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汇编: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汇编: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理论上制得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图像中a的数值为_。(3)时间为t1时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_g。(4)以下是几种药品的价格,现实验室要制取96g氧气,请问用哪种药品比较划算?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30%)价格(元)/kg113.484542某粗盐中除NaCl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150.0g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
2、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g;(2)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2019年7月28日中国海军“西安舰”参加了俄罗斯海军节庆典海上阅兵。建造西安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铁量,进行实验:取10g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该赤铁矿石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_g,由此可判断出该赤铁矿石属于富铁矿石。(2)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
3、算过程)。(3)溶质质量分数为10%硫酸铁溶液可用于各种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净化处理。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用所得滤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铁溶液,需要加水_g。4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 H2SO4 和 CuSO4 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 100 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KOH 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K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氢氧化铜沉淀_g。(2)一开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化学方程式表示):_。(3)废水中硫酸铜质量分数为多
4、少?(写出计算过程)(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到 0.1%)。二、中考化学流程题5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除了可作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图。(1)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2)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 ,其中x的化学式为_,你推测的依据是_。(3)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一种无色液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从液体空气中分离出N2是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在上述流程的合成中,参加反应的N2与H2的质量比为_;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上述流程中
5、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有_。(5)以CO2和H2为原料可合成醇类(分子中碳、氢、氧原子成一定规律的物质,如甲醇(CH4O)、乙醇等),如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调整CO2和H2的比例和反应条件还可以合成丙醇(C3H8O),则当CO2和H2个数比为_可合成丙醇。6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1)操作、的名称是_。(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g: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3)无色溶液A中滴加硝酸钡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4)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_。7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
6、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1)试剂A为_。(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步骤涉及的物质中含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_。(5)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三、中考化学实验题8根据如图装置图完成相关问题。(1)写出图一中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取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装置D收集CO2气体,产生的
7、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3)实验室可利用E装置收集氢气,说明氢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做氢气燃烧试验,点燃H2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4)图二中,向I、M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再向H、N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连接好,并将N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可观察到I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M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写两点)9某班级同学分组进行碳的性质实验,并回收实验后的固体制取胆矾(CuSO45H2O)。(1)按图进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观察
8、到试管中出现_色固体,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_。(2)上述实验结束后,回收各小组试管内的固体残渣,并以此为原料(固体A)制取胆矾,为将其中的铜元素全部转化到硫酸铜中,有关实验设计如图。回收得到的固体A中可能含有铜、碳、氧化铜。请根据(1)中的实验,写出A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的一个原因_。固体A转化为固体B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_反应(填基本类型),操作X指的是_。溶液C中溶质主要是硫酸铜。则固体B与硫酸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
9、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通过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实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通过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 实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才能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A B C D 【参考答案】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1)3.2g(2)28.4(3)11(4)氯酸钾【详解】(1)设理论上能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x解得 x=3.2g答:理论上能得到氧3.2g。(2)a处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说明此时反应完毕,剩余固体质量和氧气质量与反应物质量相等,所以a+氧气质量=反应物质量,a+3.2g=31.6g,a=31.6g-3
10、.2g=28.4g;故答案为:28.4。(3)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锰元素一直存在固体中,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锰元素质量不会变化,所以高锰酸钾中锰元素质量就是固体中锰元素质量,此时高锰酸钾中锰元素质量= ;故答案为:11。(4)设制取96g氧气分别需要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的质量为a、b、c,a=948g=0.948kg,此时高锰酸钾需要花费为113元/kg0.948kg=107.124元;b=245g=0.245kg,此时氯酸钾需要花费为84元/kg0.245kg=20.58元;c=204g=0.204kg,需要双氧水质量=0.204kg30%=0.68kg,此时双氧水需要花费54元/kg
11、0.68kg=36.72元;由此可以看出氯酸钾花费最少,使用氯酸钾制备96g氧气最划算;故答案为:氯酸钾。2C解析:(1)5.8;(2)17.4%【详解】(1)由图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镁质量为5.8g;(2)设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x,生成NaCl 的质量为y。,解得x=9.5g,y=11.7g,所以反应后所得溶质质量分数=。答:(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5.8g;(2)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4%。3(1)5.6;(2)14.7%;(3)92【详解】(1)根据题意,结合图示分析可知,样品中的氧化铁与1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由于氧化铁和酸反应不生成沉淀物
