悟折射导致光线方向变化,引起了人眼的错觉。活动四、隔着近视眼镜看到的纸上的字大小发生变化;评价形式:自主评价。要求说出:看到的字变大
3、还是变小?猜测这一现象的成因。以上活动的展开,充分的考虑了目标的差异,让学生感悟:人眼透过透明介质看到的物体位置变化、物体大小变化,均可概括为接收到的光的方向的变化。让学生在观察和自主评价中达成目标,形成光的折射的初步概念。(二)关于目标2,我设计了如下活动:活动一、展示光的折射的图片(如图2所示),由学生自主建立光的折射的相关概念;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和班级交流。要求学生:能识别-入射点、法线、界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仿照光的反射说出入射角,折射角等,为实验探究折射规律打下基础。考虑到学生后面进行的探究活动,要反复使用这些概念来表述观察到的现象,所以有必要由教师用PPT展示课堂检测题,供班级
4、交流。问题:1.为什么折射光线没有画在水面上方?2.画法线时为什么要延伸至另一种介质中?3.如果折射光线靠拢法线时,折射角与入射角是什么关系? 图2 图3活动二、实验探究折射现象的初步规律1.探究实验的规划,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1)选择哪种光源效果更好?(2)如何显现光的路径并记录下来?(3)如何记录光线偏折方向或如何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4)为什么要多次实验?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和班级交流。学生说出激光亮度高,它是最好的光源,便于在教室环境中观察;学生能结合本章第一、二节中学到的方法说出:让光束贴着白纸射出,用铅笔在白纸上可以描出光路;测量角度时要用到量角器;多次实验可以找出普遍规律;学生能
5、大致回答这些问题即为达标。2. 教师给各学习小组分发实验器材:绿茶水,半圆形玻璃砖,白色圆盘量角器(相当于光屏),方形塑料盒,激光笔等。图4 图5由教师展示图片4,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用方形塑料盒盛绿茶)中的折射。观察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的折射。让学生感悟,如何用以上器材完成实验观察?说出:让入射光线对准量角器中心 ;移动光源或转动光屏都可以改变入射角;空气与水(或玻璃)界面的法线就是量角器上的0度线。这个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使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变成有效和有序的。活动
6、三、观察光的折射,记录两种透明介质的名称,折射光朝哪个方向偏折,同时留意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方位关系,或者折射角和入射角的角度的大小关系。图6 图7 图8 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和班级交流。要求学生:1.观察、记录、说出规律:光线垂直于两种物质的分界面时,入射角为零,传播方向不变,实际上不发生折射。2.观察、记录、说出规律:光从空气斜着射入水(或玻璃、其他介质)中时,才会发生折射。如图6和7所示。这一活动和评价过程,着重点是明确折射发生的条件。3.观察、记录、说出规律:光从空气斜着射入水(或玻璃、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
7、角(小于)入射角(靠拢法线或偏向法线);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如图8所示。这一活动和评价过程,着重点是明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方位关系,折射角和入射角的角度的大小关系,感悟偏折方向,可以用靠拢法线、偏向法线来描述;4.观察、记录、说出规律:光从玻璃(或水)斜着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偏离法线);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路可逆。图9 图10这一活动和评价过程,着重点是明确折射角和入射角的角度的大小关系,知道光路可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从中体会存在光的完全反射的可能性。如图9和10所示。鉴于初中物理只涉及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只需搞清楚两个问题,光线从哪种介质进入哪种介
8、质?光线朝法线的哪一侧折射?所谓认识定性的折射规律到此即可。(三)关于目标3,我设计了以下活动:活动一、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的折射现象-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和班级交流。评价过程中要求学生能说出:1.人眼在(空气)中看到(水)中的筷子;2.光线是从(水)中射向(空气);3.光线被(水面)折射后;4.并偏(离)法线;5.进入人眼的光线,让人形成视觉错觉,筷子的(虚)像-位置在筷子上方。从以上活动和评价过程,可以看出1、2关注折射现象中,光线从哪种介质进入哪种介质?3、4关注界面的位置和折射光线的偏折方向;5是更高的要求,感悟看到筷子变弯的实质就是折射也能形成虚像。教师可
9、以用动画演示以上分析过程,并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结合光的反射,把评价要点5引导到虚像上来,使这一过程有序、有效的进行。 图11 图12 图13活动二、学生给课本页图中的光路画上法线,标出入射角、折射角。回答:从水面上斜着看水中的游鱼,眼睛接收到的光线(偏离)法线,看到的是鱼的(虚)像,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渔民用鱼叉来叉鱼时,鱼叉要对着(虚像下方)的位置。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和班级交流。评价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应用巩固法线概念,入射角、折射角概念。巩固折射规律及成虚像过程的分析。活动三、大气层中的空气不均匀,每一层大气相当于一种介质,所以太阳光会多次(折)射再射向地面。早晨人们看到
10、日出时,实际上是看到太阳的(虚)像,太阳其实还在地平线(下)方。如图13所示。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和班级交流。评价过程中要求学生理解每一层空气相当于一种介质,所以早晚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大气折射形成的虚像。把海市蜃楼之类的大气折射现象,留给学生课后阅读教材完成。三、课后的几点反思1.本节课在学校展示,学生及观课老师反映学习效果好。自我感觉解决了以下问题:目标定位清晰,可操作;设计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路径,评价方法具体;折射形成虚像,教材中有意回避,但教师通过动画演示和类比水面反射形成虚像,帮助学生理解水面折射光同样能形成虚像,学生印象深刻,难点得以化解;整个一节课,教师做教学活动的幕后策划者,教师只
11、在少数关键处作点评,做学生学习困难时的推动者,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有序、有效的活动,符合高效课堂的理念。2.重视了探究过程中方法的学习与领悟。本节课中尝试应用了强光源,激光扩束装置,用绿茶水来观察光中水中的径迹,实验效果很好,印证了观察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表现之一,指导学生用茶水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偏折规律,实验效果好,让观课老师耳目一新;表现二,小型光具盘的使用,指导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要求学生每次都要把光射向光具盘中心,这样量角器上可以直接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学生收获到的不只是纯粹的知识,他们能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因为这也是科学的一部分。3.听课老师反映,每次实验观察时,都要求学生在记录的光路图中及时标出两种介质的名称,强化了光线从哪种介质进入,从哪种介质射出;另外还要求标注清楚入射角、折射角,这样法线和入射角、折射角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就已经做到了及时巩固,为学生理解和应用折射规律扫清了障碍。4.注重活动的多重价值。结合画课本中光路,要求学生画法线,标角度,说出折射方向,就把作图和应用折射规律结合起来,达到了一个活动训练学生多种能力的目的,提高活动的价值是高效课堂创建的题中应有之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