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安全文化评价管理业务指导书参考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公司安全文化评价管理业务指导书参考范本.doc(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 录1业务说明12适用范围13引用文件14术语和定义15 管理要点16 安全文化评价流程37附录 869安全文化评价管理业务指导书1业务说明1.1本业务指导书承接中国南方电网安全管理工作办法,进一步规范安全文化评估业务事项。满足安全文化评价操作所需,规范和明确安全文化评价程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内容。1.2本业务的观看策略为负责型指导型,统一规范为全网统一。2适用范围本业务指导书适用于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调峰调频公司,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电网公司,广州、深圳供电局及下属单位的安全管理综合岗位。3引用文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 90052008)4术语和定义4.1 企业安
2、全文化:是指被企业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2 安全文化评价:为了解企业安全文化现状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而采取的系统化测评行为,并得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论。4.3 评价指标: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的要素,分为定性指标(非计量指标)和定量指标(可计量指标)。4.4 指标权重:是指该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大小采用数值来表示。4.5 相关方:与组织的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安全绩效影响的团体或个人。4.6 应激反应: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生理上是由于机体突然受到强烈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
3、失血、感染、中毒、缺氧、饥饿等),或心理上突然遭遇打击,剧烈的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的困难处境,皆可成为应激反应发生的直接原因。4.7 心理调适:是指使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实践活动。5 管理要点5.1评价准备5.1.1安全文化评价组织机构明确评价实施机构或评价人员,成立评价工作组,组长1名、组员2-4名。必要时可聘请有关咨询评价专家。5.1.2特大及大型地级供电企业评价工作组5人、中小型地级供电企业评价工作组3人,评价用时3天。5.1.3组长组织编写评价方案,根据安全文化评价方法(附录A)明确组员分工、抽样、访谈提纲、调研问卷(
4、参照附录B)、实施计划等。5.1.4调研问卷总分为100分。根据选项所反映的安全文化水平进行差距赋分,从高到低分别赋予95、85、75、65、45、20分;选项不足6个的,根据选项内容赋予对应的分数。多选题有正反选项时,均等赋分,正向选项赋正分,负向选项赋负分。5.1.5评价组可借助EXCEL、SPSS、SAS等软件对作答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对各题目选项的作答人数进行统计,各题的作答人数与选项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即该题得分,各题目总和为总分。5.2 现场评价5.2.1评价工作首先召开现场评价会议。评价组及被评价单位安全生产、政工等部门人员参会。组长介绍评价工作安排,被评价单位安排配合人员。5.
5、2.2、评价组按照覆盖所有指标的原则,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进行访谈、现场观察以及进一步查阅资料等。5.2.3现场观察抽样应变电、输电、试验、配电作业现场各一个,访谈对象应涵盖人资部公布的发供电岗位人员分类各类别。5.2.4评价组成员充分沟通评价情况,采用软件统计分析或客观公正地对三级指标打分,按照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比重与评分原则(附录D),计算总分及安全文化阶段。5.2.5现场评价结束前召开评价反馈会议。评价组与被评价单位安全生产、政工等部门人员参会,评价组反馈发现的安全文化建设好的方面、做法以及不足与建议。5.3评价报告编制评价组长组织成员根据评价情况,按照安全文化评价报告(模板)(附录E)客观公
6、正规范地编制评价报告。评价结束一个月内反馈被评价单位。5.4 改进与完善被评价单位可在本单位公布评价报告,认真分析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及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或下阶段安全文化建设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6 安全文化评价流程6.1安全文化评价流程图6.2 安全文化评价流程说明流程节点编号流程节点名称涉及部门涉及角色/岗位工作指引风险点描述引用文件条款关键控制点时间要求输入信息输出信息信息记录量化指标(可选)备注10部署发布网公司/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安监部主任1、安全监管部主任部署启动安全文化评价工作。无无无无评价工作任务 筹备组织工作 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实现无20编制评价方案,并成立评价小组网公司
7、/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安监部/安全教育或综合主管(专责)1成立评价组,组长提前两周与被评价单位沟通评价工作。2组长组织编写评价方案。根据附录A明确组员分工、抽样、访谈提纲、问卷(参照附录B)、实施计划等。3、评价前2周,组长将调研问卷发给被评价单位作答,将资料清单给被评价单位准备材料。4、评价前一周,组长收回答闭的问卷和材料。对问卷与材料进行分析,初步判断该单位所处的安全文化阶段。评价组成员的选择,评价人员的评价水平会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无评价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熟悉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相关业务,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与沟通能力;具有较丰富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专业知识;坚持原则、作风
