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新交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基建、新交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基建、新交通1 新基建、新交通 2020 年初党中心提出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简称新基建。在交通领域发展方面,面临了新的问题,结合新的技术和理念,可以说一个新交通正在形成。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交通发展方向。新基建 2020 年 3 月,中心会议提出,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 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对高质量发展须要,供应数字转型
2、、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 二新一重 2020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这是我国继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后,又一次将交通建设作为2 首要建设任务。交通强国建设纲 要 2019 年 9 月,中共中心、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才智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交通强国建设目标是到 2035
3、 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足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实力显著增加;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 123 出行交通圈和全球 123 快货物流圈,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平安,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其他交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 2019 年 7 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数字交通
4、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我国数字交通发展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赋能交通运输及关联产业,推动模式、业态、产品、服务等联动创新,提升出行和物流服务品质,让数字红利惠及人民。要兼顾创新发展和平安发展,防范化解信息平安风险。2019 年 12 月 12 日,交通运输部印发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到 2025 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基础设施、运载工具等成规模、成体系的大数据集基本建成。政务大数据有效支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深化共享开放。大数据在综合交通运输各业务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大数据平安得到有力保障
5、。符合新时代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大数据体制3 机制取得突破。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构建,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助力数字经济勃兴供应坚毅支撑。交通运输部从 2019 年 4 月起,正式启动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 年)编制工作。规划纲要涵盖铁路、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旨在提出将来 30 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总体要求、规划目标、规模结构、布局方案和保障措施,为阐明国家战略意图、优化资源配置、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供应重要依据。到 2020年 5 月,规划纲要已经有了初步探讨成果,下一步将多方征求看法,拟于年内报请党中心、国务院同意后印
6、发。新交通,新在哪里? 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至 2019 年 12 月我国铁路总长度 13.9 万公里,其中高铁长度达到 3.5 万公里;全国马路总里程501.25 万公里,高速马路里程 14.96 万公里;至 2020 年 6 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3.6 亿辆,其中汽车 2.7 亿辆。回顾近年来交通建设的发展,从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角度,可以分为早期的交通监控(交通信号限制系统和电视监控)、智能交通(交通信号限制系统、交通流监测、卡口、电警)和才智交通(交通大脑、互联网大数据应用、BAT加入)等三个阶段。近一、二年,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和 5G(LTE-V、DS
7、RC)等无线通信技术落地,车路协同技术成为热点,汽车成为了带着轮子的计算机。新能源车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动。因此可以说交通发展的新阶段新交通到来了。新交通在需求、发展理念、新技术应用、运具和模式等方面有新的改变。4新交通的几方面详细体现:(1)新需求 今年初的新冠肺炎持续传播给交通运输带来了重大挑战,新冠肺炎虽然在中国得到了有效限制,但在欧美和其他一些国家仍旧在持续转播中,有专家甚至预料人类可能须要很长一段时间内须要伴随着新冠病毒。这种新常态对人的出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往的依靠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出行模式收到了挑战,疫情严峻期间很多人更情愿选择私人交通模式,特殊是对于短途交通而言,步行和自行车的交
8、通出行方式成了人们的首选。因此新的形势须要交通运输系统具备有弹性,能够适应各种状况的需求。(2)新观念 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供应平安、便捷、高效、绿色和经济的服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理念将逐步成为新交通发展的理念。交通运输须要融合陆、海、空、水等各种运输方式,形成无缝连接的多式联运体系,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长,形成总体效率最大化。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服务均等化等理念也不断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3)新技术5 近年来,科技发展不断加速,物联网、云(边缘)计算、大数据、数字交通、5G 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长
9、足进步和广泛的应用。特殊是大数据技术利用广泛布设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交通管理、科学决策供应了依据;5G 网的广泛布设为交通相关的通信搭建了良好的基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机器人学习取得长足进步,使得车路协同技术的推广成为可行。(4)新运具 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在我国普及率始终比较高,各个城市已经相识到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在解决最终一公里出行的作用,起先制定政策和法规,将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纳入管理。另外,电动踏板车在英国和欧美一些国家已经逐步合法化上路,我国城市里也可以见到电动踏板车的踪影,也可以制定相关的将其纳入监管。智能网联汽车在不同领域起先进入应用阶段,无人驾驶汽车在封闭的作业环境如港
