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docx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4884877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基础知识: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文章题目的作用: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4.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解释重点词

2、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5.中间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7.写作人称的好处: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8.容易弄错的术语: (1)表达技巧 = 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2) =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3) =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

3、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修辞手法 (4)=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反复 (5)语言特点 = 通俗易懂/朴素/清新/ 严谨/ 优美、生动、鲜明/ 充满感情色彩(常与修辞手法合用) 9.在哪儿找线索: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现代文阅读答题的17个套路 一、相关知识积累 (一)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夸张:使表达的

4、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晰,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二)表

5、现手法及其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

6、参考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三)叙述方式: 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的进行叙述。 倒叙:突出事件的结局,制造悬念。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四)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真实性。 第二人称:增强

7、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叙述。 (五)抒情方式/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六)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举列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议论: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七)描写: 人物描写: 正面

8、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生动想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Eg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照应前后文、标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衬托(正衬、反衬)主体;表现、突出主题;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注:景物

9、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对比。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场景描写: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白描: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面;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 (八)鉴赏语言的具体鉴赏角度 遣词造句: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短句等 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如平时自然、华美绚丽等 语体:书面语与口语,普

10、通用语与口语 情感: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九)语言的特色与风格: 平实自然:(语言朴素,不事夸张,但于平淡之中蕴涵深意):亲切自然。 华美绚丽(使用较多整句句式,修饰性辞藻丰富):文采飞扬,具有感染力。 口语化/地方方言特色(较多使用生动活泼的口头用语):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生动形象(运用较多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感染力,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幽默讽刺:(幽默:语言风趣、诙谐;讽刺:嘲讽、揭露的语言,较多使用反语):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语言富有感染力,强化讽刺效果。 含蓄深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它物或对比委婉表达内心情感

11、):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准确简练(意思表达明确,用语简单):短促有力,语言富于感染力。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语言具有古典的美感,丰富文章文化内涵。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有说服力。 (十)句式鉴赏: 按句式整齐与否分: 整句(排比句、对偶句、对仗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 按句子长短分: 长句: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气势畅达。 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 (十一)取材(选材)构思的特点: 详略得当: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细致描述,与主

12、题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粗略描述。 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或场景入手,表现重大的主题。 点面结合:既有整个横切面,又有具体详细的事例个案(点)。 典型/新颖:典型:创造典型人物,描写典型场景;新颖:推陈出新。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眼前之景与事为实,联想与想象的景与事为虚,尤其是回忆、梦境等,作者常通过以虚写实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虚实的对比与映衬。 (十二)标题的作用(内容、结构、形式) 标题的内容作用:点明中心事件、主体情感、主旨;点明话题、事件、背景 标题的结构作用:行文线索(蓄势、抒情的线索),贯穿全文 标题的形式: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分

13、析,作用有形象、突出、醒目、新颖、设置悬念等 (十三)文章的线索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以人(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以物(事物的得失)为线索 以事(事件的前因后果)为线索 以理(所要阐述的道理)为线索 以情感(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以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线索。 线索的作用:贯穿/组织全文 (十四)文中关键句段的赏析 1、起始句/段(位于文章开头或段落首句)对下文或全文的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或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先言他人、他物、他事,以此引出所写之主体人、物、事) 描述某场景、现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依托,相互

14、照应。 与下文作对比、反衬,使后文内容更突出。 引发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兴趣,激发读者阅读下文的欲望;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总领全文。 2、过渡句/段(在文章中间或段落中间)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内容上:点明中心(主旨) 3、结尾句/段(在文章或段落结尾)的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标题),前后呼应 内容上:篇末点题,点明题旨;深化中心(主题) 如果结尾句委婉含蓄,则其作用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暗示主题;强化坐作者感 (十五)引用的作用 1.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 3.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增

15、强感染力 4.点明题意,文题对应 (十六)文章的结构方式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总分式:包括分总;总分总式 递进式:逐层深入形成递进 并列式:分几方面介绍,形成平列 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一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说明文阅读: 一、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常见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作引用 二、常用的答题技巧: (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题: 答题格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二)“××”词好在哪

16、里? 答题格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性。 (三)“××”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格式: 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性。 (四)说明文中的主观题 、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 、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 、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