8、正派、责任心强;评价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熟悉评价指标。评价工作前两周评价工作任务评价方案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实现无30审核网公司/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安监部/主任安全监管部主任审核安全文化评价方案。无无无无评价方案审核过的评价方案协同办公系统无40按政工部意见修改并报送网公司/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安监部/负责综合业务的主管(专责)1、安全文化评价方案发政工部会签。2、若政工部有修改意见,则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无无无无审核过的评价方案会签过的评价方案协同办公系统无50审批网公司/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领导/分管领导将安全文化评价方案送分管领导审批。无无无无会签过的评
9、价方案审批过的评价方案协同办公系统无60实施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网公司/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评价小组/评价人员/被评价单位安监部综合业务的主管(专责)1、召开现场评价会议。评价组成员及被评价单位安全生产、政工等部门人员参会。组长介绍工作安排,与被评价单位充分沟通、安排配合人员。2、组员按照方案进行访谈、现场观察以及进一步查阅资料等。3、评价组员充分沟通评价情况,用软件统计分析或对三级指标打分,计算总分及安全文化阶段。4、根据评价情况编写报告。评价人员的评价水平、是否公正、客观会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无评价组长的监督和规范管理组员。审批过的评价方案评价报告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实现无70审核网公司/
10、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安监部/主任1、对安全文化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无无无无评价报告审核过的评价方案协同办公系统无80审批网公司/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领导/分管领导将安全文化评价报告内容向分管领导汇报,提交审批。无无无无审核过的评价方案审批过的评价方案协同办公系统无90制定提升改进计划,并发布评价报告网公司/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安监部/负责综合业务的主管(专责)1、被评价单位根据安全文化评价报告,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计划。2、被评价单位在本单位发布安全文化评价报告。无无无无审批过的评价方案改进计划协同办公系统无100实施改进网公司/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被审核相关部门/负责人
11、1、被评价单位根据问题改进计划,落实改进措施。无无无无改进计划计划落实情况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实现无110跟踪、监督改进情况网公司/分子公司/地市局/县区局安监部/负责综合业务的主管(专责)1、对安全文化评价发现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无无无无计划落实情况计划落实情况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实现无7附录附录A 安全文化评价方法附录B 安全文化调研问卷(参考样题)附录C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层级划分表附录D 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比重与评分原则附录E 安全文化评价报告(模板)附录F 业务指导书基本信息表附录附录A 安全文化评价方法一、一级指标:基础条件(权重:0.11)评价方法 注释 二级指标序号二级指
12、标名称权重Ni三级指标描述(测评点)权重问卷调研访谈现场观察资料查阅基础条件,指能够促进或阻碍安全文化沿着既定目标推进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文化特征和背景、行业特点、盈利状况、现代化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以及企业所在区域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等。Ki(一)经营状况0.381.企业经营健康状况良好,有能力在安全及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足够的投入0.2访谈对象:决策层、管理层1、企业财务报表,年度工作总结等。2、安全生产(安措、安全生产风险控制费用)、安全文化费用预算;3、安全费用使用情况。2.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较高,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如:领导层管理理念、管理思路、信息化、新科技应用)0.22。领导层、管理
13、人员。1、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对安全生产业务的覆盖。2、信息系统运转效率,方便使用。3、设备的自动化程度。4、管理思路、方式方法的创新及成效。企业管理现代化,指在企业管理中广泛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边缘科学,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手段,建立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管理组织,从而使企业管理活动达到当今世界现代化发展水平。3.领导层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较为先进(如:领导层及管理人员经常接受或参加管理培训或研修班;引进并应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思路、方法或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同业对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等)0.58。访谈对象:领导层、中层干部 (二)企业文化0.254.员工对企