10、口、矿山起先应用;无人驾驶出租汽车(带平安员)已经在部分城市的示范区起先试运行。日前,我国时速 600 公里的磁浮列车胜利试跑,目前已经着手进行广州到深圳段的建设。此外,超级高铁和火箭船等超前的交通运载工具也在研发中。(5)新模式 疫情期间,一些城市将定制公交进行改进,形成弹性公交的模式,为接送职工上下班供应了定制的公共交通服务。公共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的根本出路,在新冠肺炎病毒威逼得到彻底消退之前,公共交通和疫情防控是须要持续关注的课题。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等微型交通工具形成的短距离微交通是本次全球新冠病毒持续爆发后受人青睐的交通方式。人们尽量避开长时间乘坐大型公共交通工具,而采
11、纳步行或微交通方式出行。后疫情时代,在城市规划上很好地考虑了职住平衡,人们选择就近就业后,微交通比较发挥更大的作用。出行即服务 MaaS 是将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服务进行整合,进而为用户供应6 一键式出行规划、预定、支付等服务,满意各种出行需求的出行服务方式。目前国内也有北京和深圳等城市的公交公司与互联网企业联合供应这方面服务的尝试。我国共享交通的基本状况根据共享交通工具的不同有共享单车、共享电动单车、共享汽车等不同形式。虽热我国摩拜和 ofo 等共享单车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新冠肺炎疫情为共享交通供应了新的上升空间。短途出行下,人们更情愿选择相对平安的共享单车。 新交通与才智交通的比较 新交通在基
12、础设施、交通感知、限制、出行服务等方面与现状的智能交通(才智交通)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新交通在 5G 通信、数字交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有更多的应用。新交通与智能交通(才智交通)的比较表 什么是新交通 新交通是以马路、铁路、航道、航空等形成的立体交通网为基础,以物联网感知、5G 互联网为连结,秉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以云计算、大7 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手段,建设的新型交通服务体系,为人的出行和货物运输供应平安、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和弹性的服务。新交通是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的动身点和基础。新交通与新基建的关系 新基建是新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1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个新基建的领域都与新交通亲密相关,新基建的建设可以为新交通打下良好的基础。新交通是新基建的重要应用。新基建的七个领域都是为我国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基础的工作。新交通是新基建的主要应用领域,可以干脆为社会经济发展供应服务和动力。新交通的服务领域 依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交通管理和服务领域涉及到公安交通管理局(支队)、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城建局(城管)等诸多部门。新交通在技术层面可以为公安交警道路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局行业监管和交通运输服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8新交通服务领域新交通建设的总体架构 新交通由两横基础设施(物理设施)和数字交通
14、(虚拟数字孪生)两个平台,两纵标准规范体系和新交通保障体系组成。大数据数字交通平台包括交通管理、交通服务和协助分析决策三大类,若干个应用组组成。9新交通两横(两个平台)两纵(体系)架构新交通建设的重点 (1)新交通基础设施 结合即将公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国家将加快推动国际航空枢纽、铁路专用线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交通基建获得中长期支撑,才智交通、共享交通等多个行业迎来利好。10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5G 通信网络、交通物联网感知等方面的建设。(2)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 以视频图像、雷达、ETC(RFID)、视频卡口、GNSS 定位、
15、手机信标为代表的各类传感器技术的成熟,造成了交通采集数据的快速增长。结构化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库、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海量异构数据可以在同一个云平台获得存储。数据标准化、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克服了以往交通数据抽象性高、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发展使得从海量交通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成为可能。11综合交通大数据资源 将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各类数据进行统一融合,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的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监管、交通信息服务等多项应用,还可与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为民众供应信息服务。(3)新交通下的数字孪生交通和交通大脑 数字交
16、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和核心驱动,促进物理和虚拟空间的交通运输活动不断融合、交互作用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近年来我国在交通系统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如何推动交通系统平安、高效运转,将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始终是交通主管部门的重要挑战。数字交通可以利用对物理空间的数字化映射,即从 BIM 到TIM(数字交通)甚至到 CIM(数字城市),在虚拟空间对物理空间进行决策模拟和试验,提高决策制定的科学性。12 实现完整的数字孪生交通平台以后,可以通过数字建模、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交通进行分析和预料,对现实的交通系统限制方案进行仿真和评价,进而形成交通大脑。数字孪生交通下的交通大
17、脑 (4)新交通出行即服务 MaaS 充分利用现有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整合城市交通(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共享汽车、共享单车)资源及城际交通(民航、高铁、长途客运)的出行方式,接入餐饮、住宿、购物、旅游等信息,基于公共交通智能调度、个人习惯分析、绿色出行优先等,整合互联网的支付实力,实现出行行程预定、路径一键规划、公共交通无缝连接、费用一键支付等功能,整体提升公众公共交通出行满足度,提高公众绿色出行良好体验。MaaS 的四化13 (5)新交通 5G 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 新交通下 5G 车路协同应用技术必将得到快速发展,经过 2018、2019 年的打算,2020 年借着新基建发展的东风,车路协同
18、和自动驾驶必将得到长足进步。最近,工信部2020 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专项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构建及场景测试验证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据了解,该项目由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中国信息通信探讨院、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申报。项目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阅历,以贯穿京沪高速、赋能干线物流为目标,实现京沪高速沿线重点点位 C-V2X 网络全面覆盖,,对路侧设备进行智能化网联化改造,促进跨行业多部门数据互联共享,形成标准化的系统建设方案和商业化的运营模式,构建1 号高速车路协同的车联网应用场景。车路协同 V2X 通信服务 小结 总之,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指引,以国家新基建建设为基础,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手段,充分利用国家经济转型和政策扶植的机遇,新交通必将得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