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28例临床分析-新生儿败血病能治痊愈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败血症28例临床分析-新生儿败血病能治痊愈吗.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生儿败血症28例临床分析:新生儿败血病能治痊愈吗 摘 要 目的:了解本地区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指导治疗。方法:2008年2月2010年1月收治新生儿败血症2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为发烧、黄疸、体温不升、反应差、呕吐、呼吸暂停等表现。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多。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引起足够重视,依据血培育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临床分析 病原菌 2008年2月2010年1月收治新生儿败血症28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8例均在本院儿科新生儿
2、病房及重症监护室治疗,依据临床表现、试验室检查、病史,依据2003年昆明会议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治疗方案1的诊断标准诊断。男17例,女11例,早产儿8例,足月产20例,农村诞生的18例,城镇诞生的10例,其母有宫内感染史的2例,分娩时有羊水吸入史的2例,脐炎5例,肺炎2例,皮肤化脓灶2例,乳头发炎1例。 临床表现:发热10例,病理性黄疸17例,呼吸道感染8例,反复呕吐、腹胀6例,肝脾肿大4例,反应差、体温不升、皮肤硬肿3例,呼吸暂停3例,惊厥2例,感染性休克1例,DIC 1例,早产儿病情均较重。 试验室检查:外周血象:WBC计数20.0109/sup/L的5例,WBC计数5109/sup/L的4
3、例,杆状核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0.2的15例,血小板100109/sup/L的6例,C反应蛋白增高18例。血培育:28例新生儿细菌培育均为阳性,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溶血性葡萄球菌3株,大肠杆菌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2株,微球菌1株。致病菌以G+/sup菌为主。药物敏感试验:多数对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敏感,2例耐药无敏感药物。 结 果 28例入院后在运用抗生素前采血进行血培育、药敏试验和外周血检查,起先一般运用一、二种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清除感染灶,而后依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应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苯唑西林、环丙沙星
4、12种,由于庆大霉素对肾脏及听力有毒性不良反应,万古霉素也有肯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没有应用此2种药物。28例新生儿败血症治愈23例,好转要求出院4例,日后随访4例均痊愈,死于DIC 1例。疗程一般1014天,少数1420天。 讨 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疾病中危重疾病之一,严峻威逼着新生儿的生命。临床特点: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体温可以增高也可以正常或低体温,多数有病理性黄疸,皮肤硬肿(早产儿),反应差,拒乳、不哭、少动,腹胀,呕吐,可呕吐咖啡色样物,肝脾肿大,呼吸不规则、发绀,惊厥,病情改变快。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对微生物特别易感,机体皮肤黏膜、血脑屏障功能差,细菌感染后产生毒素,易造成全身性感
5、染,严峻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DIC、化脓性脑膜炎、核黄疸等。在临床上应依据临床表现、试验室检查结合诞生史(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时感染)、病史尽快作出诊断,延迟及不当治疗可使之预后不良甚至致死。 在治疗中,致病菌不断发生改变,新型抗生素越来越多,广泛应用抗生素往往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所以,血培育和药敏试验特别重要。本组病例中血培育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与文献报道相符2,住院医师依据药敏试验针对性选用抗生素。另外,G-/sup菌引起的感染往往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较高3,在本组资料中有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经刚好有效治疗,抢救胜利,而另1例发生DIC,全力抢
6、救未能挽救患儿生命。所以,对新生儿败血症,要主动做细菌培育和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依据不同的细菌感染充分估计及严密视察病情改变,预防并发症,赐予患儿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静脉补充保证养分,可输白蛋白、氨基酸、丙种球蛋白和少量多次输血,以加强免疫实力,实行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在医院、社区要加强母子系统管理,预防宫内感染,预防早产,预防产时感染,加强新生儿保健宣教工作,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叮嘱家属不要挤新生儿乳头,处理好脐带,预防皮肤和脐部感染,削减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余加林,吴仕孝.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897. 2 王亚娟,沈叙庄,高薇,等.新生儿血液培育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细胞间粘附基因A和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中国好用儿科杂志,2005,20(7):407. 3 朱建幸.新生儿感染临床流行病学及诊治策略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