14、业和同伴的信赖程度较高0.12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员工5.注重内部及与外部的沟通交流0.12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层、员工层6.对外来文化和文化变革的态度较为积极、包容0.14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7.企业学习与沟通氛围较好0.15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8.员工拥有较好的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0.35管理层、安监人员1、员工等人员的行为习惯,如:对安全规定、安全标识、作业程序等的遵守。2、现场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的领导、管理层)劳保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合格,使用正确规范。9.党团员能够发挥较好的带头作用0.12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决
15、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三)人力资源0.210.员工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0.27查阅人事资料:职工队伍学历。专责及以上的管理人员本科、硕士、博士人员统计;班组员工初、中、高级技能人员统计。 11.员工流失性控制在合理水平,内部流通性比较正常0.37人力资源部门:近2年,员工辞职人数占总员工数的比例。合理流失范围:不高于18%、不低于8%。员工流失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意的自愿流出。员工流失率,是辞职员工占单位时间内员工总数平均值的比例。 月员工流失率=员工流失人数/总员工数*100%。年度员工流失率=年度各月员工流失率之和。 年度员工平均流失率=年度各月员工流失率之和/12个月。1
16、2.关键生产岗位员工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0.36管理层、员工人力资源部门:部分专业:调度、继保、输电、变电、配电急修专业的员工工作经验要求,员工工龄、技能等级证书、技术职称证书。(四)外部环境0.1713.行业安全受上级单位及主管部门重视程度较高0.35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14. 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完善程度较好0.25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企业应遵守的省、地市或区县政府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规目录、法规文件。15. 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与执法到位情况较好0.15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16.地区文化习俗开放性、包容性较强0.25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二、一级指
17、标:安全环境(权重:0.16)安全环境,指作业现场能够被员工感知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硬环境),如对不良作业条件的控制、物料堆放是否整洁、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完备等,也包括人文环境(软环境),包括指导员工安全心理与安全行为的可视化指引、人文关怀等。二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名称权重三级指标描述(测评点)权重NiKi(五)工作环境0.2817.安全指引可视化布置完善。0.2办公、生产、仓储等区域的安全标识、安全操作指示。如:1、办公、生产、仓储区域的消防标识,应急照明、应急疏散图等。2、生产场所交通、电气、化学品使用、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警示等可视化指引。3、机械、工具、(特种)设备的可视化指引。4、外部
18、环境安全警示等指引。参照安风体系4.1、4.2要素。 查阅电气设备、特种设备、机械、工具操作指引。消防、交通、化学品等安全标识。办公与生产环境因素安全指引等。安全指引,指企业应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有效引导员工安全生产。主要从安全标识运用、安全操作指示、安全绩效引导、应激调试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估。18.企业注重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控制,现场安全隐患较少(厂房、通道、设备、防护等),作业环境隐患较少(包括标识、划线、通风、照明、人机工效、内务管理、建筑物与构筑物、消防、安保等)0.3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观察办公、生产等场所的环境状况。如:密闭场地(隧道,变压器内部)作业、搬运负
19、荷过重、工具和把手不牢、躯体姿势受限、光线与照明弱、作业空间狭窄、风力气候作业、作业场地湿滑、潮湿,动作重复的作业、有噪音、高温作业、低温作业、水中作业、办公桌、椅子不合适、工作区有刺激性气体。参照安风体系4单元、7单元。1、企业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2、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检查记录。3、对超标/不合格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控制、整改材料。4、隐患排查与治理材料、缺陷处理记录等,按规定监测、排查与控制。5、任务观察结果。19.员工对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感0.15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20.劳保用品满足配置要求0.35安监人员、员工 查看劳保用品的配置、存放、维护管理情况等。查
