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疗效检验技术分析 灯盏花注射功效与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盏花疗效检验技术分析 灯盏花注射功效与作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灯盏花疗效检验技术分析 灯盏花注射功效与作用 R917A1672-3783(2010)12-0179-01 检验灯盏花颗粒对脑缺血、脑血栓病等血淤性疾病的疗效。 灯盏花颗粒;药效;检验 1 材料 1.1 动物:ICR小鼠及雄性SD大鼠,由云南省自然药物药理重点试验室动物室供应(滇实动证字第9806、9805号);健康家兔,体重22.5kg,雌雄均用,均由昆明医学院动物科供应 (滇实动证字第2002082号)。 1.2 药物及试剂:灯盏花颗粒,规格:5g/包(0.6g浸膏/包);试验用药料浸膏,1g浸膏等于4g生药,批号: 20010704,由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供应。复方丹参滴丸,规格:0.2
2、5g/粒,批准文号:(95)卫药准字Z-01号,批号:20010117,由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仪器:SEN-7203型电刺激仪,日本Nihon Kohden公司产品;DVM -4200型二道血流速度流量仪,日本Hayashi Denki公司生产;LBY-NJ2 型血液凝合仪, 由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探讨中心生产。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即等体积生理盐水组、187.5、375、750mg/kg的灯盏花颗粒组和375mg/kg 的复方丹参滴丸组。 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的灯盏花颗粒及375mg/kg
3、的复方丹参滴丸均明显增加大鼠脑血流量。 2.2 对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的影响体重1822g的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即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组、187.5、375、750mg/kg的灯盏花颗粒组和375mg/kg复方丹参滴丸组。 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的灯盏花颗粒及复方丹参滴丸均明显延长正常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 2.3 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 和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 plasma, PPP)的制备自醒悟家兔颈动脉取血收集于塑料离心管中,以3.8%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抗凝剂体积比91
4、)。于室温下1000r/min离心10min,得PRP,吸出PRP于干净塑料管中;剩余血液再以3000r/min离心10min得PPP。PPP用于调零或调整PRP中的血小板数目,试验过程中血小板数限制在51011cell/L。 (2)血小板聚集性测定体外试验:将供试品用生理盐水溶解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备用,分别取10l药液或生理盐水于PRP中,37温育10min。按Born氏比浊法,即PPP调零及PRP调幅后,分别加入5l的AA(终浓度0.35mmol/L),ADP(3mol/L)或PAF(7.2nmol/L),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性并记录5min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抑制
5、率按下式计算: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1-(给药管聚集百分率/比照管聚集百分率)100 用直线回来法求出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结果表明,灯盏花颗粒显著抑制AA、ADP或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呈浓度依靠关系,其IC50分别为1.81,3.97和4.93g/L;复方丹参滴丸对ADP及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呈浓度依靠性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96和4.2g/L,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稍弱,求不出IC50。 体内试验: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即等体积生理盐水组、187.5、375、750mg/kg的灯盏
6、花颗粒组和375mg/kg的复方丹参滴丸组。上述各组份均以5ml体重灌胃。给药前取血一次,给药后0.5、1、2、3和4h分别取血,同体外试验方法制备PRP和PPP,视察药物灌胃后对AA、ADP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体内试验结果表明,灯盏花颗粒灌胃后均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表现为,对AA诱导的聚集:187.5mg/kg时无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375和750mg/kg剂量灌胃后1h起效,于3h达最大效应,药效至少可持续4h;复方丹参滴丸于给药后2h起效,药效可持续4h;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187.5mg/kg的灯盏花颗粒于给药后2h起效,可持续4h,当剂量增大至375和
7、750mg/kg时,于灌胃后1h起效,且随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聚集率不断下降;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三种剂量的灯盏花颗粒均于给药后1h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3、4h达最大抑制作用,而375mg/kg的复方丹参滴丸只是于给药后3h会有一过性的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作用 ()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雄性SD大鼠,250300g,随机分5组,每组6只,即等体积生理盐水组、187.5、375、750mg/kg的灯盏花颗粒组和375mg/kg的复方丹参滴丸组。各组动物均以1ml/100g体重一次性灌胃,给药45min后用戊巴比妥钠以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然后分别左颈总动脉,测定正常的血
8、流量,然后放置两根银制电极于血管两端,通以直流电刺激,并调电流1.5mA,连续刺激7min,同时于近头端测量血流量。从刺激起先至血流量为零的时间为血栓形成时间(occlusion time,OT)。 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的灯盏花颗粒及复方丹参滴丸均明显延长电刺激大鼠颈动脉的血栓形成时间。 3 探讨 针对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灯盏花颗粒的主要临床运用,本试验进行了相关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的活化反应。依据活化反应的强弱,可将诱导剂区分为弱诱导剂如ADP,强诱导剂如PAF,AA则介于其中间。本试验结果表明灯盏花颗粒在体内外均明显抑制ADP、AA和PAF引起的血
9、小板聚集,并与浓度(剂量)呈正相关性,提示灯盏花颗粒表现为非选择性的抑制血小板活化反应。目前公认,血小板活化有ADP、AA和PAF三条途径,但最终通过降低血小板内cAMP水平并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而引起血小板活化聚集。灯盏花颗粒对这三条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因此不行能作用于某一诱导剂的特异受体,而以通过某一共同环节抑制血小板活化最为可能。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灯盏甲素和乙素)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PDE),而上升cAMP含量,我们推想灯盏花颗粒的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PDE,上升血小板内cAMP,使细胞内Ca2+降低,从而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单位:150008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黑龙江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