12、或气体,则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08g-100g=8g。故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故答案为:5.6;(2)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铁的质量为y解得x=14.7g,y=20g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3)根据(2)中分析,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的质量为20g。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08g,用所得滤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铁溶液,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z,则:,解得z=92g。即需要加水92g。故答案为:92。4H解析:(1)1.96g;(2)2 KOH+ H2SO4=2H2O
13、+ K2SO4;(3)3.2%;(4)7.9%【详解】(1)由图可知,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1.96g。(2)一开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 故没有沉淀生成。反应的方程式为:2 KOH+ H2SO4=2H2O+ K2SO4(3)设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x,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y,硫酸铜与氢氧化钾反应需要氢氧化钾的质量为m 解得x=3.2%,y=3.48g,m=2.24g(4)与稀硫酸反应需要氢氧化钾的质量为:100g10%-2.24g=7.76g设稀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n解得n12.1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1g+3.48g)(100
14、g+100g-1.96g)100%7.9%答:废水中硫酸铜质量分数为3.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9%。二、中考化学流程题5增大水蒸气与煤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H2 质量守恒定律 物理 14:3 N2、H2 1: 3 【详解】(1)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解析:增大水蒸气与煤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H2 质量守恒定律 物理 14:3 N2、H2 1: 3 【详解】(1)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水蒸气与煤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 ,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C、H、O的原子
15、个数分别为1、0、2,所以X的化学式为H2,推测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尿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从液体空气中分离出N2,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在上述流程的合成是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N2与H2的质量比为(142):(32)=14:3;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有:N2、H2。(5) 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丙醇(C3H8O),化学方程式为: ,则当CO2和H2个数比为3:9=1:3时可合成丙醇。6过滤 2.2 11.87g 【详解】(1)分析流程图可知操
16、作、都是固液的分离,所以操作名称是过滤;(2)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解析:过滤 2.2 11.87g 【详解】(1)分析流程图可知操作、都是固液的分离,所以操作名称是过滤;(2)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加水溶解得固体甲,将7.33g固体甲灼烧得无色气体和5.13g固体乙,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气体的质量为7.33g-5.13g=2.2g,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B,向溶液B加溶液产生沉淀,说明
17、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将7.33g固体甲灼烧得无色气体和5.13g固体乙,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解得x=5g;则7.33g固体甲中还含有硫酸钡7.33g-5g=2.33g,因为加水溶解后得无色溶液A,一定不含硫酸铜,所以原固体中还一定含有硝酸钡和硫酸钠,设生成2.33g硫酸钡需要硫酸钠得质量为y,硫酸钠的质量为z,则,解得y=2.61g,z=1.42g;设生成4.66g硫酸钡需要硫酸钠得质量为m,则解得m=2.84g;所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钠、硝酸钡,总质
18、量为 5g+2.61g+1.42g+2.84g=11.87g。【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要求思维缜密,逻辑推理能力强,数据分析能力强。7氢氧化钡溶液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 NaClO3 氯化钠、氯气 【详解】解:(1)试剂A为氢氧化钡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钡能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解析:氢氧化钡溶液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 NaClO3 氯化钠、氯气 【详解】解:(1)试剂A为氢氧化钡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钡能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能够除去硫酸镁。故填:氢氧化钡溶液。(2)
19、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填: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3)步骤中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氯酸钠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4)步骤涉及的物质中,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是+5,氯化钠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二氧化氯中氯元素化合价是+4,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是0,因此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氯酸钠。故填:NaClO3。(5)由步骤和步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可知,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氯化钠、氯气。故填:氯化钠、氯气。三、中考化学实验题8锥形瓶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
20、和停止 2HCl+CaCO3CaCl2+H2O+CO2 a 难溶于水 检验纯度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升高加快分子运动的速率 【详解】(1)为固液反应容器锥形瓶;(2)C带有活塞开关和多孔隔板,关闭活塞开关,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开关,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先在底部聚集,所以从长口a进气;(3)收集装置为排水法收集装置,
21、说明气体难溶于水;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所以点燃前需要检验气体纯度;(4)两个试管酚酞溶液都变红,说明分子不断运动,N比H变红快,说明温度升高加快分子运动速率。9红 碳 碳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化合 降温结晶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分析】(1)根据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以及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回答;(2)根据碳的量不足不能将氧化铜全部还原成铜、热的铜能与氧气反应等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进行分析。【详解】(1)按图1进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由于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所以观察到试管中黑色氧化铜还原为铜,有红色固体出现;在
22、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表现出还原性。故填:红;碳。(2)回收得到的固体A中可能含有铜、碳、氧化铜。请根据中的实验,A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的原因是:碳的量不足没有将氧化铜完全还原成铜(合理即可);固体A中一定含有还原的Cu,在空气中灼烧,Cu一定会与O2反应生成CuO,所以固体B中主要成分是氧化铜,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操作X是将蒸发浓缩出的硫酸铜进行降温结晶;固体B与H2SO4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的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故填:碳的量不足;化合;降温结晶;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碳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物质的制取和混合物分离的知识,难度适中,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10B D 4P+ 5O22P2O5 【详解】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的燃烧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22P2O5,故填:B;D;4P+ 5O22P2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