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宁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汇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海宁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汇报 1 海宁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状况汇报 海宁县农业局 (2015 年 7 月 15 日)近年来,我县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发展生态农业和推动两型建设为重要目标,深化贯彻农产品质量平安法、湖南省农业环境爱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力促进了我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一、基本状况 2014 年,我县完成种植业总产值 48.51 亿元,增长 11.3%,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132.76 万亩,其中水稻119.16 万亩,总产 55.89 万吨;常年蔬菜基地面积达 10.9 万亩,蔬菜播种总面积 52.5 万亩(含复种),新增 4.3 万亩,总产量123.8
2、万吨;茶园面积达 9.27 万亩,全县干茶总产量 4.42 万吨,增加 0.29 万吨,产值 9.01 亿元,增加 0.41 亿元,其中县内产茶2.42 万吨;时鲜瓜果面积 10.3 万亩,新增 3000 亩,总产量 10.3万吨。在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加的状况下,离不开化肥、农药的投入,而一般氮的当季利用率约为 30%35%,磷的当季利用率只有 10%20%,农药利用率不足 30%,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以及农药包装、农膜等各种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已成为种植业面源污染的两大难题。大量化肥、农药随着降雨径流和渗漏流失进入水体,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同时大量土壤流失致使农业湿地,即沟、塘、渠、坝、湖
3、、库严峻淤塞,农 2业湿地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容量都呈锐减之势。一方面,流入水体的氮磷增加,另一方面,湿地功能萎缩,农村环境自净实力降低,面源污染凸显。同时,由于工业化的进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致使大气中的一些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长,增加了自然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水体富养分化的过程,进一步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趋势。二、目前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下,我们围绕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发呈现代农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推行节能减排,遏制面源污染的发展源头 。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14 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4、150 万亩次,其中水稻 103 万亩,玉米 2 万亩,蔬菜 25 万亩,其它作物 20 万亩,化肥施用纯量较上年亩均削减 1.17 公斤左右。二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2014 年重点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采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限制等无害化防控技术,化学农药运用量明显削减,农作物病虫害得到持续限制。其中水稻田推广二化螟性引诱剂诱杀技术,全县推广面积 21900 亩,推广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 1000 亩,新装和已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201 盏,限制面积 10050 亩,田埂种豆、种芝麻等生态调控面积 120000 亩,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示范区结果
5、表明:全年统防统治与病虫绿色防控融合推动区农药用量削减了35%以上,防治效果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在全县新扩蔬菜基地和市级蔬菜标准化创建基地推广普及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733 盏,防控面积 20000 亩,回龙湖、觉 3源、楚丰、硕康等蔬菜基地叶类菜生产全部推广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性诱剂诱杀技术,面积 5000 亩,推广黄、蓝板80000 张,应用面积 5000 亩,防虫网技术 6000 亩。全县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达 97.5%,确保了市民菜篮子平安。经济作物方面,在金龙、飞跃、金顶山、农裕、清泰桥等茶叶基地推广黄板 40000 张应用面积 2500 亩,新装和已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280
6、盏,限制面积 14000 亩。在曙光葡萄、春峰葡萄、田茂水果、堂坡杨梅、奥寒布朗李等基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200 盏,限制面积 1 万亩,全县茶叶、水果农残抽样检测 35 个样品,合格率100%。 (二)实施清洁工程,美化农夫的居住家园。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废弃物资源奢侈严峻、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我县于 2006 年领先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截至目前为止,全县累计投入各类财政专项资金 690 万元,已建设示范点 26 个。通过 6 年多来的试点,已经建立了一批适合我县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样板。工程包括清洁生产、清洁生活和清洁庭院三部分,其建
7、设内容包括五项技术一条沟、三池一站和 两整一连通等紧密结合当前农夫最关切、最干脆、最现实的问题。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示范村农业生产方式、农夫生活方式和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的转变,基本实现了3315的效果:即节约化肥 30 公斤/公顷、节约农药 3 公斤/公顷、增收节支 100 元/公顷、提高资源利用率 50%。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多次考察调研我县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状况并赐予充分确定。 4(三)落实重金属治理 , 提升耕地质量水平。2011 年 4 月,县政府专项拨款 200 万元启动整县整建制产地平安状况普查工作,为全县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
8、的基础,2014 年我县被列为长株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及结构调整项目重点县,全年实行1+5模式进行修复治理面积 137.6 万亩次,其中施用石灰治理面积 41.14 万亩,占全省 26.4%,推广商品有机肥 15 万亩,占全省 1/3,绿肥种植面积 15 万亩,深耕改土、优化水分管理、施用叶面肥钝化剂等实施面积各 22.82万亩;开展 VIP 技术修复治理试点 6 个面积 600 亩;立项引进重金属污染区稻草移除项目,开展管控专产区稻草收储运及综合利用工作。今年已完成 6.84 万亩耕地深翻耕、26 万亩 81 万公斤早稻低镉品种和专用品种发放以及早稻生石灰施用42万亩等工作。(四)加强农
9、业环境监测,驾驭面源污染的改变动态。我县开展了多年的农业环境定位监控工作,担当的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 3 个,省控点 2 个,监测项目 30 多个不等。全部监控数据均进行精确的 GPS 定位,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依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为领导决策供应参考。2008 年组织开展了全县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共普查各类农业源 9563 个,全面驾驭了全县农业面源污染的基础数据。2009 年还开展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边区和污水灌区农产品产地平安状况普查,全县布点采集土壤样品 51 个,检测获得数据 500 个。2011年2013 年对全县耕地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状况普查,共取样3463 个,同时
10、对检测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不同元素县、镇、村的污染等级电子图件近千张。2014 年担当省农业委重金属污 5染耕地监测取样 13085 个,监测覆盖全县农作物种植区土壤、农作物和浇灌水。2015 年我县担当省农业委重金属污染耕地监测取样任务约 1.7 万个,接着对土壤、农作物和浇灌水进行监测。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1。、高度重视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从实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树立统筹协调和循环经济理念,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 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农业面源污
11、染防治作为重要内容综合治理规划。要强化政府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职责,逐步建立由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的管理机制和政府引导、企业及农夫参加的联动机制,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切、支持和参加农业面源防治的良好氛围。2 、加快建立 两型 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战略举措。在区域内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和新农村建设各方面,注意以两型引领,真正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和管理体系。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严控限制农业投入品的运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激励运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减
12、量化。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等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削减农业自身污染。三是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技 6术措施。要制定区域内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实行市场准入。大力推广发酵床养殖、发酵塔等畜禽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畜禽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削减对环境的污染危害。3 、全面推动 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近 9 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举措。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措施,修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等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发展庭院生态经济,促进
13、农业生产和农夫生活方式转变,削减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运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做到 污水不出户、垃圾不出村,有效防治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议加大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全面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4。、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离不开政府政策扶持和公共财政的支持。鉴于农业面源污染是一项相对较新的事业,目前国家及省市还没有出台特地配套的政策法规,建议尽快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内容做出规范,并出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特殊是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县财政要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支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经费,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农村清洁工程、重金属污染治理等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各项工作顺当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