20、阅:劳保用品规定。劳保用品配置标准、购置计划、发放记录、维护材料、合格可用。(六)人文环境0.1821.关心员工的家庭和身心健康0.16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全部人员22.严格执行员工定期体检、休假与疗养制度0.45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休假记录、体检相关材料。23.建立心理调适机制使员工产生应激反应时可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0.18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24.员工感到身心愉悦0.21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七)安全氛围0.2425.经常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0.35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1.安全生产月活动相关资料;2.安
21、全教育活动资料(记录、图片、报道、展板);3.生产班组安全活动记录26.安全标识醒目0.16根据南网安键环标准、被评审单位安全标识有关标准,查看现场标识内容、设置、颜色等。如:办公区域、生产区域、仓储区域等:设备警示标示、划线,作业现场标示牌,区域分区标识,应急通道、消防设施标识,(室内)会议场所标识等。以及员工遵守情况。27.安全工作标兵、模范很受人尊敬0.15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28.安全橱窗、展板等能及时更换0.16对象:员工。观察安全橱窗展板内容、制作时间等,判断是否及时进行更新宣传。29.安全标语口号很受员工欢迎0.18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对象:员工
22、(八)员工参与0.330.企业定期邀请员工代表参加有关安全会议0.19。安监人员、员工。安全会议签到表、纪要。31.企业鼓励、基层乐于开展各种安全活动0.15 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访谈对象:安监人员、员工。32.基层员工能够参与安全标准与安全制度的制定和修编0.25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33.企业建立鼓励员工提出安全建议的制度并不断完善0.24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1.安全(合理化)建议相关制度文件、资料记录34.员工报告渠道通畅和便捷0.17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三、一级指标:安全保障(权重:0.17)安全保障,指企业为保证
23、安全文化及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在专业机构设置、制度完善、硬件投入、信息传播等方面进行地保障性措施。二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名称权重三级指标描述(测评点)权重NiKi(九)组织保障0.2535.安全监督管理队伍满足需要0.2安监人员、员工1.人资部安监岗位配置等正式文件;安监人员在岗统计。2.安全监督人员装备列表。36.岗位安全责任体系健全且职责明确0.4 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1.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及到位标准;2.安全生产责任书37.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受到尊重0.16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层 38.党政工团能够发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合力0.24
24、 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访谈对象:管理人员、安监、员工(十)制度保障0.2239.从制度上充分保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如:安全培训与例行或日常事务性工作冲突时会得到优先保证)0.15 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层、安监人员查阅安全相关制度。40.每个岗位都肩负安全职责0.25决策层、管理层、员工 人员安全职责及到位标准。查阅安全责任制是否涵盖全部岗位。41.各个岗位都有安全行为规范0.25 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42.所有促进安全绩效改善的行为与成绩均会受到鼓励0.1 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43.所有激励中均
25、将安全绩效指标作为首要指标0.15 访谈对象: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查看公司安全激励措施相关资料。员工、组织绩效合约44.制度促进了员工行为的改善0.1 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访谈对象:员工。(十一)硬件保障0.2445.在安全方面投入足够财力和物力0.24 访谈对象:决策层、管理人员年度财物预算,安全生产、安全培训等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46.安全设备设施能及时更新0.22。观察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状态是否合格、安全可用,如:工作平台、爬梯、个人防护用品等。观察员工所使用的工具、设备是否完好、合格、适用。 安全设备设施台账安全设备:指保障人员生产、生活活动中的人身或设施免于各种自然、人
26、为侵害的设备。安全设施:是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减少、预防和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采取的措施。47.企业预防事故的器材工具管用好用0.14 安监人员、员工 。1、查看应急器材、工具及配置是否满足需要。2、器材、工具是否合格、可用。48.能及时提供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0.28 访谈对象:管理人员,员工。1、查看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是否满足需要,是否合格、可用。2、生产现场的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完好可用?安全防护,指企业应依据生产作业环境特点,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安装有效的防护设施和设备,提供充足的个体防护用品49.能定期开展安全基础设施检查0.
27、12 安监人员、员工1.例行、专项检查材料;2.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月度登记表;3.发现问题、隐患的相关整改资料安全基础设施,指通过基建、土建等方式而形成的保障安全的物质工程设施,如:消防设施、安全保卫设施、安全防护设施、防洪设施、接地系统、防雷设施等。(十二)信息保障0.1450.能及时通报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的政策、法规和要求0.3 访谈对象:中层干部、员工收文、转发文材料,学习材料;51.电视、电话、广播、网络等安全信息载体丰富0.25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访谈对象:员工52.员工能够容易、清楚地了解企业当前的安全状况0.18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员工53.员工能够容易、清楚地了解
28、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0.12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访谈对象:员工54.企业与政府安全生产相关部门、监管机构、相关方、承包商之间能保持良好的安全信息沟通与交流,沟通渠道畅通0.15访谈对象:决策层、管理层(十三)知识保障0.1555. 员工受到的培训足以保障其安全生产(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0.24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访谈对象:员工培训记录。如,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及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56.企业十分重视推广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0.3管理层、员工57.非常重视应用先进技术保障安全0.25管理层、员工58.经常参加先进安全技术、安全管
29、理方面的科研交流活动0.21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访谈对象:中层干部、员工四、一级指标:安全意识(权重:0.20)安全意识,指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风险意识、履责意识、执行意识,及企业帮助员工提高安全意识的理念体系本身的完善程度与传播情况。二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名称权重三级指标描述(测评点)权重NiKi(十四)风险意识0.2459.作业/工作前首先辩识风险并确认安全防护措施0.23员工。1、观察作业现场的工作票、作业表单/危险点控制措施卡等材料是否有辨识风险。2、观察作业前作业人员是否对控制风险的措施进行确认。60.管理人员经常到现场观察员工行为并给予指导0.15管理人员、员工访谈对象:管
30、理人员、员工61.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关事故、事件、隐患、缺陷等的安全报告制度0.12管理层、安监人员有关事故、事件、隐患、缺陷等制度规定的报告内容与访谈内容是否一致。62.具有只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进行作业/工作的行为意向0.2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访谈对象:员工63.面对变化时善于分析思考并能正确应对0.1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访谈对象:中层干部、员工变化,指工作环境、作业任务、管理流程、人员组织、设备情况、身体状况等。64.员工具备与安全相关的法律风险意识0.1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65.注重从未遂事故中学习0.1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
31、人员、员工 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十五)履责意识0.2166.最高领导亲自公布安全承诺与安全政策0.15最高领导、管理人员、员工公布安全承诺、政策的相关资料安全承诺,是最高领导承诺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满足安全生产投入要求,努力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等。由企业公开做出的、代表了全体员工在关注安全和追求安全绩效方面所具有的稳定意愿及实践行动的明确表示。67.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很好地履行安全管理职责0.18 安监人员、员工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68.员工主动提醒他人关注安全0.1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员工 69.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和作业规范0.22 安监人员、员工 。观察人
32、员的行为表现,查看是否做到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和作业规范。70.主动参加安全活动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或报告0.15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访谈对象: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71.注重对各种事故、事件的管理与持续改进0.2 访谈对象: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1.事故事件年度/月度统计表;2.事故事件调查、分析报告等资料;3.事故事件整改材料。(十六)战略意识0.1772.安全绩效与安全素质作为人事升迁的重要依据0.11 访谈对象: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73.有清晰的安全目标0.32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1.年度安全生产目标;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文件、方案等相关资
33、料安全目标,指为实现企业的安全使命而确定的安全绩效标准,该标准决定了必须采取的行动计划。74.建立了长期的安全规划0.32访谈对象:决策、层、安监人员 中长期安全规划相关资料、文件。75.安全工作能够做到常抓不懈0.25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决策层、安监人员(十七)执行意识0.276.企业各级人员都能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0.3管理人员、员工 访谈对象:决策层、管理层、员工层77.在布置各项工作时都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0.2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78.员工都能服从领导的安全指挥0.22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决策层、管理层、员
34、工79.非常注重平时的安全检查0.15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例行检查材料。1.安全代表检查记录;2.任务观察记录;3.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报表;4.安全大检查相关资料;5.发现问题、隐患的相关整改资料80.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0.13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层(十八)安全理念0.1881.提炼或总结了系统性的安全理念内容0.33对象: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安全理念材料82.持续、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员工进行宣贯0.27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宣贯相关材料(视频、网站、手册等)83.管理制度、管理层及执行层均能够较好贯彻安全理念的思想0.4 决策层
35、、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对象: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五、一级指标:安全能力(权重:0.17)安全能力,指员工对安全知识、技能、风险等内容的认知情况,以及企业在安全事务监管、防范风险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等。二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名称权重三级指标描述(测评点)权重NiKi(十九)认知能力0.2284.员工都懂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0.18 安监人员、员工85.员工熟知本岗位及相关岗位的风险0.4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员工86.员工了解并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0.42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员工(二十)监管能力0.2887.专业人员能够经常研究分析企业安全形势0.22 决策层、管理人员
36、、安监人员1.安全生产分析会议纪要88.企业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0.25对象:安监人员、员工1.安全督查材料;2.发现问题、隐患的相关整改资料89.企业能及时地严肃处理电力事故事件0.25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1.事故事件调查组;2.事故事件调查报告;3.事故事件问责意见90.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说话管用0.15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对象:领导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91.安监队伍掌握足够的信息和知识0.13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对象:领导、安监人员、员工(二十一)防范能力0.2692.企业的安全预防措施切实可行0.27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
37、员工93.遇到领导违章指挥,员工能够敢于拒绝0.2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对象:领导、安监人员、员工 94.企业的员工都能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工作中的问题0.15安监人员对象:安监人员、员工95.员工遇到事故后知道如何应对和自我保护0.25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对象:员工96.企业能够认真处理事故苗头和消除隐患0.13安监人员、员工对象: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二十二)应急能力0.2497.有专门的安全应急或安全救护队伍0.25。1.安全应急或救护专业队伍清册;2.人员具备专业知识能力情况安全生产应急队伍,指以安全生产专业应急队伍为骨干、以兼职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安全生产应急志愿者队伍等其他
38、应急力量为补充,以处置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为主业,努力拓展抢险救灾服务功能、 “一专多能”的人员组织。98.对于识别出的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事件的各个岗位都有处置预案0.25管理人员、安监人员、 员工 1.安全事故涉及的岗位识别。2.企业应急预案、处置方案99.进行过正规的应急演练或反事故演练0.231.应急演练计划;2.应急演练记录、总结等相关资料100.为应对突发事件准备了足够的工具和器材0.271.检查仓库、生产场所、办公区域应急工具、器材配置情况1.突发事件所需工具、器材识别;2.应急物资台账及现场检查六、一级指标:安全习惯(权重:0.19)安全习惯,指员工在安全沟通交流、安全承诺、自主安全
39、管理与学习、参与安全事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惯常的行为做法。二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名称权重三级指标描述(测评点)权重NiKi(二十三)领导行为0.22101.最高领导亲自公布安全承诺和重要安全政策(参照指标66)0.15对象:安监人员、员工公布安全承诺、政策的相关资料安全承诺,最高领导承诺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满足安全生产投入要求,努力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等。由企业公开做出的、代表了全体员工在关注安全和追求安全绩效方面所具有的稳定意愿及实践行动的明确表示。102.各级领导能够经常深入一线与员工交流安全问题0.23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103.高层领导
40、亲自参与安全培训0.12决策层、安监人员1、培训签到、记录;2、培训积分数据。104.高层领导经常参与安全活动0.22 决策层访谈对象:决策层、安监人员、员工 105.各级领导能够以身作则履行安全责任0.28 决策层、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访谈对象:决策层、管理层、安监人员、员工 (二十四)沟通交流0.16106.员工能够互相分享防范、规避安全事故的经验0.42 员工 员工 107.上下级之间和员工之间能够就安全问题主动进行交流0.58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二十五)自主管理0.2108.在缺少现场监督情况下,员工依然能够做到遵章守纪0.4 管理人员、安监人员、员工 员工 109.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改进,能够主动暴露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0.3员工 员工 110.在日常工作中,员工能够互相提醒注意安全